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国学课题《用围棋引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发展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评审书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
围 棋:(古)围棋是“以子相围相杀” 。已占领实地的多少决定胜负。(现)围棋就是黑白双方遵守一定的规则,在围棋盘上进行的比较哪一方能取得更大更多领地的对抗性游戏,可以说,是一项不论文化层次和年龄差距的游戏。围棋是“国粹”,是我国古老的民族文化,是集智慧、修养、艺术、竞技与一身的富于创造和想象力的智力体操,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及对艺术的追求。 围棋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围棋运动,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扬名寰宇,并且物以载道,蕴涵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民族精神和哲学理念。 围棋课程:是指学校以围棋教学为载体,对中学生进行围棋情感激发,在围棋知识了解、围棋技艺学习的过程中,渗透围棋文化,适应高中学生学习使用的活动教材。也是我校自行开发的校本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它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 ||||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 ||||
目前全国在中学高中阶段开展围棋活动的学校很少,在我市现只有我校一家开展围棋教学。通过围棋引领使学生能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精髓,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创设和谐校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 ||||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 ||||
研究目标:1、构建以围棋引领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体系,以课程的形式规范传统文化教育,使围棋教育成为一种常态的、自然的、有保障的学校教育。对已开发的围棋校本课程,做到围棋与美术教育的整合,围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围棋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做到围棋教育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2、通过创建围棋文化环境,建立育人平台和管理制度,开发围棋校本课程和教材,激发学生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和热爱祖国的情感。3、。充分发挥围棋艺术“润物细无声”的功能,探索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途径和方法,以丰富的系列传统文化特色活动内容,让学生在享受传统文化教育熏陶的幸福基础上,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研究内容:1、通过对围棋艺术历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以及在国内外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磨练意志,精益求精,立志成才。 2、通过了解围棋的实用价值,使学生感受围棋艺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带动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 3、通过围棋丰富的内涵,让学生领略围棋文化的博大精深,以棋规、棋礼的棋德教育,养成学生对学习、活动遵纪守法,一丝不苟的态度;通过棋技培训和棋艺比赛,感受挫折和成功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坚忍不拔的意志,勇敢面对困难、挫折以及成功后的戒骄戒躁。 研究重点:围棋教育对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有效途径与方法的可操作性研究。 | ||||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 ||||
研究思路:发现问题→学习理论→建立课题→行动研究→总结评估 研究过程:1、2006.6~2011.9 理论学习、培训,自主开发围棋校本课程,开设围棋课,确定课题。 2、2011.10 申报课题 申报材料 3、2011.11 调查研究 组建课题组 4、2011.12~2012.1 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措施、计划。 5、2012.2~2012.3 课题组教师确定专题研究 6、2012.4~2012.6 开展实验,效果检测反思 7、2012.7~2012.9 与专家对话互动文本交流与研讨 8、2012.10~2012.12 课题研究总结、成果汇报、成果集 研究方法:准备阶段:主要以资料积累法、调查研究法为主。 实施阶段:主要以活动展示法、实验试点法、案例研究法和反思性研究为主。 总结阶段:主要以经验总结法为主。 在提出课题总体构想后,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边调整,及时解决各研究段中产生的问题,及时找准围棋教学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契合点,不断完善实施方案。 | ||||
(五)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 ||||
充分发挥围棋以棋育人的功能,赋予围棋教育丰富的内涵。将围棋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自强、自尊、自信的道德品质教育结合起来,以学生领略围棋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民族自豪感;以棋规、棋礼的棋德教育,养成学生对学习、活动遵纪守法,一丝不苟的态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棋技培训和棋艺比赛,感受挫折和成功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坚忍不拔的意志,勇敢面对困难、挫折以及成功后的戒骄戒躁。如:我们把围棋活动与对学生进行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的教育结合起来,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四心”教育:爱心教育,学棋要尊敬师长、友爱同学、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学棋要友谊第一,以棋会友;学棋要爱棋,把棋视为作自己的朋友和伙伴;学棋要爱国,明确围棋是国粹,要发扬光大。静心教育,学棋必须头脑清醒,心平气和;克服心浮气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感,对弈时做到遇强不惊,遇弱不骄;临危不惧,沉着冷静。虚心教育,要虚心好学,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取长补短,努力学习同学的长处,使自己不断进步,多渠道、多方位地获取棋艺;懂得学海无涯,棋艺无止境的道理。信心教育:信心是胜利的关键,遇到挫折不气馁,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才能转败为胜,不断提高棋艺。 创新之处:以围棋教育开展学校体育特色活动,注重“以棋冶情,以棋益智,以棋会友,以棋育人”,传承围棋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通过围棋教育,培养学生文明礼仪,处事的方法,做人的道理,果敢坚毅的品行等,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 ||||
(六)预期研究成果 |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负责人 | |
阶段成果(限5项) | 1、创建围棋特色网站。 | 网页论坛 | 2012.1 | 李卫国 |
2、专题研究写成的若干论文,并投稿发表。 | 论文 | 2012.8 | 课题组成员 | |
3、编写围棋校本教材。 | 教材 | 2011.12 | 贾国良 | |
4、整理总结各类实验和成果资料,图片册等。 | 资料、图片 | 2012.9 | 张望、黄彬 | |
5、课题结题报告。 | 结题报告 | 2012.12 | 贾国良 | |
最终成果(限3项) | 1、资料汇编、特色展示。 | 论文 | 2012.10 | 张望、黄彬 |
2、围棋校本教材。 | 教材 | 2012.3 | 贾国良 | |
3、课题结题报告。 | 结题报告 | 2012.12 | 贾国良 | |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除外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 ||||
1、课题组核心成员由教学校长、德育处副主任组成,高级教师5人,有徐州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平均年龄四十多岁,可谓年富力强,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较高的科研水平。围棋省级培训2人。 2、本课题的内容已经试运行五年,通过文献搜集、上网查找、特招围棋特长生、开设围棋校本课程、围棋讲座、成立围棋社、举办校园围棋赛、市级围棋赛、省中学生三棋比赛等,积累了大量资料,经过反复论证,于2011年9月开设了围棋课,每学年在高一年级进行围棋培训。并开始与省市外相关学校进行交流。 3、本课题得到学校领导、各处室、各年级组的大力支持,课题组由校长挂帅,团结一心,工作踏实认真;学校有专职围棋教室,专职教师上课,网络普及,图书馆藏书丰富,资料查找方便快捷;我校非常重视教科研活动,时间、资金等都能得到充分保障。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课的实践研究》课题…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