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语境培养高中英语阅读素养的行动研究》课题申报表
基于主题语境培养高中英语阅读素养的行动研究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
申报评审书
(2019)年度第(十三)期
课题名称:基于主题语境培养高中英语阅读素养的行动研究
课题主持人:顾 琴 卞学华
所在单位: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
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申报日期:2019年4月20日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二O一九年制
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课题主持人基本情况(1-2人) | ||||||||||||||||||||||
姓 名(1) | 顾琴 | 性 别 | 女 | 民 族 | 汉 | 出生 年月 | 1972年 8 月 | |||||||||||||||
行政职务 | 教务处主任 | 专业技 术职称 | 中学高级 | 研究专长 | 读写教学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学士 | |||||||||||||||||||
工作单位 | 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 | 手机(必填) | 13512553063 | |||||||||||||||||||
549991762@qq.com | ||||||||||||||||||||||
姓 名 (2) | 卞学华 | 性 别 | 男 | 民 族 | 汉 | 出生 年月 | 1970年 9 月 | |||||||||||||||
行政职务 | 教研员 | 专业技 术职称 | 中学高级 | 研究专长 | 教材教法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硕士 | |||||||||||||||||||
工作单位 | 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 手机(必填) | 15161090058 | |||||||||||||||||||
jasonbian1994@163.com | ||||||||||||||||||||||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不含主持人) | ||||||||||||||||||||||
姓 名 | 专业技 术职称 | 工 作 单 位 | 研究专长 |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 ||||||||||||||||||
李 玲 | 中学一级教师 | 泰兴一高 | 阅读教学 | “基于主题语境的教材整合策略研究”组长 | ||||||||||||||||||
朱 琳 | 中学一级教师 | 泰兴一高 | 阅读教学 | “基于主题语境的课后阅读拓展研究”组长 | ||||||||||||||||||
肖 彦 | 中学一级教师 | 泰兴中学 | 阅读教学 |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组长 | ||||||||||||||||||
叶乐红 | 中学一级教师 | 泰兴中学 | 阅读教学 | “高中英语阅读素养评价研究”组长 | ||||||||||||||||||
张海丽 | 中学高级教师 | 泰兴中学 | 阅读教学 | “基于主题语境的教材整合研究”组员 | ||||||||||||||||||
郭红梅 | 中学一级教师 | 泰兴一高 | 阅读教学 | “基于主题语境的教材整合研究”组员 | ||||||||||||||||||
符爱萍 | 中学一级教师 | 泰兴一高 | 阅读教学 | “基于主题语境的课后阅读拓展研究”组员 | ||||||||||||||||||
封泰萍 | 中学二级教师 | 泰兴一高 | 阅读教学 |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组员 | ||||||||||||||||||
陆 艳 | 中学一级教师 | 泰兴中学 | 阅读教学 |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组员 | ||||||||||||||||||
王 燕 | 中学二级教师 | 泰兴一高 | 阅读教学 | “高中英语阅读素养评价研究”组员 | ||||||||||||||||||
课题主持人(2012年—2018年期间)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 ||||||||||||||||||||||
项目 来源 | 课题名称 | 批准时间 | 在课题中 的分工 | 完成情况 | ||||||||||||||||||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 《源于教材的高中英语读写能力培养研究》 | 2015年 | 主持人 | 已结题 | ||||||||||||||||||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课题 |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质量控制的实践研究》 | 2015年 | 主持人 | 已结题 | ||||||||||||||||||
发 表 或 出 版 的 主 要 论 文 或 著 作(独立或第一作者) | 论文或著作名称 | 发表论文(或出版论著)的报刊(或出版社)名称及日期 | ||||||||||||||||||||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 | 《中小学外语教学》 | 2017年6月 | ||||||||||||||||||||
《基于教材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实践》 | 《江苏教育》 《中学外语教与学》 | 2017年12月 2018年5月转载 | ||||||||||||||||||||
《基于教材培养学生语段发展能力的实践探索》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中学外语教与学》 | 2018年6月 2018年10月转载 | ||||||||||||||||||||
《高中英语习作讲评中的典型误区及优化策略》 | 《教学与管理》 | 2018年11月 | ||||||||||||||||||||
《PISA阅读测评框架对提升英语阅读教学效能的启示》 | 《教学与管理》 | 2016年12月 | ||||||||||||||||||||
《基于教材的高中英语写作校本课程开发》 | 《教学与管理》 | 2015年5月 | ||||||||||||||||||||
《重谈利用Dictation训练学生听力》 | 《教学与管理》 | 2012年7月 | ||||||||||||||||||||
《指向学习能力提升的高三英语复习教学实践》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 2018年10月 | ||||||||||||||||||||
《英语学科思维品质培养的途径》 | 《教育研究与评论》 | 2018年1月 | ||||||||||||||||||||
《从“范文”走向“例文”》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 2018年6月 | ||||||||||||||||||||
二、课题设计论证(限8000字内,可附页)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
【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1. 主题 主题通常指文艺作品或者社会活动等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本课题中的主题指的是英语阅读语篇讨论的核心议题,主题是语篇的核心、灵魂和统帅,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围和主题语境。 2. 主题语境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将主题语境列为高中英语课程内容的第一要素,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范围,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内容,为学科育人提供话题和语境,也为语言学习提供范围和语境,所有语言学习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 3. 基于主题语境 语言是以语篇形式存在的,语篇不是语言文字或声音的简单堆砌,必须要有内容和意义,因此,所有的阅读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通过学习有主题意义的语篇实现的。本课题中的“基于主题语境”是指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语境下围绕语篇意义的探究开展阅读活动。 4. 阅读素养 PISA将其定义为“人们为了达成目标,开发潜能和参与社会,理解和运用书面文本并对其进行反馈、与之互动的能力。”阅读素养是对“阅读能力”概念的发展,不仅涵盖了“阅读能力”所涉及的各要素,还包含了阅读动机、态度、习惯等促进个体参与社会活动,促进其全人发展需具备的综合素养,即阅读品格,阅读素养就是“阅读能力”加“阅读品格”。 5. 高中英语阅读素养 高中英语阅读素养包含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阅读品格两大要素,本课题中的英语阅读能力主要指向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英语阅读技巧与策略、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国家社会文化背景三个要素;英语阅读品格包括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其中,阅读习惯包括阅读量、阅读频率和阅读方法,阅读体验则涉及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动机、阅读态度和自我评估。 【本课题界定】 本课题针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低效的现状,探究如何在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主题语境下,基于不同类型的语篇,通过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活动,引领学生探究文本主题意义,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积极的阅读体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在良性循环中互动发展,实现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养成和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 ||||
国内外研究领域现状述评 语境即语言环境,一切语言的应用和言语的交际总是限定在一定的语境范围之内,因此,语境对语言的语义、词语、结构形式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语境理论在国外的阅读教学中颇受重视,最早提出语境理论的是英国人类社会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他认为:“如果没有语境,就没有意义。” 英国语言学家Firth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语境除了指上下文的关系外,还包括“情景语境”,即语言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胡壮麟把语境分为三类:语言语境,即上下文(context),指语篇内部环境;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指语篇产生时的环境,事件的特征、性质和谈话的主题、时间、地点、方式等;文化语境,指作者所在的语言社会团体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 吕丹在《语境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咸宁学院学报》2005年第四期)一文中指出:阅读理解绝不是一对一的词义解读,它必然涉及到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词义选择、情景知识、上下文和背景知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阅读理解中的含义推知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正确的语境分析。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强调语境观念,帮助学生确定语境,充分利用已有的上下文语境、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来进行阅读,使阅读有效地实现其目的——领会篇章的含义和作者意图,全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程晓堂在《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中小学外语教学》2018年第10期)一文中指出:真正的语言是以语篇形式存在的,语篇不是语言文字或声音的简单堆砌,语篇必须要有内容和意义,语言学习就是通过在语境中学习有主题意义的语篇来实现的。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17)将主题语境列为英语课程内容的第一要素,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内容,为学科育人提供话题和语境。所有的语言学习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整合性运用已有语言知识,理解口头、书面语篇所表达的意义,赏析其恰当表意所采用的手段,有效使用口语、书面语建构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主题语境不仅规约着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范畴,还为语言学习提供意义语境,从而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学生对主题语境和语篇理解的深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成效。因此,英语课程应该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作为语言学习的核心任务,并以此整合学习内容,引领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在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创设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语境,充分挖掘特定主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点,基于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整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学习与发展,将特定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建立密切的关联,鼓励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开展对语言、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探究,特别是通过对不同观点的讨论,提高学生的鉴别和评判能力;同时,通过中西文化比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建构多元文化视角。 李宝荣在《基于主题意义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路与策略》(《英语学习》2018年第11期)中指出:基于阅读主题语境开展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建构主题意义下的词汇网、信息网,学会从多元视角辩证地看待问题,进而对主体内容形成正确且较全面的理解,这种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过程有助于学生用英语就主题内涵以及相关内容进行有意义的交流,有助于他们形成系统性思维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行为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的全人成长。郭颖在《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例析》(《中小学外语外语教学》2019年第2期)中提出了主题意义探究的三个维度:阅读文本的主题及意义、呈现主题意义的思维方式、围绕文本主题的语言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围绕主题意义探究活动设计的三个层次:获取和梳理与主题相关的事实性信息,阐释、分析、判断所获取的相关主题信息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将所获取的主题相关知识、观念迁移运用到新情境。 王蔷、敖娜仁图雅在《中小学生外语阅读素养的构成及教学启示》(《中国外语教育》2015年第8卷第1期)中指出外语阅读教学应着眼于从阅读策略、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等阅读能力所涵盖的要素入手,设计丰富的课堂阅读教学活动和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重视对学生阅读品格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阅读情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培养外语阅读素养为目的的阅读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外语阅读整体水平,还有利于学生外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理论意义 开展基于主题语境培养高中英语阅读素养的行动研究对教师更好地认识、研究和改进英语阅读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这个方面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体系,课题组旨在通过系统的研究提出基于主题语境开展教材整合和课外阅读拓展的方法和途径,探究基于主题语境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策略和评价方式,以此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高效开展。 实践意义 在实际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单一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学生的阅读品格,即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积极的阅读体验重视不够。阅读教学中的碎片化和平面化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对阅读文本的处理大都处于浅层次的信息梳理,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文本深度解读不够,忽视对学生阅读思维品质的培养,缺乏对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情趣的培养,鲜少开展基于主题语境的课外阅读拓展实践,导致英语阅读教学长期处于低效状态。 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通过课题研究,引导教师深入学习关于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理论,不断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水平,实现阅读教学由单一层次、平面化向多层次、立体化转化。 2. 开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课堂阅读教学实践,通过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 3. 开展基于主题语境的课外阅读拓展活动,即:在教材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围绕单元主题,学生阅读更多的相关文章,在这个过程中,应用阅读策略、积累关于该主题的词汇和语言素材,并形成对该主题的认知。 4.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格。在重视阅读能力培养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积极的阅读体验,实现学生由阅读能力向阅读素养的转化。
| ||||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 ||||
研究目标 基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17)提出的高中英语课程内容六要素之一“主题语境”通过系统的规划、设计、试验,本课题旨在进一步厘清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知,改进阅读教学的方法,形成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模式;开展基于主题语境的教材整合策略和课外阅读拓展途径研究,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拓展其阅读时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并重,实现阅读教学由单一强调阅读能力向全面培养阅读素养转化,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研究内容 围绕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培养,本课题共分四个子课题开展研究: 1. 基于主题语境的教材整合策略研究 研究要点: 1.1 关于教材整合的文献研究 1.2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教材整合路径研究 1.3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教材整合实践 2. 基于主题语境的课后阅读拓展研究 研究要点: 2.1 高中英语课后阅读现状调查 2.2 学生英语阅读习惯培养研究 2.3 基于主题语境的课后阅读拓展路径研究 2.4 基于主题语境的课后阅读效果评价 3.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研究要点: 3.1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调查 3.2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文献研究 3.3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3.4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评价研究 4. 高中英语阅读素养评价研究 研究要点 4.1 关于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评价研究 4.2 关于高中学生英语阅读品格的评价研究 研究重点 1. 基于主题语境的课后阅读拓展研究 2.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 ||||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 ||||
研究思路 本课题共分四个子课题( 基于主题语境的教材整合策略研究、 基于主题语境的课后阅读拓展研究、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高中阅读素养评价研究)开展研究,具体路径如下: {C}{C} 研究过程 第一步(2019年12月前)调研阶段。 调研高中各年级阅读教学现状并形成调查报告;调研高中各年级学生英语课后阅读情况并形成调查报告。 第二步(2020年1月-2020年12月)分小组研究阶段。初步形成基于主题语境的教材整合策略和基于主题语境的课外阅读拓展策略,开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研究并初步形成课型模式,探究并初步形成基于主题语境的学生阅读素养评价方式,研究成果供下阶段交流整合。 第三步(2021年1月-2021年10月)策略整合研究阶段。 整合各小组成果,撰写阶段成果报告,准备中期检查。 第四步(2021年11月-2022年10月)成果鉴定与推广实施阶段。将研究成果推广到他校,撰写研究报告,准备结题。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主题语境理论和阅读素养培养的理论,尤其是基于主题语境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的实效性经验,及时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并采纳运用相关理论,重新审视现有主题语境教学和阅读素养培养的策略及基于主题语境的阅读教学模式,取其精华,修改不足,探索新路。 2.问卷调查法: 对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教材整合和学生课后英语阅读拓展情况及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和观察,并不断进行阶段性比对,总结优劣,归纳出实用有效的基于主题语境培养高中英语读写素养的策略。 3.行动研究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本课题组教师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展开研究,解决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教材整合和学生课外阅读拓展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课型研究,共同探究实用有效的基于主题语境培养高中英语阅读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4.案例研究法 通过对四个子课题组研究中的某一具体案例进行连续的、全程的观察和调查,分析其操作模式的可行性,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途径。 5.经验总结法: 组织教师及时评估不同形式的基于主题语境的教材整合方式、基于主题语境的课外阅读拓展途径,探究基于和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模式,用叙事、案例、论文的形式总结并物化。 | ||||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
主要观点 本课题旨在通过基于主题语境培养高中英语阅读素养的行动研究,探索如何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语境下,开展基于主题语境的教材整合研究以厘清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并提高其整合使用教材的能力;开展基于主题语境的课外阅读拓展研究以延伸学生英语阅读的时空并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积极的阅读体验;开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以培养学生阅读中的思维品质并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开展阅读素养评价研究以进一步优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及评价的方式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益。同时,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拓宽教师专业成长的通道,培养一批教科研骨干,探索出一套系统的基于主题语境开展教材整合、阅读拓展、模式探究、阅读评价的策略和方法,全面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 可能的创新之处 1.研究视角创新。本课题基于《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教育部,2017)所提出的课程内容第一大要素“主题语境”开展研究,致力于探究基于主题语境开展教材整合、阅读拓展、模式探究、阅读评价的策略和方法。 2. 教育理念创新。基于主题语境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不仅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而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格,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实践范式创新。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是一个多要素的复合体,对他们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主题语境开展高中英语阅读素养培养研究也是一个涉及英语阅读教学诸要素的系统工程,这样的研究将会对学校的英语教学、课程开发、教师业务素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等方方面面做出改变,构成一个新的实践范式。 | ||||
(六)预期研究成果 |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负责人 | |
阶段成果(限5项) | 关于英语阅读教学和英语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 | 调查报告 | 2019年9月 | 顾 琴 |
基于主题语境的课后阅读拓展材料汇编 | 文本 | 2019年9月 | 朱 琳 | |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 课例 | 2021年3月 | 肖 彦 | |
基于主题语境的教材整合策略 | 研究报告 | 2021年10月 | 卞学华 | |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拓展策略与途径 | 研究报告 | 2021年3月 | 顾 琴 | |
最终成果(限3项) | 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素养评价方案 | 方案 | 2021年3月 | 叶乐红 |
基于主题语境培养英语阅读素养论文汇编 | 论文集 | 2021年10月 | 李 玲 | |
基于主题语境培养高中英语阅读素养的策略 | 研究报告 | 2021年10月 | 顾琴、卞学华 | |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 ||||
1.主课题组负责人的研究情况 顾琴同志从事高中英语教学二十多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科研能力,曾主持国家级子课题《基于母语环境的英语自主性阅读与表达能力培养途径研究》、作为核心成员参研了省“十一五”规划课题《依托地方文化开发英语课程资源的研究》、主持省“十二五”规划课题《源于教材的高中英语读写能力培养研究》并结题。她在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以及课程开发等方面颇有研究,在《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教学与管理》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数篇论文。先后被评为泰州市名教师、泰州市英语学科带头人、泰州市“311工程”培养对象、泰兴市名教师、省特级教师后备人才、泰州市卓越教师培养对象等。 第二主持人卞学华同志是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中英语教研员,教育硕士,泰州市高中英语学科带头人,省特级教师后备人才,有二十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曾主持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课题《高中英语课外阅读质量控制的实践研究》,参与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英语教师语用能力石化现象研究》,在《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多篇,另有三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2.核心组成员研究情况 十名核心成员均为泰兴市英语教学骨干,其中有三名教师为泰州市教学能手,五名教师多年担任备课组长,十人都参加过“十一五”、“十二五”省级课题研究。 3.前期调研 从前期调研中我们发现,我校在基于主题语境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方面有如下问题: (1)阅读教学单一层次、平面化; (2)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关注不够; (3)忽视学生阅读品格的养成; (4)学生的课外阅读未能系统化、常态化; (5)未能形成有效的学生阅读素养评价机制。 4.初步准备工作 我们在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阅读素养培养研究方面作了以下几点尝试和探索: (1)进行了基于教材话题的拓展性阅读训练; (2)开展了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模式的研讨。 5.保障条件 (1)制度保障。学校有完善的教科研制度:①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奖励对课题研究有贡献者。②建立和完善课题管理条例和课题研究工作会议制度。③建立教师反思性学习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反思意识,规范教学反思行为。④实施专家指导制度。 (2)设施保障。我校是四星级高中,学校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处于同地区前列,为课题研究开展创造了充分优势。 (3)时间保障:学校将统筹安排课题主要参与者的工作,以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课题研究。 (4)经费保障:学校将投入专款,保障课题研究顺利实施。
|
三、评审意见
1、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2、县(市、区)教科研部门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3、市教科研部门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4、省教研室审批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实现职业高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的研究…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