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良庆区那马初级中学莫祖越《创意法教育下的初中体育因材施教的途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创意法教育下的初中体育因材施教的途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莫祖越
南宁市良庆区那马初级中学 (广西南宁)
一、 问题提出
新课标实施过程中体育课评价使第一线教师感到迷惘和困惑,在操作层面上,习惯于九年义务教学大纲中体育评价标准,有内容,有标准。可是新的课标只是纲领性的框架,具体的操作还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条件安排内容,操作的内容上过于微观,不符合学科特点,过于宏观,容易走形式,不利于对教学结果的检验、反馈、评价,记录的内容过繁,不易操作,内容过简不翔实,不客观。结合对新课标的理解,及工作实践经验,设计方案分为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形式,本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激励、反馈作用,探索出一套具有体育特色的评价方案。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体育教育在教学法和教育概念上也实现了创新。因材施教是体育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法。根据学生的适应性进行教学一直被广泛用于初中体育教学,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根据学生的适应性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得到发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认知,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是传授体育知识、体育基础技能,提高体能和开发学生智力不可缺少的途径。然而,大多数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对体育教育的关注并不多。受素质教育大众化的影响,学校和教育者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强调体育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完善体育系统,教学效率将大大提高。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1.创意法教育理论
1)、基本认识
创意法教育是一种遵循“最差即最优”的平等教育理念的创意方法教育体系。教育者运用自己的创意思维,对受教育者的创意思维进行展示、修复或者激活,从而使受教育者的左右脑思维得到和谐发展。从学生层面来说,它是一种“创意法”的教育,将一切知识最终归结为“创意法”;从教师层面来说,它是一种教育的“创意法”,教师使
用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创意法”。
2)、指导意义
在具体实施中,创意法教育提出了横向操作模式和纵向操作模式。横向操作模式运用于不同思维类型的学生:
1、把“最差生“的创意思维“展示“。
2、把“一般生”的创意思“修复”。
3、把“最优生”的创意思维“激活”。
纵向操作模式运用于同一思维类型学生的不同阶段:
1、零起点教育阶段。
2、简易教育阶段。
3、平等冒尖教育阶段。综合横向和纵向操作模式,创意法教育也形成了普遍适应于各科学习的纵横学案模式。
创意法教育的操作模式对初中体育因材施教途径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的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把学生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到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题研究在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变换教学手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围绕研究目标,开展阶段性调研活动,听取各方面意见,探索新的策略,定期总结调整实验方案,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主要采用的方法有:
1).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学生体育兴趣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体育学习上的真实情况。
2).观察法:通过对学生参加课题前后不同表现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
3).测试法:对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进行跟踪测试。
4).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先进理论的学习,增强课题研究的科学性。
5).观察法通过体育课观察学生上课情况,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表现做详细记录。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因材施教教学开展的研究。
2.因材施教消除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负面情绪的研究。
3.技能水平分组教学提高学生体育热情的研究。
4.教学分层提升教学质量的研究。
四、预期的目标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因材施教教学的开展。
2.因材施教,消除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负面情绪。
3.进行技能水平分组教学,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热情。
4.利用教学分层,提升教学质量。
五、课题研究任务分工
课题负责人:莫祖越负责课题研究工作,撰写课题研究方案,收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体育学习上的真实情况。通过对学生参加课题前后不同表现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对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进行跟踪测试。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先进理论的学习,增强课题研究的科学性。通过体育课观察学生上课情况,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表现做详细记录。撰写结题报告,组织、策划、协调课题研究活动。
六、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3.4——2023.4)
(1)确定研究的对象、范围
(2)收集相关的各类资料,做好资料调查的表格
(3)制定研究方案
2、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23.4——2024.3)
(1)将课题方案具体细化,开展全面实施。
(2)开展进一步的深化研究,为结题收集充分的研究资料和阶段性成果。加强理论学习,进行课题实验教学,收集研究资料,掌握实验根据。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4.3)
分析整理资料,数据撰写结题报告,申请课题验收。
五、课题成果预期呈现
1.课题援救阶段性报告。
2.研究过程中撰写的教学过程与反思、论文、课件、课堂实录等过程性资料。
3.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七、课题组织
1、研究对象我校初一学生一个班共51人,初二学生二个班共102人,初三学生一个班共50人发放问卷调查203份收回203份。
2、研究结果有真实性和推广价值:对参与评价实验的学生进行了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评价能力和端正评价态度,这些措施都是简单易行和可操作的。因此,我的课题研究结果是真实可靠的,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3、研究结果具有可操作性:我在研究中分析了学生的现状,探讨和总结了体育课学习态度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不断观察学生的态度和了解学生的反馈意见。
八、参考文献
1.《最差即最优——创意法教育文集》,郭成志主编,2012年出版,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1罗秀美,初中体育开展因材施教探究[J,卷宗,2018. [2)何飘,试论初中体育课中的因材施教与教学多举措[J],东方教育,2014,000(002);261-261. [3】金秀平,因材施教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青少年体育, 2015(1);2. [4] 傅锦花,论因材施教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2021(30);0169-0169. [5] 龙欢,因材施教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CI//2019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成都会场)论文集.2019.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孙芬《中学生物教学中…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