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品牌校申报>>正文内容

创意法教育下引导学生探讨物价上涨原因的研究

创意法教育下引导学生探讨物价上涨原因的研究  

                            ————浅谈高中政治课堂问题式探究   

                    贵州省兴义市第九中学        杨正英  

在创意法教育的指导下,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教师应该树立起学生是快乐学习者、自主学习者、独特学习者的新学生理念,应该树立起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促进者的新教师角色理念。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政治教师必须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新课标、新教材为依据,以政治课堂为主阵地,自觉转变教学方式,改变过去传统的单向传输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情境与时机开展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创设活泼而有序的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政治课真正受学生欢迎并能让学生从中学有所得。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实施,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互动,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对话、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及生生合作探究,构建互动的教学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自主学习为基础、学会交往互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合作中学习,丰富知识积累,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的投入、学习方法的运用和合作精神的养成,使课堂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舞台。  

师生互动的具体情景可能发生在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中,也可能是在非正式的生活和交往活动中。师生互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师与个别学生,小组学生,全体学生之间互动,既可以是口头上的互动交流,也可以是笔头上的。就思想政治课而言,师生互动有时发生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时发生在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小结,巩固中,有时就时事评论的某个热点话题而展开,也有时因教学中的某个疑难点推向高潮。我们就以“创意法教育下引导学生探讨物价上涨原因的研究”为例进行探讨。  

一、设计生活化问题,增强探究的实际性  

在高中政治的科学思维方法内容中,强调了人类思维活动从感性认识开始,又要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将理性认识运用于实践中。如果在我们的政治课堂上能够利用这一规律,必将大大活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可信度。所以,问题探究的设计首先应坚持生活化的原则。“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思想政治课的源头活水。生活化的问题设计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些看得见、摸得着,有切身感受的熟悉案例和问题,能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拉近课程与学生、理论与生活的距离。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体验感悟生活的真谛和掌握生存的技能。有生活价值的探究活动,能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即探而有用,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去参与探究,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  

例:“ 引导学生探讨物价上涨原因的研究”这一教学内容,我们在设计教案时就可采用问题探究方式。  

设计如下问题:  

    1、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采取什么措施解决物价上涨?  

评析:学生是消费者,但消费如何才能更科学合理,学生本人缺乏相应的经济生活方面的知识,认识上比较模糊,体现出来就是日常消费行为比较随意,再加上目前社会物价上涨现象严重。通过探究,学生能明白:是什么原因导致物价上涨,了解物质资料的来之不易,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提升消费质量。这样的问题设计,真实可信、积极有益、值得探究,学生就不会认为政治课是单调乏味的空洞说教,同时能够体会父母的艰辛劳动,加强感恩教育。  

二、设计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能激发人的学习动机,使人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状态,并积极地参与其中,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一样。教师应遵循趣味性的原则,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引用口语、谚语、俗语、成语等形象化语言,设计探究性问题,将政治课程中教条化、政治化、理论化的内容融入到幽默、诙谐的形象化语境中,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课程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教师也就不用担心学生不愿意参与探究活动了。学生的快乐参与有利于营造一种浓厚的探究氛围,在这种浓郁的氛围中,师生间、生生间互相启发、交流、探讨,每一位成员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既获得知识,又增长智慧。  

例如:我们在分析“采取什么措施解决物价上涨”这一知识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补充讲解“股票”知识,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你的家庭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你憧憬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样的?”“股票”、“小康社会建设”等专业性的理论知识,通过 芝麻开花节节高”通俗风趣的语言“包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求知解疑的气息,每一位同学都融入其中,不再是“冷眼旁观”。  

当然,教师一定要注意,探究性问题不能幽默过度,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冲淡教学主题,应围绕教学目标,适时适度地采用,以增强探究的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设计深刻性的问题,挖掘探究的深度  

问题式探究是一个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知识生成的过程,是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可探性。学生能在探究的过程中生成知识、提升能力、完善人格。在初中阶段学习《思想品德》背景下常问到的“是不是”、“对不对”、“行不行”等类型问题,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就没有多大思维训练的价值,因此应当摒弃。像“为什么”、“怎么样”这类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才是高中政治课堂思维训练的需要。所以,教师设计的问题还应遵循深刻性的原则,问题的设计要源于教材,又适度高于教材,才能激励全体学生发挥各自的潜力,表现出更高的学习水准和探究能力。  

例:我们在讲解“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时,可先让学生在课前到市场进行调查,收集资料,然后在课堂上汇报他们的调查结果,再进行讨论。  

四、设计实践性的问题,拓展探究的广度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新课程提倡教学活动化,指的就是增强教学的实践性。这种教学的实践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被赋予了更宽泛的内容和意义。它既包含有课堂上的活动,也有课外的活动;既有外显的行为动作,也包括内在的思维活动。高中政治课程的特点和《课标》的要求都决定了我们必须在问题的设计上重视实践性的原则以拓宽探究活动的广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进行适时、适度地选择和使用,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使学生不仅在课上,而且在课外能主动探究;不仅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主动探究,而且能和其他同学合作探究,把探究当作一种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  

总之,教师应在教学中打破教室、课堂、教材的限制,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学生在更广阔的时空中,知识得到丰富与更新,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同时形成和提升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还应因地制宜,运用创意法“最差即最优”的独特理念,对学生一律实施平等教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真正能开发每个学生的创意潜能,真正使每个学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