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有效开展实践活动的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有效开展实践活动的研究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本研究中的实践活动是指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一些易操作的调查访问、角色体验、资料搜集等实践性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在生活中进行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教育,使其原有模糊的道德认识清晰化,激发他们积极的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达到知行的协调统一,以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品德与社会》课作为小学阶段(3-6年级)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和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担负着指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作用。如何在教学中开创出将教学融入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策略,使学生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就目前来看,国内外的研究还不够广泛、不够深入,成功的例子也不多。就目前国内的教学实践来看,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重灌输、轻启发,忽视情意、道德判断选择能力的培养,强制性从主观愿望肯定或否定某些价值来规定学生的思想行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2)课堂教学重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活动。教给学生的主要是前人既定的结论,而不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记住而不是增强认知和创造力;
  
  (3)学习资源有限、学习方式单一、缺乏生动的教学情境,学生学习没有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个别学习,因材施教。
  
  所有这些都将成为我们在研究中力图解决和完善的着力点。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选题意义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归根到底只能来源于自身的学习实践活动,没有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积极实践,无论教师怎么教,学生都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的,而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参与活动,课堂要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的实践活动,自我感悟掌握一些基本的道德知识,从而激发道德情感,升华道德行为。
  
  (2)研究价值
  
  综述以上情况说明《品德与社会》实践活动策略研究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将通过实践活动策略的实施,力求在理论和实践上达到以下实验效果:
  
  ①激发学生实践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意识
  
  引导教师适应新教材的设计思路,贯彻新教材的基本理念,创设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参与欲,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探索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教学模式。
  
  ②激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生活能力
  
  强调教师作为学生实践活动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要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鼓励学生去观察、记录、体验、感悟、整理、探究,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将尝试营造最佳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增加学习内容的实效性、层次性、可操作性与可再生性,从而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③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交往,培养合作精神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教师要注重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实践活动结合,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合作精神,从而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的开放性。
  
  教育是播撒爱的事业,爱心是涓涓溪流,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创新是乘风之船,载送着我们到达成功的彼岸。在《品德与社会》实践活动策略研究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二、研究目标
  
  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发展自己适合社会的各种能力,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体验的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亲身体验加深心理感受以达到教育目的。
  
  研究内容:
  
  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需要,组织学生多做社会调查,搜集相关材料,注重实践活动,使品德社会课的教学更具实效性、实践性,使学生得到深层次的发展。
  
  研究假设
  
  通过实验,探索出一套可行的《品德与社会》课外活动资源的开发途径。 通过实验,探索出《品德与社会》课外活动与课内活动的有效结合点及恰当的延伸和拓展方式。通过实验,实现课内外融会贯通,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和发现活动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结合实际开发和利用有效资源的能力,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的道德实践奠定基础。通过实验,建立多个课外实践活动基地,丰富活动资源,制定科学、系统的课外实践活动规划,形成新的课外实践活动资源开发机制。
  
  拟创新点
  
  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最终要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服务。我们通过讨论,认为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应立足这五个方面来提高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实效。
  
  三、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本课题组成员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通过网上学习和邀请专家指导本课题的开展。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将活动向社会延伸,同时根据本校实际,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体验和感悟中提高能力,提升素养。
  
  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课题组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特点,设计实验的实施方案,并落实到人,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研究和实施,要求学习、实践和研究相互促进,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实践者就是研究者,实践成果就是研究成果。学生要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充分发挥主体的积极性,人人参与实验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感悟。
  
  2、个案研究法。
  
  对实验组的教师与学生进行个案研究,探讨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老师的综合教学水平。
  
  3、观察谈话法。
  
  利用观察与谈话的方法来研究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学习的兴趣、态度与参与课程学习的能力。
  
  4、经验总结法。
  
  运用经验总结来不断探索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及方式,并构建具有地方特色、本校特点的教学经验。
  
  5、调查法
  
  运用调查法来研究品德与社会课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养的提高所产生的影响。
  
  研究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自学和进修相结合,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2、创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条件。
  
  (1)、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记录、体验。
  
  (2)、利用图书室组织学生进行大量、广泛的阅读,开展有目的资料收集活动。
  
  3、开发利用社会资源。
  
  (1)、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容入社会大课堂,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积累生活素材。    (2)、争取家长、社区的配合,引导家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4、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研究给自己带来的收获。
  
  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从2014年2月——2016年2月,分三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14年2月——2014年3月,筹备、学习理论、设计方案、申报课题,对研究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及做好前期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4年4月——2015年5月,按照研究目标,实施方案,边实践边收集资料,边总结经验,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操作方法。
  
  (三)总结阶段:2015年6月——2016年2月,全面整理资料,进行经验总结和理性提炼及做好后期工作,写好课题结题报告。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和推广。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