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蒲城县第三高级中学

刘 博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⑴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更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教育和学习的方式。1993年9月,美国政府就正式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俗称“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网络为核心的综合化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信息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此后,教育界出现了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发展趋势,国内学者称之为教育信息化。面对新形式,中共中央在1999年6月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2002年国家又发出“重视提高全民族的信息化知识及使用能力,在中小学生中普及信息的基础知识教育”的号召。目前,国内外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探讨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的整合提供了有益参考,使我们明确了研究与突破的方向。因此,在此背景下提出“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整合”的研究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的需要。

⑵ 本课题预计有哪些突破

传统教学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机械灌输、单一传授,使学生觉得政治课枯燥、乏味,抑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从政治学科的特点来看,它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先进思想和理论来教育当代青少年,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要使政治课的这一德育功能得以实现,教师就必须寻找一个有效的教学途径,使学生好学政治、乐学政治,着实实现教学目标。为此,我们提出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的整合研究,试图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在信息内容丰富、信息交流快速的学习环境中落实教学目标。

二、选题意义

当前在中小学校,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学科教学的优化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和落实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旨在探索实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高中政治课程教学过程有效整合的规律、途径、模式、策略和方法,最终实现把信息技术教育任务、学科教育任务和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优化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从而推动我校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信息技术在高中学科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使教师从“教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变为现在注重对学生主动学的启发,更多的用启发式去探索学习的过程,使课堂教学模式多样、教学灵活、充满灵感的活动。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的教育学习环境,不仅为主体性课堂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创造了条件,而且也为主体性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信息技术在高中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存在这些误区:主要是片面认为上公开课就一定用多媒体、片面把多媒体当作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本研究项目拟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进行探讨,其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提高效率。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全程、全面、全方位地调控高中政治课程教育,以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均衡发展。凭借政治课已有的信息技术整合经验,在其他课程中成功迅速推广,真正使处于不同群体参与教学的教师都能体验到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的快乐。

理论价值:

(1)可为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如何抓住,如何运用好信息技术这一关键问题提供感性积累、经验方式,不断丰富新课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2)在大量个案及经验筛选基础上,对信息技术运用在此课程中运用的内在规定性、实施路径等多方面进行理论思维,进一步丰富其内涵。

四、研究目标和理论基础

1、研究目标

本研究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锻炼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能力为目标。它包括两个层面: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促进信息技术全面应用到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为宗旨的新型教学模式。

(2)通过研究与实践,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2、理论基础。

本研究是建立在以下理论基础上:

(1)新课程改革提出“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型教育理念,确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将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改革的着眼点,强调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和独特化,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这是我们开展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是由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情景(包括教师、学习伙伴、教学资源)的协商、协作、交互,进而达到本人意义建构获得。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参与、资源的提供、情景的交互、意义的建构,而这些只有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才能实现。因此,这一理论是本课题研究的主体理论依据。

五、研究内容

(1)信息技术教育研究;

(2)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3)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4)怎样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5)以电教媒体为基础的学生学习过程、认识规律的研究,创新思维的培养;

(6)应用信息技术,在学生中开展同步思维训练;

(7)优秀教学课件的制作和运用;

(8)校园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六、创新之处

其中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是通过探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途径,促进我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逐步实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摸索出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二是探讨怎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是通过课题研究,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学科课程整合的途径,摸索出一条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是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探索建立符合实施整合的资源库。

七、研究思路

首先,确立具有研究价值的活动主题,即选题。

第二,确立组织形式。本课题组共六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第三,课题组成员讨论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这一方案要为活动展开提供具体可操作的步骤及方式。

第四,实施交流环节。在坚持课题组成员自主探究实践前提下,采用督促手段。同时充分发挥负责人的监督作用及不定期地展示阶段成果,督促成员持久不懈地专注自己的课题。

第五、反思、总结环节。反思既实践于活动之后,又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通过反思,课题组成员可以对这一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做以总结、整理,从而促进活动的完善和自我发展。

八、研究方法和技术

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方法、经验总结法为主的研究方法,同时辅以调查法、观察法、个案法等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

(1)、文献研究法。收集材料,学习有关文献理论,从而优化教学效果策略,提高业务水平,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2)、调查研究法。为了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真实情况,可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问卷调查,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进一步研究的方案,从而真正将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3)、经验总结法。根据不同研究阶段的特点细化成小专题,运用心得、反思、问卷、研讨等各种手段对研究对象、研究过程、研究手段、研究效果以及相关因素进行总结、整理,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提炼,并形成系统的文字档案和材料。

九、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人员分工和研究成果方式

本课题从2014年5月开始至2015年4月结束,周期为1学年,具体日程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5—2014.6)

1、刘博负责成立课题组,组织课题申报,填写课题申请·评审书。

课题组相关人员查阅、收集有关文献,根据科研状况,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方案,形成课题立项。

2、学校成立课题的领导、组织、实施机构,在师生中进行宣传,学习相关资料。

3、完成课题组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立项工作。

第二阶段:调查阶段(2014.7—2014.9)

1、通过学生问卷了解学生利用信息化学习的现状,形成第一次《调查报告》。

2、对课题组教师开展信息技术理论和信息技术培训

3、鼓励参研教师积极自学,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写出心得体会及教育案例。

第三阶段:实验研究阶段(2014.10—2015.1)

1、本阶段将对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学校特点和新教材重点对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软件进行研究、补充和完善,广泛交流、认真总结研究成果,全面推进。接受电教中心专家的指导、培训活动。

2、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的结合,写出与课题相关的教育案例、论文。

第四阶段:实验总结阶段 (2015.2—2015.4)

1、课题组收集好教师在这一阶段中的学习资料及相关记录,作为后期实验分析的依据。

2、参研人员根据一年来研究工作的材料,并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分析检测实验数据。

3、课题组根据一年来的研究体会,进一步验证实验效果。

4、课题组收集整理一年来的各项研究成果并适时推广。

5、撰写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课题组人员分工情况:

刘博:负责课题的领导工作

刘博:负责课题设计、组织实施,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的撰写等;

王建丽、李华平、韩斌、雷靖鸿:负责我校学生利用信息化学习状况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结果分析和调查报告的撰写;以及整理与课题相关的教育案例和相关论文的撰写。

研究成果方式:开题报告、问卷调查、分析总结、研究报告、优秀教案、课件、论文和结题报告。

十、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1、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在逐渐摒弃一些老一套的教学方法,有着强烈的探索新教学模式的要求,课题组吸收了多位有教学创新意识的学科骨干教师参与,参研人员工作积极,团结协作,奋进创新。

2、我校的所有教职人员人手一台电脑,工作信息化,也已使用QQ群,也有学校360云平台,交流方便,随时随地均可交流。

3、学校2012年9月已开始着手此类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和改革,学校教研教改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课题组成员均多次承担过公开课、示范课的教学活动,在一次一次的磨练中,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的新教学理念已逐渐形成,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政治课堂”的研究,应该是游刃有余的。

4、学校也承诺对校本研修和课题研究提供各种教学资源和物质保障。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