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实践研究》课题申报表
编号 |
课题类别 | 学前教育 |
溧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申报·评审书
(2017年度)
课 题 名 称 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实践研究
学 科 分 类 科 学
课 题 主 持 人 王 历
主持人所在单位 溧阳市实验幼儿园
申 报 日 期 2017年11月
拟 结 题 时 间 2019年 11月
溧阳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 | 王历 | 性别 | 女 | 民族 | 汉 | 出生 年月 | 1984年9 月 | |||||
行政职务 | 无 | 专业技术职称 | 幼儿园二级 | 研究 专长 | 学前教育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无 | |||||||||
工作单位 |
溧阳市实验幼儿园 | 联系电话 | ||||||||||
通讯地址 | 溧阳市溧城镇建设西路6号 | 邮政编码 | 213300 | |||||||||
电子信箱 | ||||||||||||
课题组核心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含主持人) | ||||||||||||
姓名 | 专业技术职称 | 工作单位 | 研究 专长 |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 ||||||||
王历 | 幼儿园二级 | 溧阳市实验幼儿园 | 学前教育 | 支持课题 | ||||||||
周秀芬 | 幼儿园二级 | 溧阳市实验幼儿园 | 学前教育 | 具体实施 | ||||||||
高珂 | 幼儿园二级 | 溧阳市实验幼儿园 | 学前教育 | 具体实施 | ||||||||
钱丽丽 | 溧阳市实验幼儿园 | 学前教育 | 具体实施 | |||||||||
邱燕 | 溧阳市实验幼儿园 | 学前教育 | 具体实施 | |||||||||
魏艳 | 溧阳市实验幼儿园 | 学前教育 | 具体实施 | |||||||||
胡锁仙 | 溧阳市实验幼儿园 | 学前教育 | 具体实施 | |||||||||
葛雯艳 | 溧阳市实验幼儿园 | 学前教育 | 具体实施 | |||||||||
黄丽君 | 溧阳市实验幼儿园 | 学前教育 | 具体实施 | |||||||||
课题主持人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 |||||
课题级别 | 课题名称 | 批准时间 | 在课题中的分工 | 完成情况 | |
常州市 | 利用自然资源支持幼儿自主探究的实践研究 | 2016.4 | 参与研究 | 正在进行 | |
溧阳市 | 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的实践研究 | 2015.6 | 参与研究 | 已结题 | |
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著作 | 论文或著作名称 | 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 | 日期 | ||
《为你插上科学的翅膀》 | 溧阳市论文评比三等奖 | 2013.12 | |||
《教育无小事,保育无小节》 | 溧阳市论文评比三等级 | 2014.12 | |||
《行走在好奇、好问与好探究之间》 | 溧阳市论文评比二等奖 | 2017.1 | |||
二、课题设计论证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4.本课题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请分4部分逐项填写,限2500字内,可附页) 一、课题的提出 1.本课题研究现状评述: 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致力于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种植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接触自然,认识自然,探究自然的机会。结合我园种植情况来看存在以下几点困惑: 种植内容和形式单一,观察内容大都由老师提供和管理,种植活动成为一种摆设。 种植活动大多是虎头蛇尾,没有延续性和连贯性,在种植的过程中大都由老师管理,没有给予幼儿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幼儿缺乏主动性。 2.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提出“自然角和种植园是幼儿观察和研究动植物的主要场所,可以满足幼儿模仿成人种植活动的愿望,也能让幼儿在亲历种植活动的过程中观察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生长变化。”幼儿参与种植与管理,既能锻炼多种运动能力,也能获得很多种植方面以及有关植物甚至动物的经验。在参与种植和管理的过程中,幼儿对很多植物的生长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对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有了对比性的了解,通过各种感官感知植物的特性,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希望由此来激发幼儿亲近自然,实现以大自然为课堂,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3.概念的界定 种植活动:种植即植物栽培,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花草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等。具体来说,本课题中的种植活动是指通过我园教师、家长,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带领我园各年龄段的幼儿有计划、有目的地把植物种子、幼苗埋在或栽到土里,通过持续地对其松土、浇水、施肥、观察记录、收获、分享等一系列的活动体验过程。 自主探究: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师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自发、主动地对外界事物做出一系列尝试、摸索、探究的行为。它强调幼儿要做学习的主人,要在老师的支持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1.研究目标 幼儿层面:积极投入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种植活动中,发展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师层面: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提高教师观察幼儿、分析幼儿及有效指导幼儿活动的能力;将课题研究融入课程实施中,拓宽和丰富教育范围与内容,提升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层面:梳理幼儿感兴趣的种植内容,构成不同年龄段的课程框架,与原有综合课程进行整合,丰富课程内容。 家长层面:通过课题研究,将幼儿园利用自然资源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教育理念与策略向家庭教育渗透,构建互动、合作的家园关系。 2.研究内容 在种植活动中幼儿如何参与种植与管理 在种植活动中,从幼儿的问题出发,并对问题进行选择和梳理,形成有探究意义和价值的问题,引导幼儿用符号、图画、数字来记录问题并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指导幼儿在种植过程中寻找答案,提高种植活动的有效性。 教师如何支持幼儿自主探究。 尊重、满足幼儿的需求,接纳、支持、激励幼儿在种植活动中与植物、同伴、教师发生积极的互动,围绕植物进行深入、持续探索与研究。通过对种植个案的分析和讨论,形成可行性措施和有效策略。 种植活动在幼儿园开展的有效模式,对幼儿园种植课程进行编辑和整理。 在种植活动方面如何加强家园合作,探索家园互动活动中相互渗透的策略。 家长将自己的角色界定为幼儿的支持者,能与幼儿一起收集问题与资料,并提供种植方面的经验,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使幼儿大胆地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新的经验。 3.理论假设 主要观点:种植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亲手种植、亲自管理、亲眼发现、亲历成长。在自然环境下真实经验的主动获得。幼儿在种植活动中与植物、同伴、教师发生积极互动,围绕植物进行深入、持续探究与研究,可以逐渐获得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与概念。 创新之处:我们希望,通过对种植活动中幼儿自主能力的实践研究,从而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强调以幼儿为主的探索性学习,寻找支持幼儿自主发展的策略,全面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从而探索出一条实现幼儿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1.研究方法 调查观察法:运用拍照、摄像、文字记录等形式,在种植活动中及时观察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对其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并提出教育措施,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种植活动。 个案分析法:选取教师在研究中的典型案例,对案例中教师所采取的一些策略、教育行为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跟进策略。促进教师将教育观念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行为,从而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促进幼儿的自主探索精神的发展。 问卷调查法: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开展研究初期和实践研究后家长与教师对开展种植活动的相关认识的调查。 文献资料法:研究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而,本课题的研究将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以便于使研究更深入,更有力度。本课题研究所要查阅的文献资料主要是如何指导幼儿开展研究性学习方面。 2.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2017年11月~2018年1月) 成立课题组,组建研究队伍;收集国内外种植案例,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开展问卷调查活动,调查分析目前我园种植情况和种植活动中教师的困惑。 实施阶段(2018年2月~2019年1月) 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小中大年级组为单位,开展种植研讨活动;课题中期汇报活动;课题组成员及时积累课题资料。 总结阶段(2019年2月~2019年11月) 形成论文集、教学案例集、活动方案集等,进行园内评估;完成课题结题工作,为课题成果鉴定做好准备;邀请专家、教育行政部门进行鉴定、结题。 四、课题研究基础 陈鹤琴曾指出“幼稚园要布置一个科学的环境,尽可能地引导儿童栽培植物,布置庭院,从事浇水、除草、收获种子等工作,透过儿童的双手和感官,使儿童对自然界的事物得到正确的认识,使儿童懂得自然界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 杜威指出“爱好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具有强大的潜在动力,教育必须宗中和利用这种动力”强调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动手动脑,亲自实践,让幼儿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从而发展幼儿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种植活动正是能实现此目的的活动。 主要参考文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幼儿科学教育》 《以科学教育助推园本课程建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主持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等。 1.研究能力 课题负责人王历是常州市课题《利用自然资源支持幼儿自主探究的实践研究》的主要成员,这是其子课题之一。多篇相关论文获得市级奖项,积累了丰富的教科研经验。 课题组其他成员也都是一线老师,曾参与了省、市课题的研究,多篇论文在省市论文评选中获奖,并多次在市级展示公开教学活动,勤于实践、善于思考,专业水平较高。 2.资料设备和科研手段 我园有一批教科研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教科研工作由园长室统一管理,能定期对课题的开展情况进行调研、指导、评议等。 我园是一所公办园,在当地享有盛誉。园领导非常重视教育科研工作,硬件设备在溧阳市也是一流的。这些都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四、研究计划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主要研究阶段 | 完成时间 | 课题组成员分工 | 阶段成果形式、数量 |
准备阶段 | 2017年11月~2018年1月 | 王历 课题组全体成员 | 课题方案1份 学习笔记1册 |
实施阶段 | 2018年2月~2019年1月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种植活动课程1册 市级公开观摩活动3次 观察案例集1册 |
总结阶段 | 2019年2月~2019年11月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市级以上论文 6篇; 研究报告1篇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幼儿生活习惯的研究》开题报告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