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地球系统模式中的高效并行算法研究与并行耦合器研制”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地球系统模式中的高效并行算法研究与并行耦合器研制”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科技部门户网站  www.most.gov.cn      20100201     来源:科技部

 

 

  一、指南说明

  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围绕国家应对全球变化的需求,设立了“地球系统模式中的高效并行算法研究与并行耦合器研制”重点项目。

  地球系统模式是研究全球变化成因和机理、预估未来演变趋势的重要工具,是耦合大气、海洋、海冰和陆地表面等地球系统分量、定量研究它们之间繁复非线性相互作用的一种大型综合软件。地球系统模式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全球变化研究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高性能并行算法与耦合技术是地球系统模式的重要技术支撑,目前我国缺乏地球系统模式并行应用框架和高性能耦合器的自主研发能力,严重制约着地球系统模式的发展。本项目将针对地球系统模式研发中的关键支撑技术,研究适用于地球系统模式的高性能并行应用框架和二维模块化并行耦合器,以提升我国地球系统模式的高性能计算水平和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竞争力。

  本项目注重产学研相结合,鼓励国内优势单位联合承担。

 

  二、指南内容

  1.项目名称

  地球系统模式中的高效并行算法研究与并行耦合器研制

  2.项目总体目标

  根据我国地球系统模式发展对高性能科学计算的迫切需求,研究地球系统模式的高效并行算法并形成并行应用框架,建立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块化并行耦合器,并将创新的高性能算法和软件实现技术应用于物理气候系统模式的开发中,大幅降低模式研制难度,显著缩短模式开发周期,为实现地球系统各分量模式之间的高效耦合和高分辨率模拟(全球30-100km分辨率)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有效的模拟手段和高性能技术平台。

  3.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1)并行算法、性能优化方法及软件实现技术

  研究多尺度嵌套和网格局部加密的并行自适应算法,高效并行迭代算法和并行代数多重网格(PAMG)与区域分解预条件子,高维快速富氏变换(FFT)的高效并行算法,以及高效、快速的偏微分方程组解法器;研究适应数千核的负载平衡方法,低开销并行算法,自适应结构网格生成、管理与操作算法,以及动态内存管理算法、并行I/O算法、重启动算法等,设计适应现代微处理器多级存储和指令流水以及数千核并行计算的高效数据结构;研究适应微处理器的浮点计算性能优化方法,包括数据分块、向量化、重用变量、减少分支判断等,以及消息传递与共享存储、通用微处理器与专用加速部件相结合的并行编程方法。

  (2)适用于地球系统模式的并行自适应结构网格应用框架

  研究层次化、模块化软件体系结构,提出三层体系结构,明确每层包含的具体内容,定义层与层之间、模块与模块之间的接口;研究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提出适用于数值计算方法的共性与个性分离方法:共性以软件模块的形式集成到框架,个性以策略类的形式交给模式发展专家;研究面向实际应用的顶层接口抽象类,它们既可以屏蔽并行编程又可以支持模式专家串行编程来实现物理过程和动力系统框架的自动并行。

  (3)具有二维耦合功能的高效并行耦合器

  基于不同结构网格之间的物理量插值算法和区域剖分并行算法,利用并行应用框架,研制结构网格的多圈层模块化并行耦合器,具备二维耦合功能,能够并行耦合大气环流模式和大洋环流模式,为未来研发性能更加完善的三维模块化并行耦合器奠定基础。

  (4)模块化并行的耦合气候系统模式及其典型应用研究

  研究高精度插值算法及相关软件模块,包括结构网格插值算法和相关软件,极区插值方法和软件模块,海洋-海冰之间异网格插值算法,分量模式之间的直接通信技术,以及改进的通量计算方法。在充分继承、集成和发展的基础上,采用研制的并行应用框架,研发可以高效使用上千核的模块化大气环流并行模式和大洋环流并行模式,并实现它们之间的高效二维并行耦合,形成可以高效使用上千核的物理气候系统并行模式。分别应用单独大气环流并行模式和物理气候系统模式,在百万亿次计算机上开展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参与IPCC AR5的年代际预测试验。

  4.项目主要考核指标

  (1)局部网格的自适应加密并行算法

  支持大气模式的局部自适应加密,能够使用上1000个处理器核,同时并行效率不低于30%

  在关键区域局部自适应加密的大气模式在该区域的模拟精度与全球加密相当,而其网格规模比全球加密降低1?2个量级,从而实现在不降低关键区域模拟精度的前提下节省80%以上的计算时间;

  性能优化使得若干数值软件模块的浮点计算效率比当前提高1倍。

  (2)高性能并行应用框架

  支持大气模式和大洋模式进行自动二维并行分区,以保障并行计算的负载平衡,并具有局部自适应加密功能;

  允许大气环流模式和大洋环流模式植入,并使它们能使用上1000处理器核,同时并行效率不低于30%

  支持大气模式提高网格分辨率3-5倍,即从目前的2.8°提高到1.0°至0.3°,网格规模提升1~2个量级,即从目前的100000量级提高到100000010000000量级。

  (3)模块化并行耦合器

  自主研制,而不是从国外引进后进行改进,并在技术上实现耦合器自身运行的并行化和编程的模块化,使我国的耦合器技术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允许大气环流模式和大洋环流模式的二维边界耦合,支持耦合后的气候系统模式能够使用上1000个处理器核,同时并行效率不低于30%

  (4)大气环流并行模式和海洋环流并行模式

  采用我国自己设计的模式动力框架,不得使用从国外引进的任何框架;

  大气模式水平分辨率为0.3°~2.8°;垂直分辨率为26-50层;

  海洋水平分辨率为0.3°~1.0°;垂直分辨率为30-50层;

  采用并行应用框架进行自动二维并行分区。

  (5)气候系统模式

  气候系统模式由大气环流模式、陆面过程模式、大洋环流模式、海冰模式,其中陆面过程模式和海冰模式的水平分辨率分别与大气环流模式和大洋环流模式一致;

  大气环流模式和海洋分量模式要求采用本项目发展的,不得引入其他模式;陆面过程模式和海冰模式可以采用引进的方式。

  (6)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 )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的气候变化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须采用本项目发展的模式,不得使用从国外引进或引进后改进的模式;

  实验种类包括20世纪气候变化模拟实验,二氧化碳加倍实验,未来100年情景预估实验,年代际预测实验;

  对于100年或以上的模拟计算,气候系统模式可采用中等分辨率(2.8°),对于年代际预测,要求采用高分辨率模式(0.5°~1°);

  20世纪气候变化模拟实验主要用来检验气候系统模式的基本性能,模拟的20世纪全球平均表面温度100年变化与观测数据的距平相关系数应达到0.7以上;

  参加国际大气模式比较计划和耦合模式比较计划,代表中国向IPCC AR5提交气候变化模拟结果。

  5.项目成果形式

  (1)一个适用于大气环流模式和大洋环流模式的并行应用框架;

  (2)一个适用于大气环流模式和大洋环流模式高效二维耦合的并行耦合器;

  (3)基于并行应用框架的大气环流并行模式和大洋环流并行模式,以及基于耦合器的物理气候系统并行模式;

  (4)典型应用示范:IPCC AR5气候变化模拟实验结果;

  (5)发表学术论文。

  6.项目研究期限

  项目签订合同日至20121230

  7.项目经费来源及构成

  项目支持专项经费3500万元。

 

  三、注意事项

  1.项目申请必须针对项目的总体目标和整体任务进行,针对部分研究内容的申请将视为无效申请。申请者应根据本项目申请指南提出的名称、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主要考核指标等要求,编写《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点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要提出项目分解方案(包括任务分解和经费预算分解),并提出项目课题设置及承担单位建议(分解的课题数原则上不超过10个)。

  2.在项目申请的同时,需编制经费预算。预算编制应在专项经费控制额范围内,结合研究任务的实际需要,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项目申请单位财务部门会同申请负责人共同编制经费预算,并对预算编制的真实性负责。在编制经费预算之前,项目申请单位及申请负责人应认真学习《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规定。

  3.项目只能由法人提出申请,可以由一家单位申请,也可以由多家单位联合申请。本项目申请只能有一家牵头申请单位和一个申请负责人,分别对应于项目批准后的项目牵头单位和项目召集人。项目申请负责人由项目牵头申请单位指定。联合申请单位不超过10家。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联合申请,项目申请团队中应有从事该项目相关应用产品的生产、研发单位。

  4.项目申请单位应符合的基本条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一年以上、过去两年内在申请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事业法人单位,包括:大学、科研机构等事业法人;中方控股的企业法人。

  5.项目牵头申请单位应符合的基本条件:满足项目申请单位的基本条件,具有承担项目原型产品或关键技术研发等主要任务的能力和条件,在相关技术领域具有一定实力和影响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6.项目课题负责人应符合的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年龄在55岁(含)以下(按指南发布之日计算);

  (3)具有高级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

  (4)每年(含跨年度连续)离职或出国的时间不超过6个月;

  (5)过去三年内在申请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没有不良信用记录。

  7.项目申请负责人应符合的基本条件:

  (1)具备项目课题负责人的基本条件;

  (2)在相关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强;

  (3)能够集思广益,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公正公平,合作共事。

  8.具备以下条件的港澳台和海外华人科技人员可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

  (1)对于港澳台的科技人员,在满足上述(第6条)2-5项条件的情况下,只要有正式的合作协议或受聘于课题依托单位,合作期或聘任期覆盖课题的执行期,且每年在课题依托单位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的,并由课题依托单位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2)对于海外华人科技人员,包括取得外国国籍和永久居留权的,在满足上述(第6条)2-5项条件的情况下,只要正式受聘于课题依托单位,且聘任期覆盖课题的执行期,每年在课题依托单位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的,并由课题依托单位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9.项目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参加人员不得违反以下限项申请的规定:

  为保证科研人员能够高质量地开展研究工作,国家科技计划实行限制申请及承担课题数量规定。每人同期只能主持一项国家主要科技计划(包括863计划、973计划、支撑计划)课题,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同期参与承担的国家主要科技计划课题数(含负责主持的课题数)不得超过两项。申请者应按照上述要求进行申请,且在同一批发布的申请指南中只能申请一项863计划课题或项目。科技部及所属事业单位借调的与863计划相关的人员不能申请或参加申请。

  10.申请者提出的国拨经费申请不得高于项目申请指南规定的国拨经费控制额,并应按照项目申请指南的要求提供相应的配套经费,否则不予受理。

  11.申请者要遵守科学道德,以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填写项目申请书,保证项目申请书的真实性,避免出现夸大和不准确的内容。同时,不得将研究内容相同或者近似的项目进行重复申请。863计划对申请者在申报过程中进行信用记录,对于故意在项目申请中提供虚假资料、信息的,一经查实,记入信用档案,并对单位在两年内取消其申报863计划资格、对个人在三年内取消其申报863计划资格。

  12.申报程序和要求:

  项目申请采取网上集中申报,申报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进行,网址为http://program.most.gov.cn。网上申报后要求报送120份纸质申请书,要求签字盖章,其中至少2份原件。申请材料统一用A4纸打印或复印,左侧装订成册。请直接用申请书首页作为封面,不得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13.其它有关申请的程序、要求和其他注意事项以及未尽事项参照《“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申请指南》。

  14.项目申请受理的截止日期为201032617

  13、咨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褚诚缘  嵇智源

  电  话:010-68339121  010-88364080

  地  址:北京市三里河路一号西苑饭店九号楼

  邮  编:100044

  电子邮件:chucy863@163.com   jzy@htrdc.com

 

  

科技部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二月一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