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实验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涵义与表述

“有效率”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有效率的教学主要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有效率的教学应该是引导全体学生的学习收到实效的教学;应该是训练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的教学;应该是引导学生力求更高效率有所收获的教学。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深化课堂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有效教学要关注的是学生。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服务者,而不是一个灌输者。有效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生大智慧的发展。同时,有效教学还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品质的发展以及教师自身的发展。有效教学要关注的是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学习”,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

二、课题的提出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习惯于将课堂教学仅仅作为一个知识传授的简单过程,将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简化为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以致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课堂教学单纯为应付中考,没有了思想品德学科的自身特点,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思想实际,远离了学生的道德生活,远离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审美生活,从而也就失去了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现实意义和真正意义。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展开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实质上就是要力图唤起教师研究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以实现由“传统课堂”到“有效课堂”的教学转型,最终达到促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生命价值不断得以升华,真正实现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目标,真正让学生觉得学习这门课程有价值和意义。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结合课程改革精神,依据思想品德课特点,依据我市课堂教学的实际,一定要逐步地研究改变教学方式,致使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依据《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标准》探索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佳教学模式。根据以上指导思想,确定实验研究原则如下:

1.主体性原则:

在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价值只有在学生主体参与探究的活动中才能体现。

2.规律性原则

课题组教师不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教学,都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发挥,为生成而生成,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进行教学。

3.发展性原则

有无发展是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指标,一堂课下来,如果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是停留在课前的经验水平上,没有得到发展和提高,即使课上的再热闹也不能算作好课。

4.合理性原则

课堂生成可分为“意料生成”和“意外生成”。意料生成是师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过程与结论,在教师预设的期望之内;而“意外生成”往往是不可预测的,其结果会使课堂造成两极性效果——“尴尬”或“精彩”。不论何种效果,教师都不能刻意回避或一味追求而应立足发展,放眼全体,或“放大”或“缩小”或“搁置”或“延迟”,合理把握,灵活处理,以智慧来启迪智慧,以“生成”来应对 “生成”。

5.实效性原则

研究制定出的学习策略和教学策略能达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的。教学方式的改革中,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都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避免搞形式主义、搞花样,努力做到使大多数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四、实验内容和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达到教师教学理念和教育实践的根本转变。让教师意识到,教学活动不只是教书,而是师生在同一的学习环境中相互作用、共同成长和发展的过程。认识到课堂教学已不再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而更要关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等等。从而重视、研究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过程,强调问题解决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使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具体目标

1.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有效教学和无效教学的基本特征,寻找导致课堂低效、无效的致命因子,建构一套课堂教学有效动态生成的分析框架,提出促进课堂教学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构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模式。

2.通过课题研究,推进教师回到研究状态,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通过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及有关有效教学理论,能够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与不断改善。能够将课堂教学提升到生命的层次,从生命的高度来看待课堂教学,变学生为活生生的主体,变课堂教学为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生命发展的过程。

3.通过课题研究,学生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将会拥有充分的从事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主动地构建知识,形成技能,使得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有效地动态生成。

五、实验方法:

1.教研员精选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理论功底好,发展潜力大且富有开拓精神的青年教师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实验教师要拥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及实验基础。

2.学校和教研员跟踪检查督促,及时了解实验的进程和发展,及时进行实验的培训和指导,及时开展各种相关的研讨活动,及时总结实验的经验和研究成果,不断改善研究方案和方式,力求有所成效。

3.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个案研究等方法。本课题研究采取边研究、边总结、边推广的研究方式。

文献法:教师通过搜集、查阅资料和文献,一方面学习先进的理论及经验,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用先进的理论和经验指导课堂教学;另一方面,通过对文献的加工、比较、概括提取出适合自己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行动法: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将围绕专题,开展集体备课、一课多上、案例分析、课题沙龙等活动。集体备课采取:个人构思(形成初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个人加工(形成教学案)――课堂实践――交流反思。

个案研究:在实验中要求实验教师结合课例,每周写一篇案例反思,每月撰写一篇实验札记,每学期撰写一份高质量的实验论文,及时把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六、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9年1月)

1.制定方案

2.划定实验范围,确立实验学校,实验教师。培训实验教师,实验教师制定子课题并写出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实验研究阶段(2009年3月――2010年4月)

1.2009年3月15日――11月20日听课,写出调研报告。

2.实验材料的整理与实施课题实验研究,及时进行反馈及阶段总结。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年5月----6月)

实验材料的整理与统计,分析与评价实验效果,撰写实验报告,不断完善教学模式。

七、具体实施过程:

1.理论培训:2009年3月召开实验教师会议,要求实验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实施方案、有关的理论文章,反思自己的教学,学习后写出实施计划和体会文章。实验教师都按照要求写出了实施计划。我们还有效利用网络、公共邮箱上传课题资料,开展课题研究,随时根据需要对参与课题实验的教师进行课题讲座,如:《如何进行课题研究》、《运用案例解读课程标准》、《加强专业素质提升、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时效性》、《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初三复习课的一点儿体会》、《思想品德课堂需要“精气神”----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学案设计》等订单菜单式服务。2009年和2010年又组织教师参加了由州学院组织的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联培训学习,两年来共留了10次作业,并对实验教师上传的作业及时进行批改,网络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随时进行学习,通过理论学习和培训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2.听课调研和组织召开座谈会:对实验教师进行听课调研,并撰写听课调研报告:平均每年听实验教师的课有5至6节,三年来我们两位教研员共计听课350多节课;撰写了24份听课调研报告;在听课调研过程中组织实验教师召开座谈会,每学期1次,共计8次。座谈会主要交流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进而完善了教学模式。在听课调研过程中发现实验教师有好的经验、好的做法,我们就大加表扬和鼓励,并以此为契机、为桥梁,让其他实验教师一起来听课、议课、磨课、写反思等,推进了课题实验研究的进程。调研中指导参与实验的教师做好问卷调查、试卷质量分析、写教学反思等过程性材料。

3.组织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我们两年内共组织了5次大型研讨会活动、每次活动前都组织中心集体备课,集体备课采取:个人构思(形成初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个人加工(形成教学案)――课堂实践――交流反思。在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实验教师都能再次学习课题有关的理论,反复进行磨课,教研组、备课组群策群力,在研讨会上为全体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师进行说课,谈自己的课前设计(如何运用?为什么?要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及课后反思(成功之处、失败原因、今后行动的方向),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展示了我们思品学科的课改成果,也对其他教师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并要求其他老师评课,要求说出至少一、两点值得学习的地方,也要指出至少一、两点值得商榷之处,并结合前一阶段的课堂实践,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具体活动如下:

2009年10月16日,在本市四中成功召开了珲春市教育学会中学思想品德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课题研讨会,出课教师是本市四中李世芳和五中田海莲,年会的两节观摩课体现了“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为教师如何上好学案式教学提供了可借鉴之处。

2010年4月13日,在本市三中和六中召开了珲春市中学思想品德学科中考经验交流会暨“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课题研讨会。大会观摩了四节中考复习课,出课教师是本市三中张敏、本市四中王艳、本市六中蔡明子和梁姬兰。所有与会教师在会上畅所欲言,交流复习方法,部分教师还提供了高质量的中考模拟试题和本校的2010年中考复习计划。

2010年11月2日,在本市三中和五中召开了珲春市思想品德学科“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课题阶段成果展示会。出课教师是本市三中郑亚南和陈秀梅、本市四中陈淑娟、五中黄贞顺和俞英姬。五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理念,使课堂教学研究成果得以推广和使用。

2010年12月,为了进一步推进“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和“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改革,整合我市教学资源,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举办了全市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同课异构”教案(学案)评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十一位教师获得了一等奖,其中有7位实验教师获得一等奖。

2011年4月14日,在本市五中组织召开了珲春市中考经验交流会暨省级课题“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研讨会。大会观摩了两节中考复习课,出课教师是本市四中李世芳和五中田海莲。这两位教师的课都体现了“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运用了“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基本教学流程,推进和完善了“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

4.教研员上课:这两年为了发挥教研员的引领作用,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步伐,我们每学期都到基层上实践研究课,采取和实验教师同课异构的方式,并在实践课后组织研讨,最终形成共识:教师教学仅停留在关注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完成还远远不够,应该是课前思考要缜密、方案要简约,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出现意想不到的闪光点和生成点,教学才会激情洋溢。教学案要简约,它是师生两个主体知识互动、情感互动、思维碰撞的过程。

5.请上级主管部门的专家进行经常性地实验研究指导,召开专题实验研讨会,解决实验中的具体问题。我们邀请了珲春市进修学校科研室老师在2010年4月为实验教师进行了《科研课题常规管理内容》讲座,使大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有章可循,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2011年珲春市教师进修学校科研室又组织了有关课题进展情况的汇报会,对这一阶段的实验进行了总结和做了怎样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的专题讲座,这次报告为我们顺利结题做了很好的铺垫。

八、分析与讨论

1.问卷调查

表一: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情感相关调查统计表

教学方法喜欢                                                    人数百分率不喜欢人数百分率反馈的信息
1、教师很少讲,我们实在不懂再讲7167.6%3432.4%多数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2、教师多讲,我们多听4139.0%6461.0%教师适当、有效的讲解有助于学生在有限时间内理解、掌握知识点和问题。
3、课上经常进行讨论,大家都可发表意见10196.2%43.8%讨论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
4、没有讨论,教师问我们答1110.4%9489.6%一问一答,不给学生讨论展示的机会,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考的热情。
5、遇到不懂的问题,老师讲给我们听,并把答案抄给我们4441.9%6158.1%不引导、启发学生,机械照搬照抄,抹杀学生积极性,助长学生懒惰习气。
6、遇到不懂的问题,老师鼓励,引导我们自己解答9691.4%98.6%及时引导鼓励学生,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7、你是否喜欢教师提供预习案指导我们带着问题看书查找知识点等7470.4%3129.6%有针对性、有组织的指导利于学生及时、准确地把握教材,掌握教材问题和知识点
8、教师与学生共同思考讨论后总结概括知识点9287.6%1312.4%教师与学生共同概括、总结知识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融洽师生感情
9、是否喜欢小组合作交流思考问题9792.3%87.7%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自由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                                                    力。
10、是否喜欢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读、说、演等才华9186.7%1413.3%绝大多数学生都有表现的欲望,教师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教学,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

表二:关于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表

1.你明确要上的课的教学目标吗?

A、非常明确  B、有时候不明确C、几乎不明确

2.课堂学习中你主要用什么途径解决问题?

A、 独立思考    B、与同学讨论解决  C、听老师讲解解决

3.当你的看法和老师不一致时, 怎么办?

A 、争取发言      B、愿意表达但不主动  C、无表达欲望

4.别的同学展示的时候,你在做什么?

A、积极思考   B、 等待同学回答C、 不太关注

5.你有参加讨论并有自我展示的机会吗?

A 、经常有  B 、有, 但不是很多   C、很少

6.在课堂上你有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吗?

A、 经常有  B、有,但不是很多   C、很少

7.在课堂上老师用鼓励的语言吗?

A、 经常有   B、有,但不是很多  C、很少

8.你在预习时是否查阅有关资料?

A、 经常找遍资料做进一步了解B、偶尔找一点资料C、没时间找资料

9. 你上课时的状态大体是什么?

A、 想记住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B、把握知识要点    C、总是在思索”为什么”

10.小组讨论过程中是否能针对问题发表个人见解?

A、经常有   B、有,但不是很多   C、几乎没有

11、你认为课堂“当堂检测”有必要吗?

A、非常有必要   B、有必要  C、没有必要

表三:关于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统计表

题号ABC                                                                                                          反馈的信息
人                                                    数百                                                    分                                                    率人数百                                                    分                                                    率人                                                    数百                                                    分                                                    率
15451.44744.843.8教师交待教学目标较清楚,但还应强调  
25754.34542.832.9教师能够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38480.01716.243.8学生能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还应及时有效地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48379.02120.011绝大多数学生有学习兴趣和愿望。
56259.04038.132.9绝大多数学生有上进心并能积极参与,教师还应多地给学生表现展示的机会。
66057.14341.021.9教师在设计展示的环节时,应多给后面学生活动的机会。
77470.42725.843.8目前教师比较注重赏识教育,还应加强
87066.72624.898.5在预习的环节还要很好的抓效率。
93129.56057.11413.4在抓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思考的能力。
107066.73028.654.7多数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但还应给少数同学机会。
114139.04643.81817.2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明确学习任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表四:实验班纵向对比质量统计情况对比:

时间学科人数总分平均分及格人数                                                    (36-50)及格率优秀人数                                                    (51-60)优秀率
2009.5思想品德53人255448.236人67.9%15人28.3%
2009.11思想品德53人268150.624人45.3%28人52.8%
2010.1思想品德50人257051.415人30%34人68%
2010.6思想品德49人255052.415人30.6%34人69.4

2.分析与讨论:

(1)通过表一的调查统计数据可以反映出最受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是【(3)课上经常进行讨论,大家都可发表意见】占96.2%、【(6) 遇到不懂的问题,老师鼓励,引导我们自己解答】占91.4%、【(9) 喜欢小组合作交流思考问题】占92.3%。而这三项内容的性质上是相同的,即都具有活动讨论性、独立自主合作性与师生、生生相互交往默契性。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是【(2)教师多讲,我们多听】占61.0%、【(4)没有讨论,教师问我们答】占89.6%、【(5)遇到不懂的问题,老师讲给我们听,并把答案抄给我们】占58.1%。(2)(4)(5)这几种方法的实质正好与(3)(6)(9)相反,都是学生处于被动、机械、静止听课的特征,不符合学生“需要尊重”“需要相互交往”和“自我意识增强”等心理特征。

(2)从表三问卷调查统计数据能够了解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两个班为例,进行了两次调查,时间相隔将近一年。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转移的比重大了。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变化是肯定的。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教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听懂、学会,一些老师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讲得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很少、导致学生对学习厌烦;新课程要求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的理念来评价课堂。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选择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好的教学方法来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要贯彻新课程理念,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互动,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目的,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3)表四数据是珲春四中一个班两年间的成绩统计,从数据上看,学生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在逐步升高。当然,数据中也存在一些隐含的因素,如考试人数到2010年有减少,但我们从优秀人数来看,到2010年数量上有大幅度提高。这说明教师注重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平时强调让学生多熟悉教材,尤其是特别关注对中下等生的情商培养,教师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规范答题等。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发挥各组组长及组员的力量,在教学中注重观察和关心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采取鼓励和表扬的评价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很好的实现“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以学论教、以学定教”。

总之,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读书、思考、质疑、实践、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学”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升华需要教师“教”的得法,才能唤醒并激发学生思维,使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成为学生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肥沃土壤。

九、实验结果

1.在实验中,教师观念转变,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定教,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最终目标。

教师行为转变有两方面,一是以重视知识的传输的教学设计转变为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设计;二是以重视教师自已的课上得是否顺畅,是否讲透转变为学生自主学透,重视学情分析,以教材为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本,让学生经历学习中的沟沟坎坎,学生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师生共同合作总结交流。尤其重视自主学习时间的保证、学习方法的习得,学习兴趣、积极乐观学习态度的培养。

实验教师能力求运用“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无论是在转化师生角色,变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上,还是在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上都取得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而是尝试运用了小组合作开展知识竞赛、辩论、情境表演等形式教学;课堂中看到了学生积极抢答、合作交流的热烈场面,也看到了学生对知识有了质疑和敢于提出问题的意识。

2.在实验中,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

珲春四中在课题实验过程中为全市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向纵深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们在校长的带领下、在教研组长的亲自指导下,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尤其是珲春四中的王艳老师在2009年就形成了情境感知、提出问题---预习题纲----小组合作探究情境问题----情感升华、内化知识的教学模式。王艳老师实现了“以学为主、当堂达标” 、“先学后教”以及“预习提纲和课堂展示”的有机整合。

3.在实验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思维的方式。学生更多的主动地学习,老师主动让位,学生独立地读题、读文、看情景等来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学生爱发言了,而且喜欢求异,乐于用充分的理由来说服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喜欢与人表达和交流,乐于合作;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多起来了,他们懂得欣赏别人的学习收获,展示自己的体验成果。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领域、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与人格的健全和发展的过程。

4.在实验中,培养锻炼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我们共有15位实验教师,其中三中有7名、四中4名、五中3名、六中1名,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1名教师承担了出课任务,在2010年10月珲春四中的王艳代表延边州参加了吉林省中学思想品德学科首届教学新秀的比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出课和比赛,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要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应不断充电,加强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深入研究新课程教学法,拓展自己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率。

在2009年10月16日年会中四中课题实验教师杨树新老师进行论文经验交流,论文交流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在改革过程中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做法,经验交流再一次鼓足了大家的干劲,坚定了大家的信心。

在年会论文的评选中获得州年会一等奖的有:孙丽红《思想品德课中的德育教育》、李红玲《思想品德课初三复习的几点经验》、田海莲《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黄贞顺《思想品德课“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州级二等奖的有刘春花《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的语言艺术》、郑亚南《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张敏《思想品德课上培养学生德育品质的尝试》、金美花《初中思品课中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我们的教师在课题实验开展的过程中、在年会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在观摩课堂研讨课的过程中开始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并能扬长避短的为我所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自觉地运用,及时记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此策略的成功之处或失败的原因,形成教学案例、教学反思、随笔等。在2010年12月组织的同课异构教学案评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课题实验教师有:陈秀梅、杨淑新的《学会调控情绪》,李红玲、刘春花和王艳的《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李世芳的《灿烂的中华文化》,进一步推进“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改革,整合我市教学资源,发挥了实验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成果

调查报告:2份

结题报告: 6份

论文:10

典型教学案例集萃:7份

教学模式的形成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导入学习课题

(2)明确学习目标----出示导读指南----学生自主学习

(3)组内质疑解疑----教师观察点拨----展示自学成果

(4)探究生活情境----交流讨论评价----拓展延伸总结

十、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课题研究的指导力度不够,导致有些实验教师只流于形式,缺少过程的记录。

2.教师的引导、点拨策略、学案的编写和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不够,应进一步在实践中研究,并不断得到修正。

3.“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模式在操作层面上升到理性总结方面,缺乏理性思考,理论上的研究不深刻。

十一、实验小结:

从课题的实施到现在已经将近五年多了,通过五年多的实验,让我们体会了科研的好处,研究根植于一线教学,直接作用和促进第一线的教学。转变教学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实验,我们的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实施过程都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和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参与,关注学生思维发展过程,着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课题的研究,推动了我市中学思想品德学科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促进了我市研究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在专家的引领下向有经验的先进学校和老师学习,借鉴有效教学的经验,真正实现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教育科研部门的直接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们仍将继续不断地将这一课题深入研究下去。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