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U教学方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DKU教学方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强调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4个艺术核心素养,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贯穿艺术学习的全过程。在新版艺术课程标准中将重视艺术体验、提高艺术表现能力、提升创意实践能力、感受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会理解尊重和包容作为艺术总目标。《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更加强化学科实践,注重“做中学”,在核心素养和艺术总目标中都强调学生的体验和表达,而在传统的讲授方法中,指向性任务的实践活动较少,无法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形成更深厚的文化感知。

目前,我们学校在美术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初中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领域的课例较多,其中,老师带领学生欣赏作品并讨论分析作品内涵,了解画家艺术风格,整节课只有老师的讲解和部分学生的问答反馈,教师无法对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形成整体把控,无法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的审美感知。

(2)初中阶段学生对美术课兴趣不高,欣赏美术作品并表现美术作品的能力薄弱。

(3)在实践性较强的“造型表现”领域课例中,只有部分学生积极配合老师完成绘画作品,有一部分学生造型能力弱或没有准备绘画工具,导致课堂参与感和收获度很低。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教研和讨论,请教学科专家,分析美术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有以下原因:

(1)教师设计的教学实践活动较少。在着重培养 “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美术核心素养的课例中,教材中的实践性活动较少,教师在讲授时设计的实践性活动更少。

(2)教师设计的实践环节只针对作业环节。常规的教学设计在导入、新授、拓展等环节中以教师出示引导为主,只有在课堂作业环节需要学生进行实践,学生通过实践才能遇到不同的问题,更有一部分学生在导入和新授环节中没有认真听讲,无法完整完成作业活动,形成对本节课知识的认识。

二、核心概念界定

DKU教学方法:DKU教学方法由林恩·埃里克森的KUD教学方法演变而来。KUD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事实性知识层面上能“知道”(Know),在概念性层面上能“理解”(Understand),在技能和过程层面上能“做”(Do)。DKU教学方法把“Do”提前,通过指向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或项目活动的“做”(Do),“知道”(Know)学科本体或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理解”(Understand)可迁移的观念或理念。

在本课题中,DKU教学法强调实践性较强的“做”(Do),教师在导入、新授、实践评价环节设计不同的实践内容项目和任务,加强学生的参与感,在“做”(Do)中形成“知道”(Know),在几个“知道”(Know)中形成各自的“理解”(Understand),适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教学方向。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018年美国林恩·埃里克森和洛伊斯·兰宁在《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一书中指出KUD教学方法,将“做”(Do)放在最后一步,重点强调了“做”(Do)的重要性,DKU教学方法的理念和命名由此而来;

2022年8月《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2022年版 美术)》中李元欣指出一个问题:“DKU教学方法如何操作”,其中详细讲解了DKU教学方法的含义和模型,列举展示了DKU教学方法的完全版案例,论证了聚焦“Do”的DKU模型的可应用性,但该案例是“第五届蒲公英行动·贵州重安乡村学校美育浸润夏令营”活动的课程设计,目前在国家课程中,还没有相应的课例实践应用研究;

在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2021年06期《中国中小学美术》中李力加的《不同学习观下学生能力的转变与提升—创造性思维与跨学科学习的思考》、2010年李春华的《培养创造性 突出实践性——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之我见》等文献中都传达了在艺术教学中教师开展项目式教学,使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培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如:“艺术教学要通过各种艺术实践活动,激发想象、调动情感、创造形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认识世界的途径,尊重学生独特的感知体验和多样化的艺术表达”、 “教师要以任务、主题或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将知识、技能嵌入其中,通过综合性、创造性的艺术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深度理解知识、技能,提升综合能力······创造性地完成艺术作品或解决问题,提升创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美术学习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育的学习观。其相应的教学模式倡导一种基于社会文化视角下的学习观,指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式、探究式或建构式学习”等。

四、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DKU教学方法,优化传统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促进所有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收获不同层次的艺术知识和审美感知。

2.在初中美术“欣赏评述”领域课例中,应用DKU教学方法,优化学科资源,使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有指向性的小活动或项目,来形成对艺术家或艺术作品的文化理解。

3.通过教学设计中各个环节不同的“做”(Do),“知道”(Know)不仅美术学科本体的知识与技法,“理解”(Understand)变得更多元,包括设计思维、文化感悟、人生哲理等。

五、课题研究内容

1.“欣赏评述”领域课例中DKU教学方法的应用

将DKU教学方法设计在“欣赏评述”领域课例的教学环节中,在每个教学环节中以任务、项目为活动,形成学生的知识理解,通过几个整体的活动,形成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

以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课例《构图的作用》、《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下册课程《弘扬真善美》的教学实践为例,设计应用DKU教学方法的课程教案,收集过程性资料,研究教学成果。

2. “造型表现”领域课例中DKU教学方法的应用

将DKU教学方法设计在造型表现课程的教学环节中,打破仅在课堂作业环节设置动手绘画和设计的常规教学方法,尝试在导入、新授环节加入任务活动,使学生在各个小活动中掌握一些技法,形成一些审美认知,保证全班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得到加强,一些绘画能力弱的学生,也能完成一些艺术作品,掌握一些美术技能和知识,获得文化理解。

以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课程《小伙伴》、《有创意的字》,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课程《春天的畅想》的教学实践为例,设计应用DKU教学方法的课程教案,收集过程性资料,研究教学成果。

六、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法:以2022版《艺术课程标准》为引领,搜集中国知网中的相关文献或美术教育博士、硕士论文,查阅《中国中小学美术》等核心期刊中的实践性教学论文或课程设计,分析文献中实践性活动的应用方法,收集DKU教学方法的案例,结合当前常规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应用DKU教学方法的课程设计。

(2)访谈法:本次研究将对初中美术教师展开采访,调查他们在DKU教学方法中遇到的困难,以及采取的有效方法。其次,对接受DKU教学方法的学生展开调查,了解学生对DKU教学方法的印象,明确学生采用DKU教学方法学习的意愿。

(3)观察法: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的成员通过观察DKU教学方法课堂,整理出相关的教学实录和教学详案,并进行分析,从中梳理出需要修改或值得保留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精彩的教学设计环节。

(4)行动研究法:课题组的成员将DKU教学方法应用到课堂教学,在教学和实践活动中进行研究,以完善DKU教学方法的教学实践。

(5)经验总结法:课题组的成员会在课堂实际教学中,不断的总结DKU教学方法的相应经验,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完善DKU教学方法的理论体系,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七、课题的创新点及其研究价值

(一)创新点

应用DKU教学方法将“欣赏评述”领域课例和“造型表现”领域课例进行教学设计,并在课堂中实施教学,使课堂更生动、趣味性更强、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并能达到事半功倍教学效果。

(二)研究价值

利用DKU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热情,使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及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达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

八、课题研究条件与保障

(一)研究条件

课题负责人黄帅华,硕士研究生,中小学二级教师,参与河南省课题《多学科融合下儿童艺术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并获省级二等奖。毕业论文收录于《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成员王莹莹,中小学高级教师,主持“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研究”获得省成果一等奖,《中国龙》等案例、论文在中国美术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上发表;

成员陈会霞,中小学一级教师,二七区优秀教师,参与郑州市课题《新一轮五年中小学教师教育规划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教育创新研究》并获得一等奖;

成员任松彦,中学二级教师,主持郑州市课题《营造道德课堂,关注学生未来》,获参等奖;主持郑州市课题《弘扬仁爱美德 铸就和谐校园》,结项;参与郑州市课题《郑州市第五十七中学开设科学课的实践及研究》,获得贰等奖。

成员胡艺,中小学二级教师,新密市优秀教师,新密市优秀班主任,新密市优秀团干部,参与郑州市重点课题《如何在中职学校开展社团活动》

(二)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学校形成了浓郁的教科研氛围,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并安排教科室具体负责。

2.时间保障:这个课题研究用时一年,分不同阶段,几个主要负责人,将会在时间上给予最大的保证。

3.人员保障:课题负责人黄帅华,参与河南省课题《多学科融合下儿童艺术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并获省级二等奖。课题成员王莹莹,中小学高级教师,主持“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研究”获得省成果一等奖,《中国龙》等案例、论文在中国美术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上发表。课题组成员均为有经验的一线教师,无论在协调课题组成员和组织学生方面有足够的优势,都能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工作中来。

九、课题组成员组成及其分工

黄帅华老师是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申报、分工、制定研究措施和研究计划、完成研究报告,负责总课题《DKU教学方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工作,具体分工如下:

陈会霞老师负责收集DKU教学方法的案例。以2022版《艺术课程标准》为引领,搜集中国知网中的相关文献或美术教育博士、硕士论文,查阅《中国中小学美术》等核心期刊中的实践性教学论文或课程设计,分析文献中实践性活动的应用方法,收集DKU教学方法的案例。开展研讨活动,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王莹莹老师负责对师生展开调查。对初中美术教师展开采访,调查他们在DKU教学方法中遇到的困难,以及采取的有效方法。其次,对接受DKU教学方法的学生展开调查,了解学生对DKU教学方法的印象,明确学生采用DKU教学方法学习的意愿。

任松彦老师负责总结DKU教学方法的相应经验,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整理课题材料,做好归类整理。

胡艺老师负责观察DKU教学方法课堂,整理出相关的教学实录和教学详案,并进行分析,从中梳理出需要修改或值得保留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精彩的教学设计环节。

十、课题详细的研究计划

(一)准备阶段(2023.02-2023.03)

1.组建课题组,查找并整理相关资料。

2.进行研究前的调查工作,完成相关调查研究报告。

3.明确本课题研究意义、目的、内容,制定研究方案。

4.撰写课题立项申请书。

(二)实施阶段(2023.03-2023.12)

1.课题组成员走进课堂,开展研究课例中DKU教学方法的应用实践,设计完善教学设计,观摩学生对DKU教学方法课堂的学习状态。

2.课题组成员在应用实践中录制课堂实录和图片资料

3.撰写专题报告《DKU教学方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撰写中期报告,提交阶段性成果总结。

5.开展研讨活动,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三)总结阶段(2023.12-2024.02)

1.整理课题材料,做好归类整理;

2.根据材料进行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3.向主管部门提交结题申请。

十一、课题预期成果

(一)有形成果

1.研究报告

2.初中美术课堂DKU教学方法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3.开展DKU教学方法的教学实录

4.开展DKU教学方法教学的课堂作业

(二)无形成果

1.学生美术课兴趣高涨,提升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2.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提升,“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美术核心素养提升。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