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研究》

结题报告

蓝田县孟村中学   王 毅

关键词:高中学生  体育运动兴趣  习惯养成

摘 要:通过对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入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这一概念。通过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结合高中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的相关观念,探索出培养学生乐学、勤学,育体与育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进程。当教学方式创设的精神与教学内容所要求的情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时,便能够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在意志上主张勤学,反对怠学。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到来,陈旧的教学理念也随着改革,体育课也不例外。新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实验与实践,是符合新时代学校体育教学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理解与欢迎。然而,我国的学校体育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已根深蒂固,在面对新思想、新观念、新要求时,却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与态度。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推广和实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逐渐显示出它的缺陷和不足,它的最大不足是:注重技术传授时,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心理感应和社会适应性等因素。另外受传统思想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仍较为普遍,我们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老套,这是一直以来困绕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在这场教育课程改革中,作为实施新课程的农村高中体育教师,如何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加强对新课程的学习理解,避免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穿新鞋,走老路”的思维模式,我们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积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激发者、引领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努力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是体育教师必须作出的应答。   体育教学模式是相对稳定的,是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在构建体育教学模式的时候,要从某种科学的教育理论假设出发经过逻辑演绎,推演出一种体育教学模式,然后用严密的教学实验证实其科学性和优效性。同时,各种个别的体育教学经验经过高度概括、系统整理也可以形成体育教学模式,并进一步升华到体育教育理论,但是没有一种教学模式能适合所有的体育教师和所有的学生。在当今体育改革的舞台上,强调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这一理念正在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开始运用于体育教学实践。我们尝试通过引入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的教学思想,采用创建快乐体育园地,优化课堂教学,主张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从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学、勤学,育体和育心相结合。全面改革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

本课题主要研究体育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和养成良好运动习惯,探究学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体育课堂教学,思考如何提高学生完成体育课内容的兴趣以及养成自我锻炼习惯等方面问题。

二、选题意义

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阴影时常闪现在我们的课堂,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课堂不是学生的,而是教师的表演舞台。为了确保“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和教学目标得到落实,教师不厌其烦地,长时间地去讲解、示范等。并强求学生机械地模仿,枯燥练习。这种把学生当作教学客体的作法,极大地损伤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本研究旨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通过改善体育与健康课堂效果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已被广大体育教师所认可,一种既有集中指导又有生动、活泼、主动的教与学的氛围正在逐步形成。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和习惯养的理念,正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开始运用于体育教学实践。我们尝试通过引入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和习惯养的教学思想,采用创建快乐体育园地,优化课堂教学,主张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从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学、勤学,育体和育心相结合。全面改革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努力地贯彻新理念,将体育运动技术,技能更多更好地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认识,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1、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和习惯养这一理念够更好的与我校体育教育实践相结合,让更多的学生在体育新课堂中得到自由的呼吸,充分发挥出他们应有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出广大学生更大的体育潜能。

(1)教学目标由单一向综合方向发展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目标比较单一,如发展学生的体能或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等。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具有一定局限性,随着教育观念更新,新思想的不断出现,在新的体育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模式也不断完善和丰富,出现多样化趋势,不同教学模式相互借鉴和促进,发挥各自特有的功能,为体育教学实践提供了选择教学模式的广阔空间。

(2)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向着主动学习的方向发展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构建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学目标由教师制定,学生执行;组织教法由教师设计,学生服从,每一步教学程序都是学生按教师指令运作,现代体育教学模式针对这些弊端进行着改革,着重突出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如“探究发现模式”,“自学互教模式”等。

(3)体育教学模式向着适应个性方向发展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注重学生的特长,统一教授,新的体育教学模式要求能调动学习的兴趣,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并产生愉快的情感经验,满足需要,以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并发展自己的专长。

(4)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的课程理念拓宽了健康的定义,强调学生的生物、心理、社会多维的健康观。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的现象,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运动的技能又发展心理品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调控情绪和预防心理疾病的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是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致力于体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结合本体育教学实际,指出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1)体育教育现状调查;

(2)体育教育现状分析;

(3)新教学理念与新课改趋势分析;

(4)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和习惯养与体育教学实际相互渗透的效果分析;

(5)得出结论并提出切合当前体育教学实际的建议。

3、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通过查阅相关书籍,以及通过计算机网络搜索清华同方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搜集、整理、分析,为本课题的设计、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2)数理统计法

本课题采用常规统计,对测试得到的数据在计算机上运用Excel12.0进行数理统计,并绘制表格,方便直观分析。

(3)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类别、演绎、综合等逻辑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推理分析,论证有关结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4)课堂实验法

在实际体育教学课堂上注重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与传统体育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在实践中获取第一手资料,保证本课题研究具有可行性。

4、研究步骤及过程

(1)准备与启动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12月)

进行课题论证,科学设计课题实施方案,做好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

(2)全面实施阶段(2016年1月--2016年4月)

根据课题方案,课题组成员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分工,制定阶段研究计划,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形式交流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群策群力、及时解决,按时进行阶段小结,撰写有关研究论文,提高研究效率。

(3)总结验收阶段(2016年5月--2016年6月)

进行相关资料的整理和统计,总结课题研究,展示研究成果,汇编课题研究论文集,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同行进行评议和指导。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近一年来,课题组全体教师扎扎实实进行课题研究,教师们的科研意识有所增强,理论水平有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增强,认为上体育课是快乐的。在自我锻炼意识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

1、体育教学中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的内涵

该理念旨在说明,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确定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等,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新颖、形象的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的课堂学练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与引导下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在学生的意志有所动摇或极端天气参加运动锻炼或是学练枯燥运动项目时,教师还要侧重发展学生的忍耐能力,培养学生的毅力与刻苦锻炼的精神。

2、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认为学生只是一个需要教育的客体,只能被动地接受体育教师的教育培养,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自觉性,积极性的泯灭。失去兴趣的学习不能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能体验到满足需要的乐趣,学生也不会进行有效的学习。

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因作用,即主体作用。快乐体育理论认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起与动机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另外,学生从事体育学习的基础、追求目标、个性心理、学习的方法等均不相同,教师只有最大限度适应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积极地鼓励、引导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体育教学的特点看,重点应放在激发学生动机,提高学生兴趣上,让学生自己选择、自主练习、自我评价,从而提高他们应付各种挑战,从中显示自己的实力,实现自身价值,体验其满足感和效能感。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体育教师掌握着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厚的知识、高超的运动技艺、活泼、生动的形象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目的、态度、动机、积极性、身体状况、兴趣、思维能力、情绪等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传统的体育理论认为师生之间是命令与服从,上级与下级教与学的关系,教师神情严肃,不容置疑,学生唯唯诺诺,言听计从。快乐体育强调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双向信息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4、追求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传统的体育理论认为,体育教学主要目标是追求运动技能的规范 ,提高和增强体力,无论在哪个年龄段使之教育出来的都是成人化:成人化动作,成人化理论、成人化思想的精神所在。快乐体育与学生个性发展存在着辨证关系。一方面是学生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发展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以及参与运动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充分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快乐体育过程又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帮助学生更深地挖掘从事运动项目的潜力和参与运动的乐趣。这两方面相辅相承,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促进所有学生在智力、心理素质、美育和能力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快乐体育的思想指导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立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和能力,丰富精神生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5、体育教学中活动本身应是快乐的有吸引力的

体育教学艺术的本质就在于促进学生乐于进行体育学习,“为深化旨在追求运动乐趣的体育学习,学生们自发、自立的学习活动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满足学生们的运动欲求就会产生运动的乐趣。这种欲求的水平越高,越明确,其满足后获得的喜悦也就越大。因此体育课不能是带有教师强制性的,而必须使学生自发、自立地享受运动中的乐趣的体育课。”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新颖有趣、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均可以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激发起学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

6、进行思想品德体育和提高运动技能

体育教学不仅要育体,而且要育人,还要育心。社会越向前发展,对人的道德情操和适宜社会生活能力的要求也越高。学科教学更注重弘扬人们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的教育。学生已不再被视为知识的接受器。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活知识。体育教学要达到“启智、调心、健身、育人和身心协调发展”的教育效果就要从单纯的技术教学或体质教学向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转变。教师在备课中注意钻研教材,努力控制教材的隐性内涵,充分发挥教材在知识、技术、能力、增强体质和培养心理品质与思想教育等方面的潜在功能,在提高体育教学综合效益水平上下功夫。教学重要着眼于学生身练与心练结合,求得身心和谐发展;主中学生兴趣与习惯的培养,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把学科能力的培养和终身教育目标联系起来;注重突出学科特点并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法手段和组织措施贯彻全面育人的教学原则;注重在学科教学中辨证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使主导与主体和谐并存。运用“群体”效应和竞赛机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勇敢精神。因此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应社会生活要求的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具有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品德、文明修养、道德情操等。快乐体育在注重学生的立体地位和发展个性的同时,也要求运动技能在积极参与下的提高,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和习惯。

7、调整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是指学生应掌握的课程标准中,所明示的人的有关体育方面的教养财富、教育财富和发展财富,它不仅包括了教材的内容,而且还包括了学习的引导、动作、方法和教育的方法论提示、价值判断、规范等。教学内容是作用于学生的有效因素。

体育教学内容要为学生而选择。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之前学生非常喜欢自由活动,究竟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渴望摆脱束缚,这里当然主要是我们以前安排的教学内容不符合他们的“口味”,因此,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一定要对学生有一个清楚客观的认识,选择任何一“款”教学内容都应为学生“量体裁衣”,为学生设计裁制

8、改革教学方法

在开展快乐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条件和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灵活地运用于教学时间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愉快的心境中”、“师生的情融中”、“需要的满足中”去探索,去发现,去学知,体验学习之乐,成功喜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存在问题:

要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感到愉快,首先要了解不愉快的原因是什么?从学校体育过去教学情况看,存在问题颇多。

(1)体育教育思想仍然不够端正。

某些学校把竞技运动技术传授作为体育的目的,一切为了竞技、比赛和达标,把体育教育的意义从“育人”降为单纯的“传技”,把传技放在首为而忽略了学生的身体素质的锻炼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2)教学方法呆板,学生上体育课没有兴趣,课外体育运动缺乏科学管理,难以正常开展。

(3)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学生普遍认为,体育课是属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同学,其他人不管怎样努力也难以取得成功。

2、改进措施:

(1)进一步多渠道、多方位加强教师们的理论培训,提升教师们理论水平。

(2)、本着从教学工作的实际问题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宗旨,让教师们从行动研究中尝到了甜头,最终做到教与研的有机结合。

(3)鼓励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及时撰写教学反思,为再一次课题研究积累资料。

课题研究工作即将结束,但注重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的探索是体育教学实践中永恒的主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实践、反思、总结提升自己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学在课堂,乐在课堂。

参考文献:

1、《心理学趣谈》 渡边芳之、左藤达哉

2、《体育教学》 裴岩

3、《素质教育理论》王绍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