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过程性写作教学的案例研究》开题论证书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开题论证书
学 科 分 类 初中英语
课 题 名 称 初中英语过程性写作教学的案例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陈 磊
负责人所在单位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
开 题 时 间 2018年10月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二〇一六年一月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2018年11月9日 地点: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三楼会议室 评议专家:龚国胜(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 俊(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于 纯(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 参与人员:课题组成员、学校校长室、教师发展处各位领导 |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课题研究具体方案 (一) 研究背景 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语言学家就针对传统的成品写作教学法的不足,提出了过程写作教学法。过程写作法作为一种教学法,近年来受交际语言教学思想影响,广泛运用于西方写作课程体系里。美国语言学家Stephen D. Krashen(1982)认为,习得者只有接触到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而且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结构的理解时,才能实现语言习得。过程写作教学法强调写作课的重点应放在写作表达和创造的过程中,如只关注写作成品而忽视写作过程的做法对学生写作则是无益的(蔡蓓等,2009)。 (二) 基础分析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围绕核心素养的培育便成为当下基础教育工作者重点工作。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形成的适应人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在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课程的关系之后,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一部分由学科关键能力组成的。当前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科关键能力下,我们清楚英语学科不是一项或多项具体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独立于它们之外而又通过它们体现出来的能力。也就是说英语学科的关键能力不是词汇、语法、听力能力、说的能力、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中的某一种或某一个,而是为完成今后不断变化的语言任务而应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 同时,传统的写作教学对学生的写作过程的关注不够,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所学的语言知识不能成功迁移到写作中来,语言运用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未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基于读写结合的过程写作教学法”,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活动,为学生搭建足够支架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写作过程,增强初中学生对于英语写作的信心,促进英语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体会英语写作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写作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但现阶段写作教学可供参考的理论和教学案例较少且不够成熟。所以开展过程性写作案例研究有助于改善我们的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三)概念界定 本课题研究初中英语基于读写结合的过程性写作教学案例,试图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总结形成读写结合过程性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用英语思考的能力,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本课题主要涉及以下核心概念。
1、阅读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获取文本信息,学习语言知识、并体会文本情感等,英语阅读教学是通过特定阅读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思维交流方式。
2、写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写作活动大致可分为“采集—构思—表述”三个阶段。与作家的自由写作、职业人群的专业写作不同,英语课程学科意义上的写作,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特定要求用书面语言创造文本,以发展和提高自身写作能力的学习活动。简单来说,写作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
3、过程性写作 过程性写作法强调任何一个学习写作的过程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过程写作教学把侧重点由传统的篇章结构、语法和词汇转向了对于写作内容及写作过程的整体关注。其核心理念是视写作为循环式的心理认知过程、思维创作过程和社会交互过程, 从关注写作结果转向关注写作过程,在过程写作教学中,一篇文章的写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起草阶段和修改阶段。过程性写作强调小组合作,认为同伴之间的讨论交流能拓展思路,依据标准的相互评判能有助于聚焦写作主题、去除无关信息,纠正语言错误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过程性写作教学法与我们新课程理念高度一致,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关于语言教学必须重过程与方法, 关于语言教学必须与社会和经验相联系。
(四)研究目标 1. 通过研究,提升学生写作技能,进而提升初中学生写作信心与兴趣 (五)研究内容 根据教学实际及课题需要,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
(1)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对促进学科关键能力提升的文献研究 (2)初中英语读写结合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呈现研究 (3)初中英语读写结合的内容选择、实施策略与评价的研究 (4)初中英语读写结合的教学对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课题实施过程的教学案例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对比研究,总结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研究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幅度。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基于英语读写结合的过程性写作案例研究对象为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的英语教师和学生。采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1.调查法。在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组织有关问卷调查和能力测试,调查学生学习情况,测试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综合能力等变化,分析初中过程性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效果。通过与学生和教师的座谈访谈,切实了解师生在初中过程性写作教学实施后真实的心理感受以及对此教学策略的认识和认同度。 2.文献研究法。组织成员学习,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初中英语过程性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和经验,筛选可借鉴的教学理论和成功经验。 3.案例研究法。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选取部分班级开展案例研究,采集和分析数据、信息,总结规律,不断改进教学实践,形成有效的初中英语过程性写作教学模式和操作策略。 4.行动研究法。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开展研究,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步骤及策略,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同时,将同一个班学生在实验前后的写作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学生课堂参与度与积极性的变化,从而不断总结并提炼出适合学生的高效的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模式。
(七)研究过程 以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为中心,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把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相互评价渗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课上,研究基于读写结合的过程写作法对促进初中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可行性,建立学生的写作信心。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过程写作教学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自主写作,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按照三个阶段一步一步地完成,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又让学生的英语思维得到锻炼,把教师的智慧和学生的创造力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努力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1.准备阶段(2018年10月~2018年12月)。主要对初中过程性写作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完成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2.实施阶段(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实施过程性写作初中英语教学模式设计,通过集体备课、研究课、案例分析和同题异构等活动,细化操作原则和实施策略,不断完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设计。 3.总结阶段(2019年12月~2021年10月)。主要对已完成的各项成果进行整理,对本课题的过程及研究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交流和推广研究成果。
(八)保障条件 课题组负责人陈磊老师,黄玲霞老师,有着丰富的初中英语教学经验。陈磊老师2010被评为天宁区骨干教师。黄玲霞老师常州市骨干教师、曹志娟名师工作室成员。他们一直活跃在区英语教学与研究的最前沿,都参加过大市级或区级课题的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本组成员做了大量相关前期理论研究与实践,搜集了大量与课题相关论文与专著,认真研读,并为下一阶段进入实践做理论准备。 本课题将在学校领导下,争取获得市教研员刘芸老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搜集材料,进行反思验证。
(九)预期研究成果 1. 初中英语过程性写作精品课(5节) 2. 学生写作案例集 3. 初中英语读写结和的过程写作教学论文(6篇) |
三、开题论证意见: 论证组意见认为: 该课题提出初中英语过程性写作的案例研究,对学生写作教学课中的课堂活动,尤其是准备阶段、起草阶段和修改阶段。过程性写作强调小组合作,认为同伴之间的讨论交流能拓展思路,依据标准的相互评判能有助于聚焦写作主题、去除无关信息,纠正语言错误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建议依据下列论证意见完善方案。 1. 调整研究内容,聚焦写作课堂本身,对师生、生生活动进行扎实研究。 2. 调整研究方法,增加写作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是该课题研究结果有可操作性。 3. 删减基于读写结合的教学法,过程性写作更加关注课堂本身,为学生搭建合理的支架等为课题进一步研究搭建更好的平台。
|
四、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根据专家组评议,对本课题评议如下: |
五、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报评审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本课题组在根据专家的建议下,先对本课题如下内容做更改,以实现课题研究的可操作: 1. 课题名称正式更名为:“初中英语过程性写作的案例研究” 2. 研究目标更改为: (1). 通过研究,充分分析过程性写作三个阶段的流程及操作要点。 (2). 通过研究,分析各种话题、文体下,三个流程的可行性的操作方法,以及分析各种方法、思路的优劣。 (3). 通过研究促进教师反思、形成合理的教学流程,并形成适合我校的过程性写作教学方法。 3。 教学内容更改为: (1)初中英语过程性写作国内外已有相关成果的文献研究 (2)初中英语过程性写作成果的验证研究 (3)初中英语过程性写作三个阶段实施的策略研究 (4)初中英语过程性写作学生成果的评价研究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
五、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阅读示范提高学生写…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