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对初中物理实验进行有效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关于如何对初中物理实验进行有效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名称:关于如何对初中物理实验进行有效教学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要学好物理就要做好实验.好的实验能使物理学习变得更直观,更容易理解,使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鉴于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不仅应该重视实验,而且应该在理论教学中认真贯彻以实验为基础的原则.但是应看到,到现在为止,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还是不容乐观,实验教学效率低下.
1.教师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一手包办现象严重,学生多数只是机械模仿,缺少动手和动脑的机会,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提高,考试中实验题得分较低,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不高.
2.实验教学模式僵化,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学方式呆板.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现阶段往往是一个班的学生同一时间做同一个实验,用同一种方法、相同的仪器,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得出同一结论,这样就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特别是两人合做时,有少数学生只看不动手,也不留心实验观察,不记录有关数据,更谈不上去思考,个人实验能力得不到提高.
3.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多媒体进入课堂,使得部分教师过分追求,迷恋多媒体的模拟实验,让学生看看了事,不重视让学生看实物和实际操作,放弃了运用实验的直观教学方法.
4.实验课中经常会出现以下一些现象:
①学生在物理实验课上散漫,精力不集中.
②学生不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和要求,造成实验操作的盲目性.
③学生在实验中时常会嬉笑打闹.
④实验器材经常损坏.
⑤老师上实验课费力多,效果却不理想.
由此,本课题提出以物理实验教学为中心的研究,通过研究提高学生、教师的实验素养,切实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三、理论依据
1、物理实验教学论
物理实验教学论指出了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教学效果,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通过实验发现物理规律,提高学习物理的能力.同时还指出了实验教学的方法、分类,效果处理和注意事项.
2、初中物理新课标
在新课标中,物理学科的课程性质界定为: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并且还指出: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要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3、建构主义理论
在建构主义理论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强调通过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构建与在情境中运用知识,达到掌握的目的.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校里,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
4、物理教学的激励理论
美国雷德蒙t沃尔德科茨基等人的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得到精心的培养而成为一种个人品质时,学生的未来人生旅程将会充满着发明、机会和贡献.因此,教师的教学过程的激励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激励措施必须是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客观规律,否则就不能激发人的动机,也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
5、探究性学习理论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探究专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探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研究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课题研究目标
掌握新课标的精髓,充分认识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开展多个方面的研究,把在实验教学中取得的点滴成功、发现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案例的形式记录下来.用教育教学的理论加以分析研究,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进而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有限时间里的教学效益,从而实现物理实验的有效教学.以适应不准利用节假日补课、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新形势.
从为学生来说: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技能,在主动式的物理实验中获取物理知识,解决学生只参与了被动实验、动手与动脑脱离的顽疾,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效果.
从为老师来说:在理综教研组形成一个传统,把课题研究中总结的经验以案例的等形式记录下来,逐步丰富,并求上升到一定的理论水平.培养本校青年物理骨干教师,以研兴教.
五、课题研究实施方法
(1)行动研究法: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边提高,把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研究过程中行动,在行动过程中研究,让思想、理论与行动、实践,同生同长,互相促进,使成功的实践与全新的理论相伴相生,一起走向未来.
(2)经验总结法:教育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是离不开经验要素的支持的,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广泛收集整理,分析总结各学校在实践中已有的做法,并结合本校的行动性研究所取得的实践经验,揭示其内在的必然联系和变化的必然趋势,使之上升为理论.
(3)个案调查研究法:通过广泛的个案调查,进行个案分析,寻求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正反几个方面验证有关构思和理论,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4)文献资料法:阅读各类教育教学专著,特别是物理实验有关的书籍,并利用强大的网络资源,汲取营养,为行动研究过程提供理论支持,并及时完成相应的读书笔记.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从理念上认识对物理实验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性.
2、对教材中的重点实验作全面的梳理,规范开设,并加以研究和拓展,寻找到符合师生实际,有效进行教学的方案与方法.
3.实验课前、课中、课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⑴课前学生要在知识和心理两方面做好准备.
⑵.课上要解决好四个问题:
①讲解实验时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②如何调控学生的有序实验.
③如何保证实验器材的完好.
④如何保证实验效果――看、记、得、思.
⑶.课后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
4、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实验教学.
5、同组教师如何进行交流与合作.
七、研究实施步骤及进度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11年10月----2012年10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2月)
1、确定个人课题研究方向,填写个人课题的申报表.
2、广泛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进行理论学习.
3、开题,撰写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2年8月)
1、依据方案要求组织实施.
2、完成大部分问题的研究.
3、进行阶段性成果鉴定或交流.
4、撰写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评估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0月)
1、总结研究课题成果、汇编成册.
2、撰写结题报告.
3、县局评估.
八、课题研究预期目标
1.探索出初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2.更新教师的实验教学观念,提高了教师的实验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青年教师茁壮成长.
3.学生实验学习的阶段性成果有所提高.
九、研究成果形式
课题研究步骤实施方案,课题资料积累成册,课堂教学案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档案,调查分析报告,个案分析报告,论文等.
十、参考书目与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论》 袁金华 江苏教育出版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创新教育理论》、《物理新课程标准》、《中学物理探究能力研究与实践》、《创新思维教学模式》、《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走向自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考说明》等.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题论文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