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共享的研究》课题申报表

 

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

申  报  书

 

 

 

课题名称:教育信息化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共享的研究      学科分类:            高中信息技术                   

课题负责人:           金桦勇                         

负责人所在单位(盖章):江西省永丰中学                

研究起讫时期 :        2017年9—2019年10月        

联系电话(区号):                        

邮政编码:             331500                        

通讯地址:             江西省永丰中学                

电子信箱:                         

 

 

江西省教育厅课题基地办

印制

填表说明

1.填写此表时,不得减少栏目、改变内容,内容应简明扼要。

2.《申报表》一式三份。其中1份原件,2份复印件用A4复印,于左侧装订成册。项目批准后,省课题基地办、设区市课题基地办及课题组各存一份。

3.每个课题限报负责人一名。
    本表所附《申报书(活页)》供匿名评审使用,必须填写,如若出现课题申报人与参与人姓名、所在单位名称和所在县区市名称等均用×××代替。

4.申请者签名处,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

5.填写中如栏目篇幅不够,可自行加页。

6.申报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逐级审核,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报送。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教育信息化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共享的研究

负责人姓名

金桦勇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1977 年8 月19日

行政职务

教研组长

专业职务

中学一级

研究专长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

最后学历

本科

课题总人数

高级职称人数

中级职称人数

初级职称人数

1

2

3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专业

职称

职务

工作单位

具体分工

金桦勇

40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一

教研组长

江西省永丰中学

课题论证网站开发

微课录制与总负责

李爱军

48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学高级

实验组长

江西省永丰中学

课件制作,研究撰写论文

高一善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学二级

 

江西省永丰中学

微课录制

杨道继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学一级

 

江西省永丰中学

上网查阅、下载有关资料

杨  偏

 

本科

教育技术

中学二级

 

江西省永丰中学

课件制作

程金花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学二级

 

江西省永丰中学

负责收集统计各阶段有关资料成果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及工作基础

 

1.研究成果

姓名

年龄

职称

著作、论文、实验报告名称

获奖级别(出版)

金桦勇

40

中一

全省中小学优秀教学课例展示活动中获省级三等奖

江西省教育厅

吉安市信息技术“学科专家库”专家聘书

吉安市电化教育馆

优秀教学资源微课市级二等奖

吉安市电化教育馆

永丰县首届高中信息技术骨干教师荣誉证书

永丰县教育体育局

吉安市现代教育技术学科带头人

吉安市教育局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4.6期出版

《试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运用》

《江西教育》2014.6期出版

《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获市级一等奖

吉安市教学教研室

李爱军

50

高级

多媒体在初一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实验教学与仪器》出版

 

 

 

 

 

 

 

 

 

 

 

 

 

 

 

 

 

 

 

 

 

 

 

 

 

 

 

 

 

 

 

 

2.工作基础

1.课题组成员已开展的相关研究及成果概述(包括自选课题、校级以上课题、学位论文、学术论著论文及获励等)。

课题负责人金桦勇:

2014年参与省级课题《现代微课教育技术提高高中学科教学效率研究》1项排前三,已结题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发表于《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3期

《试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发表于《江西教育》2014.6期

2010年被评为吉安市现代教育技术学科带头人

2011年指导学生电脑作品荣获第十届江西省中小学电脑制作二等奖

2011年吉安市第二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论文获二等奖

2013年吉安市第三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能手”比赛中论文获一等奖

2012年指导学生荣获江西省第二十七届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高中组二等奖

2012年荣获第十一届江西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高中组程序设计一等奖

2014年被评为吉安市信息技术“学科专家库”专家

2015年获第21届江西省中小学教师优秀教学学资源展示活动省级二等奖

2015年全省中小学优秀教学课例展示活动中获省级三等奖

2016年获优秀教学资源微课吉安市市级二等奖

2016年永丰县首届高中信息技术骨干教师荣誉证书

2016年被聘吉安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人才库成员

江西教师网 “金桦勇高中信息技术工作室”负责人,工作室已连续四年参加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名师网络研修培训工作,多次荣获省优秀工作室称号。

   

 

 

 

 

 

 

 

 

2.已具备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基础和环境,学校对课题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支持及其使用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可附有关文件),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300字以内)

本课题组所在学校江西省永丰中学是一所以科研兴校为宗旨的省优秀重点中学、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学校重视信息化环境的建设,重视教学科研工作,能够保证课题专项资金,这为课题研究准备了物质条件,具有承担实验项目的能力。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便于教师随时随地上网查阅最新资料;每班配有电脑、多媒体设备等辅助教学设备,学生能够达到一人一机进行教学,这为本课题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物质保障。

本课题由学校科研处指导,建立课题阶段验收制度,定期总结、交流阶段性成果,进而丰富课题研究的内容,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发展。参加课题的教师有丰富的信息技术教学经验,学科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均能熟练地制作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并运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年龄普遍在26-40岁之间,年龄构成年轻化。

综上所述,本课题组组成结构合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具备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

 

三.课题论证

 

1.对研究课题的论证:本课题研究目标、理论假设、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状况;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特色、创新及推广应用价值及推广途径。

对研究课题的论证:

一、课题研究目标: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模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教育改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信息化还带来大量网络数字教学的新模式,这些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模式相比,不仅形式新颖,还引进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等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信息网络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普及,中小学教学要求高效、合理地利用学习资源,充分融入到现代教育教学中,体现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建设和网络共享应用上,正在由以“教”为主要组织形式向以“学”为主的学习形式转变。教育信息资源是用于教育和教学过程的各种信息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也是关系到教育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为适应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学资源”建设应运而生,出现了大量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网站,网站汇集的大部分是一些素材和教学课件,其资源一般难以适合教学实际。课件仅注重外在设计,忽略把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贯穿于其中,有些课件仅是课本的搬家形式,而微课教学资源基本没有。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应以学科章节教学设计、课件、微课、试题为主,每个章节配套单元测试题和学生学习知识点,既方便教师课堂教学演示又方便学生自主探究和课后自学,并以网络形式进行存贮、传播,供师生共享。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集合构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库。

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有了很大改变,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开展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优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仍显不足,以及教学资源管理不善和应用不便,制约着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开展。要实现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广泛应用,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资源网络共享,实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力的工具和丰富多彩的环境,必须有丰富优质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和便利的网络空间环境予以支持。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来源主要有电教教材征订、教师制作课件、网络下载资源等三个主渠道,但征订的教学资源和教师零星制作的教学资源没有系列化的组织结构,在网络下载教学资源也诸多不便等,大部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不便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直接在教学上组织教学,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总之,还存在着多种不足,制约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先后配备多媒体网络电脑机房4个,校园网一个,并以100M光纤网速接入因特网。通过参加市、县和本校组织的现代教育技术和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培训使参加本课题研究的教师具备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研究队伍当中多名老师已是省、市、县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先后承担科研课题多项,发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论文多篇。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建设方面通过每年订购电教教材和教师自己制作课件,已积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上百件。这些都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增强了我们自主设计开发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网站的信心。

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研究,有利于解决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有利于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提供资源平台,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通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组建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共享的资源库,为全面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实现教育信息化提供保障。本课题的研究成功,也将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化,搞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根据和实际运作经验。

课题的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实现如下目标:

1、通过研究和实践,促使参加研究的教师掌握先进的课程理论,增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开发意识,成为组织、实施、评价和应用教学资源的主人,培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师资。

2、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整理一套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原则策略和方法途径,以指导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推进课程改革;探索利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进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新模式

3、通过研究和和实践,开发一批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为教学一线老师提供教学素材和资源支持,服务于新课程改革;另一方面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方式,主动理解课程,形成实践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探索教育信息化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建设机制,构建与新课程实施同步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库,开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网站。

二、理论假设:

1、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2、教育技术设计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设计理论可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设计原理,它是连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是一门用来实际指导教学过程、为“如何教”及“如何学”提供具体处方的规定性理论。它的全部理论、方法都是围绕如何帮助学生的“学”即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而展开。其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包括学习环境的设计和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两部分内容。这种理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处于中心的位置,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

3、新课改理论

新课改理论是建设主题学习资源库的重要指导思想。牢牢把握新课改精神,树立大课程观,树立学习化课程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树立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树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的知识观,将学习内容和教学过程数字化,编制成高中信息技术主题资源库是本课题最终目的。

4、现代教与学的理论

开发、建设、应用教学资源库必须以现代教与学的各种理论为基础,还有许多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都从教学过程的不同角度解释了不同的教与学的现象,我们要用这些先进的教与学的理论来指导和解决我们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所有具体问题。我们建立的是基于教育信息化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库,其应用对象是学习者,学生是学习者,对教师来说也是学习者,教师的学习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学资源库中每一个资源的引入和展开,每一资源资料的呈现方式,每一资源评价反馈方式的采用,以及应用何种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等,都要有一定的教与学的理论为依据。

 

三、基本内容:

开展基于教育信息化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设计开发研究,构建适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际需求的、与新课程实施同步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利用教学资源资源开展教学改革的研究,开展新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式的探索,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能力作为首要目标。在高中信息技术资源的设计开发研究中锻炼培养资源建设师资,并逐步建立起相应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有效支持。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库。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组建适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库的路子。按系统性、综合性和实用性要求,依据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按照新课程内容,结合学生探究学习的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开发既可以用于教师课堂使用,又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内容包括教学课件、教学案例设计、微课、习题、教学评价等。

2、探索利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库进行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利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库和网络教学环境改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教与学。充分利用网络促进教与学的优化,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的根本转变提供有效支持,进而达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的。

3、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

为使学生享受更多优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在科学的教育观指导下,将高中信息技术学习资源建设、应用与教育观念更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教学资源对教学体系、方式、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全面的改革;把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转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

4、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设计开发、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能力。

在课题研究中,使信息技术教师获得现代教学理念,形成搜集、整理、开发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能力,并学会应用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库提供的相关资源,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帮助学生合作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整合,实现教育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努力进行自我反思和协同互助,形成一批既具备新课程理念和教学能力的,又具备研究意识的高素质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队伍。

5、创新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

     按照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的原则,我校承担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研究。我们实行由省级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选题设计,信息技术教师协助开发与专家指导评审相结合的开发模式。成果(教学资源)经专家评审通过后,纳入资源库,并利用因特网实现共享,服务于高中信息技术学教学工作。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与探讨课程资源的内涵、类型以及开发的意义;探讨如何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观;研究新课程资源开发与的原则、途径、方法、存在问题和困难;探讨课程资源开发与保障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之间的关系。

2.信息技术新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及相关关系研究:

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基本类型研究;信息技术课程资源调查与分析;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方法、途径研究;探讨总结因地制宜开发与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基本做法;研究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有效的协调机制;探讨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有效的途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建设与管理研究;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的误区与盲区研究;探讨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关系;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关系的研究;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研究等。

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构建适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际需求的、与新课程实施同步的学科教学资源库。根据不同的课程章节设计开发既可以用于教师课堂使用,又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内容包括教学课件、教学案例设计、微课、习题、教学评价等。利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改革的研究,开展新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式的探索,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能力,将突破现有局部、零散的局面,将信息技术应用落实到学科的每一节课堂上,并且为每一节课堂上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恰如其分的指导。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中锻炼培养资源建设师资,并逐步建立起相应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有效支持

四、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重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开发途径与方法及资源建设的研究。

本课题难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有效应用的研究。

 

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发挥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效益,也是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美国在《国家教育发展评估-2003》中提出,美国今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不再是简单地增加学校计算机的数量,而是致力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应用,特别是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综合分析和创新的能力。美国针对国内许多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现状,目前也在致力于制定有关促进信息技术应用的政策,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方面的效益评价、教师培训等多方面的研究。

新课程改革开始后,国内已有许多专家学者及课改先行研究者,对课程资源的开发的内容、途径、方法和存在问题等展开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发表了一些研究文章,开发了一些课程资源文本。国内各大网站也几乎都有关于课程资源的内容,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的观点。我国国内部分省市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资源,但这一工作在我省尚未开展。随着我省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将面临着研究和完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紧迫问题。   

我们开展新课程主题资源网站建设与应用课题实验研究,顺应了国际化教育潮流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巩固发展现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迎头赶超国内发达地区基础教育水平。

开展新课程主题资源网站建设与应用课题实验研究,将突破现有局部、零散的局面,将信息技术应用落实到所有学科学段的每一节课堂上,并且为每一节课堂上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恰如其分的指导。新课程主题资源网站的应用将进一步发挥现有网络优势,促进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有效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价值、效果和效率,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和学生应用难的问题。

 

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

1、依据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作为学习促进者的教师在组织教学和讲解上,不会花费大量时间,而是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所必需的各种资源上, 使学生在资源时更为便捷。即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怎样学习,而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手段(比如学习资源),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所以,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开发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促使学生知道如何资源开展学习。

2、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即课程资源。课程与课程资源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可言,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生活和经验进入教育过程,让教学活起来;二是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是新课程得以成功推行的保障。

 

实践意义

1、有利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服务于新课程改革深层次推进。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一直将课程内容视为国家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误认为教材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所以,各地各校对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就局限于对教材的修改、更新、补充上。这样不仅放弃了大量鲜活的课程资源,错失了开发潜在性课程资源的良好机会,还使原有教材的传授显得格外枯燥乏味,过于抽象化,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再加上传统的课程开发制度规定全国通用的统一教材往往由教育专家、学者编写,教师的任务只是不折不扣地理解教材并贯彻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就成了教育专家、学者们特有工作,而师生却失去了选择课程内容的权力。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一支重要力量,教师们被忽视、闲置起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创造性和能动性也未能得到极好的展现。这次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做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人翁,引导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校内外、课内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这必将有利于拓宽学校教育的范围,加强教育内容与社会各个系统的联系;有利于学校树立大教育的观念,确立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有利于全社会教育观念的变革,使全民的教育意识、教育观念得到提升,推动学习化社会的来临。

2、有利于克服课程弊端,呼应新的课程形态。开发好课程资源,不仅对拓展课程研究的范围与领域,对课程学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改进传统教育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具有促进作用,从而丰富课程的类型、种类。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在化学知识的传承中的具有导引、链接、固着的功能,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更好建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弥补国家课程教学中的种种不足,促进学生对国家课程的掌握。

3、有利于提高研究者教育素养,培养人文精神。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每一个参与教师而言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没有固定的格式或步骤能模仿,可以说课程资源的每一次开发都是一次全新的创造和探索。所以,要保证课程资源内容的成功开发,教师必须要加强学习,以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培养自己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灌输的教学模式,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从而扩展教师的教学视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中,还可以促使研究者最大限度地发挥专长、挖掘潜能,形成自己的教学研究风格。另外也可以促使研究者更加注意学习他人教学经验,分享他人的研究成果,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达到取长补短和精益求精目的。

4、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形成。课程资源的丰富特别是新兴课程资源会有利于推动现行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学生的主体性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创新能力等将有全新的发展;课程资源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青少年的多方面需求,为学生创造性和探究意识的培养提供条件和基础,促进青少年人格和人性的健全完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本课题的特色、创新及推广应用价值及推广途径。

本课题的特色、创新及推广应用价值

一、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除国家课程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一定比例。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课程资源”。《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为保障高中课程的实施,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这说明了课程资源与课程关系十分密切,没有课程资源就没有课程可言,课程资源是课程的前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是课程目标顺利达成的必要条件,也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从原来单纯的课程资源的消费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开发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是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学校给教师施展才华的机会,为教师的才智提供用武之地,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和价值感,进而激发教师的创造动力,促使他们进一步钻研课程理论。对于学生而言,丰富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能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兴趣,丰富学生视野,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同时也有益于学校的个性发展,使学校建成特点学校。

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在平时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过程中,注意挖掘校内、外有用的教学资源,并在教学中加于运用。

1、有利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服务于新课程改革深层次推进。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一直将课程内容视为国家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误认为教材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所以,各地各校对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就局限于对教材的修改、更新、补充上。这样不仅放弃了大量鲜活的课程资源,错失了开发潜在性课程资源的良好机会,还使原有教材的传授显得格外枯燥乏味,过于抽象化,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再加上传统的课程开发制度规定全国通用的统一教材往往由教育专家、学者编写,教师的任务只是不折不扣地理解教材并贯彻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就成了教育专家、学者们特有工作,而师生却失去了选择课程内容的权力。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一支重要力量,教师们被忽视、闲置起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创造性和能动性也未能得到极好的展现。这次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做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人翁,引导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校内外、课内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这必将有利于拓宽学校教育的范围,加强教育内容与社会各个系统的联系;有利于学校树立大教育的观念,确立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有利于全社会教育观念的变革,使全民的教育意识、教育观念得到提升,推动学习化社会的来临。  

 2、有利于克服国家课程弊端,呼应新的课程形态。开发好课程资源,不仅对拓展课程研究的范围与领域,对课程学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改进传统教育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具有促进作用,从而丰富课程的类型、种类。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在化学知识的传承中的具有导引、链接、固着的功能,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更好建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弥补国家课程教学中的种种不足,促进学生对国家课程的掌握。   

3、有利于提高研究者教育素养,培养人文精神。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每一个参与教师而言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没有固定的格式或步骤能模仿,可以说课程资源的每一次开发都是一次全新的创造和探索。所以,要保证课程资源内容的成功开发,教师必须要加强学习,以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培养自己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灌输的教学模式,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从而扩展教师的教学视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中,还可以促使研究者最大限度地发挥专长、挖掘潜能,形成自己的教学研究风格。另外也可以促使研究者更加注意学习他人教学经验,分享他人的研究成果,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达到取长补短和精益求精目的。  

 4、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形成。课程资源的丰富特别是新兴课程资源会有利于推动现行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学生的主体性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创新能力等将有全新的发展;课程资源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青少年的多方面需求,为学生创造性和探究意识的培养提供条件和基础,促进青少年人格和人性的健全完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本课题的推广途径:

课题组将注册一个域名和网络空间,设计制作好“高中信息技术资源网站”,并将教学资源上传到开设的“高中信息技术资源网站”上,实现因特网资源共享,全体课题成员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全面采用课题组的网络教学资源,并在相关的高中信息技术QQ群、微信群和“金桦勇高中信息技术工作室”网站中公布“高中信息技资源网站”网址,方便其他信息技术教师下载访问并利用于实际教学中。

 

 

2、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

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

负责人金桦勇老师是吉安市现代教育技术学科带头人,江西教师网 “金桦勇高中信息技术工作室”负责人,吉安市信息技术“学科专家库”专家成员,高中信息技术一级教师,江西省永丰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已被江西省教育厅列为第三批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金桦勇老师辅导的学生参加多届江西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竞赛和江西省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并取得较好的成果,2014年参与省级课题《现代微课教育技术提高高中学科教学效率研究》1项排前三,已结题;2015年获第21届江西省中小学教师优秀教学学资源展示活动论文省级二等奖,2015年全省中小学优秀教学课例展示活动中获省级三等奖。工作室已连续四年参加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名师网络研修培训工作,已培训全省信息技术专业教师上千名,工作坊《微课制作方法与技巧》专题参加2015-2016年国培远程培训(顶岗置换、网络研修与校本培训)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 全员培训名师网络研修模块二培训,全省有近600名教师参加培训,培训效果良好。

在研究时间上,金桦勇老师能按照上级文件规定和要求,按时完成课题所要求的研究任务和课题要求进行课题实施,按时上交课题材料和按时结题,时间上有保证。

 

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

参与本课题的成员全部来自本校信息技术教学一线,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专业素养和较强的理论研究水平,其中李爱军老师是高中信息技术高级教师,杨道继老师荣获永丰县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比赛第一名,高一善老师和程金花老师辅导学生参加江西省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荣获国家级三等奖及省一等奖,杨偏老师的课件参与全市课件比赛获市二等奖,参与本课题的成员均能按照上级文件规定和要求,按时完成课题所要求的研究任务和课题要求进行课题实施,时间上有保证。

 

资料设备,科研手段:

资料设备方面:我校于2003年随着新校区建成,校园网的功能得到提升:电信100M光纤接入,百兆交换到桌面、性能/价格比较好,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便于教师随时随地上网查阅最新资料;每班配有电脑、多媒体设备等辅助教学设备,学生能够达到一人一机进行教学,学校图书馆藏有各类教育教学类图书几十万册,学校电子图书资料容量达10TB左右的电子资源,课题组的原有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有上百件,这为本课题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物质保障。

科研手段方面:

课题组采用了以下科研手段

1、调查问卷法:为了全面了解本校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情况和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需求,本课题成员利用网络发出了师生调查问卷,摸清了师生的要求,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建设的依据。课题组就硬件扩升问题,提出了经费预算计划。

2、调查研究法:主要调查校本课题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状况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对校本课程的需要。

3、文献研究法:主要是搜集、整理国内外关于校本课程方面研究的理论和经验,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经验为本课题的借鉴。

4、行动研究法:主要运用此法推进、优化、活跃整个课题研究过程。

 

四.实施方案(具体操作过程和研究方法)

 

1.实施计划(含1-3年时间的年度进展情况)。

201   年      月——201    年      月

 

201   年      月——201    年      月

 

201   年      月——201    年      月

 

201   年      月——201    年      月

 

201   年      月——201    年      月

 

2.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等多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同时,注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分析,注意吸收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与最新研究成果。本课题的研究要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1、通过发放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有关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现状资料,从而获得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一些思路,形成我校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调查报告。

2、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针对信息技术课堂和课外教育资源比较缺乏实际,组织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情境中担任研究工作,制定计划、系统地搜集资料、开发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改进教育方式,提升信息技术教育质量。

3、运用文献研究法,在充分拥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尽可能地搜集当代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文献,总结他们研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使研究少走弯路,避免走老路。从而开发出适合我校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4、运用观察和个案研究法,通过把传统课程资源与新开发课程资源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影响的比较研究,把有关研究结果运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把理论转化成实际操作原则,在实验中检验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具体研究途径如下:

1、统一研究规划

本课题研究组遵照市课题组的要求制定研究计划,定期集中进行研讨交流活动,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资源库开发设计的水平。通过研讨交流,对课题研究——即主题学习资源库建设的内容、形式、开发方法、格式标准、技术规范、评价体系、进度要求等有一个明确一致的目标。

2、分工协作开发

本研究组根据自己制定的研究计划,具体商定开发内容,分工落实开发任务,避免重复开发。同时又要相互协作,及时交流,统一进度,共同提高。边研究探讨,边开发设计,边教学应用,边修改完善。

3、统一平台应用

市课题组负责将我校研究组组开发制作的资源统一到一个平台上,各实验校共享资源,进行应用研究。在应用研究中一方面要通过实践检验所建资源的质量,找出不足,及时改进,更重要的方面是在我们建设的资源库支持下,研究探索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规律、新模式、新课型。要求在应用研究中不要单凭体验和感觉,要讲求科学和合理,要注重研究数据的积累、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可以采用应用的对比实验研究、比较研究等科研方法。

4、进行综合评价

在应用效果研究的基础上,接受市电教馆组织有关专家对资源库进行综合评价,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找出不足。

5、加工修改完善

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资源库进行加工修改,再进行开发和应用研究,形成共建共享的建库体制,逐步完善课程资源库的建设。

 

 

五.预期研究成果

 

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2017年 9  月

2017年 12 月

完成课题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金桦勇

2

2018年 1  月

2018年  6 月

完成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和选修三的所有章节知识点的教案、试卷和课件设计,教学资源建设论文交流

教案、试卷、课件等教学资源

全体成员

3

2018年7  月

2018年12 月

完成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和选修三的所有章节知识点的微课录制

微课

 

全体成员

4

2018年 7  月

2018年 12 月

高中信息技术资源网站建设与课题资源上传

网站

金桦勇

5

2018年 7 月

2018年 12 月

教学资源建设技术的改进与应用调查报告,课题中期报告

阶段研究报告

金桦勇

6

2019年  1 月

2019年 6  月

高中信息技术资源教学网站开通与运行

网站

金桦勇

7

2019年  1 月

2019年 6  月

教学资源建设制作与应用技巧,课题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金桦勇

8

2019年  1 月

2019年 6  月

课题论文

课题论文

金桦勇

9

 

 

 

 

10

 

 

 

 

11

 

 

 

 

 

 

 

六.课题负责人所在学校审批意见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七.课题负责人所在县(市)教研室审批意见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八.设区市教育局课题办(教研室)评审意见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九.省级专家评审组意见

 

 

 

 

 

 

 

 

 

 

 

 

 

 

 

 

 

 

 

评审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十.省课题研究与实验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名: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