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如何管理综合实践活动”结题报告

课题“学校如何管理综合实践活动”结题报告

 

福州亭江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

内容提要:

我校自200311月参加福州市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校以来,在市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的关心支持下,在我校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下,经两年来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到了广泛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学校如何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方面也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管理条例与制度。现就课题的进行情况作进一步的阐述。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管理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2002年秋季开始,我校率先从七年级开始开展新课改实验工作,由于新课程标准与传统的教学大纲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诸多方面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而学校在传统课程方案背景下形成的一整套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管理方法,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试点实验和逐步推开,在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管理方法的某些方面已经不太适应新的要求了,作为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也将面临着全面的挑战,更成为今后课改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作为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如何对课程改革进行科学的管理,管理是否到位,将直接影响此次课改的成败,只有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调整学校教学管理思路,积极探索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学管理新举措、新制度,营造有利于新课改方案顺利实施的教学管理模式,才能确保我校在新课改中,适应新要求,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校利用作为福州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校的机会,承担了\"学校如何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研究课题,通过该课题的研究,逐步完善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使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能得到顺利有序的开展,为课程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课题的研究目的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我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校各个层面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只有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试验性的开展,才能从中积累出相关管理经验,这些管理上的经验只有成为制度形式,才能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到保质保量的实施,也只有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验证才能保证制度的合理性,才不会偏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初衷,才能达到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

三、课题研究内容

作为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校,既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发展的机遇。特别是对学校的管理者来说,它将使我们以全新的管理理念重新认识新课程,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以多样的方式重新审视管理。

1.审视学校传统的教学管理。

近几年来,我校的教学管理日趋完善,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上升,师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教学管理效益。但随着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作为课改重要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只是停留在课外活动的形式上,还没有得到有机的整合与有效的管理,因此这项活动的开展还没有得到科学的管理与引导,但随着新课程方案的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地位的确定,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原来的教学管理中的有些内容和要求与新的课程标准不相适应,严重地制约了学校对课程改革的管理,只有对这些进行彻底的改革,给学校教学管理赋予新的内涵,才能促进课改的顺利发展。

因此,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就要制定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构建适应学校各个层面操作的管理模式。

2.构建全新的教师管理条例与评价制度。

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师的管理,在新的课改理念下,教师的管理工作仍应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学校将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传统的“培训、教研、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考核、组织课外活动,制订教学工作计划和撰写工作总结”等方面对教师的常规管理要求,应赋予新的内涵和新内容,改变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主要标准的做法,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考核和教学改革研究的评价。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也要制订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师管理条例与评价制度,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要建立、健全教师个人档案,对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数据应有所体现,鼓励教学创新。

3.构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评价制度。

要改变以往只有成绩分数才是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的片面做法,要删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些陈旧的评价项目,增加体现现代教育思想、价值取向和适合学生发展的评价要素。要探究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的有效方法,使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特性,使评价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而不是阻力。

四、课题的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0312月—20043)

(1).搜集与该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3).组织教师学习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意义、任务,明确相关知识、了解最新动态。利用校会、班会、家长座谈会等形式,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以求得师生及家长的支持与主动参与。

(4).组织核心骨干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外出学习参观

2、课题实验阶段(20044月—20061)

(1).在课题组的领导下,教务处对原有的有关制度、管理条例进行审核,制订出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管理条例、活动评价标准、教师业务考核条例、学生新的评价标准等管理规章制度和评价体系,并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试行。

(2).通过召开师生、家长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反馈信息。

(3).定期召开研讨会,对综合实践活动管理过程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攻关研讨,并对有关条例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修订。

(4).实验教师撰写实验总结体会,收集实验的过程性材料,并定期召开成果报告交流会,汇编课改论文专辑。

(5).教务部门对课改实验教师按新的评价方案进行考核。

3、课题总结阶段(20061月—3)

(1).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制定的有关条例进行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后,整理汇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与条例等。

(2).总结并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五、研究初步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

2、福州亭江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条例(附件1)

3、福州亭江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规范(附件2)

4、福州亭江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流程(附件3)

5、指导教师论文与经验总结

六、问题与反思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但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与困惑。

1、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在没有固定教材参考资料的条件下,必须通过指导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开发探索实践而取得研究成果。由于教师自身素质的差异,虽制定了相关制度要求,但实施起来成效各异,不同教师间的评价标准也不尽相同,在评价过程中我们感到操作较困难,而对部分学生出现评价不公的现象,对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受到挫伤,而影响了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张学生要深入社会,走进生活。强调课程的开放性,而现有的大班额制,如要学生全员参与,我们感到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和管理上的困难。

3、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与地方文化的结合,这必定会影响学科知识的教学质量,学校和教师必然要承受社会,尤其是家长的压力。

4、校本课程的开发追求的是差异性和个性化的亮点,往往会忽视课程组织的共同、平衡的原则,各校校本课程的质量,我们感到会有有良莠不齐的情况存在。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