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三生”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申报书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    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

“三生”课堂的实践研究 

研究方向:                                     

课题主持人:    程 强  江支武           

所在单位:    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       

申报日期:      2018年9月8日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一六年一月制

 

填报说明

 

1.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除招标课题、专项课题以外的课题申报者填写本《申报评审书》。

2.填写前,请先认真阅读《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和《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南》。

3.“研究方向”栏按“课题指南”中“选题与领域”的分类填写,如选题隶属于“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2”,如选题隶属于“课程与教学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5”,其它类别课题以此类推。申报自选课题者,研究方向栏填写“自选课题”。“课题主持人”不得超过两人。

4.《申报评审书》栏目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总字数不宜超过5000字,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申报评审书》“三、四、五”三个栏目需保持在同一页面内。

5.《申报评审书》一律用A4纸打印或复印,一式三份,左侧装订成册。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邮编:213001

电话:0519-86696829,86699812

 一、 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课题主持人基本情况(不超过2人)

 

姓名(1)

程强

性别

民族

出生

年月

1976年10月

 

行政职务

副校长

专业技术

职务

中小学高级教师

研究专长

课堂教学

 

最后学历

研究生

最后学位

硕士

 

工作单位

 

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

手机

13961205378

 

E-mail

13961205378@163.com

 

姓名(2)

江支武

性别

民族

出生

年月

1973年6月

 

行政

职务

教研处主任

专业技术

职务

中小学高级教师

研究专长

课堂教学

 

最后学历

 

研究生

最后学位

硕士

 

工作

单位

 

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

手机

13915878769

 

E-mail

494511813@qq.com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不含主持人)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专业技术职称

研究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曾勃求

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

中学高级级教师

数学教学

教务管理

周 云

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

中学高级教师

语文教学

语文子课题负责人

冯春香

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

中学一级教师

数学教学

数学子课题负责人

陈敏静

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

中学一级教师

数学教学

协助数学子课题研究

何美琴

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

中学一级教师

英语教学

英语子课题负责人

李桃

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

中学一级教师

英语教学

协助英语子课题研究

郑良

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

中学一级教师

物理教学

物理子课题负责人

于燕萍

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

中学高级级教师

化学教学

化学子课题负责人

李格

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

中学一级教师

化学教学

协助化学子课题研究

万海泉

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

中学一级教师

历史教学

历史子课题研究

课题主持人“十二五”期间教育科研情况

 

课题名称

立项部门

立项时间

任务分工

完成情况

 

农村高中省情感升华激发内驱的策略研究

江苏省教育学会

2012.12

主持人

结题

 

新课程背景下教与学相关性研究

常州市规划办

2010.8

主持人

结题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策略研究

溧阳市规划办

2015.12

主持人

结题

 

提炼素材,挖掘意蕴

溧阳市规划办

2013.12

主持人

结题

 

《时事资源与高中政治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

溧阳市规划办

2015.12

主持人

结题

 

独 立 或 以 第 一 作 者 发 表 或 出 版 的

主 要 论 文 或 著 作(限填10篇)

论文或著作名称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发表或出版时间

 

得“疑”于生,以“疑”定教

《中学语文》

2015年06期

 

高中语文教学自我效能感的思考研究

《文学教育》

2012年12期

 

构建生本课堂,有效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

《金田》

2015年12月

 

大胆取舍,因文而教

《文学教育》

2011年03期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作业系统的使用策略

《考试周刊》

2010年46期

 

直面生活,提高政治教学的情感功能

《读写算》

2016年8月

 

教师二次成长的思考与探索

《教书育人》

2017年1月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它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十八个基本要点:(1)人文积淀、(2)人文情怀、(3)审美情趣、(4)理性思维、(5)批判质疑、(6)勇于探究、(7)乐学善学、(8)勤于反思、(9)信息意识、(10)珍爱生命、(11)健全人格、(12)自我管理、(13)社会责任、(14)国家认同、(15)国际理解、(16)劳动意识、(17)问题解决、(18)技术运用

“三生”课堂

“三生”是指生本(以生为本)、生活(基于生活)、生态(生态发展)。

“生本”是“三生课堂”的教育基础,是基本理念,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其课堂特征是教师在对教材的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景,引发认知冲突,建立起智慧上的挑战,激发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兴趣,从而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生活”是“三生课堂”的教育指向,是教育载体,即教育教学本源于生活,同时又归向于生活。“生活即教育”,教育教学的内容选择根源于现实生活需要,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不死读书;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生活,学会在生活中成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生态”是“三生课堂”的教育过程,教育手段,即教育教学的实施方式、组织过程、课堂活动设计等符合生态学原理。教育教学的过程、方式生态化、绿色化,立足于学生生命个体,体现教育的可选择性与多元化,坚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构建和谐、健康的课堂环境和生态校园。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研究现状

“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主持开展的,由课题研究带动的大型教育整体改革实践。其理论体系为,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儿童潜能无限,儿童的独立性;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哲学思考是无为而为,教少学多,可以双赢;课程观是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整体感悟与知识生命;方法论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以学定教与内核生成。生本教育主要表现为:“四突出”( 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三转变”(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变“ 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和“五个基本程序”(课前预习或前置性作业—小组合作学习—班级交流—小组捆绑式评价—教师引导点拨)。

“生活教育”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其内涵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其理论核心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李镇西在此基础上,具体解释“生活语文”即“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学生生活语文化”。

“生态教育”是指“生态的教育”和“教育的生态”两个方面。英国学者埃格尔斯顿出版了专著《学校生态学》(1977),以研究教育资源分布为主旨,他认为:就像一般生态学研究不只是关注个体对其环境的反应,也要关注构成环境的资源、人以及资料的生产、维持与分布一样,教育生态学也要研究教育资源的分布以及教育生态系统对教育资源分布的影响。华盛顿大学的占德莱德,则侧重于微观的学校生态学研究,首次提出学校是一个“文化生态系统”的观念,目的在于从管理的角度人手,统筹各种生态因子,以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率。李光对在《生态的教育与教育的生态》中指出它是生态文明指导下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强调“教育必须遵循两条基本的规律和使命: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思想反映在教育价值导向中,表现为对多样性的尊重,更加强调平等与合作,更加尊重人的同时,也维护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朱永新在《用“五大理念”引领“十三五”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五大理念”中第二条“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生命教育与生态教育”中,提出“以人为本,重视生命”,强调“用绿色发展理念,让教育立足于生命的原点,意味着协助学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通过教育拓展每一个生命,就会让社会更加和谐,也能让人类不断地走向崇高”。

研究价值

理论价值: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突出强调了深化课程改革的基石是构建我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这成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本课题的研究正是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点,借助国内已有“生本”“生活”“生态”教育研究的经验,探究农村高中学科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从而构建可以推广借鉴的课堂教学策略体系,丰富原有的理论体系。

实践价值: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可持续发展。通过“三生”课堂研究,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既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也包括过程方法方面的发展,既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包括形成健全的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学校教育教学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教育教学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获得高中阶段核心素养的切实提升。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课题研究,探寻与学科教学相整合的高中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策略,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促使教师重新理解教育,重新理解课程,重新认识学生,重新设计教学,从而有效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专业水平。

3.整体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在我校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的目标导引下,结合学校晋评“四星级高中”的办学契机,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彰显特色,构建“三生”课堂教育教学体系,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为学生打造生态乐园,幸福家园。

 

(三)研究目标

   1.通过现状调查,理论探讨,明确“三生”课堂的内涵、特征及类型,营造“以生为本、基于生活、生态发展”的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氛围。

2.打造课堂教学特色,构建“三生”课堂模式。通过具体的措施和途径,探索出“三生”课堂的组织实施的基本途径及相应的实施策略,创设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升高中阶段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策略体系。

3.通过学科课堂教学“生本、生活、生态”化的组织实施,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相整合,改变学科教学中学生学的方式与教师教的方式,把大部分的“教”转化为“学”,提倡“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以学定教”,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指导学生在互动中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灵动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实现学生自我发展。从而达到师生共同、健康地生态成长。

4.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升课堂教学品位。以提升高中生核心素养为核心,通过课题实践研究,促使教师获得“开眼”看教育的机会,适应新常态,改变新思维,不墨守成规,始终保持求变求新的心态和状态,在了解最新教育动态、学习最新教学理论的同时,反思自身教学实践,在专家的引领与帮助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不断改善教学设计,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品位。

5.通过“三生”课堂的建构和实施过程研究,尝试建立提升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保障性机制,构建符合“三生”特征、融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一节好课的评价体系。

 

(四)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1.学生综合素养的现状分析研究

通过观察、问卷调查、个别采访等,了解和总结学校三个年级各个阶段的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情况,提炼农村高中各年级核心素养提升的侧重方面,从而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相整合,探寻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

2.各学科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研究

通过观察、问卷调查、经验总结等,提炼现在各学科课堂教学实施效果,对各学科课堂教学实施方式进行梳理与反思,针对问题分析总结各学科课堂实施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结合点。

3.“三生”课堂的内涵、特征、类型研究

探寻和普通课堂教学实施策略的区别,确立“三生”课堂的内涵与原则,总结基本特征,探究各学科“三生”课堂的基本类型。

4.“三生”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

(1)“教学思想生本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组织生态化”的学科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学习目标的设置与词语表达研究

前置作业的设计、材料的选择等研究

(2)各学科课堂教学策略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继承与发展“构建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进行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设计研究

课堂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教师指导、教师语言等教师行为研究

(3)课后自主巩固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巩固作业的类型设计与实施研究,突出“生活化、活动型”作业的设计

巩固作业分层设计与实施研究

5.“三生”课堂的构建与实施案例研究

各学科“三生”课堂构建与教学策略的个案研究。

6.构建“三生”课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保障性机制研究

“三生”课堂的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堂评价的方式和制度研究

构建体现我校特色的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

 

研究重点:我们将立足于提升我校学生核心素养,紧扣“三生”课堂的构建途径与策略研究进行课题实施,在确立前置作业、学生活动、课堂组织、巩固作业等这四个基本内容的研究基础上,分别采用富有特色的实施策略,形成多维立体的研究路径,构建校园特色:打造“三生”课堂教学特色,助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五)研究方法

1.查阅文献法:通过学习相关著作和文章,理解相关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明晰国内外课堂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师生的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课堂教学方式现状,总结其有益经验和不足之处,了解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及其建议。

3.行动研究法: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本校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尝试,积累符合教学规律和新课标理念的教学方式。

(六)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8年9月—2019年1月)

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相关理论;运用调查做好学校现状分析,确立研究课题、构建课题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完成开题报告及课题研究工作计划;进行开题论证,并根据专家的论证意见对课题研究方案做调整修改;对参加本课题研究人员进行培训,使课题组人员了解该课题提出的背景,明确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各学科负责人根据总课题的目标要求设计各学科研究的目标和方案。

2.实施阶段(2019年6月—2020年6月)

第一阶段:2019年6月—2020年6月

采用行动研究法,在总结学校已积累的“构建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经验基础上与提升高中生核心素养的“三生”课堂融合,探寻各学科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过程及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探究前置作业的选材与问题设计、课堂中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生活化活动型巩固作业的设计等内容。通过活动案例结果分析,及时进行经验总结,提炼实施策略。

采用叙事研究法,在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通过采用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促使教师积极观照学生、反思自身,记录事件、体验过程,从而总结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

第二阶段:2020年6月—2020年12月

采用文献法阶段性总结课题研究成果,观察学生的发展水平,运用经验总结的形式确立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的“三生”课堂的内涵与原则,总结基本特征,探究“三生”课堂的教学策略,形成理论性指导成果。

第三阶段:2020年12月—2021年6月

在阶段性理论成果的指导下进一步落实前置作业、学生活动、教学组织、巩固作业等“三生”课堂的四个基本内容与环节的实施研究,分别采用富有个性的实施策略,形成多维立体的研究路径。通过个案研究验证“三生”课堂教学策略对提升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性。

3.结题阶段(2021年6月—2021年12月)

认真做好课题的成果总结提炼,收集、整理、汇总课题研究的过程材料和研究成果。采用调查研究法,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对比、分析归纳,测评出课题实施前后年级的变化。梳理各子课题的研究报告,进行理论提升,总结构建基于提升高中生核心素养的“三生”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撰写结题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1.通过实现有利于提升高中生核心素养的“三生”课堂的构建,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提升生命质量。

2.“三生”课堂的教学实施必须“以生为本、基于生活、生态发展”,重视各环节的活动设计与策略优化,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构建,实现乐观、信任、尊重、关怀的人文精神。

3.为了构建优质课堂,促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不断发展,成为核心素养的自主发展者,有利于丰富课程的内涵、彰显教师的主体性、重构师生的关系、推进教师主动学习,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健康发展的终极目标。

可能的创新之处

该类型的课题在国内处于研究的相对较为成熟,研究的领域很宽广,但我校的课题以提升高中生核心素养为立足点,以“生本、生活、生态”型课堂的教学策略为研究主阵地,因此具有较强的创新意义。

1.本课题研究,突破了以往只重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将“生本、生活、生态”三者进行了有机整合,根据学校与学生实际,明确了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丰富了以往课堂教学研究的理论,对已有理论是一种有益补充。

2.本课题研究立足于提升我校学生核心素养,紧扣“三生”课堂的构建途径与策略研究进行课题实施,在确立前置作业、学生活动、课堂组织、巩固作业等这四个基本内容的研究基础上,全校各个学科依据学科特点分别采用富有特色的实施策略,形成多维立体的研究路径,打造“三生”课堂教学特色,助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这些为课题的具体实施奠定了基础。

 

 

(八)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责任人

阶段成果(限5项)

《农村高中学生综合素养现状分析研究》

调查报告

2018.12

程强

《农村高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研究》

系列论文

2019.6

江支武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构建“三生”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系列论文

2019.6

江支武

《“三生”课堂的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堂评价的方式和制度研究》

系列论文

2019.12

江支武

《基于教育叙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系列论文

2020.6

江支武

最终成果(限3项)

《<</span>提升高中生核心素养,构建“三生”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汇报材料

2020.12

程强

《“生本、生活、生态”,助力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论   著

2021.6

程强

《“三生”课堂教学实施成果汇编》

成果汇编

2021.12

程强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主持人、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先期调研和已有相关成果等;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课题组核心成员情况

我校的主要课题成员涵盖了各学科的教学,研究专长各有侧重,为不同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保障。同时均参与了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构建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的研究工作。“十一五”以来,课题组成员在学校课题的引领下能积极落实自己的教学研究工作,提升了自己的科研素养与能力。在“十二五”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成员申报立项并成功结题的省级课题有2项,市区级课题近20项;有30余篇文章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其中有1篇为国家核心刊物。这是一支教学业务强,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较高理论素养的中青年团队。

研究基础

结合本课题的确立,我校课题组成员通过期刊网等途径搜索了相关的文献:

1.核心素养方面: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2016年9月13日。

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钟启泉,中国教育报,2015年4月1日。

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光明日报·基础教育,袁振国等,2015年12月8日15版。

2.生本教育方面:

《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郭思乐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

《谛听教育的春天—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随笔》,郭思乐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

生本教育书系(1-3),郭思乐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包含《望晨光之熹微---生本教育体系实践和思考》、《木欣欣以向荣---生本教育体系实践案例》、《泉涓涓而始流---生本教育体系实验学校学生作品》)。

生本教育:大学的“和谐创新门”——关于大学教学改革的思考,郭思乐,现代教育论丛,2008年02期。

3.生活教育方面:

《中国教育改造》,陶行知著,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

《陶行知文集:中国教育的觉醒》,陶行知著,群言出版社,2013年6月。

《陶行知教育文集》,胡晓风等著,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

为什么在教育中要说起生命,郭思乐,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01期。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几个问题,王文岭,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谌安荣,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9期。

4.生态教育方面:

生态教育学:当代教育学建构的一个重要视域,程从柱,王全林,皖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学校生态教育体系的构建路径,黄平芳,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21期。

生态德育:国外的发展走向与中国的未来趋势,季海菊,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生态型师生关系研究,何象,西南大学课程论硕士毕业论文,2009年。

5.教学策略方面:

《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极具影响力的日常教学策略》,[美]安奈特·布鲁肖等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12月。

《教学模式(第八版)》,[美]布鲁斯·乔伊斯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

《教学设计原理(第5版)》,[美]加涅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

以上相关文献为我校开展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厚的理论基础。

同时,通过“十一五”课题《构建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研究,以及“十二五”课题《农村高中生“升华情感激发内驱”的策略研究》、《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我校初步构建了“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意义建构、检测拓展”的五步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和指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大大增强;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主动探究问题、交流反思问题、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良好地课题成果积淀,为我校“十三五”课题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实践基础。

课题研究保障条件

我校是一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优秀,办学特色显明的三星级农村高中,是溧阳市教科研实验基地学校。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验基地、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中小学优秀校园网站一等奖、江苏“健康促进学校”铜奖、江苏省中小学关工秀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常州市绿色学校、常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合格学校、常州市示范图书馆、实验室建设先进学校、溧阳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溧阳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集体、溧阳市文明单位标兵、溧阳市校本培训先进单位、溧阳市体卫艺工作先进单位、等二十多项荣誉或奖项。校园环境优美,处处彰显出生态和生机。近几年来,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积极探寻全新的教育模式,形成了独特、和谐、丰厚的学校特色,学生生命质量得到提升,学校逐渐成为较为理想的生本、生活、生态校园。因此,我校具备该课题的有利环境和条件。

专家资源

聘请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江苏省教科院、常州市教科院、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等专家进行课题论证与过程性研究指导。

 

资料设备

1.学校图书室藏书5万余册图书,近三年新增图书1万余册,每年为教师订阅大量的教育科研理论期刊。

2.每位教师拥有一台电脑,接入互联网。

研究经费的保障

学校将在办公费用中划拨出专门研究经费,用于教师的各项培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学校将进一步优化“课题研究管理”制度,更好地督促教师认真学习、参与研究;

结合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办法,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积极性,从而保障课题研究顺利实施。

时间保障

整个研究周期为三年,有足够的时间参与课题研究。为保障课题顺利、有效地开展,学校将成立课题组,由校长室统一领导,教科室具体负责,确定每周五下午为学校固定的教科研研讨时间,坚持定期召开研讨会、专家诊断会、经验总结会。

 

三、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十三五”规划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

在该课题研究周期内,本单位愿意为该项研究提供研究便利,如课题获准立项,本单位愿意根据课题研究所涉研究任务,提供适量的研究经费。

 

 

公  

年   月   日

四、辖市、区管理部门意见

 

 

 

 

 

 

 

公  章

 

                                                             年  月   

 

五、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公 

 

年    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