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以探定教 因做定导”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申报表

保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课题申请·评审书

 

 

 

          课题名称 初中数学“以探定教 因做定导”教学模式研究

课题类别     立项课题           

  学科分类         理科(数学)      

 课 题 负 责 人           李  劝           

            负责人所在单位 唐县迷城乡初级中学    

            单位地址 唐县迷城乡初级中学    

            单位电话 6458797 邮 编 072356  

            填表日期 2011 年   3  月 29  日

 

 

保定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制

 

一、课题负责人资料

姓    名

 李劝

性   别

出生年月

1978年11月

专 业 技

术 职 务

 中学一级

行政职务


研究专长

课堂教学

最后学历

大学本科

学  位


毕业时间及

学校、专业

2009年6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

工作单位

 河北省唐县迷城乡初级中学

单位电话

0312-6458797

通讯地址

河北省唐县迷城乡初级中学

邮政编码

 072356

私人电话

 手机

13784420764

电子邮箱

 894721973@qq.com










二、课题组主要成员

姓    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 务

职 称

单      位

高援生

49

大学本科

教研员

中学高级

唐县教育局教研室

刘伟峰

 男

35

大学本科

教师

中学一级

唐县迷城乡初级中学

刘苗辉

34

大学本科

教师

中学二级

唐县迷城乡初级中学

田美英

34

大学本科

教师

中学一级

唐县迷城乡初级中学















三、负责人和成员近三年来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成 果  名  称

作 者

成果形式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发 表 时 间

《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刘苗辉

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

2009年

《谈数学课堂设计》

李 劝

论文

《当代教育实践》

2009年

《谈“问题—探究”模式教学》

刘苗辉

论文

河北省教育学会

 

2010年

《如何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

刘苗辉

论文

 河北省教育学会

 

2010年

《数学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刘伟锋

论文

《当代教育实践》

2009年

《快乐的教师 欢乐的课堂》

田美英

论文

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2010年

 

 

四、课题论证

1.本选题的意义和价值:理论意义、应用价值;市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2.研究内容、目标、重点(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及重要观点思路)、难点、研究方法等。

3.研究基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重要研究课题;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

4.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课题组人员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研究时间、经费、设备、资料(主要参考文献)等条件。

一、本课题研究背景

早在2001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就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至此,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课题在我国正式形成。但是在当前的农村数学课堂上普遍存在“满堂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只重视结果,而忽略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这样的课堂教学阻碍着学生能力的发展。我县好多学校也探索过数学课的课堂教学,尽管个别学校效果不错,但仍没有总结出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更不能推广应用,全县的数学课实际上教学效果不高,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数学课课堂教学模式及其有效性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第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倡导与新课程实施理念配套的课堂探究式教学理念,有利于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和以传授与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建立教育民主化思想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第二,推动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符合《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建议●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教)●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以及对数学教学策略提出的要求,实现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4、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第三,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学“再创造”原则告诉我们:数学教育是一个活动过程,学生应处于一种积极创造的状态,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探索获得知识,技能和途径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传统的方法就是将数学当作是一个已经完成的现成的形式理论,教师从定义出发,介绍它的符号、表达方式,再讨论一系列性质,从而得出各种规则、算法。教师的任务是举例、讲解,学生的任务则是模仿,唯一留给学生活动的机会就是解题——所谓“应用”。实际上、真正的数学家从来也不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学习数学的,他们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再加以证实(直到今天,还有许多猜想等待人们去检验或推翻)。那些符号、定义都是思维活动的结果,为了知识系统化或是交流的需要而引进。如果给学生提供同样的条件,不仅是性质、规则,甚至定义也都可以包括在学生能够重新创造的范围以内。

第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一套数学课“以探定教 因做定导”课堂教学的操作模式和教学策略,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2、本课题的应用价值

第一,通过研究,促使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变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

第二,通过研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能运用头脑中的已有知识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思维和创造能力。

第三,通过研究形成初中数学课堂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教育教学水平。

3、市内外同类研究评述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也随之更新。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数学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国家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应快乐自主地学习活动,同时注重师生互动探究。”由此可见,数学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学生是主角,应该是主动的探索者,积极的思考者。

我们农村初级中学近几年来,在素质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在新课程理念的渗透下,绝大部分老师都在积极主动地尝试,探索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过去课堂上“满堂灌”的现象,能够创设问题情境,放手让学生积极探究,同时也注重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创新的能力。通过教师们的努力,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了实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良现状:农村初中不少数学教师只注重知识的讲解,传授,师生互动仅是“蜻蜓点水”,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老师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情感以及师生的互动合作关注较少,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脱离了师生互动的数学课堂就显得单一、沉闷,教师的教学势必会收到事倍功半之效。同时缺乏师生互动的课堂,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显得严肃,缺乏自然与和谐。 学生之间不能很好地形成互动协作的伙伴关系,教师又不能为课堂提供互动探究的条件,所以老师讲得很吃力,学生学得很枯燥,很疲劳。 所以有必要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农村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4、本课题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

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Hans Freudenthal)认为,数学教学中,要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解释和分析,并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教学模式,称之为再创造教学。近年来,在我国,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再创造学习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应用,即通过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亲自体验、独立思考、主动参与,用内心的体验与创造的方法来学习数学,本课题基于“再创造”教学的实际意义,将“再创造教育”与“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起来进行实践研究,意在形成以“再创造”理论为指导的固定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这种研究在我市尚无先例,可谓创新。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重要观点

1、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着重研究中学数学课堂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思维和实践能力。

2、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想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努力解决初中数学教学的现实问题。因此,本课题研究立足于:1、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从以前的抓优秀生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2、教师的角色转换,从传统的讲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3、学生的角色转变,分小组安排座位,提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4、探究式学习,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重视学生参与到这两个过程中来。5、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间互相帮助的品质。

3、研究中要突破的重难点

本课题的内容主要研究的重点是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的学习能力,研究要突破的难点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4、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掌握现今国内外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及与课题相关的论文著作,对“再创造学习”的内涵、实施等进行科学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2)行动研究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寻找课题研究的立足点,研究者与实践者互为一体,贯彻边研究边改进的精神,致力于实际问题真实有效的解决。

 (3)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座谈、观察等方式对学校实验班数学课教学环节的开展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丰富的事实依据,并及时调整方案。

  (4)实验研究法:即研究者按照一定目的,合理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的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5)个案研究法:对课题研究范围内的单一对象(某一年级、某个教师、某节课堂、某一环节等个别典型)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调查,揭示某些特定的规律和本质。

四、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1、本课题组请我县教育局教研室数学教研员高援生做指导。负责人李劝是数学学科带头人,中学一级教师,多次被县市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校本教研优秀教研组长”。从事初中数学教学,教学水平高,教研能力和组织能力强,成绩显著。课题组成员都是我县一线的数学教师,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其中刘伟锋、李劝等老师是我县初中数学学科带头人,在县优质课评选中多次获奖;所有的课题组成员均有较强的研究水平,也有足够的研究时间。

2、对课题研究我县教育局非常重视和支持,课题组成员所在学校在经费和资料方面都提供了坚强后盾,学校图书馆资料齐全,我县各学校都开通了农村远程教育,配备了电脑、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近年来我县开展的校本教学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负责人李劝老师所在的迷城中学在学习杜郎口中学和洋思中学的教学改革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数学课“以探定教 因做定导“的课堂模式储备了很多的经验。

3、我校教研组成员已经对此模式实践两年的时间,在这过程中,受到教师进修学校和县教研室的重视,教研室高援生老师多次指导,并给我们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2010年李劝老师按此模式所上的《去分母》一课获县优质课。刘苗辉老师在迷城中心教研活动中按此模式的课受到全体数学教师好评。2011年4月1日,唐县初中教学课改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数学课均按照“以探定教 因做定导”模式设计,效果显著,李劝老师在会上的报告《蓓蕾初放 校园添香---课改,我们在路上》得到教育局领导的肯定。我校被定为唐县课改实验点。

4、课题组成员分工:

高援生:全面主持课题研究工作,理论分析与操作假设分析、课题组管理制度的建立、组织课题研究交流活动、开题、结题会等。

李 劝:课题实施、起草《课题申请评审书》、《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等。

刘苗辉:课题实施方案、设计、起草各阶段计划和总结等。

刘伟锋:课题实施及过程记录 、积累照片、制作课件等。

田美英:课题实施、设计调查问卷、收集与处理课题实验数据、资料等。

李 劝:课题实施、承担课题研究交流活动等。

刘苗辉:课题实施、收集与处理课题实验数据、档案资料等。

5、研究的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申报立项阶段(2011年3月-2011年4月)

使用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拟定所要研究的课题,确定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目标等,撰写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填写课题申报表,积极申报课题,争取立项。

(2)第二阶段:课题实施准备阶段(2011年5月-2011年6月)

使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新课程与学生发展》,《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初中新课程教学策略》等教育教学专著和相关论文,提高理论认识水平,并使用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实际资料,并请教研室等方面的有关专家指导,为课题的实施打好理论基础和资料准备。

(3)第三阶段:课题实施前期阶段(2011年6月-2011年12月)

通过行动研究法,以“以探定教 因做定导”教学模式流程为指导,开设一些实验课。采用公开课、课例研讨、定期测评的方式了解教学效果,并总结经验,初步修改完善“以探定教 因做定导”的课堂教学模式,,请县教研员和相同学科教师听课并进行研讨。

(4)第四阶段:课题实施中期阶段(2012年1月-2012年10月)

继续采用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在对上一阶段课题研究和实施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完善课堂模式的构建;在全校范围数学课堂展开行动研究,开设一些公开课,请专家和同行点评。定期总结经验,继续完善课题。

(5)第五阶段:结题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4月)

形成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推广到全校数学课堂,达成课题研究目标任务;整理好相关论文、课例分析和资料整理,撰写结题报告,请课题管理机构和专家验收鉴定;完成结题报告。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课程与学生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        弗莱登塔尔,上海教育出版社。

《数学教育心理学》            曹才翰 章建跃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承 担 人

1

2011.5-2011.6

学习体会

文字

全体组员

2

2011.7-2011.10

课题实践

课例研讨

全体组员

3

2011.11-2011.12

问卷调查与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刘苗辉

4

2012.1-2012.4

课题完善

课例研讨

全体组员

5

2012.5-2012.6

《初中数学“再创造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论文

李劝

6

2012.6-2012.7

建立课型

文字

李劝

7

2012.6-2012.7

教师课堂实录

光盘

刘伟锋

8

2012.8-2012.10

阶段性总结

文字

田美英

9

2012.11-2013.3

课型推广

示范课

刘苗辉

10

2013.3-2013.4

数学“以探定教 因做定导”教学模式

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刘伟锋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 限报2项,其中必有最终研究报告 )

序号

完成时间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负 责 人

 1

   2012.5

《初中数学“再创造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论文

李劝

2

2013.4

数学“以探定教 因做定导”

教学模式研究

研究报告

刘伟锋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