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情景体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实践》开题报告
《探究情景体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实践》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及其界定
课题名称:《探究情景体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实践》
界定:
1. “体验”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亲身经历”。在《教育大词典》中解释为:“体验、体察、专察、在实践中认识事物。”在心理学中作为重要概念,通常表示人们在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中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认知领悟、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
2.“情感体验式作文教学” 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把所传授的知识融入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中去,使教学像娱乐一样吸引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掌握的过程。使学生明确作文的目的,井体验到作文的快乐。体验式作文教学符合了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贯彻了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它的实施有助于语文教学的与时俱进。
“情感体验式作文教学模式”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运用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积极性的方法途径,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习作水平目的。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对现行小学作文教学中出现的“教师怕教,学生怕写”这一现象,进行深层的剖析,全面提升教师作文教学的理论水平,更新作文教学理念,革新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的形成,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生活细节,积累写作的材料,还作文教学于生活的本位,激发学生内在习作动机,孕育写作文的激情。让学生学会在共同探究、合作、讨论中,构建自己的作文思路。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学会评价,并在评价中增强作文的信心,提高习作的鉴赏水平。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进行作文修改实践,提高作文品位。同时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展示平台中,真正实现自我需要,让学生乐于表达,实现作文水平质的飞跃,最终实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的目标。
三、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现状
80年代以来,各国作文教学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作了不少探索,如:日本语文教学界“生活作文”思想代表人物村山俊太郎提出了调查作文的概念:即作文不仅在于观察自然,还应以社会为对象。本课题将在前人研究体验的基础上,面向小学各学段,对“提高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这一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以达“让学生在体验中提高写作水平”的研究目标。
(二)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助于教师教学前有的放矢地把握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根本问题,特别是认清教师自身教学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转变教学观念,改进作文教学水平。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促进作文教学的优化,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改变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一见你就怕”的现象,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及方法指导,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策略的形成。
四、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作文教学法。作文教学法理论认为:作文教学“首先是教师的问题”,主张“教无定法、文无定法……”,我们的教师应“结合时代精神”,在作文教学中寻求有效策略,使作文教学尽快走出困境,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一切为了学生的‘生本教育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生本教育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行为观正是现行作文教学的正确导向。
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情感体验式作文教学”用真实或仿真实的氛围去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使习作知识和技能与情感态度依存训练,实现“外部刺激力向意志事实的转化”,从而获取语言运用的直接经验。体验式作文教学是让学生作文走向“立诚”的最佳途径,不仅能让学生“写自己的话”,而且“写自己知道得最亲切,感悟得最深切的东西”。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促进作文教学的优化,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改变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一见你就怕”的现象,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及方法指导,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策略的形成。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一)具体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实验,使学生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充分认识到写作是表现生活,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不断增强学生习作的兴趣,产生写作的愿望和激情,解除学生的畏作心理。
2.引导学生自觉地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展开想象,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的意识、兴趣、能力及对生活和习作负责的态度,培养创新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和独创性。
3.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独特感受、真切体验的文章,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养成好的写作习惯:能坚持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等,并积极投稿。
4.形成个性化、生活化、立诚化的情感体验式作文教学,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模式和序列,实现体验作文校本化。
(二)主要内容:
1.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方法的研究。阅读和作文携手并肩,使学生达到会写、乐写。
2.科学智慧地用好教材的研究。教材中有许多建立在体验基础上的习作练习,创设相应情感体验情境,写好这些大作文。
3.体验校园学习生活的研究。学生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在校园,校园学习生活是学生作文巨大的素材储备库。主要采用以下策略:体验校园课间活动、体验校园人文环境、体验丰富的课外活动、体验实践性学习活动、体验课堂创设情境。
4.体验大自然的研究。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孩子们的乐园,蕴藏着无穷的写作资源。
5.体验家庭亲情生活的研究。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学生真情实感最为直露表白的场所。主要采用以下策略:设立亲情信箱、开展亲情活动。
6.体验纷繁社会生活的研究。社会生活是学生习作的一个“大课堂”。主要让学生抓住每一次亲身经历的机会、细心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体验感悟现实生活,从中直接获取反映社会风貌、人情风俗的材料。
7.体验精心组织的游戏活动。儿童文化的核心是游戏精神,它是儿童快乐的来源和本质。将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引入课堂,能将学生对习作的恐惧变成学习的兴趣。让玩激活学生观察、说话、思维和表达的潜能。同时,自觉体验自己自由开展的游戏活动。
8.体验作文评价过程的研究,采用自我比对和相互比对的评价方式提高作文水平。
六、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和主要措施
(一)过程设计:
本课题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
2016年1月学校成立课题组设计问卷;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研读探讨;
2016年2—3月申请课题立项并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实验教师写出学期计划,制定阶段性目标。
2、实施阶段:
2016年课题组构建情景体验作文内容体系及其操作策略的研究并实践于教学。组织教师培训、精彩作文教学设计评选;论文、案例评选;作文教学研讨课或优质课评选;学生优秀习作评选。
完善小学低阶段情景体验作文内容教学体系,明确具体操作策略。
2016年4---6月,完善小学中阶段情景体验作文内容教学体系,明确具体操作策略。继续组织精彩作文教学设计评选;论文、案例评选;作文教学研讨课或优质课评选;学生优秀习作评选。
2016年7---9月完善小学高阶段情景体验作文内容教学体系,明确具体操作策略。继续组织精彩作文教学设计评选;论文、案例评选;作文教学研讨课或优质课评选;学生优秀习作评选。
3、结题阶段:
2016年10---12月,整理有关研究资料和成果,准备结题鉴定。
(二)主要措施:
1.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学生对作文的态度、兴趣、习惯、作文课的满意度、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等。
2.行动研究法:通过课堂实践,不断探索改进模式及方法,积累经验,形成理论,撰写相关论文。
3.文献资料法:常上教育教学网站,参与教育教学论坛的讨论,主动向有关专家请教,加强理论学习,使自己得到理论的提高。
4.个案研究法:对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个案分析、分类研究,跟踪调查评价,写出个案研究报告。
5.经验总结法:实验教师收集,总结在作文教学中的经验,形成经验性总结。
七、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能初步找到让学生文章拥有纯真情感、真实表露情感的方法和有效途径。
2.探索适合小学高年级段学生情感体验的活动体系。
3.研究撰写与小学各年级段体验式作文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相关的案例分析、论文等。
4.撰写关于《情景体验在作文教学中的策略研究》的结题报告。
具体研究成果
本课题拟于2016年底进行课题鉴定,并提交:
(1)课题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课例(案例)、优质课;
(1)课题研究论文,优秀论文集。
(2)学生优秀作文,优秀作文集;
(3)课题研究报告,进行结题鉴定。
八、检测手段
1、检测项目
⑴学生情景体验的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情况;
⑵情景体验作文教学研究课教学设计与教学效果
⑶情景体验作文教学质量综合测评情况。
2、检测方式
⑴观察记录:各班将学生的作文情况分个案和整体作出详细记录;
⑵制定情景体验能力书面测试卷,分低、中、高三套,分阶段检测(每学期一次);
⑶设计评价量表,各班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外评、教师总评的方式进行检测;
⑸全校进行作文竞赛,将作品逐期逐年装订成册,检测学生成长过程中情景体验的能力及其写作能力的随之成长。
3、分阶段检测目标
低阶段 | 中阶段 | 高阶段 | ||||||
观察 体验 | 能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体验生活内容 | 能自觉将生活或事物的片段串联观察 | 能将记忆中或想象中的生活或事物的片段串联起来进行虚拟观察 | |||||
想象 联想 | 有想象和联想的意识产生 | 有想象和联想的内容 | 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 |||||
语言 表述 | 能说清楚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 词能达意,段落层次清晰,有主题 | 语言生动,重点突出, | |||||
文字 写作 | 要素清楚 | 情节完整,主题集中且鲜明 | 主题鲜明,能赋予读者启发和教育 |
4、检测参考卷
⑴情景体验兴趣浓度反馈(①不喜欢②喜欢③很喜欢)
听声 想像 | 扮演 体验 | 实物 想像 | 图画 拼凑 | 语言 描述 | 生活体验 | 备 注 | |||
自然 生活 | 家园 生活 | 校园 生活 | 社会 生活 | ||||||
⑵情景体验能力高低检测(每个合理体验加10分,总分不封顶)
序号 | 体验对象 | 学生体验记录(附部分参考体验) | 计分 | |||||
① | 一杯水 | 水污染 洪水 地球缺水 泼水节 人要合理饮水… | ||||||
② | 线条 | 月亮 爷爷的背 歌曲 诗词 地名 眉毛 指甲… | ||||||
③ | 瓷器落地的破碎声 | 小猫调皮 爸妈吵架 储钱罐摔坏 失手打碎…… | ||||||
⑶情景体验表述能力检测
序号 | 体验对象 | 学生体验记录 | 计分 | |||||
④ | 一个孙悟空,两个风火轮 | |||||||
⑤ | 今天我做“爸爸” | |||||||
⑥ | 今天,我是街道清洁工 | |||||||
⑦ | 爸爸妈妈吵架的场面述说 | |||||||
⑧ | “小学生过生日”正反辩论 |
⑷情景体验写作能力检测
在上面两表中任意选择一项,进行写作。
主要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心理学》《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创新教育》
2、《发展与创新教育课题研究资料汇编》第二辑、第三辑
3、《语文新课程标准》
4、人教社《激活孩子的想像》
5、兄弟学校课题报告资料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课题研究结…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