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题立项

初中语文课题立项

详细步骤见:

http://www.guochengzhi.com/sb/gx/200802/175.html

 

中国教育学会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意法教育研究课题组

 

《初中语文新教师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研究》课题实验方案

作者:吴佳祥   

一、课题的提出

新教师是教育的未来,是教育的希望。加强对新教师的教育与培养,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学校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的有力保证。近年,各学校引进不少的新教师,客观上,这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一般都很过硬,也很有工作热情,而在教师基本功和专业素质方面,却多多少少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新的语文教师存在以下现象:

  ①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语言缺乏磁性。

   ②上课缺乏激情;有的新教师缺乏驾驭课堂的技巧,上课效率不高;

  ③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钻研不到位,把握不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备课不知从何入手;

  ④对学生的主体性认识欠缺,上课一讲到底;

  ⑤教学方法单一,撩拨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⑥教学目的性不强,整个教学环节显得随意无条理,没有时效性……

  主观上,这些新教师有要求提高业务水平的心理愿望。他们希望通过一些途径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可见,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很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但是,如何缩短新教师的成长周期,使其成为教育教学的中坚,则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慎重思考的问题。 目前,对于新教师的培养,不少学校都很重视,就培养途径与方式而言,主要有校内艺徒制、专题讲座培训法、教研组备课组内部学习法等。校内艺徒制的好处是能够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法,具有学科性、可操作性、征对性。但教师的培训只能使之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和教学经验。因此,“学徒式从最佳作法的示范和练习中学习,注重照搬和模仿以往的经验和传统的做法,因而它是狭隘的、特殊的,受地点和环境的局限。”①专题讲座培训法又往往存在理论化的空洞趋向,亦使新教师无所适从,以难以洞悉把握过程,操作性不强。教研组备课组的活动虽然在客观上也促进了新教师的成长,是学科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但它的主要目标从一建立开始就是为了探索教学安排与实践的科学性,推动教改,不是为了培养新教师。另外,目前我区的教师校本培训也还没有达到形成成熟的实现方式。     所以在新教师的培养上,我们还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停留在经验层次,没有上升到理论概括。因此,将“新教师培养的途径与方法”作为一项课题来研究,将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的界说

      “新教师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研究”中的“培养”,在这里实际上指的是一种非学历的教师岗位教育,其核心内容是教师专业化(professionalization)发展。教师一方面教育学生,另一方面也需要自身的继续教育,这是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势和日益更新的知识所决定的,亦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希望新教师通过培养,担当、胜任教师角色,真正走向成熟,走向专业的教育实践者,而不是“教书匠”。影响新教师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研组教师集体因素,也有个人的因素,本课题试图在方法与途径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与此相关的研究: (1)《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该书是国内第一部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专著,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理论研究人员,通过该书加深了对教师专业化意义和实施途径的认识;对国外关于教师教育的理论、实践以及政策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教师专业化的理论进程、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等等,但是很明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指导不足,但可作为我们课题的理论指导。 (2)北京师范大学刘捷博士著《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一书着重从理论上阐述教师专业化的形成、内涵及其社会的、教育的和个人方面的基础;介绍教师专业化的理论、阶段与模式;揭示了教师专业化与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是一种通识性研究。而我们的研究课题虽也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但重点在如何推进专业化,重视操作,对象是新教师,而且还研究管理层面因素。 (3)龙泉驿区教育局国家级重点课题《区域推进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通过对一个区域内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培训机构和学校三个层面在校本研修实施过程中的职能作用和操作办法的研究,寻求教师教育的改进策略,促进区域内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对我们的课题有一定借鉴作用,因为相同之处都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内容;但是我们的研究对象只是新教师这一特殊的群体,要求做到更细,在于找出切实可操作的办法,解决新教师面临的困难,帮助尽快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促进专业发展。所以我们的课题方向与之相比又有不同的地方。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7号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指出:“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注重质量和实效。”

  (二)“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作为新教师,他们在事业上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他们专业化发展的内部因素。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四)美国学者卡茨的教师成长四阶段理论。即教师的发展成长可以分为求生存时期、巩固时期、更新时期和成熟时期。该理论认为,一个新教师,首先要在陌生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经过13年的时间,逐步熟悉和掌握教学的基本技能。而到了第4年,还要接受职业倦怠感的考验,之后才能成功地担当教师角色,真正走向成熟。

   (五)美国学者伯利纳认为,教师的成长要经历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五个阶段。伯利纳指出,所有教师都是从新手阶段起步的,随着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大约在经过了23年之后,新手教师逐步发展成为熟练新手教师。其中大部分熟练新手教师在经过了34年的实践与继续教育之后,将转为胜任型教师。此后,大约还须经过5年左右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部分教师才能转化为业务精干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

  (六)《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指出:“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应有继续培训的机会,从而使之能跟上思想和方法的新进展”。对新教师的培养实质上是新教师接受在岗继续教育的过程。 根据以上理论,新教师的专业化是教师发展的方向,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而新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还必须有制度保障、正确的导向和专业引领。因此,只有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给新教师的成长给予必要的指导,让新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勇于探索与实践,才能尽快让每一位新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并最终为学校打造出一支有实力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四、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使接受培养的新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在3年内成为教学能手。

  2、探索新教师培养策略,构建新教师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体系。

  3、为各级教育部门制定教师继续教育方案,培养适合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提供参考。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 新教师培养的内涵、规律、原则、特征研究。

  2、新教师教育教学现状及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质内涵研究。

  3、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管理层面对新教师专业化要求及培养的目标体系研究。

  4、教研室对新教师的专业引领、实施途径、及实施效果研究。

  5、校本研修在新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实现途径、效果研究。

  6、老教师在促进新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业务水平中的实施途径、地位、作用的研究。

  7、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自主学习与反思提高的研究。

  六、研究原则

  1、内外因相结合的原则  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是内外因同时发挥作用的结果,新教师的培养也是如此。在实验研究中,我们既要充分注重新教师自身内部因素的决定作用,也应看到新教师所处的环境也是他的发展与制约条件。

  2、综合性原则  在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各种因素都不是孤立地、分阶段地发挥作用。我们要把众多因素集中起来研究,以形成我们培养教师的方法体系。

  3、循序渐进原则  新教师的成长是有一个过程的,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使其在悉心的指导与培养中,一步一个台阶地稳步提高,这一点也决定我们的实验研究也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4、个性发展原则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个性。而在新教师培养的过程中,他们的这种个性却极容易抹杀。在老教师的教导下,新教师亦步亦趋,在教育教学中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方式只会教导出没有任何教育教学特色和创造力的教师。这是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要避免的。

  5、专业化发展原则  教师专业化是社会变迁与教师角色转变的要求。向新教师提出专业化发展,使我们的研究更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对象和措施

  1.研究方法

  ①行动研究法。对每个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跟踪研究,每个阶段皆分为“计划——实施——反思与评价”三个环节。

  ②调查法。(包括问卷、访问、座谈、个案调查)通过调查取得实验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及时反馈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利动态调整实验主体的行为。

  ③对比法。对新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前后的教育教学技巧、教学效果、学生成绩等做对比研究,从中筛选出新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④抽样试验法:主要是指选取新教师个体,探索和研究他们专业成长的特点机制和规律,总结提炼为研究成果,并为下一步大面积内的新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经验借鉴与参考。

   ⑤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快速专业化成长的新教师的成长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提炼,形成成果的研究方法。以便在更多新教师中推广应用,促进全区新教师队伍建设的协调发展。

   2.研究对象

      以龙泉驿区内20069月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部分新教师牟莉、顾丽娜、陈洪、杨洋及其引领教师为研究对象。

   3.研究措施

  ①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讨论并修订课题实验研究方案,落实目标责任制,切实按方案着手研究。

  ②调查了解新教师培养的现状与进展情况,作出分析结论,为下一步有征对地进行研究提供依据。

  ③制定课题研究工作的《行动指南》,规定每期的研究重点与计划,做好阶段性工作总结。

  ④检查新教师的备课情况与教育教学的效果,帮助其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

  ⑤每学期为新教师推荐23本必读书目,并要求其写出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⑥坚持每学期23次的座谈、听课的例会制度,及时总结,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⑦总结、形成理论成果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服务。

  八、阶段划分

  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三年,共分为三个阶段:

  ①2006.92007.2:准备、宣传与组织阶段。

  ②2007.22009.7:实施、反馈与修正阶段。

  ③2008.92009.9:总结、鉴定阶段。

   九、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1、领导顾问组

  严正辉    龙泉驿区教培中心主任,成都市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

  朱远平 龙泉驿区教培中心副主任,成都市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

  薛美蓉    龙泉驿区教培中心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2、领导小组

  罗登远    龙泉驿区初中外语实验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卢       龙泉驿区柏合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黎洪永   龙泉驿区同安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周先礼 龙泉驿区西河中学校长,中学一级教师

  3、研究小组

  组      吴佳祥    龙泉驿区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成      江志勇(航中) 陈方仁(龙中) 叶兆兵(柏合) 

      王明珍(同安) 徐颖(外实初) 张胜其(西河)

  十、课题研究的制度保障

     本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成立后,研究组人员应在计划内处理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与科研的关系, 切实按《行动指南》规定完成自己课题任务,不得拖沓,影响研究进程;不得无故缺席正常的例会;也不得消极对待各项工作。如若缺席累计每期在三次以内者,学校将与考核挂钩,三次以上者,作自动退出课题组处理。

  十一、课题研究的经费开支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