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行,使教师的专业成长变的越来越重要。
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尤其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五十一)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因此,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可以看出,我国对“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与水平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对“教师专业化”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地理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就是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当前,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高是制约地理课程改革的一个“瓶颈”。
2、我市教育的大头在农村,农村教师约占整个教师队伍的三分之二,农村教师的专业化的发展进程和水平,极大制约着我国教育发展的总体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 “(五十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 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由此可见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已引起了国家高度重视,但由于受社会经济、地理环境、传统思想等诸多因素影响,农村“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缓慢,比较复杂。因此,做好农村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成长的调查与分析,对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农村地理教师对自己专业化的提高也有迫切的要求,表现在: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新要求。
在这些大背景下,我们结合我市农村学校地理教师实际,提出了“农村初中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这个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不断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日益深入。按照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10年全国人口受教育年限将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使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经济发达地区高中专任教师和校长中获得硕士学位者应达到一定比例。”国家原有的三级师范教育体制(中专、大专、本科)将逐步向新的三级师范教育体制(大专、本科、研究生)过渡。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社会进步,使中国教育及其对于教师需求的重点从量的扩展转向了质的提高。新课程呼唤地理教师专业化,而地理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就是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当前, 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高是制约地理课程改革的一个“瓶颈”, 尤其农村教师的专业化的发展进程和水平,极
大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总体质量。 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一种“自然成熟”自发成长的过程,而是要经过长期有意识的教育训练和实践锻炼。了解当前地理教师的现状,特别是农村地理教师的现状,做好农村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成长的调查与分析,对提高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以及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促进新课程改革,乃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可以说,国外同一领域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要比我们国内起步早,领先的多,他们早已经认识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认识到21世纪的教育不是以技术主义、操作主义、功利主义为特征的,而是充满爱与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的传递者”,也不再是知识权威的代表。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有知识、有学问,而且有专业追求;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
目前,我国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已经比较重视,从国家到地方不断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师培训。有关教师专业成长的书籍和文章也非常多,例如:《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时代发展同步》、《继续教育研究》、《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新课程背景下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报告》、《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教师专业发展的性别比较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研究》、《教师专业化:以何为基点》、《现代中小学教育》、《教育探索》、《教学研究》等等。这些文章有的注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研究,有的注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区域研究,也有的注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科研究,但有关地理教师特别是农村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比较少。为了进一步研究农村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我确定了《农村初中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地理学科做为一门自然学科,兼有文科和理科的双重性质,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状况特别是地理科班出身的专职地理教师的现状,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以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在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教师是否为地理科班出身是影响其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有关针对农村地理科班出身的教师到底有多少?占多大比重?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多大影响?等这方面的研究很少,还基本上是一片空白。针对这种情况,我力求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有所创新,在教师是否为地理科班出身上下工夫。我通过初步调查,农村地理科班出身的教师还不到8%,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而也影响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我想通过对影响农村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因素(突出是否为地理科班出身因素)的现状调查与研究,进行分析,为下一步提高农村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谋求策略,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政策依据。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调查影响农村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因素有哪些?农村地理科班出身的地理教师到底有多少?占多大比重?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多大影响?通过对农村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因素(突出是否为地理科班出身因素)的现状调查与研究,进行分析,为下一步提高农村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谋求策略,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政策依据。
具体研究目标是:
(1)从学历、学习专业(是否地理科班出身)、进修状况、学习教研情况、论文著作发表、地理教师本人对专业化发展的看法等方面了解农村地理教师的现状。
(2)通过对影响农村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因素的现状调查与研究,进行现状分析,为下一步提高农村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谋求策略,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政策依据。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资料文献查阅法:通过查阅资料文献了解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含义、当前农村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2)采访谈话法:通过对农村地理教师的谈话采访,了解当前农村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状况及地理教师本人对专业化发展的观点和看法。
(3)网络教研法:通过利用网络教研平台与一线地理教师通过网络视频直接面对面互动交流,了解一线地理教师的有关专业化发展的心声。
(4)问卷调查法:根据调查目的从地理教师的学历、学习专业、进修状况、学习教研情况、论文著作发表等方面制出调查问卷,对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采访。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查阅并学习有关农村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状况的书籍和文章;思考目前影响农村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学历较低、地理科班出身的少、专业学习提高的机会少、我市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较少等;对当前菏泽市农村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状况进行走访问卷调查或利用网络教研平台与一线地理教师互动交流,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地理教师的年龄、第一学历毕业学校和专业、第二学历毕业学校和专业、论文论著获奖情况、科研课题情况、地理教师对专业化发展的认识等等;对通过采访和问卷调查以及网络视频交流获取的第一手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根据分析的情况总结出影响农村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为下一步提高农村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谋求策略,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政策依据。总之,研究途径的思路是:理论学习---思考问题----调查研究---分析材料---写出总结。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课题研究时段为:2011年1月——2011年12月
(1)准备阶段(2011.1----2011.3):
①1月份:确定课题小组成员,通过资料室和阅览室及网络查阅有关农村地理教师的资料文献。例如:《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时代发展同步》、《继续教育研究》、《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新课程背景下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报告》、《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教师专业发展的性别比较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研究》、《教师专业化:以何为基点》、《现代中小学教育》、《教育探索》、《教学研究》等等。
②2月份:确定采访农村地理教师和问卷调查的内容。例如:农村地理教师的年龄、第一学历毕业学校和专业、第二学历毕业学校和专业、论文论著获奖情况、科研课题情况、地理教师对专业化发展的认识、你认为提高农村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哪些途径、哪些方面对提高农村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更有效、农村地理教师迫切需要从那些方面提高自己等等(具体见附件1)。
③3月份:采集农村地理教师的一些基本信息,例如:所在学校、所教班级、联系电话、确立qq好友等等,为与老师及时联系和建立网络教研交流打下基础。(具体见附件2)。
(2)调查研究分析阶段(2011.4----2011.8):
①4月份:利用采访和确定的问卷调查到农村学校获取第一手地理教师的材料。
②5月份:对获取的第一手材料进行整理。
③6--7月份:根据采访和问卷调查内容,进行分析,统计的情况是:被调查的地理教师84.2%分布在26~45岁的年龄段(见表1),工作年限及教龄大多在8~20年。这一年龄段是人生最具活力的年龄,其教龄年限也是从新手型走进熟练型的时期,这充分显示了我市农村地理师资队伍的成熟化。87%的地教师的身体状况健康良好,没有难以坚持工作的现象。
表1 教师的年龄结构 单位:%
年龄(周岁) | 18-25 | 26-35 | 36-45 | 46-55 | >55 |
比 例 | 4.2 | 52.6 | 31.6 | 9.5 | 2.1 |
学历方面,84.6%的教师第一学历为大专,73%的教师的第二学历达到了本科,仍有1∕5的教师学历没达标。94.2%教师非地理专业毕业;51.9%的农村地理教师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主要原因是“喜欢当老师”, 59.6%的教师“不准备离开”教师岗位;调查表明,所有年龄段和职称级别的教师更新知识的首选渠道是自学或网络学习,其次是参加专业培训,而同行交流也是教师知识更新的重要渠道之一(见表2)。
表2 教师知识更新渠道 单位:%
第一选择 | 第二选择 | 第三选择 | |
自学或网络学习 | 60.2 | 10.5 | 11.4 |
同行交流 | 16.2 | 44.8 | 14.3 |
参加专业培训 | 17.0 | 24.1 | 25.1 |
听报告讲座 | 2.7 | 13.2 | 24.4 |
参加学科研讨会 | 3.3 | 6.6 | 16.5 |
其他 | 0.4 | 0.8 | 8.2 |
61.5%的教师阅读的主要动因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素养,并且每天用于专业发展的时间投入在0.5~1小时之间,32.7%的教师时间投入在1小时以上。59.6%教师备课方式用得最多的是“根据学生实际,自己设计”,仅有11.5%的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进行授课;从教师发表的文章看,32.7%的教师近三年没有发表过文章,发表过1~2篇的占到48.1%,3.8%的教师发表3~4篇。其中获奖论文主要分布在牡丹区级; 73.1%的教师对课研“比较感兴趣”,但却有44.3%的教师从“未参加”过课题研究;38.5%的教师每月参加教研组研究活动的次数仅仅1次,19.2%的教师从没参加过一次,教研活动后的评课活动48.1%的教师认为评课“比较笼统,基本没有帮助” 57.7%的教师认为自己最需要进一步提高的专业素养是“学科专业技能”,55.8%的教师需要提高“信息技术实用能力”;48%的教师认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的最有利的形式是“教师间的及时交流”和“专家指导”; 57.7%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不太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致使自己专业发展的积极性降低。只有5.8%的教师毕业于地理专业,地理科班出身的教师占的比重太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虽然已经走近了我们的生活,但却有63.5%的教师”不太熟练”制作并使用多媒体课件,甚至有11.5%的教师“基本不会”; 最近三年以来发表的1~2篇论文的教师仅占48.1%。
④8月份:2011年8月:课题组召开会议,请市教研室领导及有关专家学者对本课题进展情况检查汇报并交流。在交流中,市教研室领导及有关专家学者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今后的课题研究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3)结题阶段(2011.9----2011.12):
①9月份:结合市教研室领导及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对通过采访和问卷调查以及网络视频交流获取的农村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的第一手材料再进行分类整理分析。
②10月份:对分类整理的材料再进行现状分析,根据分析的情况总结影响农村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有:1、个体因素.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最直接、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因素。教师对于职业价值的认识和追求,教师自主发展的需求和动力,教师应对教育改革挑战的态度和能力,教师自身的专业结构如专业信念、专业能力、专业自觉等,是从根本上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2、群体因素。教师不是孤立存在的,他生活、工作在一定的教师之中,群体组织对于个体成长的影响和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能否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教师群体的工作作风、人际关系、修养水平,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合作和竞争的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师个体成长的心理环境,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3、社会环境因素。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心理环境。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学校教育和教师的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培养和发展的政策导向、奖惩机制等,都影响着教师的成长,特别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另外学校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场所,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学校的工作氛围,领导的管理水平,学校的制度建设等,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学校是否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成长氛围,是否制定目标规划、明确教师的培养要求,是否实行民主管理、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是否建立多种渠道、关注教师的成长,等等,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针对调查分析提出以下五条建议: A落实地理新课程理念,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促进地理专业化发展。B加强与同行的合作、交流,完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C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评价制度。C保证教师的专业自主权。D加强培训,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③11月份:写出初步结题报告,请菏泽市的有关教育理论研究专家进行初步论证,提出合理化建议,进一步完善。
④12月份:写出结题报告,成果以论文的形式进行发表。
三、课题研究成果
(一)理论成果
1、调查分析情况统计
根据对农村地理教师的采访和问卷调查内容,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是:被调查的地理教师84.2%分布在26~45岁的年龄段(见表1),工作年限及教龄大多在8~20年。这一年龄段是人生最具活力的年龄,其教龄年限也是从新手型走进熟练型的时期,这充分显示了我市农村地理师资队伍的成熟化。87%的地教师的身体状况健康良好,没有难以坚持工作的现象。
表1 教师的年龄结构 单位:%
年龄(周岁) | 18-25 | 26-35 | 36-45 | 46-55 | >55 |
比 例 | 4.2 | 52.6 | 31.6 | 9.5 | 2.1 |
学历方面,84.6%的教师第一学历为大专,73%的教师的第二学历达到了本科,仍有1∕5的教师学历没达标。94.2%教师非地理专业毕业;51.9%的农村地理教师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主要原因是“喜欢当老师”, 59.6%的教师“不准备离开”教师岗位;调查表明,所有年龄段和职称级别的教师更新知识的首选渠道是自学或网络学习,其次是参加专业培训,而同行交流也是教师知识更新的重要渠道之一(见表2)。
表2 教师知识更新渠道 单位:%
第一选择 | 第二选择 | 第三选择 | |
自学或网络学习 | 60.2 | 10.5 | 11.4 |
同行交流 | 16.2 | 44.8 | 14.3 |
参加专业培训 | 17.0 | 24.1 | 25.1 |
听报告讲座 | 2.7 | 13.2 | 24.4 |
参加学科研讨会 | 3.3 | 6.6 | 16.5 |
其他 | 0.4 | 0.8 | 8.2 |
61.5%的教师阅读的主要动因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素养,并且每天用于专业发展的时间投入在0.5~1小时之间,32.7%的教师时间投入在1小时以上。59.6%教师备课方式用得最多的是“根据学生实际,自己设计”,仅有11.5%的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进行授课;从教师发表的文章看,32.7%的教师近三年没有发表过文章,发表过1~2篇的占到48.1%,3.8%的教师发表3~4篇。其中获奖论文主要分布在牡丹区级; 73.1%的教师对课研“比较感兴趣”,但却有44.3%的教师从“未参加”过课题研究;38.5%的教师每月参加教研组研究活动的次数仅仅1次,19.2%的教师从没参加过一次,教研活动后的评课活动48.1%的教师认为评课“比较笼统,基本没有帮助” 57.7%的教师认为自己最需要进一步提高的专业素养是“学科专业技能”,55.8%的教师需要提高“信息技术实用能力”;48%的教师认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的最有利的形式是“教师间的及时交流”和“专家指导”;57.7%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不太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致使自己专业发展的积极性降低。只有5.8%的教师毕业于地理专业,地理科班出身的教师占的比重太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虽然已经走近了我们的生活,但却有63.5%的教师”不太熟练”制作并使用多媒体课件,甚至有11.5%的教师“基本不会”; 最近三年以来发表的1~2篇论文的教师仅占48.1%。
2、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我们课题组总结出影响农村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有:①个体因素.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最直接、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因素。教师对于职业价值的认识和追求,教师自主发展的需求和动力,教师应对教育改革挑战的态度和能力,教师自身的专业结构如专业信念、专业能力、专业自觉等,是从根本上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②群体因素。教师不是孤立存在的,他生活、工作在一定的教师之中,群体组织对于个体成长的影响和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能否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教师群体的工作作风、人际关系、修养水平,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合作和竞争的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师个体成长的心理环境,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③社会环境因素。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心理环境。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学校教育和教师的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培养和发展的政策导向、奖惩机制等,都影响着教师的成长,特别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另外学校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场所,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学校的工作氛围,领导的管理水平,学校的制度建设等,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学校是否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成长氛围,是否制定目标规划、明确教师的培养要求,是否实行民主管理、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是否建立多种渠道、关注教师的成长,等等,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3、对农村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①落实地理新课程理念,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
形成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改革的先导,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促进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全新的教育功能观;由居高临下的知识传授者与管理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地位的知识促进者与引导者,树立全新的教师观;由学生是灌输知识的容器,转变为发挥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无限潜能,树立全新的学生观;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为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生接受式学习向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转变,树立全新教学过程观;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构建多元化课程,从课程的简单应用者转变为课程的整合开发者,树立全新的课程观;从为评价而评价,转向为了发展而评价,树立全新的教育评价观。
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对教书育人的内涵有新的认识,创建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大力倡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如: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专家讲座等,远程教学研修打开了我们的视野,解决了我们诸多的教学过程中的疑惑。这些都为我们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提供了保障,为我们的地理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时代的气息,同时促进地理专业的发展。
②加强与同行的合作、交流,完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
交流在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同伴群体之间的口耳相传的交流方式的认同度是最高的。他们习惯通过个体平等的对话,随处可见的交流获取教学知识。此外还通过通过网络平台,上传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同时参与各种教学论坛的探讨。这些交流与合作不断完善教师们的教学能力,如:课堂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讲授能力、课堂教学氛围调控能力、课堂教学导入、结束、提问、语言、体态语、三板能力,课程的开发能力,如开设校本课程、选修课程的能力;课程的整合能力;指导研究型学习的能力;具备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的能力;创设丰富教学环境、注意学生亲身体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科研能力是当代成熟中学教师的重要体现,中学地理教师不应该是别人科研成果的消费者,更应成为研究者。例如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结合教育理论加以总结提高的能力;针对不同课型建立相应教学模式的能力;承担科研课题并科学地进行试验的能力;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等。
③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评价制度。
依据新课程的精神和教学改革的方向,科学制定内容和考评标准,努力使评价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要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42.3%教师认为学校的评价方式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促进作用较大。我们倡导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那么对教师的评价也不能局限于分数的评价,这样以来,就会束缚教师在教学中尝试新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评价也应该多种多样,如:自评、互评、生评等,评价应多多关注教师的成长。
④保证教师的专业自主权。
我国的教育法规定了教师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如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作了基本的规定。教师属于具有自由意识与创造精神的知识分子群体,近年来,教育中实行的末位淘汰制、下岗制、教师聘任与落聘制、工资级别制以及按绩取酬等竞争性的评价制度给教师带来了持续不断的紧张感与压力感。各种各样的制度使教师如上了套的牛马般疲于奔命,任职初期原本具有的饱满的工作热情也在应付各种制度的过程中消磨殆尽。学校应该为教师创造一个促进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给教师专业发展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保证教师的专业成长健康发展。
⑤加强培训,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无论对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对学校领导来说,都要将教师看作自我发展的主体,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机,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并通过各种手段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专业发展的机会。
教师专业发展的立足点不仅在于对学生的责任、对学校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要立足于对自我发展的责任。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和信息来源多元化的情况下,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受到了挑战和冲击。因此,教师本身需要不断地回归受教育的过程,才能保证专业素质的持续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要求的提升,教师的责任已经远远溢出了课堂教学的范围,扩展到了教学反思与研究、课程开发、社会教育等方面。如何构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体系显得越来越重要。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专家的智慧引领、同事的合作互助,应势而生的各种形式的培训成为了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加油站。大力加强师资培训,注重培训方式多样化,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人培训相结合等。注重培训内容多元化,要针对老师的实际需要在专业知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现代技术、课题研究等多方面进行专业培训,而且需要长久持续的坚持。
(二)实践成果
1、通过对农村地理教师的对话交流,在课题组的指导下,老师对自身的专业化成长有了更深的认识,参加学习、课题研究、教学业务活动、公开课的评比、优质课的评比个、骨干课的评选、能手课的评选等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2、在课题组的带领下,农村地理教师进修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除了学习阅读学校购买的专业知识书外,不少老师还自己购买了不少有关专业成长的书籍,在参加远程进修方面,地理教师参加率达99.6%.
3、在教学研究和教学业务活动方面,课题组教师参加的积极性比往年有了明显提高:
课题组情况统计
项目 | 时间(年) | 区级 | 市级 | 省级 |
课题研究 | 2010 | 1 | 1 | 0 |
2011 | 2 | 1 | 1 | |
优质课 | 2010 | 1 | 1 | |
2011 | 2 | 3 | ||
发表文章 | 2010 | 1 | 1 | |
2011 | 3 | 2 | 1 |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一)存在的问题
1.确定的研究对象人数少,统计分析的数据误差较大
我市农村地理教师约有800人,而我们课题组调查的对象仅有100人,因此在数据统计分析方面还不够全面,统计分析的数据误差较大;由于个别教师有思想压力,怕说了真话对自己有影响,所以统计情况可能存在有不太真实的情况。
2.建议提出的理论性不够强
由于我们课题组的成员水平有限,有关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理解体会,对地理教师提出的建议不能够完全到位,还可能存在不足的地方。
(二)今后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实施本课题研究的有益经验,让课题研究向深层次推广,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努力。我们也会继续探索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多与省市两级领导沟通,争取再上新台阶。因此,虽然课题的研究已经结束了,但我们在教育教改方面的探索却却永无止境。
附件1:初中农村地理教师专业发展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您好!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在岗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需求,进一步提高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们特开展本次调查。本次调查将给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希望您协助我们做好此项调查工作,并对您提供的支持和帮助深表谢意!
请您如实填写,不必署名。填写此问卷大约需要占用您20分钟时间。
下列各题,请选一项适合您情况的序号填写在题前的括号内,如无特别说明,每一个问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一、您的基本情况:
( )1.您目前主要从教的学段:
A .学前教育 B.小学 C.初中 D.高中
( )2、您任教的学科:
A.语文 B.数学 C.英语 D.物理 E.化学 F.生物(科学.自然)
G.政治(思品) H.历史 I.地理 J.信息劳技 K.体育.音乐.美术 L..其它
( )3.您的教师专业技术职称(注:小学高级相当于中级职称):
A.未评 B.初级 C.中级 D.高级
( )4、您的学历:A.大专 B.本科 C. 硕士及以上
( )5.您的年龄:( )
A.30周岁及以下 B.31-40周岁 C.41-50周岁 D.51周岁及以上
( )6、您的教龄:A.1-3年 B.3-5年 C.6-10年 D.11-20年 E.21-30年 F.30年以上
( )7.您现在校内的兼职: ( )
A.班主任 B.年级组长 C.教研组长 D.团队干部 E.处室主任 F.校级干部
( )8、您任教班级数: A. 1个 B.2个 C.3个 D. 4个 E.5个及以上
( )9.您每周课堂教学课时数(课表内的课时,不含兼职工作量)
A. 1-5 B.6-10 C.11-15 D. 16-20 E.21节及以上
( )10.您觉得自己的教学工作量:
A. 超,我工作很吃力感觉疲惫 B.满,虽然很辛苦但是我喜欢我的教学工作 C.不是很大,正好,有学习、发展的时空 D.不多,工作很轻松 ,还可适当增加
( )11.您获得的称号:
A. 特级教师 B.市级名师、 C.市学科带头人D.市骨干教师
E. 县骨干教师 F.县教育教学单项标兵、能手 G. 无 H. (其它,可填写)
( )12.您对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态度:
A.非常满意 B. 满意 C. 一般 D.不满意 E.很不满意
( )13.您是否愿意担任班主任:
A.非常愿意 B.愿意 C.一般 D.不愿意 E.很不愿意
( )14.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您愿意为他们进行义务补课吗:
A.非常愿意 B.愿意 C.一般 D.不愿意 E.很不愿意
二、您的学习进修情况:
( )1、您的主要阅读方式:A.网络 B.书籍
( )2、您的主要阅读动因:A.为备课 B. 为完成任务 C.提高素养 D. 爱好消遣
( )3、您每天业余时间的阅读: A.不足半小时 B. 0.5-1小时 C.1小时以上
( )4、您每年购买书籍的支出:A.不足100元 B. 100元-300元 C.300元以上
( )5、您购买新书的最主要渠道:A.常逛书店 B.同事推荐 C.报刊网络介绍
( )6、您的专业教学类报刊订阅:A.不订 B.1-2种 C.3种以上
( )7、您的个人藏书:A.不足100册 B. 100-300册 C.300册以上
( )8、您的主要阅读内容:(可多选,请按频率高低排列)
A.教学参考 B.小说 C.教育理论 D.文史哲 E.时政经济金融 F.休闲消遣
( )9、您对学校图书馆的利用与评价:
A. 新书刊较多、经常借阅 B. 新书刊较多、无暇借阅 C.需要的书刊很少、基本不去借阅 D.很少去
( )10、您目前正在参加的培训进修有:
A.硕士在职研读 B.研究生课程班研读 C. 教师继续教育240培训 D. 业余时间学科专业知识培训 E.业余时间其它证书考证培训 F.其它
( )11、您未来准备参加的培训进修有:
A.硕士在职研读 B.研究生课程班研读 C. 教师继续教育240培训 D. 业余时间学科专业知识培训 E.业余时间其它证书考证培训 F.其它
12、您对教师阅读现状的意见和建议:
三、您的教学与科研情况:
( )1、您最近三年以来开设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的情况是:
A.无 B.1次 C.2次 D.3次 E.4次 F.5次以上
( )2、您的备课方式用得最多的是:
A.集体备课 B. 广泛参考,博采众长 C.根据学生实际,自己设计 D. 基本按教参组织教学
( )3、一堂课结束后,您通常采取的后续策略是:
A.在其他班以同样的方式实施教学 B.以教后记的方式提出一些问题并思考
C.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 D.在反思和思考的基础上就本堂课重新设计
( )4、您最近三年以来发表的论文:
A.无 B.1篇 C.2篇 D.3篇 E. 4-5篇 F.6篇及以上
( )5、您的获奖论文最高等次:A.全国级 B.省级 C.市级 D.区级
( )6、您主编或参与编写的书籍:A.无 B.1种 C.2种 D.3种 E.4种及以上
( )7、您最近三年以来负责或参与课题:A.国家级 B.市级 C.区级 D. 校级 E. 未参加
8、关于公开课、撰写论文以及课题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您有意见和建议是:
四、您的教研及培训情况:
( )1、教研组(备课组)每月组织研究活动的次数是:
A.无 B.1次 C.2次 D.3次 E.4次 F.5次以上
( )2、您的师徒结对情况是:
A.无 B. 相互听课交流频繁 C. 较少听课交流 D. 形同虚设
( )3、教研活动后的评课情况:
A.无 B.比较笼统、基本无帮助 C.人人评课、有帮助
( )4、您每学期参加县级及以上教研活动次数:
A.无 B.1-2次 C. 3-4次 D.5-6次
( )5、您每学期参加县级及以上培训的次数:
A. 无 B. 1-2次 C. 3-4次 D. 5-6次
( )6、县教师进修学校课研训研修对您专业成长的帮助:
A.很大 B.一般 C.无作用 D.没参加不清楚
( )7、您对参加县级以上学科教研活动的态度是:
A. 希望多参加 B. 是领导要求参加 C. 尽量不参加 D. 无所谓
( )8、关于校内的备课组活动、师徒结对以及校外的各类教研与培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您意见和建议是:
五、您的专业成长
( )1、您平时的主要专业学习手段:(可多选,请按主次排列)
A. 阅览期刊报纸 B. 参加进修活动 C. 参加教研活动 D. 上网搜索信息
E.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 F. 其他
( )2、您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可多选,请按主次排列)
A. 主观不努力 B. 教师间缺乏合作、交流的氛围 C. 参加教研进修机会少 D. 领导不重视 E. 学生基础差 F. 缺少专家指点 G. 其他
( )3、请选择两项您认为自己最需要进一步提高的专业素养:
A.教育理论素养 B.学科专业知识 C.学科专业技能 D.科研能力 E.信息技术实用能力 F.外语能力 G. 其他
( )4、您认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利的形式是:
A.教师间的及时交流 B.向师傅请教 C. 外出培训 D. 专家指导
E. 专题研讨 F. 自我反思
( )5、您认为提高自己专业能力的最好途径是:
A. 多看业务书 B. 多参加教研活动 C. 多承担教学任务
D. 多请前辈或名师指点
6、您认为要成长为一个专家教师,以下各项依据重要性,起作用的因素是:
A很大 B.较大 C.一般 D.较小 E.很小
( )6-1.教育观念 ( )6-2.教学经验 ( )6-3.专业知识
( )6-4.教学反思 ( )6-5.教学技能 ( )6-6.学历层次
( )6-7.教学研究 ( )6-8.职称层次 ( )6-9.人际交往
( )6-10.其它(请注明)
( )7、您认为要成长为一个专家教师,以上因素中最重要的3项是
8、.您认为,以下校本研修的具体方式,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程度如何,
( )8-1集体备课、听课和评课 :A.非常有效 B.有效 C.一般 D.不太有效 E.无效
( )8-2专家报告、辅导讲座:A.非常有效 B.有效 C.一般 D.不太有效 E.无效
( )8-3同伴互助:A.非常有效 B.有效 C.一般 D.不太有效 E.无效
( )8-4导师带教:A.非常有效 B.有效 C.一般 D.不太有效 E.无效
( )8-5课题项目研究 : A.非常有效 B.有效 C.一般 D.不太有效 E.无效
( )8-6其它(请填写) :
六、您的意见与建议
1.您认为,县教育部门已经实施的以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其有效程度如何度
A.非常有效 B.有效 C.一般 D.不太有效 E.无效
( )6-1县级教育教学评优活动,如“优秀教师奖”、“优秀班主任评选” “科研成果评选”等
( )6-2县骨干教师培养,如“骨干教训”、“名师工程”、“学科组”、、“实验课题” 等
( )6-3学历进修
( )6-4县教进修学校课研训一体化培训课程
( )2、学校对您教学工作的评价:
A.主要看考试成绩 B.重点看日常工作表现 C.通过教师自评、处室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渠道进行评价 D.很少评价
( )3、学校的评价方式对您的专业发展促进作用:
A.大 B.较大 C. 无 D. 有负作用
( )4、学校校长对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
A.非常关注 B. 一般,说说而已 C. 不太关注 D.一点不关注
( )5、学校校长对本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
A.非常重视 B. 一般,说说而已 C. 不太重视 D.一点不重视
( )6、有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下面几个部门说一句您最想说的话:
说给县教育局领导的话:
说给学校校长的话:
说给进修学校培训部门的话:
说给讲授教师专业发展课老师的话:
附件2
学校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手机、小灵通 | 原始毕业学校 | 专业 | 学历 | |||||
二郎庙中学 | 范运宪 | 男 | 1972-9-1 | 15865680045 | 菏泽师范 | 普师 | 中专 | |||||
二郎庙中学 | 范喜成 | 男 | 1966-4-1 | 13518604452 | 单县师范 | 普师 | 中专 | |||||
解元集 | 王传为 | 男 | 197904 | 13953053961 | 菏泽师专 | 思想政治教育大专 | ||||||
解元集 | 李志修 | 男 | 197308 | 13695308448 | 菏泽师专 | 英语 | 大专 | |||||
解元集 | 周少敏 | 女 | 197503 | 13854098541 | 黄河水利学校 | 工程机械与起重运输 | 高中中专 | |||||
皇镇中学 | 李秋玉 | 男 | 1971.12 | 13675308148 | 菏泽师范专科学校 | 历史教育 | 专科 | |||||
皇镇中学 | 吴福丛 | 男 | 1980.9 | 15865819481 | 曹县师范学校 | 普师 | 中专 | |||||
皇镇中学 | 张秀芹 | 女 | 1980.3 | 15653483255 | 菏泽工业学校 | 棉纺 | 中专 | |||||
庞王中学 | 李桂永 | 女 | ######## | 15054655409 | 菏泽师专 | 体育教育 | 大专 | |||||
庞王中学 | 郭艳丽 | 女 | ######## | 15853063776 | 菏泽师专 | 数学教育 | 大专 | |||||
李庄中学 | 吴爱芳 | 女 | 1977.11 | 13290195886 | 菏泽师范 | 普师 | 中专 | |||||
李庄中学 | 王立民 | 男 | 1978.4 | 13290195860 | 泰安师专 | 地理教育 | 专科 | |||||
高庄镇中心初级中学 | 杨桂苹 | 女 | Feb-76 | 菏泽师范学校 | 普师 | 中专 | ||||||
高庄镇中心初级中学 | 杨志法 | 男 | Oct-75 | 菏泽市职业中专 | 中专 | |||||||
高庄镇中心初级中学 | 张永芹 | 男 | Aug-73 | 菏泽师范学校 | 普师 | 中专 | ||||||
登禹中学 | 张艳丽 | 女 | ######## | 15965661571 | 菏泽师范 | 幼儿教育 | 中专 | |||||
登禹中学 | 郝卫国 | 男 | ######## | 菏泽师范 | 普师 | 中专 | ||||||
金堤中学 | 刘汉忠 | 男 | 1961-2-1 | 1.3573E+10 | 巨野师范 | 普师 | 中专 | |||||
金堤中学 | 苏庆雷 | 男 | 1974-6-17 | 15965810946 | 济南大学 | 地理 | 大专 | |||||
金堤中学 | 郑玉婷 | 女 | 1967-11-9 | 1.3062E+10 | 菏泽职业中专 | 英语 | 中专 | |||||
吕陵中学 | 梁洪勇 | 男 | 1976.11 | 13954084106 | 菏泽师范 | 普师 | 中专 | |||||
吕陵中学 | 朱仲耀 | 男 | 1967.04 | 15964697634 | 泰安师专 | 地理教学 | 专科 | |||||
吕陵中学 | 张凤华 | 女 | 1972.12 | 15964697634 | 菏泽师范 | 普师 | 中专 | |||||
侯集中学 | 杜守彬 | 男 | 1972、02、16 | 13853082493 | 泰安师专 | 地理 | 专科 | |||||
侯集中学 | 李传云 | 女 | 1975、04、15 | 13061558680 | 泰安师专 | 地理 | 专科 | |||||
侯集中学 | 赵兰 | 女 | 1978、12、16 | 13518602731 | 烟台商校 | 酒管 | 中专 | |||||
安兴镇中学 | 侯瑞丽 | 女 | 1974.12 | 13853071026 | 菏泽市职业中专 | 普师 | 中专 | |||||
安兴镇中学 | 刘爱金 | 女 | 1971.12 | 15908045069 | 菏泽师范 | 普师 | 中专 | |||||
沙土镇新兴初级中学 | 张长存 | 男 | 1961.10 | 13869701559 | 巨野师范 | 普师 | 中专 | |||||
沙土镇新兴初级中学 | 王新喜 | 男 | 1976.08 | 13561331774 | 菏泽师范专科学校 | 政治教育 | 大专 | |||||
沙土镇新兴初级中学 | 周厚稳 | 男 | 1970.01 | 13853028013 | 菏泽师范 | 普师 | 中专 | |||||
大黄集中学 | 宗春福 | 男 | 1978、9 | 13082693285 | 郓城师范学校 | 普师 | 中专 | |||||
大黄集中学 | 孙倩文 | 女 | 1978、6 | 15615500102 | 菏泽教育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专科 | |||||
大黄集中学 | 刘爱国 | 男 | 1976、10 | 15165408540 | 单县师范学校 | 普师 | 中专 | |||||
大黄集中学 | 张春华 | 女 | 1981、1 | 13176202479 | 曹县师范学校 | 普师 | 中专 | |||||
旺子中学 | 朱旭耀 | 男 | 1964.09 | 13455452141 | ||||||||
马岭岗镇中学 | 张春芝 | 女 | 1978.02.25 | 15264014060 | 国家计生委人口学校 | 统计 | 中专 | |||||
马岭岗镇中学 | 朱德志 | 男 | 1971.01.15 | 13181586472 | 菏泽师专 | 数学教育 | 大专 | |||||
马岭岗镇中学 | 张发景 | 男 | 1978.11.03 | 13953063869 | 山东经济学院 | 财税 | 大专 | |||||
牡丹区何楼二中 | 李双 | 女 | 1978.08.08 | 13853048909 | 山东省行政学院 | 会计电算化 | 大专 | |||||
牡丹区何楼二中 | 宋兰霞 | 女 | 1982.06.16 | 15205306109 |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 | 英语 | 大专 | |||||
沙土中心中学 | 肖曙光 | 男 | 1965.8.6 | 13665308169 | 菏泽师范 | 普师 | 中专 | |||||
沙土中心中学 | 陈继山 | 男 | 1977.8.11 | 15964699046 | 菏泽师专 | 数学教育 | 专科 | |||||
沙土中心中学 | 苑登文 | 男 | 1969.9.4 | 13225308710 | 菏泽师范 | 普师 | 中专 | |||||
沙土中心中学 | 赵洪强 | 男 | 1974.9.26 | 13615306712 | 菏泽师范 | 普师 | 中专 | |||||
沙土中心中学 | 付长河 | 男 | 1974.3.12 | 13905303368 | 菏泽师专 | 体育教育 | 专科 | |||||
吴店中学 | 晁月忠 | 男 | 1971.6 | 13173498862 | 菏泽师范学校 | 普师 | 中专 | |||||
牡丹区吴店中学吴方程 | 男 | 1976.11 | 13020644826 | 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 | 数学 | 专科 | ||||||
民族中学 | 邹德民 | 男 | 1963.4 | 13181569311 | 菏泽师专 | 物理 | 大专 | |||||
民族中学 | 毛杰 | 男 | 1968.8 | 13678609809 | 菏泽师范 | 普师 | 中专 | |||||
二十三中 | 马宝林 | 男 | 1971.12 | 13953091736 | 菏泽师范专科学校 | 中文系 | 专科 | |||||
二十三中 | 刘林野 | 女 | 1970.12 | 13061530627 | 菏泽粮校 | 中专 | ||||||
二十三中 | 武传文 | 男 | 1977.01 | 15054650363 | 菏泽师范 | 中专 | ||||||
二十三中 | 孔紫薇 | 女 | 1971.09 | 13061559748 | 菏泽职业中专 | 音美 | 中专 | |||||
北城中学 | 张进波 | 男 | 1973.3 | 13854080540 | 菏泽师范专科 | 历史教育 | 专科 | |||||
北城中学 | 李翠华 | 女 | 1962.8 | 15953017296 | 菏泽师范 | 地理 | 中专 | |||||
北城中学 | 方华 | 男 | 1969.9 | 13573071851 | 菏泽师范 | 普师 | 中专 | |||||
北城中学 | 聂晓霞 | 女 | 1964.12 | 13508988116 | 教师进修学校 | 中文 | 中专 | |||||
北城中学 | 于文霞 | 女 | 1971.12 | 13573006196 |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 | 大专 | ||||||
北城中学 | 匡冬梅 | 女 | 1970.11 | 13723903563 | 泰安师范专科学校 | 地理 | 专科 | |||||
胡集中学 | 季存勇 | 男 | 1979.2 | 13573044306 | 菏泽工业学校 | 机械制造 | 中专 | |||||
胡集中学 | 吴善运 | 男 | 1952.11 | 15865082318 | 菏泽市曹县师范 | 普师 | 中专 | |||||
贾坊中学 | 张雷 | 男 | 梁山师范 | 普师 | 中专 | |||||||
贾坊中学 | 桑贤栋 | 男 | 197505 | 15253060031 | 菏泽职业中专 | 普师 | 中专 | |||||
贾坊中学 | 吴凤英 | 女 | 197507 | 5550011 | 菏泽电大 | 数学系菏泽市 | 大专 | |||||
何楼办事处中心中学 | 刘玉民 | 男 | ######## | 13853050563 | 菏泽师范学校 | 普师 | 中专 | |||||
何楼办事处中心中学 | 王明玉 | 男 | ######## | 13583022696 | 菏泽师范专科学校 | 体育教育 | 大专 | |||||
何楼办事处中心中学 | 尚永新 | 男 | ######## | 13518609654 | 菏泽师范学校 | 普师 | 中专 | |||||
小留镇初级中学 | 刘建彬 | 男 | 1975.4 | 13287928611 | 单县师范 | 普师 | 中专 | |||||
小留镇初级中学 | 陆长友 | 男 | 1975.2 | 15963027084 | 职业中专 | 普师 | 中专 | |||||
小留镇初级中学 | 陈国盛 | 男 | 1972.9 | 13295306737 | 菏泽学院 | 政治教育 | 大专 | |||||
李村中学 | 万智博 | 男 | 79.9 | 13285408661 | 菏泽师专 | 中文 | 大专 | |||||
李村中学 | 刘中轩 | 男 | 73.4 | 13853078922 | 菏泽师范 | 普师 | 中专 | |||||
王浩屯中学 | 邢中卫 | 男 | 1976.1 | 5972826 | 泰安师专 | 地理教育 | 专科 | |||||
王浩屯中学 | 冯松涛 | 男 | 1980.9 | 5436780 | 曲阜师范大学 | 体育 | 大专 | |||||
王浩屯中学 | 刘启运 | 男 | 1969.2 | 菏泽师范 | 普师 | 中专 | ||||||
王浩屯中学 | 韩凤娥 | 女 | 1968.1 | 13561356494 | 普师 | 中专 | ||||||
五中 | 刘玉生 | 男 | 1966.12 | 电大 | 汉语教育 | 专科 | ||||||
黄堽中心中学 | 徐新虎 | 男 | 1966.10.20 | 13791486593 | 牡丹区职业中专 | 史地 | 中专 | |||||
黄堽中心中学 | 周 宁 | 女 | 1982.3.15 | 13954098884 | 文秘 | 大专 | ||||||
牡丹区第十中学 | 朱爱梅 | 女 | 70.3 | 13518605368 | 泰安师专 | 地理 | 专科 | |||||
牡丹中学 | 刘广聚 | 男 | 1969.1 | 13853006444 | 山师大 | 学前教育 | 专科 | |||||
牡丹中学 | 李建华 | 男 | 1963.8 | 5306099958 | 菏泽师专 | 政治 | 专科 | |||||
牡丹中学 | 范祯国 | 男 | 1970.7 | 13184065767 | 泰安师专 | 地理 | 专科 | |||||
东城中学 | 杨传丽 | 女 | 1975.12 | 13605301416 | 菏泽师范学校 | 普师 | 中专 | |||||
东城中学 | 梁玉娟 | 女 | 1962.7 | 6167396 | 临沂师范学校 | 普师 | 中专 | |||||
东城中学 | 郭士杰 | 男 | 1970.6 | 13406004829 | 菏泽师专 | 物理 | 大专 | |||||
经纬 | 张姝 | 女 | 1980.3 | 13105303289 | 泰山学院 | 地理教育 | 大专 | |||||
晨曦 | 武福立 | 男 | 1980.01 | 13869704973 | 巨野师范 | 中专 | ||||||
三军 | 李运星 | 男 | 5478077 | |||||||||
沃土 | 谢青志 | 男 | 1981.04 | 13854014491 | 包头铁路工程学院 | 机电 | 中专 | |||||
牡丹区第十一中学 | 刘永传 | 男 | 1962.12.30 | 13905301350 | 菏泽职业中专 | 地理 | 中专 | |||||
牡丹区第十一中学 | 张盼华 | 男 | 1967.3.4 | 13176053716 | 菏泽师范专科学校 | 牧医 | 大专 | |||||
牡丹区第十一中学 | 宋英鹏 | 男 | 1970.11.26 | 13336202099 | 郓城师范 | 普师 | 中专 | |||||
牡丹区第十一中学 | 牟尊斌 | 男 | 1971.7.4 | 13561333847 | 菏泽师范 | 普师 | 中专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初中地理“情境——问题”课堂教学模式…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