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国家一般课题开题报告之五十六: 隔代教养儿童自立行为发展轨迹及干预研究
2019年度国家一般课题开题报告之五十六: 隔代教养儿童自立行为发展轨迹及干预研究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 作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专家组听取湖南师范大学凌辉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隔代教养儿童自立行为发展轨迹及干预研究”(课题编号BBA190025)的开题报告后,与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讨论。经认真评议,形成如下意见:
1. 选题立足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选题围绕家庭教育热议的隔代教养问题,探讨了隔代教养儿童自立行为发展轨迹、成因、后果,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对其效果进行评估。该选题既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又是儿童发展的学术热点问题。
2. 研究思路明确,内容丰富。该课题的目标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隔代教养儿童的自立行为发展现状;第二,隔代教养儿童自立行为的发展轨迹及原因分析;第三,隔代教养儿童自立行为的教育干预研究。从研究内容上来看,既有发展规律、机制的研究,又有教育培养研究。
3. 研究设计合理,方法选用得当,方案可行。课题采用多数据来源的研究方法,提高了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为研究数据的相互印证和取舍提供了条件。
4. 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条件保障,研究队伍组成合理,分工明确。课题负责人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课题组成员含有专职教学人员、教育管理人员和全日制在读研究生,具备扎实的研究基础和一定的研究能力。来自小学和幼儿园一线的课题组成员不仅可以直接从事调研工作,还可为本课题蹲点跟踪研究和问卷调查提供便利,提供稳定的研究基地,为本课题的完成提供了保证。
讨论中,专家组也提出如下完善本课题的建议:
1. 进一步厘清相关概念。
2. 以隔代教养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还需要更加突出,体现研究该群体自立行为发展的意义所在。
3. 对机制研究与干预方案的内在逻辑进行梳理。
4. 进一步针对性细化对儿童的养成教育和对祖辈家长教养观念的干预方案。
经过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课题的研究方案总体可行,一致同意通过开题。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下家庭教育的新思路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