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人课研”入手,提高初中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实践与研究》实验方案

《从“个人课研”入手,提高初中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实践与研究》实验方案

旺苍县城关初级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职责由传统的 “传统、授业、解惑”逐渐变为激励思考,充当顾问,参与意见交换,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论点,从事有效的创造性活动等。 片面注重知识传授的经验型教师,已不能适应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要求,传统的“教书先生”将逐渐被现代的“知识型”、“学者型”、“科研型”教师所代替。时代赋予教师以新的职责和使命,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不仅是兴国战略,兴教强校战略的急需,而且也是教师个人生存发展的急需。时代铸就了对教师的高要求,铸就了“科研型”教师层出不穷的历史必然。因此,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不仅是信息化时代师培工作的重要任务,而且也是教师自身建设义不容辞的职责。作为基层学校,特别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初级中学校,中青年(20----50岁)教师在教师群体中占有很大比例,他们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生力军和主心骨,承担着学校的主要工作,提高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实质上就是在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提高学校的品牌意识和生存能力。

我们旺苍县城关初级中学,200110月自主开发设计,承研的市级课题《培养教师科研素质和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实践与研究》于200410月已通过了结题鉴定。该课题的研究对教师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内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从人本论的角度阐释了教师“科研素质”与“科研能力”的本质特征及相互关系。在实践与研究中,探索出通过开展校级课题研究活动,培养教师科研素质,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建立了由保障系统,指导系统和评价系统组成的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机制。先后开发和启动了七个校级课题的研究,涵盖了11个学科和班会活动课,参研教师达40余人。通过对校级课题研究管理策略的探索,解决了校本的认识、师本的管理以及模式的研究等三方面的问题,初步建立了“以校级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师本化管理为主要特点”的校本教研机制。七个校级课题的研究,构建了21种学科课和活动课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该课题的研究虽然在理论认识和技术操作层面都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1.部分参研教师对教育科研工作总是望而生畏,一提“科研”二字,就觉得高深莫测。总认为:教育科研是专家、教授们干的事,基层教师不是搞科研的料,也搞不了科研。作教师的,只要把教学成绩搞起来了,什么都有了,搞不搞科研无关紧要。这种认识的根本原因是把科研与教学对立起来,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教育科研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指导作用和重要性。

2.大部分参研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目的不明确。误认为搞科研仅仅是图名牟利,是为自己评职、晋级凑条件。没有以科学的态度,探究的精神,求实的作风进入研究程序。因此,在研期间,出现了淡化投入、虚化过程、泛化成果的现实状况。

3.我们在实践与研究中认识到:现行的教育科研课题一般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立项的规划课题。这些课题往往具有较强的宏观性,前瞻性和理论性,与基层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有一定距离,绝大部分基层教师只是零碎地参与课题的部分研究,对课题整体情况了解不足,感受不深,收获不大,从某种意义上说,许多基层教师正在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研究课题,而不是为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而研究课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从“个人课研”入手,提高初中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继续深化研究,旨在解决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对立的认识问题,改变参研教师由于目的不明,科研能力不强而产生的“三化”(淡化投入、虚化过程、泛化成果)状况,通过个人课题的研究,促使参研教师了解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从整体入手,全面提高参研教师的科研能力,为课改背景下初级中学教育科研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提供实证,为初级中学教育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探索新路。

.课题界定

个人课研:即个人课题研究。它是指教师个人独立承担并得到学校(及以上)教科研部门认可的课题研究。个人课研的目的是解决教师个人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个人课研不受他人牵制和教育行政的限制,只接受教育科研部门的指导,内容切合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切入口较小。

初中中青年教师:指年龄在20----50岁之间的初中专任教师。

教育科研能力:是指能胜任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观条件。它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1)科研课题的提出能力。问题的发现、抉择及表述等;(2)科研方案的设计能力。课题的阐述、指标的确定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研究周期的确定、研究措施的设计、成果形态的明确、方案的指导实施与解释、方案的调整等;(3)科学研究的实验操作能力。现场操作、措施运用、资料搜集、个案写作等。(4)科学研究的总结、著述能力。资料的汇总分类、资料的分析处理、成果框架的构思、成果的写作及完成等。

三.研究指标

1.构建适合提高初中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个人课研”管理模式。

2.使参研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研究对象及周期

1.对象:旺苍县城关初级中学部分参研的中青年教师

2.周期:20047----20063,共一年零八个月。

.研究措施

()引导参研教师提高理论认识

从人的本质角度看,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内在的教育力量的表现。教师内在的教育力量,是指教师在认识教育科研和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力量,它是存在于教师自身之内的,由教育科研文化和教育科研知识素养构成的主体观念和个体知识,它要在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中才能展示、实现出来。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内在教育力量的外在化、实践化产物。因此,要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离不开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然而,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不仅内涵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作为基层学校的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面临着许许多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又因教师本身的能力、学生的状况和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而千差万别。为了帮助他们解决自身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开展个人课题研究活动。通过开展个人课题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既可以解决教师个人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又可以通过问题的解决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一箭双雕、一赌双赢的事。  因此,     我们选择了《“从个人课研入手”,提高初中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二)使参研教师明确操作方法

    1.个人课研的基本操作程序

    发现问题----拟定课题----研制方案----操作实施(积累、搜集资料)----分析研究、撰写论文----阶段小结----汇总资料、提炼成果----撰写成果报告、结题鉴定。

2.构建“层递式”的“个人课研”管理模式

即“自主探究----同伴帮助----主管指导----专家提升”的管理模式。自主探究是重点,同伴帮助是是难点,  主管指导是关键,专家提升是亮点。

重点。重在整个课题研究任务的完成上。从方案的制定到阶段小结,从论文撰写到研究报告的完成都必须由个人承担;重在内在教育力量的最大释放上。即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在的动力;重在教师个人知识和个体教育观念形成的最大限度上。即在探究中最大限度地生成个人知识,产生个体观念。

难点。难在同伴对参研教师的个人课题缺乏深入的了解,无力帮助;难在同伴没有帮助的时间和责任,难尽帮助的义务;难在缺乏同伴帮助的教科研管理格局和互助氛围。

关键。是指基层学校教科室在业务指导方面,对参研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指导的直接性,可及时解决参研教师遇到的难题;指导的针对性,可使参研教师凸现创新特点,最大限度地生成新知识和个体观念;指导的灵活性,可使参研教师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在无拘无束的情景下,通过对话交流,互动交往直接受益。这是个人课研能否出成果的关键环节。

亮点。是指专家在理论认识和技术操作上的匡正和提升,会使参研教师豁然开朗、茅舍顿开。

在实施中要抓住重点和关键,突出难点,力争亮点。

3.建立“宝塔式”的教科研格局

这一措施,旨在突破“同伴帮助”的难点。塔底是群众性的泛研究(教学研究)----塔中是代表性的类研究(专题研究)----塔尖是尖端性的细研究(课题研究)。这一格局的建立可以使参研教师在群众性的泛研究和专题研究中得到同伴帮助。这样,就能使课题研究底蕴深厚,基础扎实,积淀丰富。参研教师可以通过塔底的研究逐渐过渡到塔尖的研究,层层参与,渐次提高,为课题研究提供丰富的原始材料和个案、课例。

4.实施“以研优教”的教师成长策略

即以个人课题研究优化教育过程(包括管理过程、育人过程、教学过程等)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使教师专业化成长,科研型发展。个人课研是否有成果,主要看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水平如何。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研究步骤及方法

(一)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047----200412月)

1.分析研究市级课题在研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课题。

2.研制课题方案,申报立项。

3.自愿填写申请,落实参研教师。

4.从教育、教学和管理等方面调查学校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

5.从问题中拟定个人课题,印发个人课题指南。

6.参研教师从课题指南中选定“个人课题”。

7.参研教师制定出个人课题方案。

实施阶段(20051----200512)

1.完成参研课题(一级子课题)的论证工作,修正方案。

2.对参研教师的“个人课题”进行论证,修正“个人课题”方案。

3.参与总课题组召开的子课题工作会和相关的专题培训。

4.各参研教师围绕一级子课题和“个人课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实践与研究,搜集、积累研究资料,撰写个案、论文和阶段总结,及时交总课题组编辑交流。

5.参与总课题组召开的子课题现场研究会,借鉴先进经验,深入开展研究工作,积极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考察。

6.借助总课题组的研究资料,深入学习并分析研究,为成果的形成做好充分准备。

总结阶段(20061----3)

1.对参研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进行测评、分析,写出《自测报告》。

2.各参研教师撰写出“个人课题”研究报告。

3.根据个人课题的研究情况,完成测评、分析、总结工作,形成《从“个人课研”入手,提高初中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报告、工作报告。

4.整理研究过程资料,分类归档、立卷。

5.申报结题鉴定

()研究方法

1.调查法:问卷调查及访谈

2.文献法:依据国内外有关资料研究,借鉴已取得实效的作法及相关理论。

3.行动研究法:对参研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中的学习行为,教学行为,研究的组织、操作情况等行为进行观察、分析、研究。

4.个案分析法:对参研教师在学习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实效进行总结、提升。为研究成果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预期成果

1.“从个人课研入手,提高初中中青年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的理论认识和操作技术。

2.一级子课题及个人课题的实施方案、研究报告和系列研究论文。

3.参研教师的个案及现场成果等。

.组织管理机构

1.     专家指导组:姚文忠    四川教育学院研究员,教授

 龚如义    四川教育学院教育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邓维礼    中学高级、特级教师,乐至县教研室副主任

 熊顺华    中学高级、特级教师,旺苍县教研室主任

2.研究组:杨春宪  旺苍县城关初级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课题负责人

赵宗良     旺苍县城关初级中学教科室主任,中学一级教师,课题主研人

 何廷宪    旺苍县城关初级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课题研究员

向明清    旺苍县城关初级中学教导主任,中学一级教师,课题研究员

 文章    旺苍县城关初级中学教导副主任,中学一级教师,课题研究员

各位参研教师均为课题研究组成员。

.经费

由学校自筹,平均每学期4000.00左右。

  .参考文献

   1.《教育科研能力的检测指标》(四川教育学院·姚文忠)

   2.《提高中、小、幼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研究》方案(总课题组)

   3.《基层教师呼唤“个人课题”》(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刘永和)

   4.《论教师的个人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转向》(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姜勇)

 

 

                                                             ( 设计:赵宗良)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