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政策依据 响应《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结构化技能学习""课内外一体化"要求。
2.现实问题 当前高中体育存在"教法碎片化""赛练分离""评价单一化"(如过度依赖体质测试)等现象。
3.研究价值 通过"学-练-赛-评"闭环设计,提升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大核心素养。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体化教学:将技能学习(学)、强化训练(练)、实战应用(赛)、动态评价(评)有机整合。• 结构化知识:避免孤立技术教学(如篮球仅教投篮),强调战术意识与真实比赛场景结合。
三、研究目标 1.构建高中体育"20分钟学练+15分钟对抗赛+5分钟反思"的课堂模型。2.开发"以赛促学"评价工具(如篮球项目中的"战术执行成功率"观测表)。
四、研究内容 1.现状调研 对XX校高一学生进行体育课堂满意度调查(样本量≥200人)。 2.模式设计 学:采用"微课+任务单"预习(如排球垫球发力原理动画)。练:设计分层训练(如足球带球绕杆分基础/进阶路线)。赛:组织"迷你锦标赛"(如3v3半场篮球循环赛)。评:引入"AI运动分析系统"(如跳绳频率/羽毛球击球点追踪)。
3.对比实验 实验班(一体化教学)与对照班(传统教学)的体能测试、技能掌握、课堂参与度数据对比。
五、研究方法 方法 应用举例 行动研究法 通过8周教学迭代优化赛制 视频分析法 用Kinovea软件解析学生动作 社会网络分析 研究比赛中团队配合模式
六、创新点 技术融合:运用智能手环监测运动负荷,防止过度训练。跨学科评价:结合物理(运动力学分析)、心理(团队协作观察)等维度。
七、预期成果 学生成果:运动技能视频库、体育日志(记录比赛反思)。 教师成果:《高中体育"学-练-赛-评"案例集》、校本教材。社会效益:形成可推广的"体育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八、研究步骤
文献综述与调研 :2023-10, 30d
实验方案设计:2023-11, 20d
实施阶段
第一轮实验(田径) :2024-03, 60d
第二轮实验(球类) :2024-09, 60d
总结阶段
数据建模分析 :2025-01, 30d
成果汇编 :2025-03, 45d
九、参考文献 [1] 季浏.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思考与构建[J]. 体育科学,2015(9).
[2] 教育部.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S].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