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陈玉梅、何琴 《互联网+背景下运用创意法教育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性的案例研究》结题报告

《互联网+背景下运用创意法教育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性的案例研究》

结题报告

 

 

陈玉梅、何琴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

 

 

2021年   5月  

 

 

 

 

 

 

                                                      

同意结题!

                  全国创意法教育研究总课题组

   

          年     月

                  

 

《互联网+背景下运用创意法教育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性的案例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阆中中学校  陈玉梅、何琴

我组申报的《互联网+背景下运用创意法教育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性的案例研究》课题于2020年12月立项研究。课题开展以来,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支持和有关专家的指导及帮助下,经过课题组全体教师的密切协作,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课题研究,取得了预期成果,实现了课题主要研究目标,完成了主要研究任务。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高中政治课包含“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大模块,是文科综合的其中一门课程,其不如地理课贴近学生的生活,也比不上历史课的生动有趣,往往给学生“高深莫测”、“枯燥无味”的感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则植根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每一个维度都是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社会上的人应该拥有的品质。在横向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方方面面,在纵向上贯穿人的一生,不仅包括在校园内求学的青年时光,更超越学校围墙之外,指向学生的终身发展。素养的养成使知识的汲取更加主动且高效,在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纲时,如何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成了教师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将有效教学理念渗入教学全程,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真正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堂。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同时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和正面教育原则,把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但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学生以往对高中政治课的刻板印象大部分都是“刻板生硬”“枯燥无味”“空话连篇”,认为只要在考试之前背背书就可以;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学习的渠道较为单一,主要是学校的政治课,很少一部分学生会主动去看新闻节目和杂志,或者买与政治相关的书籍;有些政治老师也是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政治课,上课只在念书本,与学生缺乏互动,课堂成了一个人的独角戏,使得原本有些枯燥乏味的政治课更加死气沉沉。这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更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的双重功能,严重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进而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性是我们都应该关心重视的重要环节,是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1、对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现状的调查。

2、分析学生缺乏学习政治课的兴趣的原因。

3、研究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方法途径,利用互联网帮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感悟学科实用性,树立正确的学科观,培养学生生活化的学科技能,提升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学习、阅读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筛选、整理,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

2、调查访谈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学习现状和教学现状,从中探寻理论与实践活动的内在联系,为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的兴趣、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有力的依据。

3、行动研究法:依据学习缺乏兴趣的原因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并对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以期逐步完善。

4、经验总结法:综合理论学习、借鉴外地兄弟学校的有益经验,并结合自己一段时间的研究、实践、反馈、及时归纳,总结出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并以有形的方式展示出来,加以推广。

(三)研究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创造性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水平,在积累和反思中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能力,提升专业水平,这对于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和创新精神,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使其学习过程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积极参与,从而落实核心素养,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三、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1、2020年12月,《素质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2、2021年1月—4月,《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思想政治课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堂教学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3、网上查阅相关文献,阅读相关杂志,伴随课题的整个研究过程。

四、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1、2020年12月,撰写读书笔记1篇。

2、2021年1月—3月,撰写读书笔记1篇,完成教学案例1篇。

3、2021年4月,撰写读书笔记1篇,完成教学案例1篇。

4、2021年5月,总结材料,完成结题报告。

五、研究过程(2020、12--2021、5)

(一)准备阶段(2020、12)

确立研究主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收集本人过去教育教学方面积累的相关素材,查找出相关书目,分析、编制研究的初步方案,申报立项。

(二)读书和实施阶段(2020、12---2021、4)

1、课题研究读书情况

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在网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图书馆翻阅相关报刊杂志,做了大量摘抄卡片,写了许多读书笔记、案例和随笔,同时通过阅读,开阔了自己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使课题研究思路更加明晰,思考感悟更加深刻。

2、具体实施

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课题组也随学校一起去外地课改较好的学校进行实地观察与考察,回校后,通过统筹规划,课题组即着手对我校的一些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充分吸收各层次学生的意见,总结学生缺乏学习高中政治课兴趣的原因,并据此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调查,有些同学不喜欢上政治课,他们很多都表示对政治课学习没兴趣。由于对政治课没有积极性,出现了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思想开小差的这种“人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或做其他作业,甚至是搞小动作、看小说、杂志等现象。通过研究分析,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核心素养目标落实不到位,教学观念滞后

我国面对时代进步所带来的人才规格转变的要求,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四要素是紧密相关且有机统一的,政治认同是旗帜也是灵魂,科学精神是达成另外三个素养的必要条件,法治意识是达成另外三个素养的基本要求,公共参与则是外化的行为表现。简言之,目的就是要培养中国公民的信仰、责任、尊严以及担当。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辩证且统一,着眼于社会发展和青少年成长需要。四个要素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在内容上互相交融,在逻辑上相辅相成,它们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使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能够将不同程度的核心素养表现纳入到参考的范围之内,目标更加具有层次感。但是实际落实情况却并不明显。由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应试教育环境中所占的分数比例较低,因此受重视程度还很不足,很多课堂仍然沿用陈旧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教学目标,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更新的积极性不高。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仍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在课堂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学生的参与度也不高,核心素养目标难以落实,教学有效性难以得到提高。

(2)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老套

高中思想政治课除了承担着传授思想政治知识的任务外,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修养和情感态度的教育。但是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在沿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降低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学习的热情,枯燥的教学使得学生陷入了死记硬背知识点的怪圈。老套的教学模式无法实现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很大限制。

(3)教学理论枯燥,学生积极性不高

调查结果表明部分学生不愿学政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为政治与自己无关,离得太远,与实际沾不上边。认为政治课教学是强制教化不真实,对认识真实的社会没有帮助,与现实社会有距离。比如高一《政治生活》讲到人民当家作主时,很多同学都唏嘘,太假了,我们感觉不到自己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总是感觉到我们老百姓一点最基本的权利也没有,政治课太不真实了。高中生对政治学科的认识不足,也影响了他们对政治课的态度。政治理论也不能创造出多少社会财富和经济效益,将来走向社会,就业也困难,那我们背这些理论有什么意义?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初中不重视政治课、政治的基础不扎实,再加上课外知识面较窄且阅历有限,这些因素使得他们在进入高中学习政治课的时候难以理解和把握。同时很大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自身道德修养,只认识到政治课的智育功能,忽略了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导致对政治课的兴趣低落。

根据以上原因的分析,我认为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互联网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性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教师要理解互联网文化,创新高中政治教育理念。

互联网文化是人们依赖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被认为是历史发展到今天最自由、最多元、最活跃和最具包容性的崭新的文化形态,去中心化、开放、共享、多元体现着其主要特征。在互联网时代,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相对平等而开放,教师不再拥有知识霸权,在一定程度上,师生都是“学习者”;高中生作为网络原住民长期形成的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的思维方式又进一步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换到学习热情的激发者,探索创新的引领者,合作学习的参与者,过程调节的指导者,所以教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必须深入学习党的教育理论,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加强学习党的教育理论,透彻理解并掌握党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但目前奋斗在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战线上的数千万教育工作者都是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下成长起来的,教师为分数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为考试而战。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使整个教学过程总是以老师为主导,以知识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现在我们的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换到学习热情的激发者,合作学习的参与者,过程调节的指导者。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变以老师为主导为以学生为主体,把整个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放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时空。所以,作为政治教师应该以党的教育理论为行动指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思想,彻底转变观念,要抛弃“为了升学而教学”的思想,确立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的新的观点。

其次,教师要加强培训,提高教学能力。教师要主动参与继续教育培训和教学经验研讨会,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水平。教师还要重视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利用互联网对于社会热点和思政新思潮保持积极关注,做出客观的认识和判断,并且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修养和良好的认知和思考的能力。

(2)教师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教育方法与途径。

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英国著名学者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教学手段应该是导火线、冲击波和兴奋剂。”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积极改进课堂讲授方法,加大现代化信息资源在教学中的开发及应用。我们学习任何知识的目的都不是知识本身,而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技能,得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构建和知识创新非常重要。如果依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知识直接传输给学生,这个过程中很难激发学生主动构建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因此,很多教师开始采取创设情境的手段来提高学生的主动建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众多情境创设手段中,互联网无疑是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利用互联网,教师可以将大量鲜活的事物和现象呈现在学生眼前,给学生构建出近乎真实的情境,对学生的感官形成直接的刺激,进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构建和创新意识。利用互联网创设情境的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以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设出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情绪和情感被不知不觉地调动起来,而这些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让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感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依赖于主讲教师的学识、阅历、威望与讲课技巧,另一方面则离不开生动的事例、典型的案例、准确的数据材料的引证与说明;前者需要每位教师的个人努力,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则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实现。互联网是个无比巨大的资源库,基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够从中获取各种各样的教学素材,并使得教学内容与方式能够即时更新,保持丰富与生动,增强课堂吸引力,为教学内容的入脑入心提供最基础的条件。学习的本质是一种信息交互的过程,学习活动当然离不开信息资源的支持。信息渠道越多,信息量越充沛,越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政治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同时,政治又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学科,对信息新鲜度的要求也比较高。简单来说,政治学习对信息有两个要求,第一要多,第二要新,而这两点我们从传统的教学工具中很难获得。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依托互联网,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轻松地获取大量的信息,信息渠道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拓宽,这样一来,政治教学内容就会变得更加鲜活丰满,学生的知识面会不断得到拓宽,与此同时,思维也会得到拓展。

(3)教师要利用互联网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政治学科既没有生动华丽的辞藻,又没有强大的逻辑思维,它仅仅是一门严谨而讲求实用性的学科,正因为如此,很多学生难免会觉得政治学科枯燥无趣,缺乏学习兴趣。然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缺乏兴趣,就很难获得好的学习效果。教师怎样才能化解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偏见,让政治课堂变得趣味横生呢?这个时候,互联网就能派上大用场。当代高中生常常被称为“网络原住民”,他们对于网络这个新鲜的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网络环境的开放性、活跃性与当前高中生的性格心理往往十分契合,如果教师能够利用互联网工具为政治课堂教学提供服务,就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课题组何琴老师在讲到《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个框题的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性,就从互联网上给学生下载了一些视频图片材料。首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动画视频,内容是古时,荆国想要攻打宋国,于是在白天派人偷偷去测量荆国的护城河的水位,测量下来发现水位很低,于是决定晚上徒步过河,偷袭荆国城池。然而,到了晚上,河水大涨,荆国士兵溺死数千人,偷袭计划宣告失败。这个有趣的动画小故事不但生动地描述了变化的客观性,这种形式也让枯燥的课堂氛围变得轻松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接下来,何老师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动图,内容包括自然领域动植物的进化发展,社会领域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让学生从更加全面的角度认识到“永恒发展”的含义,从而顺利地开启了本框题知识的讲述。

教学活动应当是一个教与学相辅相成的活动,然而遗憾的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强学弱”“重教轻学”的现象很容易出现,导致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普遍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传统教学模式的这一弊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重视,而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不断介入,也使得很多教师有了一个新的思路,教师开始尝试利用互联网来引导学生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并且在大量的实践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例如,课题组陈玉梅老师在讲到《传统文化的继承》这节的内容时,由于我国传统文化涉及的面十分广泛,可讲的内容太多,为了按照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可避免地要对内容进行删减,这样就导致仅凭课堂的时间很难将这节内容讲得丰满有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老师在讲这节内容的时候,就将班级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按照教材中介绍的传统文化的四大类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在课下围绕着所选的主题搜集资料,小组成员间可以通过QQ、微信等工具建立一个讨论群,将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发送给其他组员,最终通过讨论形成统一的发言稿,留待上课的时候由组长对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发表。这种学习模式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让学生在课下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并通过互联网进行彼此交流沟通,实现思想认识的升华。

总之,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利用互联网使学生成为具有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的学习主体。我们教学的主导思想应该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使学生容易接收又能愉快学习,而不是强迫学生生吞活剥的全面接收,要根椐学科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等。

(三)总结阶段(2021、5)

对实践中的有效材料与成果进行归纳整理,撰写结题报告。

六、课题研究与反思

(一)研究成果

1、提高了自己的理论与研究水平,丰富了自身的教学经验。

2、转变了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了以教为主的僵化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备学为主,学教结合的新课改教学模式。

3、促进了学生学习由“埋头学、读死书”向“回头看,活学用”的改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了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性。

4、民主、互动、和谐的生态课堂的创设,有效地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思考与困惑

1、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初步探索了利用互联网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的方法与策略,提升了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性,但仍感觉不够完善,效果仍不能太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促进师生发展的功能未能充分体现。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仍要以此为重点,在新课标的理论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索与研究,以期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2、我们的课题研究,主要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的方法,但在研究的过程中,对于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重视得不够,课题研究的成果显得不够全面、丰富。

3、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我们感觉到学生学习政治课的效果是明显的,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大研究的力度,深入全面地学习个性化教育理念,更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大幅度地利用互联网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更大程度地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性。

总结一年来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我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还需要不懈地付出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们将继续在市级、县级课题组专家的指导下“上下探索”,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七、课题组织

主持人:

陈玉梅  负责组织协调课题的实施、课题计划、方案拟定、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的撰写、阶段性成果小结与最终成果的撰写,负责指导本课题研究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组  员:

何琴   负责收集过程材料,并负责教研组教师的学习、培训、研习、交流等活动的组织工作,总结各个阶段的工作。

八、参考文献

1.《最差即最优——创意法教育文集》,郭成志主编,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年版

2.《互联网思维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林淑丽  黑河教育2015(11)

3.《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出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4.《新课程改革中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白丽芳,考试周刊,2018(26):145-145

5.《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罗梦,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

6.《中学政治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