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与人文素养”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高中语文阅读与人文素养”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山东省曹县第一中学    王艳桂

一、课题的提出

1.时代的呼唤

21世纪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于是热切呼唤高素质的人才,谁最先培养出一大批能够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高素质的人才,谁就能抢占世界经济的制高点。而高素质的人才,不仅需要有良好的科学技能素养,而且需要良好的人文素养。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也就成了21世纪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改革的主题。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作为教育的灵魂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2.语文新课程的要求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为语文学科性质定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从事语文教学活动中,要以文为本,以人为本。也就是说必须同时关注文本特点和人本特点,实现教育目的。

3.改变语文教学弊端的需要

现实中的语文教学却与时代的呼唤新课程的要求有相当的距离,甚至背离其宗旨误入歧途,令人堪忧。主要弊端是未能真正体现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具体表现倾向有两种:一种是贪图眼前利益,穷于应试教育,总是将优美的语言变成僵死的符号,把一篇篇血肉丰富的文章进行肢解训练,机械操作,极尽烦琐之能事,结果把语文课弄得味同嚼蜡,没了人文的踪影;另一种则急于贪功而表现人文性,却总爱淡化甚至放弃语言感悟,企图从每一篇文章中抽出所谓伟大的思想塞给每一个学生,奢望每一堂课都誓言飘飘,让学生一下子脱胎换骨,结果是逐未而舍本,两头皆空。于是,我们培养的学生人文精神严重缺失,语文课未能担当应有的责任。这样的教学其实是失败的。

当然,上述语文教学弊端,无非是千百年教育的历史症结和浮躁的当代社会的现实迷茫之集中反映。但是我们却应该尽快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革新教育教学方法,去弥补语文教学的人文涵养,最大限度的挖掘语文之趣,语文之美,语文之灵性,语文之厚重,让语文教学在最具文本之美与最显人本个性上有机结合,彰显语文教学的魅力。

4.学校发展的要求

我们曹县一中虽然是一所在本地享有盛名的学校,语文教学成绩也连年名列全县乃至菏泽市前茅,但我们的语文课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染和人文素养的教育重视不够,一些老师仍然片面强调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比较忽视获取知识的过程、方法及以知识为载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这是传统语文课的余毒,它势必阻碍学校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因此,高中语文人文素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意义重大。

5.国内同类课题的研究

国内目前对人文教育的研究主要是在高等学校,高中、初中阶段的人文教育刚刚起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中阶段甚至初中阶段可能会逐步开展人文教育,因此现在进行人文教育的研究带有前瞻性。国内目前的人文教育研究比较多的是提出一些原则,比如,上海七宝中学的《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探讨的是文史哲不分家的原则及其对语文教学和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而对实践的、具体层面的、可操作的方式与途径的研究则比较少,比如“苏州市相城区蠡口中心小学”的《小学高年级语文学科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研究》(可惜是小学课题)。而本课题注重人文教育的实践探索,可以弥补以上所述不足。

二、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研究的背景、现状分析、碰到的问题。

为了了解学生语文阅读现状,有针对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落实菏泽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研究精神,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高中语文教研组特开展语文阅读与人文素养现状调查与解决对策专题研讨。

衡量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与低一般从三方面考察:一是语文素养,二是阅读能力,三是写作水平。纵观高考语文命题,其中阅读在试卷中占有非常大的分数比例。因此,语文阅读是教与学的重中之重,因为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和信息,吸取精神养料,提高生存与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当今社会,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阅读愈来愈受到重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阅读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生命内容,人们常常把阅读看作打开知识宝库大门、通往人类精神世界的一把钥匙。因此,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头戏——阅读教学向来倍受关注,许多同行在这方面作过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的成绩,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并不乐观,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有不厌其烦的分析教学,有为应试的肢解教学,有展现师生嘴皮子功夫的表演教学等等,不一而足。《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阅读是读者与作品(文本)作者对话的一种活动。即以作品(文本)为媒介,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和情感。这种阅读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心灵的对话,可是我们的阅读教学往往忽略了阅读的本质,分析教学,肢解教学,表演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受。在当前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用统一的教材和单一的思维方式,用讲授和训练的方法向学生传播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和语文智力,关注的只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训练达到的水平等客观因素,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特长的培养、主体意识的形成则被认为根本不关语文老师的事,根本不是阅读教学的目标,把学生雕琢成一个模样,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同一型号,同一模样,泯灭了学生独特的个性和真实的自我,直至完全丧失了作为人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的欲望。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总是习惯于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肢解禁锢学生的审美评价思想,总试图“通过极少数量经典范文的反复咀嚼,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读懂天下所有文章”。我们的语文课正逐渐变成一门纯粹的技术课,语文教育也正在异变为一项纯粹的技能培训和手艺磨练课。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甚或固定的题型,标准的答案,直至将原本非常优美的美文肢解的面目全非。

2、目的、意义

为了落实素质教育,体现新教材、新教法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分析的思维能力,有效指导高中生从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延伸,从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上给予指导,特确立此项研讨专题。

反思平日里语文教学,从教与学的双向考究,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狭隘的片面的语文本体观。认为语文教学应抓住语文本体,致使肢解或腰斩课文,把一篇篇充满人文情蕴的课文拆解成所谓的字、词、句、语、修、逻的语文知识和篇、章的文体知识,千文一面,抽象空洞。

第二:急功近利的应试观。认为语文教学水平体现在考试分数上,致使从低年级开始训练应试技巧,孜孜以求的不是寻找阅读的规律和方法,而是解答阅读题的细枝末节,大量的练习冲挤了学生的阅读时间,素质提不高,分数也上不去。

第三:片面的信息理解核心论。认为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能力,单纯地面向阅读材料,以获取信息、理解文章为目的,最终往往是人是我非,仰视作者和阅读材料。

第四:轻视主体的思路教学论。为了理解他人文章,方便的办法是顺着作者的思路,思路教学由此而生,面向文章的形成过程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形成过程为目的,结果是让作者(或文章)牵着鼻子走。读者(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以至被忽视地位。

第五:独断专行的一言堂。以教参为依据,以教师为中心,一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主题,编制试题就是客观题,即便主观题也力图客观化。因而,教参成了框框,教师成了权威。

第六:陈旧落后的满堂问。满堂灌行不通又来了满堂问,一堂课下来,基本是师问生答模式,老师带领学生通过问答奔向作者及其作品。结果是师生精疲力竭,学生却如坠云雾。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心理学关于意志的有关理论: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活动。    心理学关于兴趣的有关理论:兴趣是我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心理学关于道德的有关理论: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是指一个人在一系列有关道德的行动中所反映出来的那些经常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下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它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即是自然的,又是社会的,人具有一定的能力以及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

四、研究的原则

1、自主性原则:学生是本研究一切活动的参与主体,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作为个体的独立人格与特点,来展开实验。自主在本实验中即是出发点又是归宿,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把学生的主体性贯穿始终,只有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发展。    2、实践性原则:研究初中语文人文素养教学的各种途径与方法,都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实践活动来体现。实践是认识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活动设计的实践性,为主体的有效参与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    3、开放性原则:教育教学内容、形式、方法、评价开放,应是本研究遵循的原则。内容的开放,有利于教育综合信息的整合,更适应学生人文素质发展的需要;形式的开放,有效地拓宽教育的范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方法的开放,有利于激活思维,使策略运用准确到位,促进实践的深入实施;评价的开放,有利于多元化评价机制的形成,推动课题的实施。

五、研究目标

①以阅读教学调整和学生课内、外阅读指导为突破口,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②探索高中学生阅读现状以及成因的解决对策。

③通过课题研究,促使语文教师发现教学问题,找出影响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因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和教师发展。

④通过阅读现状调查研究,让高中学生在阅读方面有更好的积累

六、研究内容

1、课内阅读教学研究:教材阅读,不同文体的阅读技巧和方法点拨等。

2、课外阅读延伸指导:课外读本阅读,文学名著阅读及报刊时文阅读等

七、研究范围

1、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界定;高中学段的学生以及高中语文教师

2、对研究对象模糊概念进行界定:以高一年级学生为重点,逐步向高中各年级辐射。

3、对关键概念的界定。

课题界定

“人文素养教学”是相对于语文能力教学而提出的,它要求充分开发、积极利用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在教学中丰富学生的人文积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一般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和思想现象。“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它强调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以人为归宿的精神,它是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一种思想态度。而“高中语文人文素养”,则指学生对高中语文知识的学习而由这些知识内化在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修养,如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我们的理解至少包含:(1)强调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即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2)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即追求心灵的完整性;(3)追求人的道德情感、审美情感与宗教情感,并强调人的自然情感与道德理性、审美理性和宗教理性相统一,确立人在宇宙自然界中的地位,以唤起人们的宇宙关怀、生命关怀;(4)高度珍视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5)强调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与塑造。

学生语文阅读现状:

一是指学生读书的广度,即高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报刊、书籍及名著的程度,其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学生目前的课外阅读现状,以倡导学生博览群书,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二是指学生阅读的深度,即高中学生对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及社科文、议论文、抒情散文等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及解题思路和技巧,从而为语文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而采取针对性的举措提供第一手资料。

学生人文素养目标:

①爱文化,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②爱人类,有对人的尊重,价值命运维护和关怀之心。

③爱真善美,形成健全的人格。

④爱科学,有严谨的治学事实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⑤爱自然,有一颗将自己融入自然的诗心,并增强环保意识。

⑥爱艺术,有高雅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八、研究对象

我校高一学生50名以及与学生目标关联的语文教师,从教与学,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延伸,真正体现大语文观的学习理念。

九、研究方法

1、根据课题的性质、类型选择具体的一种或几种研究方法

拟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理论学习法:自学教育教学理论,多做读书笔记,提高自身理论修养。

资料积累法:积累重要资料,得出研究成果。

实践操作法:在学校设实验班,验证设想,找出规律,总结模式。

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阅读情况。

经验总结法: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得出具体结论。

2、如何进行研究。

以自己所任教班级中的学生为课题主要研究对象,主要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选择阅读材料、创设阅读环境、采用教学形式、完成教学目标、形成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加以研究。

十、研究的程序设计研究步骤、时间规划、管理措施

(一)研究的步骤

1.课题论证阶段(2016年1月----2016年3月)

(1)建立组织,学习文献,制定和完善实验设计。

(2)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分工和职责,制定各子课题的实施方案。

2.课题实施阶段(2016年4月 —2016年9月)

第一阶段:高中语文阅读现状调查

1)召开培训会,对参加课题人员统一进行培训,学习。

2)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走访,个别谈话等各种方式,进行分析归纳、研究评价。

3)分析各种数据,汇集各种原始实验材料。

4)撰写调查分析报告。

第二阶段:高中语文阅读现状以及成因分析

学生阅读目的兴趣调查研究报告

学生阅读途径与方式调查研究

学生阅读时间分配情况调查

学生阅读主流方向研究以及原因分析

阅读教学中的得与失探讨

第三阶段:高中语文阅读对策研究

探讨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文学类阅读方法点拨

社科文阅读的意义以及方法

古诗文阅读方法点拨

实用文阅读方法及重点

名著阅读方法探究

语文阅读素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和提高

上报研究成果

撰写实验结题报告

3.结题鉴定阶段(2016年10月 —2016年12月)

邀请专家对课题成果进行鉴定

“高中语文阅读与人文素养”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山东省曹县第一中学   王艳桂

高中语文教育,是高中三大基础教育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石。而现在的高中语文不仅面临着新课改的重重压力,也受着别的学科的“排挤”,如何更好地上好语文课变得尤为重要。本课题自2016年1月立项以来,探讨在现行的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的现状,试图将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走出一条新路来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高中是学生从稚嫩顽皮转向成熟稳重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别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意识的自我形成过程,何况教育之于学生的作用更是巨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高中语文教育现状分析

1.1老师的懈怠

因为是基础学科,很多老师存在着备课不认真、上课不积极、教学方法不灵活、教学效果差等问题。通常情况下高中语文老师迫于高考带来的压力,基本采用了早读课让学生背诵古文、课堂中讲解课文、课后口头布置一些作业(但因同学们其他学科的作业任务量很大,所以很多同学选择了舍语文而取其他的办法,基本不会花时间在语文作业上)。这样以来老师上课很痛苦,学生听着很犯困。

1.2学生的放任

笔者有很多学生告诉我:“我们是中国人,怎么可能学不好语文呢?作文就靠背范文,阅读题看一看也就会了,古文再背一下,根本没必要花时间来学习啊!”经笔者调查,很多同学选择把高中语文课作为“休息课”。闭着眼睛听老师讲,反正又不像数学一样需要费脑子,高中生对语文的放任自流导致了他们的基础没有打好,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深受其害。

1.3设备的落后

教学目的只有一个,但教学方法千差万别,“满堂灌”是教,“教学相长”也是教;单凭老师一张嘴是教,给学生看图片和放映相关电影也是教。而很多学校关于语文教学的教具和设备捉襟见肘,没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高中语文教育的顺利进行。

2、人文教育简述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可以理解为一种化育天下的素养。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旨在促进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实质是人性教育。

人文的概念这样看来是很宏大的,但与高中语文教育结合的人文教育就要更细化一些。也就是在保证学生获得了足够的语文基础知识之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以及传统思想道德标准,以期学生能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获得书本外的经验,培养一种对社会、对国家、对周围人的人文关怀。比如,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的人物和著作,拿古诗词这一部分来说,我们需要讲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首诗词的翻译,达到的教学效果也不仅仅是让他们背诵后填到空中得到那几分。实际上古诗是古人强烈感情的浓缩,老师应该将古诗背后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满腹深情讲述出来,使学生深刻了解诗人的“喜欲狂”或“满腹辛酸泪”,由此受到这些人文气息的感染,从而培养他们热爱国家和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等种种人文情愫。

3、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3.1人文教育具有普遍性

儒家创始人同时也是伟大教育家的孔子主张教育应该有教无类,他的这种主张可以理解为一种人文教育,一种对所有人不加等级界限的人文素养的培养。随着中国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的日益增大,中国的文化也在一步步走向世界。国学的兴起和孔子学院的林立就是鲜活的例子,在国内随之兴办了很多国学馆,里面老少皆有,他们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人文教育就以这样一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3.2人文教育具有必然性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那种学而优则仕的局面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而人文教育的必然性越来越凸显出来,简单来说,高中生的任务不是背会古文词句,而是在背会的基础上懂得运用,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正确的对答。人文教育不仅是人文学科如语文、音乐等的教育,也涉及到对有关人文信息的整合和在实践中对人文素养的再充实。由此来看,人文教育满足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条件,必然会在将来的各个学科广泛渗透。

4、 高中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的新路径

根据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征,课题组不断探索,构建了一套高中语文人文素养教学的基本模式。具体做法:

(1)采用课标新的教学理念,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

理念之一,“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课题组要求参研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努力摆脱传统语文教学“让学生屈从于教师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以人为本。

理念之二,“全面发展,人文见长。”我们课题组一致认为,语文教学的目的将必然由侧重于知识积累转向强调能力的训练、思维训练和以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人格素养的培养,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意识和鲜明的时代色彩。

理念的具体实施要求:

①解放教师——放手发动学生自主阅读,给其足够的空间,足够的机会,营造一种“百家争鸣”的气氛,提倡一种“百花齐放”的结果。

②尊重学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不同读者对同一文章就有不同的心理体验,教学中尊重学生个人的感受与独特体验,珍惜赏识学生的奇思妙想。

③创造机会——给学生一个学习平台、展示空间,鼓励随时提出问题,引导自主探究,精心组织探究,要学生明白“能读”不是终极目标,“创新”才是最佳结果。

于是,我们在充满人文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语言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在语言感悟中弘扬人文理念,通过感悟,领会语言背后的意境,领略其背后的人文意蕴;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人文意蕴,良好的诵读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而且再现了作品的形象,使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我们还关注语文课堂的人文交流,教师与学生不再是教训与被教训、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充满爱心的交流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作为有独立主体、人格尊严的人,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的价值体验,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对教师而言,上课是对话交流,而不单纯是劳作;是艺术创造,而不单纯是传授;是探索真理,而不单纯是展示结论。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既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单单是大脑的载体进行培养的,它通过对话,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尊重,使学生学会自尊、自信、善于合作、乐于助人、独立自主、坚忍不拔,毫无疑问这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理想教育。

(2)、新课标对于人文素养培养提出的要求

通过对新课标的深入研究和剖析,发现其对于人文素养培养提出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健康的情感,对于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实现高尚情操的不断培养和锻炼;其二,积极的人生态度,尊重人格,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具备坦荡的胸怀和宽容的人生态度;其三,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人类文明,正确理解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自我之间,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去面对。

(3)、高中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①.有利于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全面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当然也包括人的人文素养。这两者之间形成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且后者可以说是关键部分。借助高中语文教学去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符合新课改的目标,也是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妥善处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关系的重要途径。以高中语文课程《鸿门宴》教学为例,其中闪耀的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惊人智慧,此处可以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展开,带领学生去领略人物性格的精髓,从而使学生对于古文人物形成敬佩之情,进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古文学习中去。

②.有利于高中生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要明确的阶段,心理生理都在经历着极大的变化,很可能存在复杂的心理问题。如果在此时缺乏有效的引导,很可能对于高中生的未来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而高中语文人文素养的教育,可以成为他们的精神引导,使其感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关怀,由此保证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此处就要求在高中生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困惑,适当地开展类似于心灵鸡汤的教师讲座,由此去了解学生的心理,进而采取对应的疏导策略。

人文素养是指人文知识与技能,人文能力与方法,人文精神与品质的综合体。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高中语文学科内容丰富,人文气息浓厚,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学科。由此探究高中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4)调整思想,转换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事物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那么教师的教学思想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教师应该认识到语文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固然不可忽视,但加强人文教育的任务更是迫在眉睫。

(5)发掘教材中的“人文点”

高中语文教材犹如一个包罗万象的万花筒,其中每一篇文章都像一个镜面一样能反射出不同的美丽图画。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发掘其中的有效人文信息,比如文章所透露出作者的主体意识、文化内涵、创造精神、责任感等等,如通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展现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轻快自由;“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展现的是一股少年豪迈之情和激昂之力。教师再结合背景讲解,加之一一分析这些人文情愫,学生一定会深受感染,为毛主席这种独立的、大智慧的、自信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从而对自我的人格塑造起到积极作用。

(6)思考有效、多样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对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了我们一线教师更多展示自我的机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自然也就会产生质的飞跃。那么,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掌握哪些技巧才行之有效呢?就此我谈一下自己的一些认识:

①、把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课堂主线,注意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教材选编的许多课文,都能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揭示人生的真谛,以深厚的人文情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青年期的高中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并趋向稳定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学生每天生活在学校,而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主渠道,课堂则是人格教育的主战场。语文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应自觉把语言知识与人格教育融合起来,即所谓“文以载道,文道结合”。人类优秀的文化和文明精神,大都积淀在优秀作品之中,要通过大量教学、阅读优秀作品,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阅读教学应该更多地从学生内心世界出发,渗入德育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教师更应该善于挖掘文学作品深层次的人文资源,把高中语文阅读课建设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陶冶熏陶情怀。如教学诗歌,是对人类灵魂与命运的一种探讨;教学散文,是语言浸润的情感体悟;小说教学,是对历史鲜活生命的再现。学生同课文真切地畅谈,获得的是激情的勃发和对生命的领悟。课文就像是戏剧的脚本,学生通过阅读、背诵,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通过体验、创作进入现实生活中的角色,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语言不仅是人与人的交际工具,还代表人的生命活动,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默契。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底蕴,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自独特的感悟来领会语言背后的意境,透过形象领悟蕴含在其中的人文情感。

②、在平等对话的平台上,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因文会意的理解过程,也是以文会友的对话过程。学生和教师都是文章的读者,都要与文章的作者对话,这是一种全方位、跨越时空的交流与沟通。“对话”就是一种“共享”,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的体验,共享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新课标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为之引导,二者的课堂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教师要注意:首先,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平等的。其次,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互动的,而非单方面或一厢情愿的。这是一种双向交流,双方是互相促进的。教师要学会善于倾听,要对学生的各种语言表达充满期待与耐心,并能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自己表达的内容和方法手段,灵活、迅速而理智地处理偶发事件。最后,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价值重新构建的活动过程,在对话中要学会欣赏学生,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自我价值展现。

③、把情感体验作为教学手段,点亮学生内心世界

新课标还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新理念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一种陈诉,更是一种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通过挖掘,把情感透射出来,打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语文阅读教学就有了生命。

我们教师应该学会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及对文字中渗透出来的情感与道德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思维、体验,并且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听说读写实践,使我们的学生走进生活,走近语文。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一个人生活阅历多了,人生的经验也就积累起来了;同样看得多了,视野才会开阔。阅读可以使一个学生一生受益,而作为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的语文老师,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重大的责任――让他们学会读书,真正从阅读中受益!

“高中语文阅读与人文素养”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山东省曹县第一中学   王艳桂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从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应试之风愈演愈烈,直到今天中小学学生陷入应试题海,夜以继日,名著阅读在基础教育领域已荒废近30年。除了中文专业的大学生,能够有机会接触名著外,其它专业的学生少有接触名著的机会,大多数学生有可能终生与名著绝缘。这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所形成的隐患不言而喻。

义务教育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均附录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但所列书目限于文学,没有扩展到人文视野。事实上,迫于中考和高考的应试压力,即使是列入课程标准的文学名著阅读也未能真正实施。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0万字、初中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高中在必修课程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2016年1月——2016年3月,课题组对2015级学生(高一新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1.学生在初中阶段基本没有阅读原著。由于中考试题有中国四大名著的题目,学生只是做了“四大名著题典”之类的习题,以应付中考。

2.学生阅读材料多为畅销书或杂志。学生甚至对文学“名著”的概念也不清楚,例如,将韩寒的《三重门》列为“名著”,在个人阅读书目中多数学生列出的是《意林》《读者》杂志。

目前,国内关于基础教育阶段阅读的研究,视野狭窄,限于“语文”视野,没有扩展到人文视野。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㈠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1.着眼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提高未来公民的人文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对文学特别是名著阅读使学生形成善良的品德、开阔的人文视野、独立的思想意识,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语文能力阅读能力的提升自然包含在这个过程之中。

3.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建构开放的课程系统,强化课程的生成过程。

4.促进教师角色转变和专业发展,确立学生的学习者本体地位。

㈡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语文阅读的理论基础涉及人类精神文明传承方式、学习方式与生活方式以及课程系统与学习者本位意识。

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品味和习惯必须在基础教育阶段养成。

2.阅读是一种学习方式,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

3.语文阅读有利于形成相对开放的课程系统。开放的课程系统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同时开放的课程系统是课程生成的必要条件。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内容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包含因素有: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变革,教师人文素质与学生人文素质发展。

㈠ 题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阅读视野的拓展,一是学习方式的转变。

1.提高阅读品味,拓展阅读视野,积淀文化底蕴,培养人文素质。

2.养成阅读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转变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确立学习者本体地位。

4.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以及角色转变。

㈡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基于教学改革实验,故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实验观察法和数理分析法。具体方法包括:调查问卷分析、实验观察、对比班级成绩分析。

具体做法如下:

做为普遍开展的读书活动,学生每学期读一本名著,写一篇读书心得,由学生主办一次读书报告会。

做为选修课程的实验,做法如下:

实验班级每学期期中考试前学完教材(课改前),正常参加期中、期末考试。期中考试之后集中阅读名著,完成读书报告。实验教师按教学专题分工备课,开设讲座。

①学习内容:每学期读不少于50万字的名著,书目在一定范围内自选。

②学习方式:普遍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学习结果以研究报告形式呈现。

③  课时安排:名著阅读课程约占课时总量的50%。

④学习活动:每学期由学生主办一次读书报告会。

⑤学习过程指导:自学指导与专题讲座相结合。

三、课题实验研究过程

1.平行设置实验班和对比班。

2016年秋季,新高一年级按入学成绩平行分班,设置实验班和对比班,做到实验班和对比班生源无差别。

2.开设读书课。

实验班师生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学生通读人教社统编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讲授重点篇目,其余篇目以学生研读为主。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为选修课的开设腾出了空间。

每个学期的前半学期(期中考试之前)实验班完成统编教材(课改前)教学任务,后半学期(期中考试之后)开设读书课。读书课在较大空间里实现了课程内容的自由选择,实现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

3.实施读书计划。

课题实验班学生从人民文学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资源系列”丛书中自主选择阅读书目,每学期阅读2本名著,提交2份读书报告,以班级为单位举行读书报告会。

学生自主选择的书目涵盖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五个系列。此外,实验班教师还向学生推荐了大量优秀作品,仅在散文方面就推荐了朱自清、余秋雨、周国平等15位现当代优秀作家的作品;学生另外自选了大量名著。

4.课程设计与课型探索

在课题实验过程中,以上读书课与读书活动是相对而言的,二者相辅相成。

(1)课程设计。师生将读书内容分为必读和自由阅读,课内主要完成必读内容,课外主要完成自由阅读内容。实验班读书时间分为课上、课余和假期。课上主要阅读必读书目和师生共同推荐的作家作品。高一上学期阅读了《鲁迅小说》、《鲁迅杂文》,下学期阅读《中国二十世纪现代散文精选》以及推荐作品,课余时间自由利用,假期则读了自选名著或罗曼·罗兰《名人传》。

(2)课程类型探索。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课型。

①读课。师生在课堂上一起研读,边读边做读书笔记。

②讲座课。讲座课有时在学生读书之前,有的在学生读书之后,分别起引领和指导作用。例如吉林毓文中学,读过鲁迅小说后,教师分别做了《思想家鲁迅》、《文学家鲁迅》、《一个故事两个悲剧——读〈药〉》系列讲座;读了鲁迅杂文张慧武老师作了《鲁迅杂文的思想性》、《鲁迅杂文的艺术性》系列讲座,效果很好。讲座课按专题由分工承担,全年级实验班集中授课,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合作交流。

③读书交流课。读书交流课是为学生提供的读书交流平台,是整个读书过程的一个总结环节。学生读书之后,写出研读论文,然后在班级交流。实际情况表明,由于得到了展示机会,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情绪高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读书热情。例如,米志娜同学在宣讲论文《孤独者》时,几千字的论文几乎全部脱稿讲述,引起强烈反响,场面空前活跃。

⑶课程安排与教材处理。在课题实验过程中,先后采用过两种模式,一种是每学期的前半学期为常规教学,集中学完统编教材,后半学期集中开设读书课;一种是读书课与常规课交替进行。统编教材中的文言文全讲,现代文选讲,每个单元选讲1—2篇。学生在假期通读教材(入学新生在开学初通读教材),开学初学生投票决定选讲篇目。如此安排课程避免了加重课业负担。

4.教师读书活动的开展。

课题实验班教师带领学生读书,学生的读书活动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读书,从而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2016年秋季,课题实验伊始,以实验班师生读书活动为契机,实施了全校教师读书计划。各科教师每学期读2本名著,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每学期提交2份读书报告。完成读书计划,经学校验收合格者,由学校免除购书款,以示鼓励。在课题研究3年的时间里,教师按要求完成了读书计划。教师读书由此蔚成风气,作为一项长远的教师发展战略,读书计划将持续进行下去。

5.读书课与读书活动的展开与推进。

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犹如饮食,体格的发育需要从五谷杂粮中汲取营养,人格的发育也是如此,需要从广泛的人文阅读中汲取精神营养,否则是容易得“偏食症”的。长期以来,受“语文”视阈的局限,基础教育阶段的阅读限于文学, 忽视哲学、艺术、科学、生存与环境,这对于人文素养的形成是不利的。未来公民的培养亟需广泛的人文阅读。

广泛的人文阅读,需要建立起一个坐标,其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读一本教材,而是引导学生读一本完整的原著。2016年秋,为了给学生提供阅读人文阅读坐标,将阅读视野由文学拓展到广泛的人文领域,课题负责人王艳桂独立编著了《人文读本》,作为“阅读坐标”。《人文读本》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读者对人类杰出的文明成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关注现代文明所面临的问题;二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书目,读者如果对某部著述或某个学术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按图索骥去读整本的书。

“少做习题多读书”、“读整本的书”是本课题实验研究提出的口号。在《人文读本》的引导下,学生的阅读视野由单纯的文学阅读拓展到人文阅读,部分学生由读单篇文章到阅读整本名著。

三、课题研究成果

本课题是在基层学校教改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实验研究,本课题形成的结论基于基层学校的教改实验效果。

㈠课题实验效果

1.增加了阅读积累,提升了阅读品味。

由于选修课程的开设和读书活动的开展,实验班学生在一年时间里,自主选择书目,完成了阅读5本名著的计划,平均阅读量约100万字。在大量的阅读积累过程中,学生长期压抑的阅读兴趣被激活,养成了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品味得以提升,乐于接受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和严肃的学术著作。

2.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确立。

在课题实验过程中,选修课程的开设为学习内容的选择提供了可行性,而读书计划的实施则为学习内容的选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课题实验班的学生主动参与课程选择,尤其是在完成必读书目的基础上,自主选择书目,自由阅读,使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

3.教师读书蔚成风气。

曹县一中从课题伊始,不仅实验班语文教师由于教学亟需而读书,全体语文教师为提高业务水平读书,进而全校各科教师为提高人文素质而读书,教师读书渐成风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4.转变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而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前提是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这方面课题实验起到了两个方面的作用:

其一、读书计划的实施使教师和学生体验到了阅读的乐趣,意识到阅读是一种学习方式。针对不同性质和形态的课程,课题实验班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式,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

其二、读书课的开设和读书计划的实施,使读书蔚成风气,形成了新的教学环境,同时也使教师和学生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共同体”由此形成。在这样的形势下,教师角色转变成为一种客观诉求,即教师首先是一个“学习者”,继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了相应变化。

5.构建了开放的课程系统。

读书课和读书活动的开展,构建了开放的课程系统。其作用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突破了统编教材的局限,为教师和学生的自由选择提供了空间。在课题实验过程中,相对封闭的课程系统逐步转变为开放的课程系统,即:常规课(必修课程)——读书课(选修课程)——读书活动(活动课程)。其二,突破了作为单纯文学阅读的语文课程局限,实现了广泛的人文阅读,包括:哲学、艺术、科学思想、生态与环境。开放的课程系统使教师的专业特长得以发挥,使教师的合作成为现实需求;同时,学生多元的阅读兴趣得以满足,个性发展得以实现。

6.学生的人文素养明显进步。

广泛的人文阅读培养了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使学生的情感和理性得以均衡发展。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关系到未来公民的文明水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

从广泛的人文阅读中,学生接触到了古今中外杰出的思想、科学、文学、艺术成就,了解到了人类发展面临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包括孔子的“仁义”思想、老子的“道法自然”、禅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书法与国画以及园林艺术、新文化运动与民主精神、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教育、从白洋淀诗群到朦胧诗,从杨振宁丁肇中的治学体会到李政道的科学与艺术见解、从可可西里生态到现代城市交通;柏拉图和他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与希腊科学、康德与启蒙运动、从古希腊艺术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从贝多芬绘画到莫扎特音乐、从《战争与和平》到《日瓦戈医生》以及《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从珍妮·古道尔环保组织“根与芽”到葛雷克·派克的非洲田野调查笔记等等。在广泛的人文阅读中,学生了解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历程,开阔了眼界,增强了独立思考意识和批判意识。

实验班读书文集《烟火年华》《墨香年华》《六韵飘香》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在人文与科学素养方面所取得的进步。

7.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实验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不能用简单的考试成绩来评价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人文潜质必然在未来发展中显现出来,而统一考试是以常规课程为内容,以试卷分数为尺度的。即便如此,考试成绩仍是能够得到广泛认可的一个评价尺度。即使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尺度,课题实验班的成绩也是显著的。以课题实验样本校曹县一中为例:

2015级各实验班(从高一开始首批进入课题实验)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实验班与对比班成绩持平;从高一下学期开始一直到毕业,实验班与对比班相比,考试成绩均高于对比班;高考成绩也高于对比班。

㈡研究结论

1.跨学科的人文阅读在高中阶段是可行的。课题实验研究效果表明,学生不仅对文学领域的阅读有兴趣,而且对于哲学、科学、生态环境、艺术领域的名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作为一种精神涵养过程,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方式和有效途径。这一点是传统意义上的教科书和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

3.语文阅读突破了封闭的学科体系和课程系统,促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名著阅读为自由选择提供了必要的空间,使课程系统的开放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读书是学习者的个体学习行为,这就使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一种客观需求。

4.语文阅读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角色转变。名著阅读是一个开放的课程系统,而在开放的课程系统中,教材所赋予教师的话语权被削弱,教师和学生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5.跨学科的人文阅读并不对语文考试成绩产生负面影响,反而有利于语文考试成绩的提高,这是因为大量的阅读积累提高了阅读能力。同时,跨学科的人文阅读无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成绩产生正面影响。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