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课题申报表

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课题申请)



四、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

(限3000字内)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在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同时,正在进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也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

2015年3月30日,我国在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份文件中也提出了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工作的“关键”因素和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 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

将核心素养具体到历史学科,历史核心素养表现为: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

时空观念: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史料实证: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理解: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历史解释: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历史价值观: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国外的诸多核心素养框架并不相同,有的走的是“全面路线”,几乎把学生的所有素养都包括在内;有的走的是“简约路线”,只涉及一些关键的、高层级的素养。核心素养框架的确定必须具有时代性与前瞻性。从全球范围来看,核心素养的选取都反映了社会经济与科技信息发展的最新要求,强调创新与创造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社会参与及社会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素养,内容虽不尽相同,但都是为了适应21世纪的挑战。

2、 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选择《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源于教学实践,思于教学实践,服务于教学实践,这一课题的研究会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教学之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全面落实贯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努力的方向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思维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心灵自由的人。

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a使我们的老师在教学目标设定时与时俱进,有的放矢,成为新时期知识型、研究型教师。

b使我们的课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乐园。

c在塑造知识丰富、思维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心灵自由的人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真正贯彻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a理论上界定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内涵,确定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

b实践中将核心素养融于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2、研究内容

a教学目标的确定,培养核心素养的出发点

b教学案例的设计及实践,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

c教学形式的探究

3、研究假设

a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人文感知能力,全面塑造学生核心素养。

c教师以核心素养为主导,更新教学理念,探索寓教于乐、寓教于思的教学模式。

4、创新之处

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之魂,教与学形式不拘一格,课堂内容丰富多样,教学成效检测以凸显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本课题试图从新时期核心素养的内涵入手,针对以我校为代表的中学历史教学做如下研究:

教学目标如何凸现历史核心素养之魂;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思索教学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成效检测服务于学生终身发展。

2、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实践研究法。进入新课程教学的全体教师都是课题研究的实施者,课题组成员都是课题的实施者,在实践过程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中实践,注重实践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加强实践后的反思和总结。

此外我们还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分析总结法、比较法,个案集体研究法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指导课题研究。

(2)调查法:采用问卷、座谈等方法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收集一线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反思和困惑。

(3)分析总结法:课题组以及研究者个体对研究过程中的体会与得失进行回溯性的研究,探求教学的最优化 。

(4) 比较法;通过对传统教学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教学进行比较研究,互相借鉴。

(5)个案集体研究法:以个别课堂案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地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集思广益,课题组成员集体讨论,共同进步。

3 、实施步骤

教研组长为课题负责人,调动调研组组员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安排分三个阶段展开:

(1)准备阶段

  a 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组织参加本课题的教师深入学习“核心素养”相关知识,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b 通过调查法向学生、教师、家长了解现行学科教学的意见建议。

c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方向和任务,提交申请报告,开题报告。

(2)实践阶段

  a 进行课题与课堂教学的研究,根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进行课堂实践。教研组内集体备课,选二至三名教师,上案例课,课后集思广益,相互探讨,充分利用大学区资源。同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在社会的大课堂中学习、调查、研究、探索。

b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主体攻关,不断反思,完善了课题结构

c形成初步的研究理论,撰写论文,并进行阶段性总结。

(3)完善阶段

将研究成果理论化,并撰写了相关论文及阶段总结,进行系统综合,完成结题工作。

  

—3—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限1500字内)

1、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属新热话题,国内外都在因地制宜式实践,《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资料丰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课题希望借鉴经验,有所创新,探索出本校历史教学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林崇德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03-01 第一版

[2] 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全球教育展望》 2016年第4期

[3]张华中.基于实践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刍议以普通高中为例[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年09期.

[4]周维美.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备考复习以全国新课程卷“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为例谈选修课复习教学[J].福建教学研究,2016年第1期.

[5] 宁瑞卿:从“积极学习时间”的角度思考高中历史学习[J];亚太教育;2016年13期

[6]贺千红: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途径初探[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年02期

[7]宋景田:关注核心素养的考查 重视共识共通的理解——2015年新课程高考卷第40题引发的反思[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年02期

[8]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J];历史教学(中学版)

[9]2012年11期《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  . .人民网 . 2017-01-4

 2、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本课题组主要负责人为高级中学历史教师,她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一线教学经验,工作态度一丝不苟,勇于创新,多次获各级奖励。由她负责的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小课题《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获市级优秀奖。2013年她的《高三历史习题课教学模式初探》获区级教研成果一等奖。课题组于老师成员为中学一级历史教师,有近二十年的教学经验,平日善于阅读写作,知识面广。课题组其他成员都为一线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工作态度认真务实。

3、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1)学校高度重视,从组织上予以保障。成立课题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负责人。明确由教研组具体负责,并从全校精心挑选业务素质过硬、管理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同志参加该课题研究与实验。

(2)课题组成员老、中、青结合。年龄、经验、学科结构合理。课题组教师全部来自教学第一线,熟悉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作指导,同时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该课题的研究实践具有浓厚的兴趣,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强。

(3)学校阅览室、图书馆、信息中心全力支持课题组研究。随时提供课题所需的文字资料和计算机网络设备,这也为课题的完成提供了资讯的有力保证。

(4)师资队伍年富力强。教师年轻化,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经历参与课题研究,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和完成。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