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研究》申报书

三、课题论证

1、对研究课题的论证:本课题研究目标、理论假设、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状况;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研究范围:

本课题是在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的前提下申报的,旨在研究在新课程实施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2)研究内容:

研究背景:中学阶段正是学生的青春年华时期,它常常为一个人一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是一个人人生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是全面贯彻教学大纲育人原则和目标的要求,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和内容。在历史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尤其有它的特定优势和必要性,这也是《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之一。但长期以来,受传统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历史教育课堂里,充斥的知识对课本结构的枯燥灌输,而根本谈不上对蕴含于历史知识之中的丰富的历史情感的挖掘和提炼,更谈不上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陶冶和培育,导致了在现实生活和历史教学中,学生对周围的一切的美感性越来越迟钝以致漠视的现象。因此本课题组全体教师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

研究内容:①注意培养土爱国主义感情。比如在中国近代史上,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胸怀大志,将国家、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坚定“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信念。②突出人生观教育。胡锦涛同志说过: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在历史课堂上,深入挖掘历史,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研究主要目的和意义: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加强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本校实际,全面培养学生素质,落实“教书育人”的教育原则;同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2、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

本课题是在调查实际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的行动性研究。本教研组有高级教师1人,中级教师1人,初级教师2人,年龄结构比较年轻化,课题研究有较强的力量。本研究主要基于本校学生和本校课堂教学的实际展开,有一定的针对性,学校高二12个教学班可以作为课题研究的对象。以上各条件可以保障本课题研究的正常顺利进行。

四、实施方案(具体操作过程和研究方法)

1、研究进度:

(1)准备阶段: (2011年11月~12月)

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认真学研究新课程标准,落实行之有效的操作措施,寻找新的突破口,组织课题组成员对该课题进行讨论设计,并将初步设计方案递交评审组审阅。

(2)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2年7月)

对高二年级的学生进行跟踪实验,分阶段实施。高二年级的学生结合新课程实施着重开展人文素养的培养,进行学生人文素养研究。其它年级参照进行有关实验,为新高一的全程研究积累经验,进行对比。在实验中及时进行评价,根据反馈的情况调整实验。

(3)总结阶段:(2012年9月)

下个学年开学初,对课题进行总结,向评审组汇报课题成果。

 

2、研究方法:

(1)调查法

①以问卷、座谈等形式,调查了解学生对学习历史的目的、兴趣、认识等方面的情况;通过问卷和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学生的相关情况以及在课堂之外获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②调查实验初期、中期和末期学生的一些情况。为最终完成课题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2)小组互评法

借助我校的合作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定的方法,学生在自评的基础上听取组内同学的意见。

 

五、预期研究成果

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2011.11——2011.12

学习、培训

研究课题成文

于 华

2

2012.1——2012.7

确定研究方向,收集资料

掌握学生人文素养概况

韩 冰等

3

2012.9

分析资料,调查研究、研究分析,撰写论文

 

小结或论文

于化成、程杰秀

4





5





6





7





8





9





10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