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语文学力素质与心理诊断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中小学生语文学力素质与心理诊断的研究

贵州省晴隆县光照镇光照逸挥基金中学

一、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

了解一个孩子的身心是否健康良好,有的放矢地引导教育学生,是确保教育实效的重要工作,是提高中小学生学力素质水准的必要前提。小时候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学习生活习惯、心理品质培养,又影响他们基本知识积累、掌握自然知识、人文知识,还影响其基本能力、语言、计算及其它特长,更影响其学习方法——会听课、会思考、会作业。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应当帮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并寻找有针对性解决办法的解决方法,让学生清清楚楚的找到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为下步学习、理清思路,明确目标,逐渐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成效,达到完善学科基础知识,提升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目的,最后达到学习的最佳境界——学会学习、融会贯通。其实学生产生心理问题也就是正常现象,出现的问题也是学习过程中必然面对的。应该说:正常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态度本来应该是——坦然面对学生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但是由于学生在紧张学习中通常不能很好的找寻机会进行更好的反思,再加上缺乏这方面的教育引导,于是就造成孩子心理上对学习的困惑,甚至是影响复习的信心,进而影响学力素质。

二、影响中小学生学力素质的心理因素

1、父母与子女(或师生)双方的关系不平等、不能保持经常的互动。父母对于学生物质上、学习上的一切要求都尽量满足,只是教育方式简单,疏于对他们心理的关怀,动辄打骂,有时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学生听后就把它们牢牢记住,并不断扩大,造成他们巨大的心理压力。没有心思学习。

2、父母问题。一是父母的教育观念问题:不能全面评价、看待孩子,不能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引导孩子身心发展、习惯培养方面;二是父母的教育方法问题:没有重视与孩子交流,没有注重示范、鼓励、引导孩子。

3、学生自身的问题。一是身体状况出于亚健康健康;二是对学习重视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对人不能宽容、没有感恩之心;四是对事缺乏有责任心、没有有热情。一般情况下,学力有问题的学生往往会笼统的认为:自己学习不好,或者对自己学习能力和水平产生怀疑,甚至对过去学习的知识产生模糊认识,思考反映能力也会产生迟钝。

4、缺少激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个人能力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而当他受到激励的时候,其能力发挥百分之八十到九十。

5、应试教育的枯燥无味。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呆板教学的模式普遍采用题海战术,大运动量训练,伴随学生的是一次次考试的失败,致使学生在心理上对语文产生偏执、畏难。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对学生学习失去兴趣,学习质量和效率不高,对生活态度产生很大的消极,不能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从学习困境中走出。

6、留守学生越来越多。在农村打工潮的形成,产生了许多的留守学生,使学生年幼是就没有得到足够的温暖和爱,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不信任、恐惧。产生不能弥补的心理创伤。学力素质越来越低。

7、“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由于各种原因,学生越来越觉得学习太苦太累,只有网上才是自己的乐园。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游览、玩游戏,以致伤害身体健康,生活中出现各种异常,如心理障碍,人格障碍等。有不少的学生迷上了网络游戏,导致上课经常迟到,要么睡大觉,要么无精打采,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甚至会发生盗窃别人东西拿去卖钱。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 树立责任意识,提高学力素质。每个学习成绩不好或者遇到学习困难的学生,多多少少都有些心理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往往容易由此造成的自我责任感的缺失和学习勇气的衰减,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多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明白,战胜眼前困难所获得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才是学习进步的真正台阶和机会,促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增强责任感,树立责任意识。

2、正确评价自我,提高学力水准。学力差的学生,其实,他们不明白自己可能只是某些学科成绩不好,而不是全部,再进一步探究就会发现,也可能在成绩不好的学科里,也有学的比较好的章节。所以帮助学生进行客观分析,认清问题,是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的关键。首先科学分析。要把孩子学习中的“进步因素”和“存在问题”进行条目化,并明确显示出来,摆到桌面上。其次抓好机遇。每当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或者面对学习困惑的时候,就要及时的在他面前摆出“进步因素”,提醒他们,树立信心;摆出“发现的问题”,并明确告诉学生:这就是进步的目标。一般这个时候,当孩子能够自己或者在别人的引导下,清楚的认识自己——进步的地方是什么,占多大比例,呈什么趋势;发现的问题是什么,什么原因,会产生什么影响,就能够很快的把握自己,鼓起勇气,稳步前进。三是创设氛围。教师要和家长一道及时的了解孩子学习和心理困难以及产生的原因,达成共识。多多的的与学生沟通,采取以引导鼓励为主的教育方法,共同分析,认清学生学习及心理问题的本质和学生发展的诸多优势,帮助他们重塑信心,坚定信念,鼓足干劲,为学生解决学习和心理难题创造良好氛围,共同度过困难时期。把学习当中的问题和优势条目化,帮助孩子认清问题,全面评价自己,树立自信,找准进步目标,提高学力水准。

3、养成良好习惯,增强学习信心。解决这类问题不是一次两次的问题,学习问题的出现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困惑都会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出现,问题或易或难,困惑或轻或重,也是一个伴随孩子成长长期存在的一种发展问题,这个时候,我们作为教育者就要着重通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学会科学自我分析,自我调整。并且经常提醒孩子:认清自我,才可以脚踏实地;自我调整,才能把握机遇;树立自信,才能稳步前行;适应变化,正是生活的智慧。该激发孩子生活的热情、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和人生观、世界观。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成长。坚持从影响孩子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孩子心理层面及行为习惯方面入手;坚持以鼓励、赏识和科学引导为主要方法。

4、建立爱心家园,让学生信任、宣泄、发现心结。建立爱心家园,让他们找到家的温馨,帮助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的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根据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激发学生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使学生从这里找到了信任和自身的价值后,培养他们责任心。通过直接交谈向学生介绍一些心理健康知识,使其能形成一些比较正确的认识,从而能正确对待自己遇到的麻烦。利用书信方式(也可以是短信或网聊)帮她分析自己的情况,问题出在哪里,应如何面对遇到的问题,例如:父母闹离婚是由于她们自己的感情出问题了,跟你们没有直接关系,不要过多怪罪自己,而应振作起来。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包括我们自己,所以应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周围的同学和自己;要活得不卑微,不自践,要有骨气;当我们无法改变一些既成的事实时,何不把心灵的窗户投向那些美好的事物呢?这样的天是蓝的,海是绿的,人是愉快的。

5、建立学校局域网,引导学生健康上网。“互联网成瘾综合症”,是许多老师和家长最头疼的事,然而,互联网是社会的需要,任何人都不能阻止的,与其堵不如疏。应该给学生讲清迷恋网吧的坏处,并摆事实、讲道理,对照受害者的案例进行分析,说明上网成瘾不利于他的成长。让他们知道自己不能不从中走出来。反思对比,让学生写出自己网恋过程,回忆上网前的良好状态和网恋期间自己的心理变化。并把成绩下滑后,老师的态度、家长的反映、同学们的眼光描述出来,使之成为自己痛苦的回忆,产生再也不想上网的想法。帮助监督,请愿意帮助“互联网成瘾综合症”者,结对子的形式,并对他随时可能出现的反弹进行监督。

许多心理问题源于学习的失败、挫折。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否顺利地进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从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对学生学习的关系和作用中,分析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全方位探讨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途径,去寻求对学生学习有帮助的、积极的心理活动,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情绪和学习行为,从而达到学习能力乃至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都非常重要。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结合采用个案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共分三个阶段:

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6月—2011年10月,课题酝酿、论证、设计撰写方案、组建研究队伍、确定研究目标;

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12月,根据课题方案,分解子课题,完善目标操作体系。组织实施,展开研究,调控研究过程。

研究总结阶段。2013年2月—2013年6月,总结提升,形成课题报告,鉴定课题,推广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2,梁 威 主编:《扬起自信的风帆 体验成功的快乐》,北京出版社1999。12。

3,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4,钟启泉编著:《差生心理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

项目基金:国家教师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CTF120166-73-47)

(本文获:中小学学力素质水准新课堂教学与研究成果二等奖)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