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学科主体性教学策略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概况

2004年4月,我校历史教研组申报了市级科研课题——《中学历史学科主体性教学策略实验研究》。同年7月,该课题正式被滁州市教育局立项。11月正式开题。历经三个阶段一年半时间的实践与研究,目前已经基本结题,形成了本课题研究的若干阶段性成果。现将本课题的研究概况及相关认识向上级汇报如下。

二、课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的中学历史教学,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和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禁锢了学生发展的能动性,特别是严重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学生缺乏学习能力,就会产生课业负担;同时也引起了学生的思维疲劳和心理厌烦,这就产生了心理负担。新世纪伊始,新一轮的课程和教育改革浪潮已经拉开。这次课程改革的实质,就是倡导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和自主性,将更重视学生主动探究和自动学习的能力,强调了课堂互动,关注了课堂愉快和谐的群体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对于我们广大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来说,如何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教育改革的需要,使历史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在学习中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深化教改热潮中广泛深入探讨的热门课题。我们选择“中学历史学科主体性教学策略实验研究”的教学研究课题,就是为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国教育教学特点的现代化、高效率的教学方法,为大幅度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开辟新的实践途径。

三、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1.理论条件

(1)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把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科学知识或经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发展、提高他们的主体性,造就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有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并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个体主体性的培育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

(2)对“主体性教育”与“教育的主体性”的理解。这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教育的主体性是同教育之外的其他社会现象(如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宗教等)的主体性相并列的一个同位概念,它是针对"教育的依附性"而提出的,其实质是指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在同外部社会的相互关系中所体现出来的主体性作用,即教育具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教育对于外部社会的要求既不能亦步亦趋、简单盲从,又不能漠然处之、无动于衷,而是应持一种理性的态度,对社会的发展保持某种先导性甚至规范性,积极促进和参与社会生活及其发展;而主体性教育是针对“非主体性教育”(包括反主体性教育)提出的,其核心是强调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受教育者真正视为能动的、独立的个体,以教育促进他们主体性的提高与发展。

(3)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主体性教育研究与实验从单因素主体向多因素主体的转变,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已逐渐成为了学习活动的主体,特别是国际最新教学理念的大量涌入,如“合作教育”,“创新教育”、等逐渐被教育界的不少同仁接纳,而“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等教学方式的经验,正在逐渐改变课堂景观,使中国教育有了新的支撑点,更让我们的课题有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使本课题的研究有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2.人员条件

本课题研究小组共有七人组成,均为我校高中部历史学科骨干教师,主研和参研人员水平高能力强。

课题组组长钮昕华老师是我校教导处主任、滁州市历史学科专家组成员,历年滁州市、安徽省历史学科高级教师评委,2002年滁州市、安徽省历史学科特级教师评委。工作能力强,善于组织协调、统筹安排,胜任课题研究负责人的工作。

课题组成员钮昕华、徐如平、林桂平、晋元力等长期刻苦钻研中学历史教学规律,先后在《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历史学习》、《中学政史地》、《演讲与口才》、《考试报》、《网络科技时代》、《试题与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中学生学习报》等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00多篇,有的在国内曾经产生较大影响。

3.物质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保障。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当初申报课题时所需要的电脑、打印机、刻录机、投影仪等条件已经具备。另外,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正常进行,我们还增订和购买了有关教学资料。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