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初中Python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初中Python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政策导向

2022年新课标将"计算思维"列为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初中阶段开展Python等现代编程语言教学

教学现状

当前编程教学存在三大痛点:

✓ 知识碎片化(60%教师采用孤立案例教学,XX省2023年调研)

✓ 学生畏难情绪(八年级Python学习放弃率达41%)

✓ 与现实脱节(78%学生认为"编程无用",同源调查)

研究价值

理论层面:构建"项目-思维"双螺旋培养模型

实践层面:开发本土化PBL课程资源包

二、研究问题与目标

核心问题:如何通过真实项目情境,将计算思维(分解、抽象、算法、调试)培养融入Python编程教学?

三维目标:

认知维度:掌握循环结构、函数等核心语法

思维维度:培养系统化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维度:激发技术造福社会的责任感

三、研究设计

项目框架

| 项目层级 | 案例示例 | 计算思维要素 |

|----------|-------------------------|-----------------------|

| 基础项目 | 教室灯光智能控制系统 | 模式识别+条件判断 |

| 进阶项目 | 校园垃圾分类数据分析 | 数据抽象+可视化 |

| 开放项目 | 学生食堂人流优化方案 | 系统建模+算法设计 |

混合研究方法

量化分析:前后测对比(使用Bebras计算思维测试题)

质性研究:分析200份学生项目文档的思维演进轨迹

特色工具

开发"思维可视化脚手架":

✓ 问题分解树状图

✓ 算法流程图模板

✓ 调试日志记录表

四、实施流程

三阶六环教学模式:

准备阶段(2周)

校园问题调研 → 项目选题论证

实施阶段(8周)

思维建模 → 编程实现 → 迭代优化

延伸阶段(持续)

成果展示 → 社区推广应用

典型课例:

《为校长设计会议室预约系统》

分解:区分用户角色(教师/行政人员)

抽象:提取预约核心字段(时间/人数/设备)

算法:设计冲突检测机制

调试:处理边界条件(节假日特殊规则)

五、创新亮点

内容创新:首创"智慧校园"主题项目群(含12个可扩展子项目)

工具创新:开发Python代码自动分析系统,实时追踪思维发展

评价创新:采用"过程性雷达图+作品答辩"双轨制评价

六、预期成果

出版《初中Python项目式学习指导手册》(附赠教学资源包)

建设校级"计算思维成长案例库"(含优秀学生作品视频)

形成"信息技术+劳动技术"跨学科整合方案

七、研究计划

阶段ﻩ时间ﻩ里程碑事件

1期ﻩ2024.9-12ﻩ完成基础项目开发与试点

2期ﻩ2025.3-6ﻩ开展对比实验研究

3期ﻩ2025.9-12ﻩ成果辐射至3所联盟学校

风险应对:

学生基础差异:设计弹性任务卡(基础版/挑战版)

硬件限制:使用国产开源Mind+编程平台

八、参考文献

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

周以真《Computational Thinking》

王旭卿《面向计算思维的项目学习设计》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