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研究》结题报告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研究》结题报告

作者:杨红 

一、课题的提出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到1989年1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环保工作正式步入法制轨道,并已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环境问题是社会问题,那么每一个公民都应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工程,要从孩童开始,从中小学抓起。

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密切的。地理教育中强调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基本一致的。 因而,1992年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明确指出:地理教育可以为环境教育作出贡献。

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高中阶段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环境问题的存在形式、产生原因、应对措施,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更应该结合社会环境问题,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环保责任感,建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价值观、环境道德观,规范并养成环保行为,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尽到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

二、现状分析

目前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是对于环境问题及保护的认识还很肤浅片面,日常的环保行为习惯养成不够,用环保的思维去思考并指导社会与个人的各种社会活动还远未达到当今社会发展及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经常可以在校园中见到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如一次性的筷子饭盒的使用、电池随手乱扔、垃圾分类回收意识差、长明灯常流水造成的资源浪费等现象比比皆是;更不用说在社会上,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对社会环保的责任意识就更加薄弱。从学生做起,学生是今后这个社会发展的主人,是社会的希望。鉴于上述认识,本课题研究拟在这方面力争有所突破。

三、课题的内涵界定

1、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界定;

根据目前所处的年级,我们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是高一下至高二上的学生,学生班级类型有平行班、理科实验班、文科实验班、艺术生等。从学生来源看,这里集中有大量城市学生,同时有部分专县生,在进行城市环境研究的同时,还可关注乡村环境问题,并且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从年龄阶段来看,我们的学生主要集中在15岁左右,经过系统全面的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科学习。

这些学生都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强的环保意识。只是将环保意识落实于具体的行动中还比较困难,或者说不知道如何去做。那么可以研究不仅在于通过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的教学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环境问题的存在形式、产生原因、应对措施,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更应该结合社会环境问题,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环保责任感,建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价值观、环境道德观;最终规范并养成环保行为。

2、对关键概念的界定

地理教育:学校地理教育分为大、中、小学3个阶段。17世纪中叶捷克教育家T.A.夸美纽斯首先提出在学校中把地理作为独立科目进行教学。18世纪前半叶,欧洲中、小学开始设置地理课,于19世纪在大学开设地理课并设立地理系。中国在19世纪中叶某些教会学校开始设置舆地课,19世纪末开始设置地理课,以后在大学设立地理系。大学地理教育主要培养地理科学的研究人员、教师和地理工作者。不少国家按专业培养地理人才,专业划分和范围各有不同。中学地理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小学地理教育要求学生了解初步的地理知识。随着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多,世界性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的出现,使地理教育还在其他学科、相关学校,以及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方面受到重视,形成社会的地理教育。

我国地理教学的发展:任何一个国家的地理教育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那就是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和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在这个框架下,我国的世界地理学与研究取得了下列一些发展:

(1)突破了苏联区域地理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的束缚。

(2)全球地理环境方面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如全球变暖与温室气体的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减少、陆地水资源的日益短缺、沙漠化和森林草原退化、自然灾害的负面作用加强等,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3)随着世界经济的巨大发展,促使世界地理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石油经济、世界财富的巨大增长、世界贫富差距的扩大、国际经济关系的不断调整、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众多新兴产业部门的出现、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体制转轨国家以及国家的区域集团化等等,已经使得我们过去掌握的世界地理知识显得陈旧,世界地理的教学内容大大地更新了。

(4)经济学的理论不断被吸收到世界地理的教学之中。

(5)世界地理越来越重视文化、政治、历史因素的分析。

(6)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地理的教学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很方便地获得由各个国家、各个国际组织和国内外专家的著作提供的各类丰富信息。

自然环境:环境有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分。自然环境是人文环境的基础,而人文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发展。自然环境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大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这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通常把这些因素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等五个自然圈。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而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自然环境。

(1)自然环境与自然界的区别:自然环境就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自然环境不等于自然界,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特殊部分,是指那些直接和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那些自然条件的总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自然条件对社会发生作用,自然环境的范围会逐渐扩大。然而,由于人类是生活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是不可能膨胀到整个自然界的。

(2)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区别: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概念,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环境仅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包含关系。自然环境包括人类生活的一定的生态环境、生物环境和地下资源环境。

(3)环境法中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如大气、水、土壤、日光辐射、生物等。

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即环保,涉及的范围广、综合性强,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等,还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环境保护方式包括: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科学技术、民间自发环保组织等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自然环境同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共同平衡可持续发展,扩大有用资源的再生产,保证社会的发展。

(1)自然环境:为了防止自然环境的恶化,对山脉、绿水、蓝天、大海的保护。这里就涉及到了不能私自采矿或滥伐树木, 尽量减少乱排(污水)乱放(污气)、不能过度放牧、不能过度开荒、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不能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等等,这个层面属于宏观的,主要依靠各级政府行使自己的职能、进行调控,才能够解决。对自然的保护要做到人人有责!

(2)地球生物:包括物种的保全,植物植被的养护,动物的回归,维护生物多样性,转基因的合理、慎用,濒临灭绝生物的特殊保护,灭绝物种的恢复,栖息地的扩大,人类与生物的和谐共处,不欺负其他物种等等。

(3)生态环境:①物种灭绝。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高等植物和野 生动物物种均占世界的10%左右,基本约有200个特有属。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了动植物生境的破坏,物种数量急剧减少,有的物种已经灭绝。②植被破坏。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仅13.9%。尽管建国后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仍很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同时,大量林地被侵占,1984~1991年全国年均达837万亩,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植树造林的成效。草原面临严重退化、沙化和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③土地退化。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较为严重的国家,土地沙漠化急剧发展,50~70年代年均沙化面积为1560平方公里,70~80年代年 均扩大到2100平方公里,总面积已达20.1平方公里。40年来初步治理了50多 万平方公里,而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79万平方公里。我国的耕地退化问题也 十分突出。如原来土地肥沃的北大荒地带,土壤的有机质已从原来的5%~8%下 降到1%~2%(理想值应不小于3%)。同时,由于农业生态系统失调,全国每年因灾害损毁的耕地约200万亩。

(4)人类环境:使环境更适合人类工作和劳动的需要。这就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玩的方方面面,都要符合科学、卫生、健康、绿色的要求。这个层面属于微观的,既要靠公民的自觉行动,又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法规作保证,依靠社区的组织教育来引导,要工学兵商各行各业齐抓共管,才能解决。地球上每一个人都是有权力保护地球,也有权力享有地球上的一切,海洋、高山、森林这些都是自然,也是每一个人应该去爱护的。

作为公民来说,我们对于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就是间接或直接地保护了自然环境;我们破坏了居住生活环境,就会间接或直接地破坏了自然环境。作为政府来说,既要着眼于宏观的保护,又要从微观入手,发动群众、教育群众,使环境保护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

环境问题是中国21世纪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保护环境是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家利益。环境问题解决得好坏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国际形象、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环境基础,使所有人都能获得清洁的大气、卫生的饮水和安全的食品,是政府的基本责任与义务。保护环境是中国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利益和基本目标之一,实现可持续发展依然是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研究原则

1.差异性原则

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及个性差异,学生的环保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会有所差别,环保意识培养也是一个长期而复杂,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动态过程。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发展上是存在差异的,要求没有差异就意味着不要求发展。我们要尊重这个差异,应该让评价为学生自由发展创造足够的空间,实现不同的人在地理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2.针对性原则

课题研究要不断发现、适应教学实际,根据研究的具体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搭建问题平台,鼓励学生有针对性的发现并提出问题,切忌空泛和盲目。

3.主体性与主动性原则

课题研究中要时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落脚到学生的主动发展上。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到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条件,把外部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动机。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地理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结合地理教学的基本内容,渗透环境教育,同时通过学生的调查实践践行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达成环保的行为研究。本课题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社会实践性较强,因此可通过学科活动,在活动中养成环保习惯,在活动中提高认识。

2.个案研究法: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不良行为习惯的发现、矫正,增强环保意识。

3.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用于了解身边人的环保意识及环保现状。

4.观察法:师生共同观察了解周边发生的各种环保事件,发现自己周边的不当的环保行为,思考环保措施。

5.经验总结法:组织本组老师认真总结教学教育过程中的经验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高、创新,进一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我们学校在发展素质教育的道路上,环境教育更多的在化学、物理、地理等相关学科教学中分散涉及,但将环境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突出的课题重点研究,将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学生的日常行为结合起来仍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实际情况,本课题研究目标有以下几点:

(1)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更全面科学的认识环境问题的存在形式、产生原因、应对措施等基本知识和理论。

(2)通过对身边环境和环保的调查和研究,进一步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找出理论和实际的差异,提高环保意识的同时能提出相应的可行性措施。

(3)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对理论知识进行检验,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环保责任感,建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价值观、环境道德观;同时推行相应实践措施,检验其可行性。

(4)对理论和实践进行总结,最终形成规范并养成环保行为。

六、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15年3月至2015年4月):确定课题研究内容,制定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115年5月):明确研究任务,收集整理环境保护资料、及相关成果,调查学校环保现状,确定教学内容及活动方案。

第三阶段(2015年5月至2015年11月):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教学活动、社团活动以及其他类型活动,结合学习和生活经历落实生活的中环保行动。

第四阶段(2015年12月):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教训,结合活动效果,形成相关论文或案例集,撰写研究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成效和结论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很大的收获。

(一)尝试地理教育方式的改革,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通过设计争议性问题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境问题的存在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时期有不同存在的形式;不同阶层的人对同一环境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设计争议性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讨论,让他们通过内部矛盾的冲突,深入理解环境问题,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如在教学高一《地理》下册“可持续发展”一节时,设计“武汉市大力发展私家车还是公共汽车”这一争议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组织讨论。汽车是现代城市文明的标志,有些学生认为大力发展私家车支持了政府发展汽车的政策,可以发展汽车制造和相关产业,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而且公共汽车上的人太多,空气不新鲜,不利于健康,应积极发展私家车,尤其是小排量汽车;另外一些学生则认为大力发展私家车需要拓宽路面,修建停车场,需要大量资金,有些小汽车随处停放易造成交通拥堵,而且排放尾气多,环境污染严重。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对大力发展私家车有不同的看法。通过激烈的争论,其意义远不止是让学生知道应该不应该大力发展私家车。

2、重视开放性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加强环境教育。

随着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环境科学也在飞速发展,教学过程中仅限于地理课本中的环境知识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为使学生真正了解和理解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动态,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加强教学信息的开放性,并教会学生如何寻找并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环境信息来学习和探索。如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当时的武汉非常危险,借助这一现实我们在课堂上展开讨论长江流域出现特大洪灾的原因,及其今后的对策?学生们分别从不同渠道搜集资料,各抒己见,并对改善长江流域的环境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和策略,超出了我们预期的效果。课堂上,我们以活动的思想设计教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不仅深化了地理课本上的环境知识,同时也使学生们的思维空间不断拓展。他们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中,使环保意识一步步增强。

(二)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活动,将环境知识转化为环保意识。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没有接触过协调环境关系有关的活动,那么,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环境教育。

1、结合我市的发展现状,针对课本中的相关内容,组织学生调查交流。如讲到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章时,我们要求学生分头了解武汉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在讲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时,要学生分析武汉市工业布局的特点,以及工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情况,并寻求解决的办法;组织人文实验班的同学参观武钢集团,了解工业污染及处理方式等等。

2、结合政府的重点工程或环保热点问题,带领学生考察、参观、展开讨论,例如:武汉市现在正在对交通进行大的改造,交通建设导致的污染以及大量汽车尾气导致的雾霾让同学们对环境污染有了清晰的了解,不但获得环保的技能知识,而且在亲身的感受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环保意识, 使他们学会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环境信息进行思考和探索。

3、配合学校的各项活动,多渠道渗透环境教育。每个学期,学校都会在各不同年级安排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科普讲座、墙报比赛等等。我们抓住有利时机,有意识地渗透环保内容,普及环保知识,培养学生对环保事业的兴趣,使学生的环保素质得到主动和全面的发展。

4、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其他学校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经验。受桂林市十七中的邀请,我们备课组到该校观摩学习,参观了该校地理环保教育的各项活动。备课组老师感受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殊方式,值得相互学习。

八、课题研究后的思考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坚持在平常的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树立环保责任感,建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价值观、环境道德观,规范并养成环保行为,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尽到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