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科研素质及其提高》总课题组课题开题报告

 

《教师科研素质及其提高》总课题组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教师成为研究者”等已经成为中小学校园的流行语;不少教育理论工作者也为中小学教师编写了一些教育科研方法方面的书籍;教师培训机构也开展了不少专题培训活动;大多数学校和教师每年都有数量不等的论文发表,也有不少课题在做着。这充分体现了广大中小学和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热切关注和试图通过科研改变学校面貌和教师生存方式的强烈愿望。然而,真正做到了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学校却不多,认为自己已经成为研究者的教师也微乎其微。人们普遍反映的是:科研与教学矛盾而无效益;科研费钱费时不划算;教育科研方法方面的书理论色彩过于浓厚、针对性差;培训中传递的信息虽然听懂了,但回去后还是不会做。

我们认为,中小学并不缺乏可供研究的素材和资源,中小学教师也不缺少科研热情,他们缺少的是把实践中的问题转化研究课题的意识与技巧,缺少的是把自己的经验上升为理论的方法。这些问题充分说明,我们应更深切的关注学校和教师的需求,要从根本上动摇教师原有的角色定位,使教师以研究者的角色出现在学校舞台上,真正将科研化为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但这些还有待于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这是科研兴校的基础,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支撑,这也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据我们初步研究,我们认为,要真正实现科研兴校,学校必须是具有合作机制的学习型组织;教师必须是具有相应科研素质的新型教师;学校管理和校本培训应将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纳入日常工作;教师培训机构要有切实可行的培训教材与方法。并且,我们还认为,教师的科研素质是教师把日常教育工作变成一种研究性活动的基本能力,它是当代教师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存在于教育工作的全过程。教师写论文、做课题是科研,观察、思考问题、组织教学也应是科研。而且,教师的科研素质是可经过培训逐步提高的。一般而言,教师的科研素质提高要以教师觉察水平的提高为切入口,教师科研素质的成熟要经过积累-质变-拓展这几个阶段(见《教师科研素质提高指南》)。目前国内对教师的科研素质、教师培训模式等已有不少研究,但将两者结合进行研究的课题还不多见。根据我们前期实验研究,我们认为,“自修-反思”培训模式具有成本低、可操作性强、实效明显等特点,有利于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值得借鉴(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自修-反思培训模式研究》)。教师科研素质提高的培训教材的编写应从“一线”的兴奋点切入,以问题为体系,以案例为基础。

二、研究目标

1、本课题根据现代社会对中小学教师科研素质的要求,在实践中探讨教师科研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2、在实践中扶植一批科研型教师和示范培训基地;

3、在实践的基础上,编写一套实用性教师科研素质提高培训教材。

 三、主要研究内容

1、教师科研素质的构成及在教师发展中的作用。

2、教师科研素质形成发展过程及提高教师科研素质的有效方法。

3、教师科研素质提高示范学校和网上教师科研素质发展学校的创建。

4、教师科研素质提高培训内容及教材编写。

四、研究对象

省内部分中小学教师。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总的来讲,就是要用自修——反思培训模式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具体来讲,就是以学校为单位,以校长为责任人,以“教师科研素质提高档案袋”(见附件)为工具,采用行动研究法,借助学校已有的科研课题及有关活动(如研读名著活动),经过“自选提高目标—自评自结(写案例)--教师互评—校长导评—专家审评—成果展示”等几个基本环节的工作,争取在2年内使参与实施单位教师的科研素质有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总结教师科研素质提高理论和编写培训教材。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一:本课题研究报告

成果二:系列研究论文

成果三:教师科研素质提高丛书

1、《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科研素质提高指南》(潘海燕、洪山教校、长阳一中主编)

2、《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怎样选取科研课题》(洪山教校主编)

3、《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怎样做叙事研究》(桥口教校主编)

4、《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怎样开展行动研究》(汉阳教校主编)

5、《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怎样写论文》(王金涛主编)

6、《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怎样做课题》(东西湖教校主编)

7、《新课程背景下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李德明主编)

成果四:参与教师科研成果汇编

       1、《我的科研之路》(根据质量定本数)

       2、《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选编》(根据质量定本数)

成果五:建立示范学校

1、教师科研素质提高示范学校(争取省教育学会验收授牌)

2、网上教师科研素质发展学校(设在仙桃教校网站)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