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有效导入的课堂教学研究》课题方案

一、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有效教学直接考量教师的教学策略,对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提出了高要求。有研究者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法,对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教师课堂行为进行了比较,发现有效教学的教师在课堂组织与管理方面要优于低效教学的教师。初中思想课堂长期以来给人造成了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为缓解这种先入为主的抵触情绪,需要教师思考既要让学生轻松愉快接受思想政治学习,又要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从课堂导入为切入点,吸引学生注意力,搭建新旧知识桥梁,沟通师生情感等具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实现教学艺术的和教学质量的双重功效目的。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促进思想品德教师改革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背景:初中思想课堂长期以来给人造成了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研究意义: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新课导入要讲求时代性、目标性、民主性、激疑性、幽默性、新颖性和衔接性

(二)、途径:

1.调查情况。

2.对调查情况进行思考和分析,落实对策。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主要采取的方法是:

观察法,在常态课堂教学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收集分析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感性资料,了解个体差异,提供真实过程。

实验法,在人为的控制条件下有计划地操纵观察教学及实施的有效性中的现象变化,探究因果关系。

问卷法,把要研究的主题分为具体的纲目、拟成易答问题编成问卷回收答案进行统计处理求得结论。

案例研究法,让思想品德教师用自己的教学行动研究来关注自己课堂教学,驾御课堂,创新课堂。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时间

1.准备阶段:(2012年1月—3月)

(1)通过座谈、调研等多种形式对学生、教师进行调查。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3)成立课题组,明确人员分工。

2.实施阶段(2012年3月—2010年11月)。

(1)阅读理论书籍,对所任教班级进行相关调查。

(2)课题组成员深入课堂听课,及时交流,总结经验。

(3)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准备结题。

3.总结、鉴定、结题阶段(2012年11月—12月)

(1)撰写课题研究论文。

(2)总结情况,找出不足和改进措施。

五、研究成果形式(成果形式如论文、研究报告等)

1.在课题研究结束时,形成反映研究水平的研究报告。

2.课题组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论文、教学案例等。

3.组织本组教师上课题汇报课。

六、课题研究小组成员

课题研究小组主要成员:

主持人:王安川

合作者:王兴学、王家裕

七、保障机制

1.我们将组织学习各种资源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教学反思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等途径,不断丰富自己的课题研究资料库,加强理论学习。

2.课题组之间将交流心得、总结阶段性成果,定期反思和调整课题研究内容和方向,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