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情景体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实践》结题报告

《探究情景体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实践》结题报告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黄堽镇黄堽中心小学 朱朝东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关注人的生命发展的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人的发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的发展已成为新世纪的主话题,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对象,是可塑造的生命。第四次全国少代会提出了“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教育活动,强调学生的内心感受,强调尊重少年儿童的主体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写作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渠道,是走向社会的“介绍信”,写作是更好拥有生活的需要。

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等弊病成了不治之症,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以下几点:

(1)许多小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只是把作文当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一项任务罢了。

(2)在写作自己的经历和体验的过程中,学生表达内容公式化,矫饰得过于完美,不自觉地存在着一些伪真实的观念和做法。

反思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大都为应试而作,为应试而教,充满了功利色彩。

(1)作文脱离生活。学生关在屋子里闭目塞听、闭门造车,作文成了无源之水。

(2)教师包办。从作文命题、立意、选材、列提纲到习作的评改,教师一人包揽,学生只能按教师设计好的“图纸”砌砖,完全剥夺了学生习作的自主权。

(3)说写脱节。学生作文光写不说,取缔了“说”这一必要的训练形式,割断了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这一密切相关的统一体。

针对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以及我校作文教学的需要,特提出“创设体验情境,促进小学生习作能力提高”这一课题,围绕以下目标开始实验与探索。

1.着眼于学生的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探索有利于学生摆脱“应考”作文奴役,形成个性化、生活化、需求化、环保化的诚实活泼的“文风”的作文教学方法。开发并建构生活化、开放化的作文教学系统。为学校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可借鉴推广的作文教学经验。

2.解除学生的畏作心理,培养其关注生活、关爱生命的人文意识,以及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勤于攫取生活、勤于思考各种现象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敢于、勤于、善于、乐于说真言、写实话、吐真情。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的意识、兴趣、能力、习惯以及对生活和习作负责任的态度。

二、课题界说

情境:在《现代汉语词典》有三种意思:(1)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2)情景;境地;(3)现在所处的情况。通常情况下,情境是指在一个具体场合下,与当事人直接有关的全部社会事实及其组织状态。通俗来讲就是在一个场合下,和某人相关的所有人、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体验:是指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主体借助经验运用直觉,通过感悟来理解外物时所感受到的心灵震颤。作为教学,体验本身只是一种手段,教师

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从而产生切身体会。

体验情境:是指学生参与某种情境或活动中的亲身经历,获得真切的感受。

创设体验情境:实质上是设置一种背景,铺垫一种情景,是一种思维与情感的激发所做的准备。心理学认为,创设体验情境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感官追求,思维激活,记忆强化。

创设体验情境,促进小学生习作能力提高:是指在教学中设置一种背景,铺垫一种情景,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其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体验生活,为习作积累素材,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研究依据

1.现代教育理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实践与体验是学生获得学习知识和技能最主要的途径和方式。让学生讲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只有亲自体验了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喜欢作文、乐于写作的情感,点燃他们写作的热情。

2.文学创作的萌芽理论

虽然小学生的写作不能和作家的文学创作等同起来,但这并不否认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的写作可以看作是文学创作的萌芽阶段。若没有生活的积累,就没有习作的内容,我们的一切习作训练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当学生有了表达的愿望和内容,才为我们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供了可能。因此,我们提出的情景体验性作文是从作文内容入手,通过创设情景,增添学生的生活阅历,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内容。小学生是能真实地反映自己的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3.新课标的理论

新课标为“情景体验作文”的教学提供最为直接的依据。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三至六年级提出的写作要求是:关心周围的人、事、物,逐步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及时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感;写熟悉的人、事、物,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情,能依据生活和知识的积累展开想象,使文章具有一定的感染力。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也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理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4.语文即生活的理论

我国一代宗师叶圣陶老先生指出:“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德国哲学家狄尔泰强调生命的历程即体验的过程。作文是学生真实情感的再现,个体内在的感受体验,这些情景的再现,和体验的过程都离不开生活,那么作文就应该是学生生命在生活中体验和成长的过程。

四、研究措施

1.我们严格以“务实、精干、敬业、敢闯、敢创”为基准选拔课题攻关小组成员。全体成员均为师德纯、师风正、勤学习、善反思、肯钻研、有闯劲、观念相对较新、能力相对较强、业务相对较精、能吃苦耐劳的研究型教师。

2.课题组定期举行学习与交流制度。课题组每周一次的集中学习,举办经验交流研讨会,现场观摩课。每月举办一次课题研究论坛,进行实验结果的调查分析和个案研究,搜集了各班实验情况的资料,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并及时对相关实验班级提出改进意见。积极推进理论知识的快速更新,层层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入

3.调查研究学生对作文的态度、兴趣、习惯、作文课的满意度、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等。通过问卷调查,抽样学生作文簿、读书笔记、日记等办法写出“创设体验情境,促进小学生习作能力提高”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以便更好的开展研究。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体验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产生深刻的体验,成为作文的“活水源头”。引导学生在常规的作文教学课上体验、在实践性学习活动中体验,体验群体交往生活,体验家庭亲情生活,体验社区实践生活。

5.搭建多个平台,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成功与不足。充分利用校刊、文学社社刊、宣传长廊中开辟作文专栏、班级板报布置中设置作文角、学校广播(电视)台等阵地,给他们一次次作文发表的机会,以激励他们,让他们体验成功。开展各种作文竞赛活动,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

6.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作文创设体验情景的探索研究,建构体验情景作文教学模式。体验——交际——习作——讲评

五、研究成果

经过研究,我们探索出作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途径和方法,构建了体验情境作文教学模式,形成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步骤与方法,总结了体验情境作文的评价方法。

(一)探索出情景创设的途径和方法

1.常规的作文教学中情景创设的途径和方法

(1)想象作文

通过创设情境,进入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和创造美。可以利用生活、实物、图画、音乐、语言、表演等途径,创设丰富的、形象生动的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对创设的情境进行细致的观察,使学生在那些丰富而有美感的情境中获得美的感受,产生美的愉悦。当学生沉浸在美的情境中时,就会在内心深处萌发表达美好事物的愿望,就会调动全部智慧、选取最美的语言来描述美好的情境,抒发美好的感情,创设形象生动的作文情境,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又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美的欲望。

①创设对比或连续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联想。

②创设表演、绘画、制作的情境,使学生入境生情。创造离不开生活,儿童的习作更是如此。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而发,必须要有相应的生活体验与经历。当孩子缺乏某一方面的经历与体验时我们就必须创设条件使学生经历与体验,当学生的相关体验与经历尚在头脑中沉睡时,我们又需要将其激活,而创设绘画、实验、制作、操练与表演的情境就可以达到上述目的,不但使学生入境生情,而且为其创新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记实类作文

创设情境是让学生先感受后表达,是充分利用形象为学生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激起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在运用语言过程中有形、有情、有境。作文教学创设情境,“激情”是手段也是目的。记实类作文包括写人、写事、写景、状物等。我们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以下方式创设体验情景:

①以师情陶生情。教师在上作文课时首先要充满激情,以亲切的语气、真挚的感情去影响学生的情绪,从而诱发学生作文的内驱力。情境的创设首先有赖于教师的语言引导。教师用生动具体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语调进行设疑、释疑,引导、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把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传导给孩子们,学生才能以情融文,以文陶情。

②借助图画、录象、音乐等手段“煽情”。情境有时体现在意境中,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播放录象或音乐,展示某种生活画面,再现某种生活场景,营造某种氛围,煽动某种情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其中。写作时有了感受,有了情绪,思想不在游离于作文内容之外。以境促情,以境悟情,情动于衷。作文教学创设情境,“激情”是手段也是目的。记实类作文包括写人、写事、写景、状物等。我们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下列方式创设体验情景:以师情陶生情;借助图画、录象、音乐等手段“煽情”;情节表演融情;动手操作蕴情;走出课堂,在生活中激情。

③情节表演融情。把抽象的文字化为有形的语言、动作、表情、音响综合的表演,这是创设情境常用的方法。通过生动的表演,让写作者沉浸于情节之中,幻想自己成为故事的主角,体验角色的情感。例如:

④动手操作蕴情。通过操作淡化文字,让学生全身心地去触摸,去操练。如动手画一画、贴一贴、剪一剪、做一做等。通过操作,形象地感知事物,产生亲切感,觉得有话可讲,写作时自然通畅淋漓。例如教学习作《我喜欢的水果》

⑤走出课堂,在生活中激情。为学生提供写作材料,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素材,这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一环节激起写作的热情。我们曾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走访因旧房拆迁搬入新居的同学家,耳闻目睹周围的变化,深切地感受到生活越来越美,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感受,学生的调查报告也是有感而发。又如教学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时,教师把学生带到附近的公园,看树、看花、看运河、看船楫,想象人们在公园里休息、锻炼的情景。让学生真正爱上这里,把情感化为文字。

(3)应用类作文

小学生应用作文能力的培养一定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兼顾应用文写作的特点。因此,我设计三个策略,即:趣味性策略、情景性策略、生活化策略。利用网络、计算机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针对即时事件,捕捉需求,创设情景。

2、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创设体验情境

在校的学习生活不仅是其一天活动时间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一天生活中最丰富的部分。他们对同学、老师、集体的感情,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成功与失败等均有着深刻的体验。校园学习生活是学生作文巨大的素材储备库,也是学生学会写作文的重要实践训练基地。

(1)体验校园人文环境,感受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的一花一草、一物一器都彰显着校园人文环境。带领学生细细体味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渐入“物我合一”的境界,校园文化也能成为学生写作成果的一大亮点。体验校园人文环境,感受校园文化建设。

(2)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创设体验情境。我校确立的是多元化开发学生智能的教育目的,所以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搭建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项目齐全的艺术节大舞台、运动会、主题班会、读书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各学科竞赛等等,真是数不胜数,学生得益不少。从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活动空间,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丰富了。在这些活动中,由于学生从不同角色投入,体验也不一样。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校园生活中收集信息,让学生留心观察每一次活动,并把活动的过程及感受随时记下来,积累了不少写作素材。

3.在温馨和睦的家庭生活中,创设体验情景。

家庭是学生成长中的避风港,也是学生真情实感最为直露表白的场所。我们采取下列办法,创设体验情景,让学生在作文中吐露真情,感人肺腑。

(1)设立亲情信箱,架越心灵沟通的桥梁。我们鼓励家长动笔给孩子写信,用书面的方式来和成长中的孩子交流。交流从口头搬到纸上,就少了许多说教,多了几分平静,他比口头谈话更理性,表达更准确,能够自然过滤掉口头语言中的一些过激的不好的词语,能够给学生更多的反思的空间。作为孩子,学生在信中表达对父母长辈的亲情是建立在对他们细微的观察、体验的基础上,一字一词一句的运用是再准确不过的。

(2)开展亲情活动,“我笔写我心”。我们先后开展过“夸夸我的长辈好”、“父母眼中的我”、“为妈妈洗脚”、“献给母亲的歌”等主题活动,并相继开展了征文活动,让学生通过表达心声,把情感升华,涌现出了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亲情作文,洋溢着风土人情的乡情作文等一批优秀稿件。

4.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创设体验情景。

社会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作文素材,是学生习作的一个“大课堂”。我们指导学生接触生活、接触社会。虽然学生大都接触生活的面比较窄,但我们让学生抓住每一次亲身经历的机会、细心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体验感悟现实生活,从中直接获取反映社会风貌、人情风俗的材料。鼓励学生以日记或游记的形式进行记录,激起热爱生活的情感,从而为习作开拓鲜活的源泉。除以参观、浏览、访问、参加劳动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耳闻目睹这些直接体验外,我们还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动态,通过多读书报、多听广播、多看电影和电视及上网浏览信息等途径,丰富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

5.搭建多个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1)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感悟,以读促写实现自我精神的成长。(2)让学生上台演讲,以讲促写提高写作能力。(3)给学生搭设舞台,让写作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

(二)、构建了体验情景作文的教学模式

在这里,我们根据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以及比较成功的作文教学故事(或片段),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践加以探讨。

1.组织活动,营造氛围,诱发学生的体验。

(1)“未成曲调先有情”——组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

(2)“情操千曲然后晓声”——营构“情动于中”的体验场景。

2.激活原型,生成表象,唤醒学生的体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原型”体验,要唤醒这些体验,应将学生置身于实际生活中。

3.抒发真情,张扬个性,流泻学生的体验。作文教学中,一旦学生的语言沾染强烈的情感色彩,那么,我们说这样的作文就是富有个性色彩的。

4.在体验中交流,把亲身体验转换为口语表达。课堂是学生发展的主阵地,教师应切实地体验情景后,让学生充分表达,构建让学生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三)形成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步骤与方法

体验式作文教学是一种新型的作文教学指导模式,相对于传统的作文教学,它更加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注重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价值取向,一句话,它关注写作的全过程。

(1)确立主题。根据教学目标或环境要素或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确立写作主题。

(2)感悟积累。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大千世界,客观冷静地思考,充分阅读,适当模仿借鉴,确定写作重点和方向。

(3)交流合作。让学生相互交流,进一步充实材料、理清思路,列出写作提纲。

(4)构思成文。学生写作并认真修改作文。修改作文主要是引导学生从选材、立意、结构和语言等几方面着手,对文章进行重新审视、精心锤炼。

(5)反思评价。教师反思作文教学的成败得失,对习作进行评价

(四)总结了体验情景作文教学的评价方法。

体验情景作文教学作为一种发展性的作文教学策略,评价是多纬度的、整体性的。

1.多样化的评价标准。作文教学的内容、形式、要求都必须具有多样性,作文教学评价的标准标也应当多元化。“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多一些表扬,就会多出一些习作天才;多一些激励,就会多出一些作文能手。

2.多层面的评价主体。以前常常是教师作为评价的唯一主体,将作文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一一学生排除在评价主体之外。在体验作文的教学评价中,评价主体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要做到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师生互评相结合,但三者各有侧重。师评重在对学生参与体验教学的程度和体验感受方面,学生自评重在个人意义和自我实现愿望的获得,师生互评重在体验教学中互沟通的民主性。

3.多样化的评价形式。体验教学应以过程性评价或形成性评价为主,以终结性评价为辅。要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多样化评价,让学生全面发展,尽显青年蓬勃的个性之美。如本次习作的最佳开头人、最佳结尾人、最佳细节人,最佳字体人,最佳构思人,最佳态度人、最佳情感体验人等等,最佳越多越好。

六、研究效果

(一)提高了实验班学生的习作综合素养。

1.畏作心理基本消除,习作兴趣日趋浓厚。现在,大部分学生的畏作心理都基本消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地作文有浓厚的兴趣。

2.习作质量明显提高,持续发展后劲十足。实验班学生的作文水平明显提高,构思新颖,语句通顺,用词准确。优美,能写出真情实感。

3.相关习惯得到培养,相关能力继续提升。养成了良好的作文习惯,修改作文的能力明显提高。

(二)提升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实践水平。

全体课题研究者的工作视野进一步开阔,教学理念进一步新锐,业务理论素养和理论提炼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和教研(尤其是习作教学方面)实践能力得以增强,习作教学经验进一步丰富。多位实验老师的论文发表或获奖,如:《在体验中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获奖,《浅析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策略》获奖……

(三)总结了实用性较强的体验情景教学模式。

经过一年的实践证明,“创设体验情景,促进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课题实验已取得较明显的成绩,课堂教学结构是科学的、高效的,是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研究课题,是完全符合当前创新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改革的方向的,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作文个性化的形式和内容,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学生,使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我们收集并汇编了学生优秀作文集《彩虹桥》;全校百分之七十学生通过四级、五级、六级的作文考级,共有两百多人获得特等奖和一、二等奖。学生习作在省市县级刊物上发表三十多篇。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黄堽镇黄堽小学朱朝东同志:

经总课组审核批准,你申报的独立子课题项目《探究情景体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实践》获准通过立项,被列为国家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全国重点重点课题《中华国学融入学科创新教学的实验研究》总课题组的独立单项子课题。现批复如下:

独立单项子课题名称:探究情景体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实践

课题类别:全国重点课题子课题

课题编号:DCF13011—0034A

调研经费:自筹

课题承担人:朱朝东

立项时间:2016年1月

结题时间:2016年12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