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归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归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从校长到老师,从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到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今天竞争日益激烈、改革日渐加深的社会中,他们中的一些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感受到了很大的职业压力,并且表现出各种各样不适应的反应,他们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动不动就会对学生大发脾气,不能很充分地备课,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更严重的是对工作的热情和兴趣丧失,情感变得疏离和冷漠,与同事和学生之间产生很大隔阂。

心理学上把这些在职业环境中由于对长期的情绪紧张和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的应激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反应的综合症称之为职业倦怠。

教师有了职业倦怠感之后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降低,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对学生的发展有显著的消极影响,还导致教师队伍的高流失率,严重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国家教育事业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应采取的对策,对于提高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含义及表现特征

所谓倦怠(burnout),其含义一般是指“失败、精疲力竭或因过度消耗精力、资源而变得枯竭”,它与压力、紧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职业倦怠概念最早是由Freuden berger在1974年提出来的,用以描述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诸如情感耗竭、身心疲劳、工作投入度降低、工作成就感下降等消极状态,它是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症状,通常认为是工作中的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的延迟反映。这一概念最早用于形容长期药物滥用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比如情绪耗竭、动机丧失等。[2]随后, Maslach 等人开展富有成效与影响的持续研究, 并对职业倦怠下了一个操作定义: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由于长期遭受到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源而产生的反应,主要表现为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降低等症状。[3]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的降低。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指感到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如果这种疲劳的情绪状态长期持续下去,个体就会感受到一些负面的情绪,并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就是去个性化。成就感降低是指在工作中效能感的降低以及对自己消极评价倾向的增长。[4]

教师的职业倦怠定义为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高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是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5]简单地说,教师的职业倦怠就是指教师对从教工作缺乏事业的动机和兴趣,勉强维持教学工作,在教师内心产生一种对教书育人的厌烦和心力交瘁的状态,导致教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降低的一种现象。[6]

教师职业倦怠有六种典型的心理与行为表现:(1)长期情绪上的倦怠感,表现为精疲力竭,易怒无助,对生活与工作冷漠悲观。(2)人格解体,明显表现为对教育对象的拒绝接纳,蔑视和缺乏耐心甚至麻木不仁。(3)较低的成就感,工作常感到力不从心,低效或无效,他们不再有探索的热情与活力,很少投入精力去提高教学质量。(4)生理上表现为没有食欲,睡不好觉,反应降低,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等。(5)心理上表现为逐渐失去乐趣,缺乏热情,对工作任务厌倦,工作过程极易产生疲惫感,长期处于焦虑,沮丧状态,情绪波动大,逆境中容易焦躁,对工作的新异事物敏感度降低。(6)行为上表现为工作混日子,得过且过,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典型语言形式是“混饭吃”,害怕产生或避免参与竞争,对工作任务产生本能厌倦,感觉苦海无边,盼望早日退休。

二、当前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状况

在幼儿园教师方面,山东师范大学一项专门就首都幼教职业倦怠状态进行的调查显示,有明显倦怠倾向的幼儿园教师比例高达59.5%,其中生理心理方面的表现最为明显。按被调查教师所选题目的百分比排序,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依次表现为疲惫不堪(88.5%)、担心出(86.7%)、焦躁不安(65.9%)和常常只想一个人呆着什么话也不说(65.6%)。过度劳累和对事故的担心使得多数幼儿教师身心疲惫,焦躁不安。[8]

在中小学教师中菏泽市80%以上的教师对自己工作不满意,75%以上的中小学教师都希望自己改行。普遍的中小学教师似乎都不满意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根据新浪教育频道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进行的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认为,当前我国教师生存状况堪忧,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超过60%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12]

综合起来看,幼儿园教师、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都达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不利的影响。

三、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1、社会期望的压力。教师是特殊的职业,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非常高,被认为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的园丁,一旦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有所下降,社会对于教师的批评是十分严厉的。正如威尔逊所说:“所有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在冲突和不安全感。”这些过高的社会期望,往往使教师压抑正常的需要,过分限制自己并关心种种细节,就有可能变得拘谨保守、缺乏自信、内心压抑,身心健康大受影响,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2、应试教育的的重负。长期以来升学率已成为我国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和绩效标准。宏观上,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但社会和家长对学校与教师的评价和国家主管部门的评价并不一致。人们仍习惯于用升学率为标准来衡量学校和教师的优劣。学校的升学率高,意味着生源有保证,学校的创收就多,老师福利就有保证;评先进、发奖金、人事调动等等都得拿升学率作硬参数,学校和教师自然想法设法为提高升学率而努力,即使是属于义务教育范畴的小学和初中也存在为了进入更好学校和相互间攀比的激烈的竞争。微观上,以一般的主科教师为例,根据省、市课时标准,一周12节课,外加自习辅导,周六、日补课,实际一周约19至20课时。另外每天还要备课,批改作业。若是毕业班的教师工作量会更大、任务会更重。有时备课工作和阅卷工作还要带回家去做。计算下来,教师平均每天要把时间的85%—90%花在教学或与教学有关的事务上,几乎没时间参与其它的活动或做自己想作的事情。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绞尽脑汁,包括给教师施加行政压力,定升学指标。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漫漫征途中,教师们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长时间处于身心疲惫状态。

3、成就感的缺失。教师的教育教学具有特殊性,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培养学生并不象工人生产产品一样能够迅速地看到效果,教育教学的效果需要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显现出现,而且,这种教育教学的效果并不是由教师个人主观决定的,它需要通过学生的内化才能得到体现,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不听从老师的指导,所以虽然教师花费了很多的精力,但效果是很难显现的。因而,对于教师来说,培养的学生需要至少十年后(小学教师则需要的时间更长)才能看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效果。由于长期的工作而看不到效果,因而教师的成就感是很难得到体验的,这样就最容易产生对职业的兴趣的丧失。4、地位低下的失落。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个体为了消除对自己和自身周围环境的不明确性,会产生社会比较动机,从而去寻求成为比较对象的他人,特别是和自己类似的他人。教师的经济地位是其社会地位的基础和标志,微薄的薪金使教师的社会地位难以真正体现和得到提升,不少教师产生了极度的失望,从而将目光转向了其他行业。一部分索性离开教师岗位去开辟新天地,还有一部分则陷入了观望和彷徨,不安与躁动笼罩着这部分教师,教学于他们而言意义已并不大了,屈服于职业倦怠已是早晚之事。 5、环境单调的厌倦。教师所处的环境是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除了教室就是办公室和家庭,很少有与外界相接触的机会;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是单调的,除了上课外,就是批改作业、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回家休息,这样就使得他们缺乏与社会沟通的能力,而且,由于教学上的激烈的竞争,使得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始终处于微妙的状态,教师的心理问题长期不能得到缓释。同时,由于或多或少地缺乏校长或上级支持,使得教师产生工作极没有意思,工作枯燥无味的感觉,极易导致倦怠的产生。

6、角色的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冲突。“无论从角色职责,还是从社会文化的继承而言,教师一直是社会提倡的价值模范,且被作为一种价值传播的工具。”但现在,随着商品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的价值观念在不断改变,许多教师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于是就产生了角色价值观与教师个人价值观的冲突。这种冲突在教学中表现尤为明显。比如:某些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价值观念与标准,与教师个人的价值观并不完全一致,但为了正面引导学生,他们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价值观念,而向学生输灌与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当这些观点与学生的观点不相一致时,教师就会对角色的价值观道理怀疑,从而导致个人的价值观与角色的价值观的背离,最终引起他们对自己职业的失望。

7、对低创造性低艺术性的厌倦。马卡连柯在《论共产主义教育》一文中曾说:“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我们有权拒绝创造吗?不能够,我们决不能拒绝教育工作中的创造性。”[16]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严峻事实是:封闭性的教育系统、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与教师工作的创造性艺术性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我以为正是忽视了教育工作的创造性和艺术性,将我们年复一年的教育教学看成是简单机械的重复,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看成了毫无个性的产品;对自己的工作只想到量的累积,不追求质的飞跃。时间一长,便失去了对工作的好奇心、新鲜感,不去求新求异求美,一切只在惯性的轨道上滑行。有些教师工作时“目中无人”,一学期下来竟叫不上几个学生的名字;有些教师常年与书店绝缘,仅凭一本教参去挖掘“微言大义”;有些教师把一切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技术的创新都看成是“花架子”而拒不沾边……这些,正是教师“职业倦怠症”的具体“症候”。

8、职业的危机感。一方面,由于国家多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学生数量日渐锐减,教师精简已势所难免;另一方面,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已成为名类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铁饭碗”逐步被淘汰。“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教师职业也同社会上许多行业一样,‘铁饭碗’正在逐步被打破,评聘分开、竞争上岗、学生择师评教等举措使得众多教师心神不宁,恐慌不安。”这使教师普遍感受到了危机感。而且在新形势下,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教育课程和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日益变革;尤其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不少教师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近年来,教师不仅要学习新的计算机技术,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计算机职称的考核等,还被要求在学历上达到更高的一个层次,高中教师将来要有研究生水平,初中教师要有本科水平,幼儿园教师要有专科水平。这些都使老师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9、教育对象的日趋复杂使教育工作量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质与精神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一些不良社会现象趁机侵入了校园。学生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明显抬头。由于家庭沟通的缺乏,学校教育的偏颇,社会媒体的误导,当前学生人格中的缺陷比较突出,如普遍的存在着急功近利、自私冷漠等不良人格。学生的复杂又直接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难度,纠正一个学生要花费比过去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表明:工作量与时间上的压力与工作倦怠存在高相关,日益繁重的工作不断增加教师的倦怠感。[18]

四、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增强教师职业威望,提高教师社会地位。通过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舆论的宣传等手段,促使全社会形成尊重教师、支持教师的意识倾向与心理氛围,广泛树立起“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观念,切实做到教师职业无论在城市或农村都处于比较优越的地位。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光荣感和自豪感,并以健康而积极的情绪从事教育工作。“通过制定各种政策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提倡社会都来关心、支持、配合教师的工作,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建立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使教师产生高度的自尊感、自信心,进而将教学视为一种事业而积极追求。”

(二)减轻教师负担。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逐步摈弃应试教育。这是最为关键的。应试教育带给教师的压力之大已经达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这已经成为不仅是教育界而是发展到全社会的一个突出的现象。但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彻底改变现存的教育体制,应试教育还在继续存留,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带着镣铐跳舞”,设法减轻教师负担。要努力改变教师工作项目繁多、工作时间过长的现状。有关部门应切实抓好素质教育的条条框框。例如能否不千篇一律地写教案,不要对教师进行诸如关于世界贸易组织之类的考试,多一些理解和关怀幼儿园发生的伤害事故等等。

(三)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需要是一个人产生行为动机的根本原因,是一种主要的个性、心理倾向性,是人的行动积极性的原动力。因此恰当地满足教师合理的需要,是避免教师职业倦怠,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关键。

(1)重视教师的物质需要。为人师表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比较重视高层次需要的满足,然而不能因此而忽视满足教师的物质需要。满足物质需要是一个人生活、工作的基础,任何人都有这方面的需要,教师也不例外。要满足教师合理的物质需要,首先要解决教师职业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相背离的问题,使教师的经济收入与职业价值相适应。切实保证教师的工资按期发放,从而消除教师“不患寡而患不公”等愤懑心理,促使教师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

(2)引导和发展教师的高层次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的多个层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水平。那些低层次的物质生活需要,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意因素,而起不到激励人积极性的作用;只有那些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如:获得尊重的需要、施展才华的需要、个人素质提高的需要等)的满足,才是最重要的激励因素。因此应建立教师劳动成就测量与评价制度,使教师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劳动成就,满足教师自尊的需要;有的放矢,满足教师施展才华和创造才能的需要;注重教师的培训和提高,给教师个人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满足教师个人素质提高的需要。

(3)切实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工作条件。教师备课、教学所必须的图书资料,教学实验所必须有仪器设备,进行电化教学所必需的电器设备等。具备了这些客观条件,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避免过度疲劳,为完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四)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增强教师心理适应能力。

(1)引导教师确定恰当的奋斗目标。心理障碍往往源于挫折,挫折是在目标行为受阻时产生的。为防止教师产生心理障碍,学校领导者要积极引导教师确定恰当的目标,并创造条件帮助教师在工作中尽可能获得成功。

(2)注意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教师健康心理状态是由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熏陶而成的,而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是由学校人际关系构成的。因此,要想使教师保持良好的心理,必须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学校领导者首先要以自身的良好形象为教师们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榜样。如对教师一视同仁,处事公平合理,正直无私,不拉帮结派以营私舞弊等。同时学校领导者还要对教师付出同志式的爱心、诚心、细心与耐心。如主动了解教师思想动态、业务能力,及时解决教师工作中的疑难问题,积极分担教师生活中的忧虑与艰辛,并时常为教工之间的业务交往与情感交流铺路搭桥等。(3)针对心理倦怠高发期开展工作。研究发现,每学年秋季的9-10月、春季的3月和5月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高发期,那么在这些时段里,学校领导要更加关注教师,多与他们交流沟通,鼓励他们将消极情绪排解出来,还可以邀请专家给教师进行咨询或组织培训,让教师学习一些积极的应对策略,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支持与关怀,以帮助他们平稳度过心理的危机期。有条件的学校,可多安排教师参加一些活动,这样既帮助教师释放了累积的情感又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同事间交流的机会,为以后工作中更好的同事间支持打下良好基础。

(4)教师个人要加强主观努力。首先,教师个人要有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发自内心的“乐而为之”才会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满腔热忱,才会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不气馁。才能热爱学生,并从这种爱中得到极大的职业享受。一些优秀教师遇到多种困难,但他们一到学生中间,烦恼、忧虑很快消散。要让教师明白职业倦怠不但损害了事业,也损害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教师要想做到“乐而为之”,必须有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这种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来源于教师个人对教师职业的正确认识,即要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从其对社会推动作用这一角度来讲,是一种高尚的事业。教师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价值认定,是一个教师避免心理障碍、保持最佳心境的思想基础。其次,教师个人要加强个性修养,努力增强自身个性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如增强理智感,克服主观臆断;增强自制力,克服激情性冲动;增强信心,克服自暴自弃等。第三,教师个人要清醒认识到倦怠是源于自己所遇到的压力,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加强锻炼,做一个充满朝气的人。要以开放的态度来学习新的策略,以便应对将来可能遇到的压力,改变自己不良的人格特征,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如耐心、坚强、乐观、幽默等。对于已出现倦怠症状的教师,在自己有意识调整情绪的过程中,也可借助于他人力量,找朋友倾诉、找专家咨询都是缓解倦怠的良好途径。

(五)学校要尊重教师的各项基本权利。给予教师应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能有效避免其职业倦怠。其一,重视教师的知情权。教师若能享有对园内事务的知情权、在教育教学中自主决定及参与决策等权利,便能有效地避免倦怠感的产生。 其二,提高师资培训的实效性,帮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成功。教师职业胜任感和成功感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这又与师资培训的效果密切相关。因此,对教师的培训应以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为出发点,帮助教师建立起新知识、新理论与其教育实践的联系,从而使其专业水平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和发展。其三,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明确其工作职责和任务。合理的工作量不仅有助于避免教师职业角色的混乱,从而避免职业倦怠,还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六)创造性地积极向上地开展工作。创造性地积极向上地开展工作,可以提高人们工作的兴趣,转变人们工作的被动状态。把教育工作当作创造性的充满活力的工作来做,这项工作就会有吸引力,就会充满乐趣。一是不断地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使“课”常上常新。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你的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进行教育研究能给教师带来成就感、充实感、满足感,还使得教育工作变得充满挑战性和乐趣。二是努力形成自己的职业特长。在笔者调查中发现,那些对工作总是充满热情,并有强烈的职业自豪感的教师,有75.3%是因为她们在教育工作方面有自己的特长,她们在语言、计算、美术、音乐等教学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些教师不仅在本园、本市,而且在全省也有自己的优势;有些教师则在教育研究方面有自己的特长,论文经常在市、省里获奖,并且时不时还有论文发表在报刊杂志上。这些教师在园里园外就有了不可替代的位置,所以工作的自豪感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工作起来就会有成就感、优越感和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三是精通自己的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只有精通了自己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才能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胜任感、轻松感,才不会为工作所累,工作才会从真正意义上变成一种精神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据广西田东县教育局的一项调查发现,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百分之百都认为自己能胜任本职工作,而对教育工作缺乏热情的教师中有33%的人觉得工作有点力不从心,有11.5%的人觉得工作很吃力。五是要多与“积极追求进步”、“工作成绩显著”的同事为伍。多和这些“先进分子”为伍,不仅可以从她们那里得到专业方面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经常受到“先进分子”们的那种健康的、积极向上,不断追求事业上的成就的积极的应世态度所感染,这当然有利于教师们形成积极健康的职业心理;相反,如果我们经常与工作中的“落后者”为伍,久而久之,我们也会被她们的那种消极的应世心态所感染,进而走进工作的倦怠状态中。  (七)进行适当的调整。面对职业倦怠,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其一,更换工作。在教师当中,一些人并不是自愿成为教师的,而是出于家庭、社会、福利等方面的考虑,其职业气质与教师的要求产生冲突。这就需要结合自己的性格、兴趣、专业、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做的工作,以避免职业倦怠的再次出现。其二,教师可以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来解决职业倦怠。教师职业的特性决定了其在专业知识上的重复性。当重复不断产生时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意识的倦怠与职业能力的枯竭。可以自己的兴趣为出发点,培养自己的兴趣,将枯竭的注意力转到新的事物上去,在另一事物上实现自己创新、学习、能力挑战的想法。其三,工作生活两分离。工作以结果来衡量,以达到最优的结果给自己挑战,避免在固定时间里工作时间过长。在生活时全心投入,不要将工作中的情绪带入到生活中,让自己身心放松愉悦,缓解工作的压力,也让自己不断地保持高涨的工作热情。其四,不断对自身的知识进行更新。除了在专业知识上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素质之外,还要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

参考文献:

1、《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张燕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

2、《实用心理学》,许燕著,中央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3、《教师工作倦怠研究综述》,李永鑫等著,载《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第3期。

4、《新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探析》,程三银等著,载《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年第7期。5、《和教师的谈话》,赞科夫著,杜殿坤等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3出版。6、《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任钟印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7、《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王承绪等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8、《行知教育论著百篇》,姚文蔚等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年出版。



从校长到老师,从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到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今天竞争日益激烈、改革日渐加深的社会中,他们中的一些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感受到了很大的职业压力,并且表现出各种各样不适应的反应,他们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动不动就会对学生大发脾气,不能很充分地备课,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更严重的是对工作的热情和兴趣丧失,情感变得疏离和冷漠,与同事和学生之间产生很大隔阂。

心理学上把这些在职业环境中由于对长期的情绪紧张和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的应激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反应的综合症称之为职业倦怠。

教师有了职业倦怠感之后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降低,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对学生的发展有显著的消极影响,还导致教师队伍的高流失率,严重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国家教育事业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应采取的对策,对于提高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含义及表现特征

所谓倦怠(burnout),其含义一般是指“失败、精疲力竭或因过度消耗精力、资源而变得枯竭”,它与压力、紧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职业倦怠概念最早是由Freuden berger在1974年提出来的,用以描述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诸如情感耗竭、身心疲劳、工作投入度降低、工作成就感下降等消极状态,它是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症状,通常认为是工作中的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的延迟反映。这一概念最早用于形容长期药物滥用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比如情绪耗竭、动机丧失等。[2]随后, Maslach 等人开展富有成效与影响的持续研究, 并对职业倦怠下了一个操作定义: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由于长期遭受到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源而产生的反应,主要表现为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降低等症状。[3]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的降低。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指感到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如果这种疲劳的情绪状态长期持续下去,个体就会感受到一些负面的情绪,并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就是去个性化。成就感降低是指在工作中效能感的降低以及对自己消极评价倾向的增长。[4]

教师的职业倦怠定义为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高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是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5]简单地说,教师的职业倦怠就是指教师对从教工作缺乏事业的动机和兴趣,勉强维持教学工作,在教师内心产生一种对教书育人的厌烦和心力交瘁的状态,导致教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降低的一种现象。[6]

教师职业倦怠有六种典型的心理与行为表现:(1)长期情绪上的倦怠感,表现为精疲力竭,易怒无助,对生活与工作冷漠悲观。(2)人格解体,明显表现为对教育对象的拒绝接纳,蔑视和缺乏耐心甚至麻木不仁。(3)较低的成就感,工作常感到力不从心,低效或无效,他们不再有探索的热情与活力,很少投入精力去提高教学质量。(4)生理上表现为没有食欲,睡不好觉,反应降低,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等。(5)心理上表现为逐渐失去乐趣,缺乏热情,对工作任务厌倦,工作过程极易产生疲惫感,长期处于焦虑,沮丧状态,情绪波动大,逆境中容易焦躁,对工作的新异事物敏感度降低。(6)行为上表现为工作混日子,得过且过,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典型语言形式是“混饭吃”,害怕产生或避免参与竞争,对工作任务产生本能厌倦,感觉苦海无边,盼望早日退休。

二、当前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状况

在幼儿园教师方面,山东师范大学一项专门就首都幼教职业倦怠状态进行的调查显示,有明显倦怠倾向的幼儿园教师比例高达59.5%,其中生理心理方面的表现最为明显。按被调查教师所选题目的百分比排序,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依次表现为疲惫不堪(88.5%)、担心出(86.7%)、焦躁不安(65.9%)和常常只想一个人呆着什么话也不说(65.6%)。过度劳累和对事故的担心使得多数幼儿教师身心疲惫,焦躁不安。[8]

在中小学教师中菏泽市80%以上的教师对自己工作不满意,75%以上的中小学教师都希望自己改行。普遍的中小学教师似乎都不满意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根据新浪教育频道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进行的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认为,当前我国教师生存状况堪忧,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超过60%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12]

综合起来看,幼儿园教师、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都达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不利的影响。

三、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1、社会期望的压力。教师是特殊的职业,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非常高,被认为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的园丁,一旦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有所下降,社会对于教师的批评是十分严厉的。正如威尔逊所说:“所有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在冲突和不安全感。”这些过高的社会期望,往往使教师压抑正常的需要,过分限制自己并关心种种细节,就有可能变得拘谨保守、缺乏自信、内心压抑,身心健康大受影响,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2、应试教育的的重负。长期以来升学率已成为我国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和绩效标准。宏观上,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但社会和家长对学校与教师的评价和国家主管部门的评价并不一致。人们仍习惯于用升学率为标准来衡量学校和教师的优劣。学校的升学率高,意味着生源有保证,学校的创收就多,老师福利就有保证;评先进、发奖金、人事调动等等都得拿升学率作硬参数,学校和教师自然想法设法为提高升学率而努力,即使是属于义务教育范畴的小学和初中也存在为了进入更好学校和相互间攀比的激烈的竞争。微观上,以一般的主科教师为例,根据省、市课时标准,一周12节课,外加自习辅导,周六、日补课,实际一周约19至20课时。另外每天还要备课,批改作业。若是毕业班的教师工作量会更大、任务会更重。有时备课工作和阅卷工作还要带回家去做。计算下来,教师平均每天要把时间的85%—90%花在教学或与教学有关的事务上,几乎没时间参与其它的活动或做自己想作的事情。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绞尽脑汁,包括给教师施加行政压力,定升学指标。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漫漫征途中,教师们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长时间处于身心疲惫状态。

3、成就感的缺失。教师的教育教学具有特殊性,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培养学生并不象工人生产产品一样能够迅速地看到效果,教育教学的效果需要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显现出现,而且,这种教育教学的效果并不是由教师个人主观决定的,它需要通过学生的内化才能得到体现,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不听从老师的指导,所以虽然教师花费了很多的精力,但效果是很难显现的。因而,对于教师来说,培养的学生需要至少十年后(小学教师则需要的时间更长)才能看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效果。由于长期的工作而看不到效果,因而教师的成就感是很难得到体验的,这样就最容易产生对职业的兴趣的丧失。4、地位低下的失落。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个体为了消除对自己和自身周围环境的不明确性,会产生社会比较动机,从而去寻求成为比较对象的他人,特别是和自己类似的他人。教师的经济地位是其社会地位的基础和标志,微薄的薪金使教师的社会地位难以真正体现和得到提升,不少教师产生了极度的失望,从而将目光转向了其他行业。一部分索性离开教师岗位去开辟新天地,还有一部分则陷入了观望和彷徨,不安与躁动笼罩着这部分教师,教学于他们而言意义已并不大了,屈服于职业倦怠已是早晚之事。 5、环境单调的厌倦。教师所处的环境是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除了教室就是办公室和家庭,很少有与外界相接触的机会;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是单调的,除了上课外,就是批改作业、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回家休息,这样就使得他们缺乏与社会沟通的能力,而且,由于教学上的激烈的竞争,使得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始终处于微妙的状态,教师的心理问题长期不能得到缓释。同时,由于或多或少地缺乏校长或上级支持,使得教师产生工作极没有意思,工作枯燥无味的感觉,极易导致倦怠的产生。

6、角色的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冲突。“无论从角色职责,还是从社会文化的继承而言,教师一直是社会提倡的价值模范,且被作为一种价值传播的工具。”但现在,随着商品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的价值观念在不断改变,许多教师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于是就产生了角色价值观与教师个人价值观的冲突。这种冲突在教学中表现尤为明显。比如:某些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价值观念与标准,与教师个人的价值观并不完全一致,但为了正面引导学生,他们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价值观念,而向学生输灌与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当这些观点与学生的观点不相一致时,教师就会对角色的价值观道理怀疑,从而导致个人的价值观与角色的价值观的背离,最终引起他们对自己职业的失望。

7、对低创造性低艺术性的厌倦。马卡连柯在《论共产主义教育》一文中曾说:“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我们有权拒绝创造吗?不能够,我们决不能拒绝教育工作中的创造性。”[16]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严峻事实是:封闭性的教育系统、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与教师工作的创造性艺术性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我以为正是忽视了教育工作的创造性和艺术性,将我们年复一年的教育教学看成是简单机械的重复,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看成了毫无个性的产品;对自己的工作只想到量的累积,不追求质的飞跃。时间一长,便失去了对工作的好奇心、新鲜感,不去求新求异求美,一切只在惯性的轨道上滑行。有些教师工作时“目中无人”,一学期下来竟叫不上几个学生的名字;有些教师常年与书店绝缘,仅凭一本教参去挖掘“微言大义”;有些教师把一切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技术的创新都看成是“花架子”而拒不沾边……这些,正是教师“职业倦怠症”的具体“症候”。

8、职业的危机感。一方面,由于国家多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学生数量日渐锐减,教师精简已势所难免;另一方面,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已成为名类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铁饭碗”逐步被淘汰。“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教师职业也同社会上许多行业一样,‘铁饭碗’正在逐步被打破,评聘分开、竞争上岗、学生择师评教等举措使得众多教师心神不宁,恐慌不安。”这使教师普遍感受到了危机感。而且在新形势下,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教育课程和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日益变革;尤其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不少教师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近年来,教师不仅要学习新的计算机技术,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计算机职称的考核等,还被要求在学历上达到更高的一个层次,高中教师将来要有研究生水平,初中教师要有本科水平,幼儿园教师要有专科水平。这些都使老师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9、教育对象的日趋复杂使教育工作量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质与精神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一些不良社会现象趁机侵入了校园。学生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明显抬头。由于家庭沟通的缺乏,学校教育的偏颇,社会媒体的误导,当前学生人格中的缺陷比较突出,如普遍的存在着急功近利、自私冷漠等不良人格。学生的复杂又直接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难度,纠正一个学生要花费比过去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表明:工作量与时间上的压力与工作倦怠存在高相关,日益繁重的工作不断增加教师的倦怠感。[18]

四、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增强教师职业威望,提高教师社会地位。通过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舆论的宣传等手段,促使全社会形成尊重教师、支持教师的意识倾向与心理氛围,广泛树立起“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观念,切实做到教师职业无论在城市或农村都处于比较优越的地位。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光荣感和自豪感,并以健康而积极的情绪从事教育工作。“通过制定各种政策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提倡社会都来关心、支持、配合教师的工作,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建立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使教师产生高度的自尊感、自信心,进而将教学视为一种事业而积极追求。”

(二)减轻教师负担。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逐步摈弃应试教育。这是最为关键的。应试教育带给教师的压力之大已经达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这已经成为不仅是教育界而是发展到全社会的一个突出的现象。但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彻底改变现存的教育体制,应试教育还在继续存留,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带着镣铐跳舞”,设法减轻教师负担。要努力改变教师工作项目繁多、工作时间过长的现状。有关部门应切实抓好素质教育的条条框框。例如能否不千篇一律地写教案,不要对教师进行诸如关于世界贸易组织之类的考试,多一些理解和关怀幼儿园发生的伤害事故等等。

(三)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需要是一个人产生行为动机的根本原因,是一种主要的个性、心理倾向性,是人的行动积极性的原动力。因此恰当地满足教师合理的需要,是避免教师职业倦怠,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关键。

(1)重视教师的物质需要。为人师表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比较重视高层次需要的满足,然而不能因此而忽视满足教师的物质需要。满足物质需要是一个人生活、工作的基础,任何人都有这方面的需要,教师也不例外。要满足教师合理的物质需要,首先要解决教师职业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相背离的问题,使教师的经济收入与职业价值相适应。切实保证教师的工资按期发放,从而消除教师“不患寡而患不公”等愤懑心理,促使教师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

(2)引导和发展教师的高层次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的多个层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水平。那些低层次的物质生活需要,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意因素,而起不到激励人积极性的作用;只有那些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如:获得尊重的需要、施展才华的需要、个人素质提高的需要等)的满足,才是最重要的激励因素。因此应建立教师劳动成就测量与评价制度,使教师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劳动成就,满足教师自尊的需要;有的放矢,满足教师施展才华和创造才能的需要;注重教师的培训和提高,给教师个人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满足教师个人素质提高的需要。

(3)切实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工作条件。教师备课、教学所必须的图书资料,教学实验所必须有仪器设备,进行电化教学所必需的电器设备等。具备了这些客观条件,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避免过度疲劳,为完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四)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增强教师心理适应能力。

(1)引导教师确定恰当的奋斗目标。心理障碍往往源于挫折,挫折是在目标行为受阻时产生的。为防止教师产生心理障碍,学校领导者要积极引导教师确定恰当的目标,并创造条件帮助教师在工作中尽可能获得成功。

(2)注意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教师健康心理状态是由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熏陶而成的,而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是由学校人际关系构成的。因此,要想使教师保持良好的心理,必须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学校领导者首先要以自身的良好形象为教师们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榜样。如对教师一视同仁,处事公平合理,正直无私,不拉帮结派以营私舞弊等。同时学校领导者还要对教师付出同志式的爱心、诚心、细心与耐心。如主动了解教师思想动态、业务能力,及时解决教师工作中的疑难问题,积极分担教师生活中的忧虑与艰辛,并时常为教工之间的业务交往与情感交流铺路搭桥等。(3)针对心理倦怠高发期开展工作。研究发现,每学年秋季的9-10月、春季的3月和5月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高发期,那么在这些时段里,学校领导要更加关注教师,多与他们交流沟通,鼓励他们将消极情绪排解出来,还可以邀请专家给教师进行咨询或组织培训,让教师学习一些积极的应对策略,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支持与关怀,以帮助他们平稳度过心理的危机期。有条件的学校,可多安排教师参加一些活动,这样既帮助教师释放了累积的情感又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同事间交流的机会,为以后工作中更好的同事间支持打下良好基础。

(4)教师个人要加强主观努力。首先,教师个人要有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发自内心的“乐而为之”才会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满腔热忱,才会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不气馁。才能热爱学生,并从这种爱中得到极大的职业享受。一些优秀教师遇到多种困难,但他们一到学生中间,烦恼、忧虑很快消散。要让教师明白职业倦怠不但损害了事业,也损害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教师要想做到“乐而为之”,必须有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这种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来源于教师个人对教师职业的正确认识,即要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从其对社会推动作用这一角度来讲,是一种高尚的事业。教师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价值认定,是一个教师避免心理障碍、保持最佳心境的思想基础。其次,教师个人要加强个性修养,努力增强自身个性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如增强理智感,克服主观臆断;增强自制力,克服激情性冲动;增强信心,克服自暴自弃等。第三,教师个人要清醒认识到倦怠是源于自己所遇到的压力,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加强锻炼,做一个充满朝气的人。要以开放的态度来学习新的策略,以便应对将来可能遇到的压力,改变自己不良的人格特征,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如耐心、坚强、乐观、幽默等。对于已出现倦怠症状的教师,在自己有意识调整情绪的过程中,也可借助于他人力量,找朋友倾诉、找专家咨询都是缓解倦怠的良好途径。

(五)学校要尊重教师的各项基本权利。给予教师应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能有效避免其职业倦怠。其一,重视教师的知情权。教师若能享有对园内事务的知情权、在教育教学中自主决定及参与决策等权利,便能有效地避免倦怠感的产生。 其二,提高师资培训的实效性,帮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成功。教师职业胜任感和成功感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这又与师资培训的效果密切相关。因此,对教师的培训应以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为出发点,帮助教师建立起新知识、新理论与其教育实践的联系,从而使其专业水平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和发展。其三,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明确其工作职责和任务。合理的工作量不仅有助于避免教师职业角色的混乱,从而避免职业倦怠,还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六)创造性地积极向上地开展工作。创造性地积极向上地开展工作,可以提高人们工作的兴趣,转变人们工作的被动状态。把教育工作当作创造性的充满活力的工作来做,这项工作就会有吸引力,就会充满乐趣。一是不断地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使“课”常上常新。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你的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进行教育研究能给教师带来成就感、充实感、满足感,还使得教育工作变得充满挑战性和乐趣。二是努力形成自己的职业特长。在笔者调查中发现,那些对工作总是充满热情,并有强烈的职业自豪感的教师,有75.3%是因为她们在教育工作方面有自己的特长,她们在语言、计算、美术、音乐等教学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些教师不仅在本园、本市,而且在全省也有自己的优势;有些教师则在教育研究方面有自己的特长,论文经常在市、省里获奖,并且时不时还有论文发表在报刊杂志上。这些教师在园里园外就有了不可替代的位置,所以工作的自豪感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工作起来就会有成就感、优越感和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三是精通自己的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只有精通了自己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才能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胜任感、轻松感,才不会为工作所累,工作才会从真正意义上变成一种精神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据广西田东县教育局的一项调查发现,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百分之百都认为自己能胜任本职工作,而对教育工作缺乏热情的教师中有33%的人觉得工作有点力不从心,有11.5%的人觉得工作很吃力。五是要多与“积极追求进步”、“工作成绩显著”的同事为伍。多和这些“先进分子”为伍,不仅可以从她们那里得到专业方面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经常受到“先进分子”们的那种健康的、积极向上,不断追求事业上的成就的积极的应世态度所感染,这当然有利于教师们形成积极健康的职业心理;相反,如果我们经常与工作中的“落后者”为伍,久而久之,我们也会被她们的那种消极的应世心态所感染,进而走进工作的倦怠状态中。  (七)进行适当的调整。面对职业倦怠,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其一,更换工作。在教师当中,一些人并不是自愿成为教师的,而是出于家庭、社会、福利等方面的考虑,其职业气质与教师的要求产生冲突。这就需要结合自己的性格、兴趣、专业、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做的工作,以避免职业倦怠的再次出现。其二,教师可以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来解决职业倦怠。教师职业的特性决定了其在专业知识上的重复性。当重复不断产生时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意识的倦怠与职业能力的枯竭。可以自己的兴趣为出发点,培养自己的兴趣,将枯竭的注意力转到新的事物上去,在另一事物上实现自己创新、学习、能力挑战的想法。其三,工作生活两分离。工作以结果来衡量,以达到最优的结果给自己挑战,避免在固定时间里工作时间过长。在生活时全心投入,不要将工作中的情绪带入到生活中,让自己身心放松愉悦,缓解工作的压力,也让自己不断地保持高涨的工作热情。其四,不断对自身的知识进行更新。除了在专业知识上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素质之外,还要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

参考文献:

1、《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张燕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

2、《实用心理学》,许燕著,中央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3、《教师工作倦怠研究综述》,李永鑫等著,载《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第3期。

4、《新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探析》,程三银等著,载《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年第7期。5、《和教师的谈话》,赞科夫著,杜殿坤等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3出版。6、《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任钟印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7、《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王承绪等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8、《行知教育论著百篇》,姚文蔚等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年出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