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中记叙文标题的读思达教学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一是着眼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

夸美纽斯早就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生本化”思想的雏形,本世纪初,郭思乐教授明确提出“教育走向生本”的理念。近几年的课程改革过程中,不少学校将生本理念引入课堂教学,做了一些尝试。余文森教授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提出一种普遍适用于各学科各学段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操作方便,效果显著,它的名字叫“读思达”(“阅读、思考、表达”的简称)教学法。其基本理念和内涵是:教学乃有教之学,教学过程即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过程,而学习过程则主要是阅读、思考、表达的过程,阅读、思考、表达是教学活动的三个基本环节、步骤、流程,学生只有经过这三个环节的相对完整的学习,才能实现对知识的深加工,从而把知识转化、内化为素养,所以这是一种以学生学习为本位的、让核心素养落地的教学法。

任何一种教学法的提出和产生都是有时代背景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改革主题和发展走向,只有契合时代精神并能够解决时代问题的教学法才具有生命力。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有两大主题或者说呈现两大发展走向。其一,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其二,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把知识转化为素养呢?我们的答案就是“读思达”,只有经过学生的阅读、思考、表达,这样完整而有深度的加工,知识才能转化为素养,这就是教学法的根本问题。且读思达教学法已在台实践。

二是学校发展的具体背景

1、我校秉承“成长教育”为核心的育人理念,正在积极探索自然分层下的差异化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自主成长、终身发展。读思达教学法正是提升学习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法。

2、“标题是小哥的眼睛”,“题好一半文”,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都会强调。然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常常无视或淡化处理标题,忽略标题的价值。很多老师在激情导入后,便迅速奔向正文,处理字词、文段了。如此这般,标题便处于一个无足轻重的尴尬地位。有时在课堂上,师生处理完小哥正文后,总觉得差点什么,甚是不畅。这里就有缺乏深究标题的些许成份在里面。其实,标题是小哥的文眼,抑或是核心,把握了标题,就加大了把握小哥的脉搏机率,为通晓小哥扫除了颇多障碍,不可将其置于可有可无的处境。

3、我校有幸加入了由地方“十三五”规划“阅读思考表达教学法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推广研究”课题组发起成立的“读思达”教学改革实验学校联盟,成为“读思达”教学改革实验校,学校进行《基于教材文本的“读、思、达”教学实践与研究》立项研究,我们课题组响应学校的号召,进行《初中语文教材中记叙文标题的读思达教学实践研究》。

(二)研究目的

在以上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初中语文教材中记叙文标题的读思达教学实践研究,旨在引导学生在“读思达”学习法的助推下,提升阅读力、思考力、表达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有目标、有方法地开展学习,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自主成长。

(三)研究意义

1、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助力学生终身成长。

2、改善教材文本的使用现状,引导师生重视记叙文标题的阅读、思考、表达,加大把握小哥的脉搏机率,为通晓小哥扫除颇多障碍。

二、文献综述

从研究范域来看,“读思达”教学法提出以后,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一些地区也开始了相应的研究或实践。全国范围关于“读思达”教学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福建省,这应该与“读思达”教育理念的倡导者余文森院长身处福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目前逐渐扩展到其他省份,比如河南郑州第七十六中学就进行了相关实践与探索,聚焦的是名师成长和教学主张。另外,台地区也有类似的实践研究,比如《台地区“学思达”的实践研究》一文就指出,台较为流行的“学思达”教学法是遵循“自学、思考、表达”落脚于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其他地区关于“读思达”教学的研究不多,目前我省内尚无此类研究。我们有责任和使命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填补我省此类研究方面的空白。

从研究内容来看,我国学者与教育界关于“标题”的研究早已有之,涉及语言学、新闻学、教育学、文学、法学、等多种领域。如陆剑明的《“名+在+名(处所)”结构作标题》一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名+在+名(处所)”结构作标题时的含义及与其他语境的显著区别,其表示“……的情况”,而不表示“存在”。王晓宇的《对标题教学法的扬弃》以新课程改革为理论背景,对课文标题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的得失利弊给与了理性审视。对于语文标题教学的研究尽管各学者并未达成完全一致,但总体来看存有诸多共同之处,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课文标题的内在价值;二、课文标题的不同类型;三、课文标题的运用途径。但对于我们查阅到的文献资料而言,语文教材记叙文标题的读思达教学实践研究我们还没有找到系统性的研究说明。

三、理论依据

(一)发现教学理论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通过主动发现而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应指人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从教学的角度看,如果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概括出原理或法则,他们就会因自己发现,感到愉快和成就感的满足。从而使学习具有强大的动力,所得知识也会深刻而不易遗忘,并能广泛应用于实际,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基于教材文本开展“读、思、达”教学,就是让学生去成为一个“发现者”。

(二)主体教育理论

主体教育理论是由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侣导和创立的,是我国改革时尚时期产生、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它强调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充分发展。其核心概念为:两个主体,即个体主体与群体主体。主体教育理论的两个基本目标,是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以及“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主体教育将为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教育价值观念,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框架,以及促进青少年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基本途径。“读、思、达”教学实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读,学生思、学生达。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记叙文”“标题”

“广义的记叙文” 泛指一切通过人、事、景、物的记述和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小哥 , 它既包括不属于文学作品的常用记叙文体,也包括以各种艺术手段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教材中所说的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与说明文、议论文并称的训练文体。

对“标题”概念的界定,历来众说纷纭。所谓“标题”《说文》解释:题者“额”也,“目”者人眼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标明小哥、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标题并非历来就存在,古代诗文是没有注明标题的,现在所见如《曹判论战》等标题均是后人为查阅、研读、称引方便进行的适当添加。直至战国后期,文人撰文赋诗,开始自觉地在撰写小哥前加上恰当的标题。但“标题”一词出现是在唐代,唐刘知几的《史通书志》:“亦有事应可书,宜别标题,而古来作者,曾未觉察。”首次提出了“标题”一说。后人在此基础上从不同时期不同角度赋予了“标题”以不同的含义。

语文课文标题作为小哥的一种特殊语体形式,处于特定的位置和语境中,与正文相比,有着独有的语言特点。另外,由于记叙文作为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文体,与议论文、说明文等其他小哥形式成为序列性教学内容,从而成为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最为重要的载体。因此,记叙文标题既具有作为宏观范畴中标题的共有属性,同时其又具有一些与其他类型小哥题目不同的语言特点。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有效开展研究,有必要对研究范围作出明确界定,本课题研究的是初中教材中记叙文标题。

(二)“读思达”

“读思达”教学法是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余文森所提倡的面向所有学科、学段的通式教学法、基本教学法用公式表示就是:学科学习(教学)=学科阅读+学科思考+学科表达。其来源于认知加工理论,完整的认知过程包括认知输入、认知加工、认知输出三个环节,与此相对应,完整的学习过程也包括阅读、思考、表达三个环节。读思达”是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步骤、流程。是教学过程的本体性、实质性、主体性活动。只有经过这三个环节的完整的学习,知识才能转化为素养,所以这是一种面向核心素养、让核心素养落地的教学法。

阅读、思考、表达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基本工具。阅读力、思考力、表达力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能力,其他所有能力都是其延伸拓展或是特殊表现。在我们的读思达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读书、思考、表达的方法和能力,教学活动是组织学生有效读书、深度思考、科学表达,积极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认真读书、深入思考、科学表达。

五、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从“读”“思”“达”三维度研究归纳出初中语文教材记叙文标题的学习方法。

2.通过本课题研究,探寻初中语文教材中记叙文标题的读思达教学策略。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1.对七到九年级记叙文标题逐一罗列、归纳、分析和整理,寻找共性,剖析标题的作用和意义。

2.对七到九年级记叙文标题进行对比研究、分类分析、共性整理,总结出记叙文标题阅读的方法、思考的角度、表达方式,形成记叙文标题的读思达学习方法。

3.开展课例研究,探寻初中语文教材记叙文标题的具体教学策略。

七、研究成果

(一)理论性成果

1.归纳了初中语文教材中记叙文标题的读思达的学习方法

(1)分析标题的含义

①分析标题的字词,从理解标题的关键词的本意、字面意入手,联系小哥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标题的表层含义是爸爸的夹竹桃凋谢,深层含义则表示父亲的离去。

②还原标题的修辞义,将标题中运用的修辞还原后,理解小哥标题的含义。有些小哥题目中运用了修辞手法,这就要我们先将他的本意还原后再做分析。如“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主标题用比喻的手法,用美丽轻盈的飞天比喻吕伟的跳水姿态,形象地展现了一幅美好的画面,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理解小哥标题的象征义,理解象征手法,关键在于找出象征本体和象征对象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例如,高尔基的《海燕》,以海燕为本体,象征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有贡献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形象。

(2)明确标题的作用

①交代小哥内容或写作对象。例如《阿长与〈山海经〉》这一标题就概括了小哥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现阿长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的精神,体现我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爸爸的花儿落了》表明写作对象,以“花”为全文线索、贯穿全文,运用了象征和比喻,写爸爸的夹竹桃凋谢,实则表示父亲的离去

②点明小哥主旨。例如《孤独之旅 》,把握“孤独”这一文眼,“孤独之旅”的含义不仅仅指杜小康跟父亲放鸭过程中产生的孤独、寂寞、恐慌之感,还有杜小康心灵的变化过程,即从孤独、寂寞、恐慌到坚强,自己独立奋斗的人生之旅。

③交代行文线索。例如《背影》一文,以标题背影为线索,抓住外貌特写镜头来表现父子深情。

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写了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揭示了大困难化解成小困难,一个个击破,就能取得最后成功的主题,引起读者的兴趣。

⑤奠定感情基调。例如《白杨礼赞》这一标题,点明对白杨树的赞美,即对北方劳动网民的赞美。

⑥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等。《变色龙》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奥楚蔑洛夫像变色龙一样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增强了小哥的讽刺效果,引起读者的兴趣。

(3)最后分析其效果

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蕴含哲理、引起兴趣。

(4)凝练成口诀

“表”和“深”,抓关键,扣中心(标题含义)

“吸读”“线”“象” “概括”“心”“情”

2.提炼出初中语文教材记叙文标题读思达的教学策略

在多次课例研讨实践中,我们提炼形成初中语文教材中记叙文标题的读思达教学策略,具体如下:

①熟读归纳,整体感知

教师把初中三年语文教材文本中的记叙文标题按作用归类,并把每一册的记叙文标题按作用归类,并细化到把有双重含义的记叙文标题也进行分类,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归纳,整体感知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②逐词突击,统摄全局

初中语文记叙文标题纵然寥寥数字,却字字珠玑,关乎着小哥的精髓和神韵,这便需要我们以敏锐的洞察力抓住每个字所蕴含的意义。例如余映潮老师在《紫藤萝瀑布》一课进行创新设计时,巧妙地从标题入手,紧紧抓住"瀑布”、"藤萝"、“紫”三个关键词从四个维度对课文品读。第一,它有俊美的主体形象一一是那流动的“瀑布”;第二,它有秀美的细部线条—一是那美丽的"藤萝"; 第三它有柔美的情感色调一— 是那低浅的紫色;第四,它有醇美的意蕴表达一一是那隽永的点题。《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上乘之作,而美文需要美教,因此,本次设计,将教学的视角放在“美”字上,以课文标题为支点,以瀑布俊美、藤萝秀美、紫色柔美、主题醇美为载体确定教学过程一一品味花之美、情之美、意之美,从而实现对学生美的熏陶。

③细读精思,存疑质疑

熟读精思,存疑质疑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具体体现。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应以读为主线,组织学生入境的读书,读出自己的体验。在反复练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展示一下,汇报自己读懂了什么,悟出了什么,是怎样读懂的,再说说自己还不理解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教师要根据课文标题的难易适时适度的设置一定的话因(采用设问,明知故问,制造悬念等),让学生说说自己读不明白什么?发现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反复读,仔细思,以读促思,以读促疑。热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促使他们从不敢问到想问,从想问到敢问,从敢问到会问。培养学生发现向题的能力,有效地训练学生的阅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④合作研讨,突破难点

学生完成了阅读任务后,教师可以采用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或师生对话等方式,检查任务完成的情况,使学生更准确的理解阅读材料,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对于结果(答案)很明显的问题,一般都没有争议性,可以通过集体回答的方式来检查或直接跳开,但对于时尚性的问题的回答,教师可以通过先由学生小组交流,这样就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然后每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的方式来进行反馈。抑或教师对文本条分缕析,估计学情,预设细节,运用师生对话手段和评价方法,将重难点一一突破。如此,既能引导归纳内容、方法,又能把握重点、攻破难点。

⑤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师生评课堂、说体会、谈收获、找不足;教师引导归纳本课知识要点,指导积累方法技巧,出示训练对象,巩固所掌握的方法,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强化了课文的主题,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实践性成果

1.赵晨老师的《怎样解读记叙文标题》课例;

2.论文《初中语文教材中记叙文标题的读思达教学实践与研究》

3.初中语文教材中记叙文标题的读思达的小口诀(师生)

4.初中语文教材中记叙文标题含义和作用研究成果汇总表

5.学生阅读记叙文标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

总之,学生学会了科学阅读初中语文教材中记叙文标题的方法,学会了初中记叙文标题阅读的技巧,并且思考有了角度,表达较原来更能抓住要点,阅读质量相应提高很多。

八、存在问题及今后设想

记叙文小哥或为文思隽永的散文、或为意蕴深邃的小说、 或为虚实相生的童话等,因此此类小哥标题呈现出灵活性和多样性,使教师感到难以把握,很难找到与教学内容水乳交融的契合点,运用方式也较难以把握。另外记叙文课文标题涉及到文字学、语法学、语言学、修辞学等各方面知识,而在现实课堂中,我们大部分语文教师并不能对课文标题见微知著,见解独特,很重要一方面源于教师知识储备匮乏,视野思路狭窄,不能将课文标题隐含的语言学、语法学、修辞学等各类知识信手拈来,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灵活结合。同时,由于教师知识储备有些匮乏,专业素养比较薄弱,便直接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充分利用文本中的各种教学资源,且挖掘层级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我们纵然注意到标题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由于自身专业水平限制,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取尽其材。鉴于个人理论水平的薄弱和实践经验的欠缺,对于记叙文标题类型特点的归纳总结不够全面。

初中记叙文标题读思达教学研究本身处于尝试探索阶段,还未形成一种规范系统的操作模式,因此我们课题组成员应广泛阅读专业书籍,优化自身知识结构便显得尤为重要。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曾说:“书籍正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各种科学的开端,一个人与书籍接触得越亲密, 他便更加深刻地觉察到生活的统一, 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我们课题组成员一定要博览群书,及时充电,在专业课程论著的严谨理论中接受熏陶,在语文教育名师的教学设计中汲取精华,在无数先贤哲人的精神世界中自我炼就。意识上关注标题内蕴,在行动上关注自我发展,为课文标题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搭建桥梁。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