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案问题探究模块的设计与实践操作研究》课题方案
课题立项编号:G102413
研究教师 何飞虎 所教年级 高三
所教科目 地理 联系电话 13852091257
研究课题的题目 高中地理学案问题探究模块的设计与实践操作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通过对高中地理学案问题探究模块的设计与实践操作的综合分析和论证,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实施策略,有利于高质量地实施地理课的课堂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掌握答题思路和方法,大幅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实效性。
3、通过课题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转变教师传统教学经验,树立崭新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培训、提高,丰富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二、研究内容
1、高中地理课堂学案教学中问题探究模块在设计与实践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调查研究。
2、高中地理学案问题探究模块设计的方式、方法与技巧及其实践操作的过程和步骤研究。
3、研究指导学生高效获取知识、团结合作、提高能力的方式方法,构建学生自我发现、探究、获得的自主学习过程。
三、研究方法:
关于高中地理学案问题探究模块的设计与实践操作的课题研究我们将立足于课堂,在高中地理课的教学实践中边教学、边指导、边研究。进而探求高中地理学案问题探究模块的设计与实践操作的有效策略。
具体方法有: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王维勇《学案教学反思》、王卫东《学案导学 合作探究 感受成功——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探索》等相关资料,借鉴当前研究成果和成功范例,掌握学案问题探究模块设计与实践操作的原则方法,提高理论水平和认识,为课题研究做准备。
2、教育调查法:通过访谈、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和学生在学案问题探究模块设计与使用上的经验和感受,作为课题研究的借鉴资料。
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推广研究成果。根据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修订研究计划,调整实施方案。
4、经验总结法:提出可行性改进方法和措施,在调查反馈、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四、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1月—2010年3月)
针对当前高中地理学案问题探究模块的设计与实践操作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精心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师生访谈和问卷调查,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总结。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明确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步骤,开通课题研究个人博客。上传相关资料。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0年3月—2010年12月)
2010年3月—2010年5月,积极参与课题组开展的专题研讨会,参与课题研讨课的评课及讨论,写好听课感言。针对高中地理学案问题探究模块的设计与实践操作的案例分析与总结,并通过阅读赵加琛、张成菊主编的《学案教学设计》,学习有关文献资料,撰写研究论文《浅谈高中地理学案问题探究模块的设计与实践操作》,上传资料。
2010年5月—2010年12月,学习课题理论专题讲座,做好笔记。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尝试相应的对策解决学案问题探究模块的设计与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撰写教学反思,与同伴交流,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经验与教训。针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研究结果,探究相应的策略,上两节课题研讨课,撰写课例分析《鲁教版必修二〈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复习学案中问题探究模块的设计与实践操作研究》,《鲁教版必修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中问题探究模块的设计与实践操作研究》,上传资料。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年1月—2011年2月)
针对上一阶段的案例分析与总结,并通过阅读《新课程理念—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整理心得体会,撰写案例分析《例谈高中地理学案问题探究模块的设计与实践操作》,撰写个人课题总结,并及时与课题组成员交流,整理个人课题研究资料,上传资料,准备结题。
五、读书学习计划及时间安排
1、2010年3月—2010年4月,阅读《新课程教学设计》,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每天不少于40分钟阅读时间。
2、2010年5月—2010年8月,阅读《学案教学设计》,了解学案问题探究模块设计的方式、方法和技巧及其实践操作的过程和步骤。每天不少于40分钟阅读时间。
3、2010年9月—2010年12月,阅读《高中地理学案教学设计》,为探索高中地理学案问题探究模块的设计与实践操作提供参考。每天不少于40分钟阅读时间。
4、2011年1月—2011年2月,阅读《新课程理念—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整理。每天不少于40分钟阅读时间。
5、阅读有关高中地理学案问题探究模块的设计与实践操作方面的文章及著作。经常上网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及他人最新研究成果。完成时间伴随整个研究过程。
六、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1、2010年3月—2010年4月,阅读《新课程教学设计》,整理心得体会,每月写一篇阅读随笔,撰写不少于一万字的读书笔记《新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体会》,上传资料。
2、2010年5月—2010年8月,阅读《学案教学设计》,整理心得体会,每月写一篇阅读随笔,撰写不少于一万字的读书笔记《学案教学设计研究体会》,学习有关文献资料,撰写研究论文《浅谈高中地理学案问题探究模块的设计与实践操作》,上传资料。
3、课例:《鲁教版必修二〈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复习学案中问题探究模块的设计与实践操作课堂反思》(完成时间:2010年5月)
4、2010年9月—2010年12月,学习课题理论专题讲座,做好笔记。根据阅读心得,每月写一篇阅读随笔。撰写不少于一万字的读书笔记《解读<高中地理学案教学设计>》,上传资料。
5、课例:《鲁教版必修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中问题探究模块的设计与实践操作课堂反思》(完成时间:2010年9月)
6、 2011年1月—2011年2月,针对上一阶段的案例分析与总结,并通过阅读《新课程理念—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整理心得体会,撰写案例分析《例谈高中地理学案问题探究模块的设计与实践操作》,撰写个人课题总结。上传资料。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构建高中地理教学网络互动平台的研究》…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