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创新”方法探究》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课堂教学“创新”方法探究》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作者: 吕秋菊     

一、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在数学课教学中有很大的区别。数学课在普通高中作为一门主科,学生基础较好,学习兴趣浓。而职业高中数学课作为一门工具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毫无兴趣、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对我校学生来说,数学已经成为职业高中学科教学较为薄弱的一门学科,这其中既有职业高中新生文化基础较差的客观原因,也有数学课教学难度相对较大等主观因素。职业高中有必要从根本上转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数学教师应从职业教育的目的出发,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寻找数学与学生实际、专业特点的结合点、生成点,提供合适的数学、可选择的数学,利于他们自主掌握必需的和有用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目前存在的教学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管理方面。目前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数学教学,基本上沿用了普通高中的数学教学模式,或是只对普通高中教学进行了简单的压缩。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如果还是实行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教学要求,甚至还实行统一的考试,就显得不够科学合理了。

二是专业特点方面。不同类型的专业,其课程结构各不相同。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三年制职高的文化课、专业课、实习课的课时比例,工农医类一般为3:3:4,文科类一般为4:3:3,某些技能性较强的专业一般为2.5:2.5:5。不同类型的专业对文化课的课时要求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类型、同一课程结构的不同专业,对数学课开设要求也不同。

三是学生自身方面。职高学生进校时的数学成绩参差不齐,特别是从初中毕业进入职业高中后,由于没有高考压力,对数学知识为专业服务的理解不够,学习上缺少压力,数学成绩急剧下降,他们丧失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出现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如此恶性循环,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将产生极大地阻碍。

二、课堂教学创新的意义和作用

当今时代人才竞争实际上就是思维能力发展的竞争,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要把职高学生培养成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直接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就应根据职高学生的年龄特征、思想状况,结合职高数学特点,充分认识职高生对数学学习惧怕的心理,以及学生存在基础差、底子薄、差距大等问题,如何使学生想学、愿意学、学有所得,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对一门知识掌握,首先要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树立一定的信心,丢掉惧怕的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求新、求趣的教学方法,用切实可行的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1、教师备课要创新

实施创新教育,作为数学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建立真正的创新教育的理念。教师所备的课要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备课时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目的要创新,要结合教材内容在创新思维方面制订具体的目的和要求。

(2)教学过程要创新,设计时可打破常规,对如何导入、如何讲授、主要环节如何处理进行创新设计。

(3)教学方法要创新,可以采用提同法、发现法、联想法、操作法等,不拘一格,形式多样。

(4)教学设计要创新等

2、课堂教学要创新

(1)精心设计导入语

例如,在讲“排列数学公式”的引入时,可先向学生提出:我市的电话号码由六位数字上升到七位数字,你能知道可以多安装几部电话吗?另外,还可利用史学资料、人物传记和数学典故导入新课,其特点是生动活泼,引入入胜,有助于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这对于调动学生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协助老师传授知识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品德。

如在讲“等差数列”前,先讲数学家高斯儿时的发现:“1+2+3+……99+100=(1+100)+(2+99)+……+(50+51)=5050”的故事,将学生带入一种跃跃欲试的积极思考状态之中。“等比数列”的开场白:“古印度王子为了奖励国际象棋发明人……”的故事,也是一个带学生入佳境,闻而生趣,由趣导新的典型例子。

(2)冲破常规解法的束缚求创新。

追求新异是职高生的心理需要,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欲望,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必须增强求新意识,要积极引导学生不要过分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敢于冲破常规解法、常规思路的束缚,只有这样才能摆脱思维的呆板性,才能有所创新。例如:求y=sinx/(cosx+2)的最大与最小值。此例用常规方法求较繁,但我们把表达式改写成y=(sinx-0)/[cosx- (-2)],这表示定点(-2,0)与单位圆上的点(cosx,sinx)连线的斜率,因而求y的最值就是求连线斜率的最值。数形结合简捷求得ymax=   /3,ymin=  /3。这种打破常规的解题方法不仅给学生以新的感觉,而且开拓了思路,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3)创设问题情境求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是依赖于传授知识的情境,所以创设“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得”的问题情境是很重要的。例如,在“球的表面积”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回忆圆柱、圆锥、圆台的表面积公式,都是利用它们的展开图求出的,然后问学生:“球的表面积公式也可以用展开图求出吗?”学生回答:当然可以,且对此深信不疑,教师将计就计,让学生自己探索。一段时间后,学生经过了几次尝试,但均告失败。教师抓住时机,宣布球的表面积公式不能用展开图求出。学生先是诧异,接着是困惑,最后是渴望,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学生心理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的愤悱状态。教师利用这个时机,开始介绍球的表面积的推导方法一一无限逼近法。由于这时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故整堂课的教与学都能很顺利地进行。

3、在学习环境中求创新

教师的备课、讲课和辅导要为学生创造出一种置身于数学问题或社会实践之中的意境,让学生想有可想之物、思有可思之处;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而不是抽象的符号和死板的公式定理;要让学生喜欢数学并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和动力。例如,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可设计如下一个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关于均值不等式的定理及其推论。某商场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降价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a折销售,第二次打b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b折销售,第二次打a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 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学生通过审题、分析、讨论,大都归结为比较ab与      大小问题,进而用特殊值法猜测出  ,即得        ,从而回答了实际问题。此时给出均值不等式的两个定理已是水到渠成。其证明过程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上述的应用问题是一个经济生活中的问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设计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给学生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又如讲等比数列时,不妨面向学生发问:①谁能把我手中的这张白纸(八开或更大一点纸)对折一百次?②对折后你想有多厚?学生往往在这意想不到之中迸发出揭开知识奥秘的浓厚兴趣,让每一位同学都以饱满的热情,荡起探索科学的双浆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这应是新形势下每一位教师努力追求的教学境界。

4 、在教学手段中求创新

根据当今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普遍较宽的特点,应用“奇特、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这样的教学手段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出乎意料,能顺应职高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较好地提高参与意识。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静态的教学内容变为动态的画面,加上鲜艳的色彩引起学生注意,用直观的图形及和谐的声音使枯燥而又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而又具体,使数学教学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主动地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

如讲授函数的图像这部分内容,运用多媒体将绘点与连线依次用动态的方式在计算机上展示出来,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函数图象的形成及其性质,同时,也可以将不同函数的图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用动态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这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利用电教室与电脑室进行多媒体教学。现在的备课活动已经越来越多是在电脑上完成的,教育手段的提升需要电脑软件的大力辅助。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电脑应用技术:学会制作教学课件,这一问题在教学中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比如:复习课的上课“难”是大多数教师共同的感受,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各不相同;讲基础知识,中上学生不想听;讲得题目难度大,中下学生又接受不了。而一堂课只讲或只练,又显得太枯燥,因此总让教师有顾此失彼的感觉。如何才能实现对学生因材施教?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这样的课程就应该安排在电脑室上,习题的设置可根据难易程度分成几个等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不同程度的题目。而每一道题链接上该题的解题思路,若学生对该题没有思路,可指导学生进行思考,最后链接上详细答案,供学生作书写格式的参考。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交互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自主支配练习的进度和难度,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创新。

5.作业设计要创新

作业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因此,练习设计首先要注意层次性,主要有三个层次: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和发展练习。三个层次的练习目的各有侧重:基本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综合练习的目的是深入理解知识,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发展练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练习设计还要注意形式多样,可以设计如下形式:

①口头作业,如讲解题思路,说算理等。②操作实践作业,如作图、制作模型或者到社会上进行调查等。③思维性作业,设置需认真思考的习题、应用题等。④综合作业。将学科知识汇总、联网,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力、创造力等。⑤开放性作业,设计一些如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的开放性题,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思考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一种形式,不局限于一种途径,尽可能地做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课题研究成果

在课题实验的过程中,我在平时坚持实施了上述方法,本课题得到了顺利的开展。现在我所任教的几个班级的与之前比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学生能自主探索知识,自己去发现规律。变学习过程为探索创新的过程,启迪学生开拓创新。中学生好奇心强,在教学中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扶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各种各样标新立异的问题,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学生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从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启迪,从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教师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新”的气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

(三)展开合作互动,创设创新环境。在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突出学生的协作与讨论,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过程中,增加学生讨论的机会,即在得出结论之前,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在出现学生理解受阻时,在某一问题可能有多种解决方法时,引导学生讨论,为学生提供一个思想磨擦碰撞的环境。同时每个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学生能对不理解的问题主动发问,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能力和创新素质都得到了提高,小组内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差等生得到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目前我们的参研课题已接近结题阶段,但对我们职业教师来说课堂教学创新是才刚刚开始。教无定法,但总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性,无论运用哪种教学方法,都要贯彻启发性原则。都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去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当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教学方法的学生良好的“学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一定能达到预想的良好的效果。应该说,创新职业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方法,最主要的说是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培养学生学习技能和发展学生能力的基础上激发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的习惯。要通过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积极开展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从而巩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