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路径探究》开题报告
《"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路径探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政策背景
2022年新课标将"地理实践力"列为四大核心素养之一
"双减"政策要求减少机械作业,增加实践性学习
现实问题
调查显示:83%的初中生从未参与过野外地理实践(引用2023年XX市调研数据)
学校受安全、课时等因素限制,实践教学实施率不足30%
研究意义
理论价值:构建校园场景下的地理实践力培养模型
实践价值:开发可推广的"低成本、低风险"实践方案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日本"校园气象观测"课程、英国"Geography Fieldwork"评价体系
国内:北京、上海部分学校开展"地理角"建设,但缺乏系统性研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核心概念界定
地理微实践:利用校园200米范围内资源开展的15分钟实践任务
具体研究内容
校园实践点开发:
示例项目:
① 教学楼影子测量(太阳高度角计算)
② 雨水花园径流观察(水循环验证)
③ 垃圾分类区区位分析(人文地理调查)
实践手册编制:设计包含工具包、任务单、评价表的"三件套"
实施效果评估:通过实践报告、GIS地图作品等多元评价
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法:在XX学校初一年级开展行动研究(2024.9-2025.6)
对比分析法:实验班(每周1次微实践)与对照班数据对比
四、创新点
提出"三阶实践力培养"模式:认知→模拟→创造
开发"校园地理实践资源地图"数字化工具
五、预期成果
《初中校园地理微实践案例集》(含12个典型案例)
学生实践力测评量表(含观测要点与评价标准)
教师指导手册《校园地理实践50问》
六、进度安排
阶段ﻩ时间ﻩ任务
准备阶段ﻩ2024.07-08ﻩ资源普查、方案设计
第一轮实践ﻩ2024.09-12ﻩ实施基础观测类项目
第二轮实践ﻩ2025.03-05ﻩ开展分析探究类项目
总结阶段ﻩ2025.06ﻩ成果梳理、撰写报告
七、参考文献
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
王民《地理核心素养测量与评价》
英国《Fieldwork for GCSE Geography》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农村地理教学创新与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