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申报表
《小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申报表
武夷山市中小学教师课题
申报 表
课题名称:小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
课题主持人: 吕 文 华
所在单位: 武夷山实验小学
申报日期: 2014.09
武夷山市教育局 制
年 月
武夷山市课题研究申报表
申报日期:2014年09月30日
课题名称 | 小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研究 | ||||||
主持人 | 吕文华 | 专业技术职务 | 小学高级 | ||||
所在单位 | 武夷山实验小学 | 任教学科、年级 | 六年级数学 | ||||
课题组成员基本信息 | 姓名 | 专业技术职务 | 课题组中的分工 | ||||
黄万德 | 小中高 | 课题副组长负责课题日常工作策划安排、实证研究 | |||||
叶惠群 | 小高 | 课题核心组成员负责课题活动的实施开展工作、拍照等 | |||||
课题界定 什么是数感?简单地讲,数感是人们对数的感觉,是人们对数的直接感知能力。数感是人们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是理解数和运用数进行有效运算的能力,是自觉地运用数学的思考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数感是建立在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上,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 目前国内对数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数感的内涵、数感的形成、数感的发展和数感的教学四个方面。在数感的培养策略问题上,我国学者的看法也较为一致,概括起来,数感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观察客观事物,在描述和操作中用多种方法表示数并用数交流信息;注重概念教学,在概念教学中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联系生活实际,在探究和解决问题中合理估算和选择合适的算法;重视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数学,用数学的语言解释现实问题。 纵观世界各国,在对学生数感的培养上,大都有较高要求,如英国虽然不赞成烦琐笔算,但十分重视心算和估算能力的培养;日本在新修订的课程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增加数学教学时间进行“计算的反复训练”以培养学生数感。但综合各种观点,我们可以发现这样几个共同点: 1.重视学生的生活积累和亲身体验; 2.重视直观与动手操作; 3.重视学生的学用结合。
| |||||||
研究目标、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将充分利用国内外已有的教学经验与理论,在国内外已有的调查,研究,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当前我校学生的实际,进一步开展讨论,力求构建符合我校教育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预期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深刻理解数感的含义,掌握学生数感的现状,明确小学生数感培养的具体内容; 2.探索和建立实施小学生数感培养的有效途径及策略,大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探索提高学生数感的基本操作模式,评价方式,丰富理论的认识;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增强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研究内容 1.调查分析学生的数感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2.探索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锻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和体验生活的能力; 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用估算及其它策略对结果作预测与验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感。 4.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 |||||||
实施方案(说明研究的方法、步骤) 题研究的步骤及实施策略
| |||||||
预期成果 ⑴项目实验报告 ⑵专题研究论文 ⑶实验案例分析 ⑷典型教学课例 ⑸教学录像课 | |||||||
课题审查 |
学校意见:
签名 |
教研室意见:
签名 |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读题能力培养的实践…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