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效应”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行动研究》开题报告
《基于“协同效应”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行动研究》开题报告
本课题于2021年2月设计立项,并着手建立研究组织、学习理论文献等研究准备工作。2021年4月被批准为市级备案课题。
一、课题概要
(一) 概念及界定
1.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Synergy Effects),简单地说,就是“1+1>2”的效应,最早提出于1971年。协同效应原本为一种物理化学现象,又称增效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相加或调配在一起,所产生的作用大于各种组分单独应用时作用的总和。
语言习得中的协同效应是指所产出的语言与所理解的语言趋于一致,是语言输出向语言输入看齐,是由低向高拉平,缩小差距。外语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语言理解和产出结合的紧密程度;两者结合产生协同效应,结合得越紧密,协同效应越强,外语学习效果也就越佳(王初明,2012)。王初明(2010)以互动协同模式为基础,提出了外语学习的有效路径:互动→理解→协同→产出→习得,认为外语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语言理解和产出结合的紧密程度;两者结合产生协同效应,结合得越紧密,协同效应越强,外语学习效果也就越佳。但语言学习不应止于语言形式的机械模仿,“内容要创造,语言要模仿,创造与模仿要紧密结合”(王初明,2014)。
2.读后续写
读后续写是王初明、元鲁霞(2013: 708)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即将一篇读物的结尾抹去,让学生阅读截留部分,在理解的基础上续写,补全内容。“读后续写”是在语篇中融合读与写的教学,阅读是输入,写作是产出,二者紧密结合。在产出过程中,学生需要创造内容,模仿语言。随着新课程改革,读后续写已成为高考英语写作新题型,其目的是“考查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与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合理创造内容并使用恰当、准确的语言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此题型要求考生在阅读并理解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后根据材料内容、所给段落开头语和所标示关键词进行续写,将其发展成一篇与给定材料有逻辑衔接且情节和结构完整的短文。读后续写题型的评分原则主要从四个方面考虑:1. 与所给短文及段落开头语的衔接程度;2. 内容的丰富性和对标出的关键词语的应用情况;3. 语法结构和词汇的丰富性和准确性;4. 上下文的连贯性(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
“读后续写充分体现了语言互动协同模式,最大优势在于将语言的模仿与内容的创新有机结合,在于释放使用者想象力的同时,提高其准确运用外语的能力。”(王初明,2012)。读后续写致力于将输入与输出、理解与产出紧密结合。学习者在充分理解原文前半部分的基础上,续写后半部分,与原文产生互动和协同,续写时创造内容,模仿原文语言。学习者(低水平者)在与作者(高水平者)互动协同的过程中,产生拉平效应,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得以提高,这就是“读后续写”的促学机理。
(二)背景与价值
1.研究背景:
(1)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读写结合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明确指出“读是理解性技能,写是表达性技能,两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专项和综合性语言 实践活动,发展语言技能”。读后续写是读写结合的重要实践载体,是一种高效的外语促学方法,最早由我国学者王初明在其外语写作法的研究中提出。读后续写要求学生先读后写,先理解后表达。从阅读理解到写作表达,学生会自然地向阅读文本靠拢,基于阅读材料提供的语境进行创造性模仿,写与读之间趋于连贯和协同,即产生协同效应。通过有效的读后续写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都能得到显著提高。写作题型由话题作文转向读后续写,以考察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
在“读后续写”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先读后续写,把阅读和写作统一在一起,把语言输入和输出紧密结合在一起,从理解到表达,学用一致。阅读使学生理解文章主题,把握篇章的逻辑关系,积累语言知识;续写促使学生和故事对话,和作者对话,结合逻辑和情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模仿、使用刚刚学到的语言,延伸出精彩纷呈的作品。可以说,“读后续写”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2)英语新高考在写作部分做出重大改变
新的英语高考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的,依据新的课程标准而制定。高考英语试卷的结构和内容也做出重大调整。英语新高考除了对已有题型进行了微调之外,最大的改变就在写作部分:第一,写作的分值提高到了40分(15+25);第二,写作任务由一个变成两个,一个是应用文写作(分值15分),另一个则引入“读后续写”(分值25分)这种全新的写作题型。这种新的题型是基于文本阅读理解之后的写作,同时考察了阅读理解和写作两种能力,而不再是旧高考中单纯的考察书面表达能力的命题作文。“读后续写”,绝不是简单的阅读和写作的简单组合,而是强调读写一体,阅读与写作的紧密结合,语言输入与输出同时进行。续写对原文的合理延续使整个故事在内容、结构和语言上浑然一体,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作品。
英语新高考把“读后续写”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作为一线教师,必然会重视英语新高考改革变化的反拨效应,适应高考改革,把新高考的改革落实到日常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具体地讲,就是要加强对“读后续写”的研究与实践,注重语言输入与输出的紧密结合,促进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紧密联系,立足阅读原文,合理延伸,以文本内容、结构和语言三方面的连贯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在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取得进步,提升写作教学的效益。
(3)新高考读后续写增加了学生写作的难度
体裁上,新高考读后续写属于记叙文;在读文本的过程中需要关注记叙文六要素,人物的性格特点,情节的发展和冲突等;续写的过程中要注意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情节的推进与完整性。结构上,新高考读后续写多围绕情节的推进来展开,无固定的框架流程可参照。结尾方式有自然结尾式、以景结情式、哲理式结尾等。衔接上,新高考读后续写要进行多维度衔接,比如关注与原文的逻辑衔接,关注与所给段首句的衔接,关注续写第一段与第二段的衔接和关注续写段落内容本身的衔接。另外,这些衔接多以隐形衔接为主,比如代词的指代、副词的使用等。语言上,新高考读后续写需要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画面感强。除了情节开展的叙述部分,还要有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等。词汇的表达要多样形象。另外,简短的对话设计也可以让文章增色不少。思维上,新高考读后续写需要在原有文本基础上,设计情节发展,生成的故事也是多样的。续写内容要合乎情理,如能出其不意或具有一定的思想性,那就更好了。这些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要求较高。
总之,和之前高考的读写作文相比,读后续写在体裁、语言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衔接和思维的要求较高,且在段落结构发展中没有固定的套路可依。这些差异增加了学生写作的难度,势必要求写作教学的改变和发展。
2.研究价值:
自读后续写提出以来,我国相关研究呈稳步增长的趋势,但其中大部分是针对高校学生的研究,而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很少。新高考改革已让读后续写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难点,因此一线教师势必要开始研究如何打造高效读后续写课堂。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提出了本课题—《基于协同效应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行动研究》。
一方面,笔者所在的学校是江苏一所农村三星级高中。近几年高中扩招,生源不理想。大多数学生因各种原因对英语写作及其相关知识缺乏学习激情、忽视语言积累。这导致了他们在英语写作中存在严重的表述不清、词汇匮乏、写作技巧不扎实等的现象,特别是在语篇组织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在“读后续写”时,学生不仅仅面对的是单独的写作,而是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续写,这无疑加大了英语写作的难度。读后续写没有现成的模板可套用,这对师生来说都是一大挑战。通过对读后续写的研究,能够提高教师的研究和指导能力,提升学生解读文本和续写能力。
另一方面,读后续写的选材涉及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语境,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教育性强。开展读写续写,可以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学习劳动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都能得到显著提高,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总之,由于目前的高中英语学习现状和要求,使得读后续写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必要性。
(三)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本课题力求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探索基于“协同效应”的“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策略,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读写紧密结合,让理解和产出互相协同,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和学生的读写能力。通过研究,具体要达成以下主要目标:
(1)形成基于协同效应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基本教学策略;
(2)实现读后续写的促学效应。通过有效的读后续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特别是
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文化品格;
(3)提升教师的写作指导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创建语料素材库,开发读后续写课程资源;
(5)提高我校英语教学质量,实现学校的高品质发展。
2.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从读后续写的理论基础、本校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现状研究、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基本策略以及读后续写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促进学生英语读后续写水平的提高。具体研究内容为:
(1)读后续写的文献研究
读后续写最主要的理论依据是协同效应。本课题重点研究互动协同模式、协同概念在二语习得领域的应用以及协同效应在读后续写中的促学功效。
(2)我校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调查我校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并从师生两个方面对原因进行多角度分析,如教师的指导能力及获得感、学生的学习态度、英语基础和素养能力等,从而得出进行基于“协同效应”的读后续写教学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3)基于“协同效应”读后续写教学的基本策略
读后续写的学习效率高低取决于语言理解和产出结合的紧密程度。本课题重点研究基于“协同效应”读后续写教学的基本策略,最大程度提高读后续写的促学效果。读后续写的协同效应体现在情景和语言两个层面。具体策略概括如下:
1科学选择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阅读材料作为输入的载体,其内容与语言为续写的内容和语言奠定了基调,因此阅读材料的选择十分重要。读材料的来源可以是多样的,如教材、英语报、考卷中的阅读理解语篇等。
2解读阅读文本,促进内容协同。
有效的读后续写应产生内容协同效应,即续写内容与阅读文本之间保持连贯。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梳理阅读材料,把握文本的内容结构,在语篇层次上对文本的情节、人物和情感等方面进行深度解读,与作者对话,以促进内容协同。
3挖掘语言表达,促进语言协同。
语言是表达的基础,有了语言输入,学生才能模仿输出。续写时,学生在词汇、句法结构等语言形式和语言风格上应与阅读材料保持一致,使前后文浑然一体。
4创建语料素材库,开发读后续写课程资源。
(4)读后续写的教学评价机制
结合高考读后续写的评分标准,我们对读后续写实行基于过程的交互式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 小组互评、师生共评和作品展评等形式展开多元评价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欣赏能力,学会润色自己的作品,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四)借鉴与创新
1.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国内关于读后续写的相关研究
基于协同理论的研究,第二语言习得专家王初明于2012年首次提出了读后续写。王初明(2012)认为读后续写活动能让学生在模仿与创造结合的情境下培养语言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这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他还表示读后续写通过结合语言理解与产出、内容创造与语言模仿、语言学习与应用能显著提升外语学习的效率。这在当今国内外第二语言教学和研究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认可。紧接着,王初明从多方面发展了读后续写的理论,详尽探索了“续”与“写”、“续译”。王初明和元鲁霞(2013)共同提出包含融入读物提供的语境学习语言、顺着语篇续写学习连贯表达等的读后续写的促学优势。王初明、牛瑞英、郑小湘(2000)和王初明、王敏(2014)等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探讨了英语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
在包括王初明在内的学者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相继出现关于读后续写的各类研究,包括阅读材料的研究、协同效应的研究、促学效应的研究等等。与此同时,关于读后续写的实证研究也逐渐丰富。
(2)国外关于读后续写的相关研究
相比于国内的研究,国外缺少读后续写研究的相关文献,主要基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与阅读的促学效果,一些国外学者对读写结合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国外学者们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开始关注阅读与写作的关系。Bracewell和Frederiksen(1982)表示写作的过程就是高层次地阅读和思考的过程,因此作家在写作时应该更多地从读者的角度出发。Hood和Lapp(1987)认为学习者在阅读时将字母、单词、句子段落等以搭积木的形式在头脑中构建语篇,从而实现他们对语篇的理解。Fitzgerald和Shanahan(2000)表明阅读和写作之间是密不可分的。Richard(2004)和Hedgecock(2009)也通过研究指出阅读对写作有着正面的影响。Asencion(2008)提出语言学习者通过阅读练习这种语言输入能够有效获得所需要的写作技巧,进而帮助其更好地完成写作。
除此之外,近年来一些国外学者也开始留意读写结合在教学上的应用,并用研究证明了读写结合的促学作用。
2.本课题可能的创新之处
(1)扩大“读后续写”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自王初明首次提出 “续理论”后,读后续写受到外语界的广泛关注。在国内外语界,与读后续写相关的研究也应运而生。然而,读后续写的研究范围大多还只是集中在大学外语界,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涉及较少。从2016年浙江省率先在高考英语试卷中采用读后续写题后,读后续写的研究范围才逐渐扩散到高中。这标志着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的研究,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2)“读后续写”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读后续写能有效测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区分度较强,且能产生积极的反拨效应。随着读后续写理论的意义被逐渐认识,应用价值被不断发掘,其促学作用被不断地证实,读后续写不仅为高中生的英语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新的视角。
(五)思路与方法
1.基本思路
本课题围绕课题研究内容,遵循由理论到实践的研究脉络,收集理论资料并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并在对本校学生英语“读后续写”写作现状及成因调查的基础上,对基于“协同效应”读后续写教学的基本策略以及读后续写的教学评价机制作深入系统地论述,在借鉴其他优秀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提炼获得启示,将“读后续写”作为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写作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作为研究重点,力图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增强研究的理论深度,提高实践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2.研究方法
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1)文献法:确定开展本研究所依据的相关理论。充分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方便快捷的资源搜集材料,定期组织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和研究,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检验和丰富。
(2)调查法:通过调查目前我校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找准实验的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确定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的取样范围,制订调查计划,以口头访谈、问卷调查、测验评定等形式展开实际调查,搜集并整理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3)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基本环节,不断探索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行动研究质量。
(4)实验法:通过实验研究,了解学生在实验研究前后的发展状况,掌握最有说服力的数据,以证实实验的效果。
(5)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比较分析辨出方法措施的优劣与可行性,去劣存优,去粗存精,进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可推广的方法措施。
(六)过程与计划
本课题计划2023年时间完成,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将分下列四个阶段展开:
1.准备阶段(2021年2月~2021年3月)
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收集理论资料,进行调查分析,起草课题研究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论证,完成课题立项的申报。课题研究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尹惠英、孙书婷
组 员:张银燕、陈桢、冯艳子、李珍珍、吴丹、袁莉莉、徐春霞、冯双松、徐德友、薛娇
2.文献研究阶段(2021年4月~2021年5月)
认真学习和了解有关英语读后续写的理论和目前国内外如何提高英语读后续写成效的应用研究,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省、市、区各级培训活动,明确课题研究思路,为课题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3.行动研究阶段(2021年6月~2023年9月)
以学期为单位,制定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积极安排和开展实验课的研究工作,并充分利用每周五的教研活动时间,以理论学习、专题讲座、课例研究、教学沙龙、写作竞赛等为主要活动形式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每学期开设一节校级课题研究课,并争取开设区级及以上观摩研讨课。所有成员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与课题相关的反思,并上传到课题网站。积极撰写论文,每学年至少有一篇论文发表或获奖。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有关课题的教学沙龙或教师论坛活动。加强课题网站的建设,做好材料的积累和上传工作,宣传课题研究活动和成果。
4.结题阶段(2023年10月~2023年12月)
对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完成课题结题报告。以开题报告、教学论文、阶段研究总结、中期评估报告、教学设计或教案、课件设计、学科竞赛成果,师生获奖、结题报告等形式反映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做好推广工作做好基础。
二、前段工作
1.选题
选择研究课题,是进行任何一项教育研究工作的起点,是整个研究中极重要的一项工作。作为高中一线教师,以及笔者所在的学校是江苏一所农村三星级高中,近几年高中扩招,生源不理想,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学生对新高考中的新题型“读后续写”不能适应,导致得分十分不理想,这也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怎样把新高考的改革落实到日常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
2.查阅资料
确定课题之后,认真阅读相关文献,如《读后续写的协同效应》,《读后续写何以有效促学》,《从“以写促学”到“以续促学”》,《高考英语“读后续写”题的促学功能》等,并且在暑假的教师培训中,认真学习了来自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关于“读后续写”的讲座,学习其他老师的优秀经验。
在查阅文献资料时,及时、认真地进行记录,对于比较好的文献资料,及时的保存下载,以便在研究过程中可以更方便地学习。
3.课题的初步论证
为加强礼嘉中学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建构,充分论证课题《基于“协同效应”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行动研究》的设计方案,在全体教师中进一步澄清认识、统一思想,为即将开展的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智力支持,在整个学科组寻求其他老师的建议,其他老师在充分认定课题选题价值的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完善对课题的认识。
4.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制度保障:学校对于立项的课题进行跟踪管理,严格执行课题管理的相关制度,做好课题的管理、指导、评价和考核工作,保证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促进课题研究向着规范有序、高效优质的方向发展。而且,为了适应新高考背景下的课程改革,本学期起,学校将写作教学作为专门的课程来开设,每周安排一节写作课,为开展写作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师资保障:本课题负责人尹惠英老师为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武进区学科带头人、校教师发展处主任,先后主持过省级课题《优化英语活动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区级课题《构建和谐课堂,提高英语教学效益》《基于词块理论下的写作教学策略研究》等多个课题,参与多个区级课题研究,具有丰富的教育教改经验,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成绩突出,有多篇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或获论文评比一等奖。其他成员中有6名研究生、5名高级教师、常州市骨干教师、武进区学科带头人等,大多数是“十三五”期间的课题研究成员,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接受新理念的勇气,教学教育能力和教科研能力强。成员年龄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能够兼顾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的各个层面。而且,课题组成员通过先前的课题研究和省、市、区各级各类培训,理论水平和实验能力得到了提高。
3物质保障:学校为课题组的实验研究提供必要的时间、物力和财力保证,有计划地安排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
三、下步打算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成果,制定以下推进措施:
1.建立工作制度。
充分利用每周五下午英语教研活动的时间开展教研活动,研究基于“协同效应”的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课题组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研究会议,及时了解课题研究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研究策略。课题组成员每月上传一定数量的高质量教案、学案或课件至校园网,供全体教师共享。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有关课题的教学沙龙或教师论坛活动。平时做好资料积累工作,进行课题研究的档案管理。
2.加强学习研究。
按照学校“和学”课堂的课改要求,在学校领导和教学研究处、教师发展处的指导下,深入开展校本教研,通过研究课展示、听课评课、专题讲座、名师示范、问题研讨、学科竞赛、教学反思、学术沙龙、总结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与研讨活动,营造氛围,努力实现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我们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进一步采用集中培训辅导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每两周的业务学习时间重点学习《二语习得理论》《外语教学法丛书(20册)》《写作教学与研究》等理论性书籍,组织本组教师研究新高考、学习新课标及课程标准解读等。
3.重视作文的指导、训练和评价。
通过实验课分析与点评、问题研讨、子课题研究等手段总结课改得失,寻求改进策略。在理论研究和亲身实践的基础上,提炼思想,撰写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每学期至少一篇,上传校园网络平台。积极撰写论文,每学年至少有一篇论文发表或获奖。
4.积累课题成果材料。
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相关资料,以教学论文、教学总结、教学设计或教学方案、课件设计、学科竞赛成绩,教师获奖、解题报告等形式反应研究成果。
《基于“协同效应”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行动研究》课题组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基于数字化环境下高中英语教学模式探究…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