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兴义市敬南镇中心小学勾祖鹏《小学语文高年级课文创意法教育教学技巧》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高年级课文创意法教育教学技巧》

结题报告

兴义市敬南镇中心小学

2020年6月

同意结题!

全国创意法教育研究总课题组

年 月

《小学语文高年级课文创意法教育教学技巧》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坐落在兴义市市郊,现有教学班18个,七百余名学生。学生大部分来自兴义市敬南镇的各个村及外地搬迁户子女,务工子女。部分村寨较为偏远。经济条件、文化底蕴、文化素质偏差大,有部分是外来人员,生活地周边环境较复杂,学生的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家长本身素质不高,有一部分家长学历只是小学或初中水平,对子女教育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对孩子的成长规律无法了解。更有些家长每天打工时间超过12小时,无暇顾及家庭教育。这些现象导致学生对课文阅读引导出现偏差,诸如不预习课文、不看课外书、上课开小差、对课文学习没兴趣等行为屡见不鲜。

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为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对课文问题性的生成,决定以小学语文高年级课文创意法教育教学技巧为突破口,使之成为校园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并将农村小学语文高年级课文创意法教育教学技巧作为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高年级课文创意法教育教学技巧主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课文学习中引导学生敢思、敢问、敢答的学习习惯,采用教学对话、教学互动方式,老师引导出一些话题,让学生自发己见,或学生提出问题相互交流探讨。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1.创意法教育理论是教师利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意性思维,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时肯定,展示修复或者激活,从而让学生的左右脑思维得到和谐发展。

2.重视从“分析内容”到“学习方法”的转变,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要求语文教师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使学生得意、得言、得法,努力实现例子的增值。

3.以语言的发展为目标设计读写结合的练习。要善于创设情境,借助课文的语境,进行一种转化性的练习。利用这样的练习,增加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同化。不是简单的读写结合。学生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地促进语言学习的成功感。学生有课文语言的痕迹,能够自然地运用到自己的语言表达之中。不仅是运用,还是培养一种习惯:遇到好的词、句、段,积极地运用到自己的语言表达之中。有了这种能力和习惯,学生的语言表达就得到实现。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小学高年级课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一种具有情趣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语文课文感染、激励、陶冶,从而促进合作学习,激发课外阅读兴趣,敢思善问。在教学中根据课堂需要创设一些情境,使学生通过课前的合作与课上讨论来激发探究心理,强化其学习动机。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在语文课文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合作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

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发挥同桌之间的合作学习优势,面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相互进行启发、研讨。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实际教学中采取不同的合作学习。如优优组合,这种组合主要是基于优等生的特点来设定的,他们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学习能力较强,这种合作式的学习方式能够使优等生得到跨越式的进步和发展。再如优差合作,采取这种合作方式往往可以使优生对学习困难生起到带动的作用。还有差差合作,这种组合使得这些基础相同的学困生能够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进一步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四、课题实效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校本教研的兴起,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已得到广大教育行政领导、教育工作者的认可,成为当今教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课题研究也成了许多教育行政领导、教师的自觉行为。

五、课题总结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设质疑问难的宽松环境,学生没有想好的问题允许再想,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发问,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答错了允许重答,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教师错了允许提出意见。在这样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求知欲旺盛,思想活跃,精神饱满,心情舒畅,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在有争论、有收获的课堂上,学生勇于大胆创新,优等生得到提高,后进生得到带动。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异常活跃。教师应放下架子创设一种推心置腹交谈交流的气氛,平时向学生强化这样的观念:能提问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是爱动脑的孩子。

六、课题组织

主持人:勾祖鹏

七、参考文献

1.《最差即最优——创意法教育文集》,郭成志主编,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年版

2.田茂友,小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6) .

3.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8(2) .

4.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1).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

6.周庆元.中学语文教育心理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9.5

7.叶圣陶.文章例话[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