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研究》结题报告

课  题  名  称: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研究

立项年份及序号:2009年    JG09106

课 题 承 担 者:孙寅生  刘成平

工  作  单  位:巢湖市居巢区教研室

巢湖六中历史教研组

研究起止时间:2009.11~2011.12

一、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新课程下初高中教材编写体例的不同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材,初中是主题式体例,高中则是模块加专题体例。初中教学需要打下非常扎实的历史基础,才能适应高中模块专题式的历史的学习。然而,本课题研究地当下的历史教学现状及初中教师的配备使初中历史教学难以达到这样的要求。初中学生历史时序感的缺乏、通史知识不全给高中专题教学带来困难。

2.新课程下初高中考试方式的不同

新课程下的教学评价之一的考试,初中是开卷考试,高中则是闭卷考试。初中的开卷考试让学生产生对历史学习的轻视,学生不易形成历史知识体系。这种情况下进行高中的专题学习,难度很大。

3.对初高中学生历史人文素养的共同要求

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从历史教育的学科要求来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是共同的教育目标,因此,实现两个学段的人文素养对接至关重要。

(二)过往研究综述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研究,从2003年到2010年有以下研究成果。硕士论文有张慕颖《试析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衔接问题—以苏州地区使用的教材为例》,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任俊环《人教版初高中历史教科书衔接问题研究—以“罗斯福新政”一为例》,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论文。朱煌《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编篡的衔接性问题研究一以抗日战争史部分为例》,《论历史教科书编撰的有效衔接》,王露忠《初、高中不同体系下历史教材衔接整合的策略与思考》,万宝奎《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材的衔接》,主要从教材方面研究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

陈晓琴《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几点思考》,刘红首《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困难与教学对策》,董学武《浅谈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陈惠菊《浅谈初高中历史教育的衔接和突破》,孟伟《高初中历史教材教学衔接的几点尝试》,黄慧红《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认识与思考》,濮华斌《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之我见》,郑岩滨《初中实行开卷考试对高中教学的影响及对策—以历史学科为例谈开卷考试后的初高中衔接问题》则是从策略上研究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

(三)研究价值

我们的研究主要是实践研究,在实践中检验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该研究使师生的教与学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我们研究的期望基本相符。

1.学生迅速融入高一历史学习

从初中到高中,学生有诸多不适应。本课题研究及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很快完成从初中历史的开卷考试、主题式的通史学习、识记和感性理解为主的浅层次学习到高中历史的闭卷考试、模块专题式学习、抽象理解为主的深层次学习的过渡。

2.提高高一教学效率

本课题研究侧重于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兴趣爱好的了解,将学情研究作为本课题研究的起始点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使高一历史教学更有针对性。

3.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本课题组教师的学习自觉性更高,钻研业务的愿望更强,教学能力明显提高,本课题组教师在课堂大奖赛、学科论文评选中获得各级奖项,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进一步提升。

4.具有本地区特色且可借鉴模仿

虽然本课题的研究不是首创,但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的特殊性。我们研究主要是在区县的地区层面,不是中心城市的层面,也不是完全的农村的层面,对于相同地位学校的高中历史教学,对于大多数初中的历史教学都有借鉴和仿效的作用。

(四)研究可行性

1.巢湖六中历史教研组团队

初中有赵华老师、陈旺先老师;高中有刘成平老师、李茹老师、王素珍老师和杨驰老师。赵华老师是第三届巢湖市教坛新星、第二届巢湖市历史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初中历史教学与研究,尤擅九年级历史复习课教学。陈旺先老师在省市教学论文评比中多次获奖,积极从事初中新课程教学研究,课本剧、历史手抄报等活动成为学校教研的一大亮点。刘成平老师是我们教研组长,组织能力强,历史学科功底厚实,获得巢湖市课堂评比二等奖。李茹老师目光敏锐、思维活跃。王素珍老师积极进取、善于学习,参加浙江师大在职教育硕士学习,在省市课堂教学和论文评比中多次获奖。杨驰老师是我组最年轻的老师,也是综合能力最强最有潜力的老师,也在省市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得奖项。最难能可贵的是,我们是一个团结奋进共求专业发展的团队。长期以来,教研组教研氛围浓厚,崇尚求真、务实、平等、进取的团队精神。本课题研究,又给了我们团队一个共同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2.巢湖市教研员的指导

本课题研究有居巢区教研室教研员孙寅生老师的自始至终地参加、引导和督促。孙老师既有二十年高中一线教学的经验也有组织教研活动的经历,在《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历史学习》等专业期刊发表教研文章近二十篇,有一定的教研能力和指导教研能力。孙老师多次到校召开课题组会议,督促课题组按时完成研究任务,按时结题。

3.分管教学校长的大力支持

我校分管教学的倪校长虽然执教政治学科,但他过硬的文科功底,不仅给予我们研究过程中组织上的便利,而且更多地给予我们学术上的指导。

4.巢湖六中学生的积极配合

巢湖六中是一所市级示范完中,学生文化课成绩不是一流,但他们踏实、进取、勤奋,大力配合教师的本课题研究。

主要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有关理论依据的研讨及省内外相关经验的研讨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外出参观及研讨等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计划的制定、实施和完善主要用调查法;在研究教学策略和评价过程中主要用观察法。

二、现状调查和研究准备

(一)学生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及考试抽样调查

1.学生问卷调查

对于刚入学的高一新生,我们展开问卷调查,就他们的历史学科基础和现状以及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调查表明,学生对通史掌握相对薄弱,急需补充相关通史内容和历史时序线索以及历史阶段特征,以弥补现行教材模块编写方面的欠缺。通过问卷调查中学生对高中历史学习要求来看,学生渴求高中历史教学更多地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和现实问题,多创设情境,多进行探究合作等。

调查还表明,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急需改进,以前,学生养成了一种被动式的学习习惯,如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这就要教师将新课程理念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渗透于日常教学中,在学法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式地熏陶。

2.学生座谈会

我们选择对历史学科兴趣较浓的学生进行座谈。学生们普遍反映初中历史比较简单,高中比较深奥。初中考试考书上的,且是开卷,较容易;高中考试不考书上的,且是闭卷,总考不及格。他们都反映,初中历史内容少,高中历史内容详细,不仅要背还要分析,高中历史考题带有思考性、理解性。部分学生认为,高中历史线索复杂,内容分析复杂,涉及的范围广、难度深。高中历史考试注重文字性的材料解析,字字要答到点上,答题空间很灵活。总之,高中历史学习要求高,难度大。

初中教师配备调查

居巢区初中历史教师的配备和使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校和区域的不平衡明显;专业教师少,只有四成多;兼教的多,专职教师达不到六成。调查表明,居巢区初中历史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初中历史教学水平不高,造成初中毕业生历史学科基础不好,也造成高中历史教学的压力。

教师各类学习和培训

1.参加省课题年会

2010年4月刘成平老师参加了在安庆召开的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年会暨省级立项课题成果交流会。回校后,他带领课题组成员共同学习了本次会议精神。其中,高宝力教授的专题发言是我们的重点学习内容。第一,教育科研意义重大。它可以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精神、确立科学态度和掌握科学方法。它还有助于我们树立教育信仰、教育信念和坚定教育信心。第二,准备要足。从以下三个方面准备:对学科知识的框架要有整体性把握;对相关信息要有整体性把握;对教育问,题的本质要有深刻体会。第三,意识要强。要有以下六个意识:主动意识;主体意识;客体意识;问题意识;创新意识;自律意识。第四,状态要佳。分别是:主动状态;学习状态;研究成为工作的常态;研究成为和谐的生态。第五,感觉要好。要有责任感。要有通感。第六,思路要清晰。第七,要有显著成果。

2.初高中课标学习

从课程的基本理念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从课程性质看,初中历史课程只要求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高中历史课程强调“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多角度、多层次、多类型地看历史,形成历史思维——“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课程目标看,在知识方面,初中主要从宏观角度入手,注意历史知识时序性和基础性,高中则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综合性;在能力方面差别也较大,初中主要在于识记、理解,尤其是识记层面,而高中要求则更多在于理解和应用层面。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初中历史课程只要求学生“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高中历史课程则要求他们将历史学习与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命运以及其个性成长结合起来。从内容标准来看,初中历史课程是主题式体例编写;高中历史课程则是“模块”加“专题”的体例,侧重于对某一领域历史现象发展过程的揭示,强调对某一历史问题的更深入的探究。从初高中的课程标准对比看,初高中历史教学各有侧重点,达成的目标也有所差异。

基于以上差别,我们每周四下午组织初高中历史教师进行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比较学习和研讨。

我们还学习了任世江先生的《编余杂俎——历史课程研究》、聂幼犁先生的《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研究》等专著。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习

教育科学研究就是本着科学精神、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探求关于人的发展的教育之本,实现教育的科学价值。我们分五章学习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一章,我们学习了教育研究的层次(描述层次----解释层次----概括层次----理论层次);第二章,我们学习了观察法中的结构观察、非结构观察、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完全参与观察、不完全参与观察等。第三章,关于问卷调查法,我们主要学习了它的分类(开放式、封闭式和图画式)以及原则。第四章,我们学习了访谈法的类型、访谈法的操作以及访谈技巧与训练。第五章,是行动研究法的内容。我们主要学习它的五个特点: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强调研究与行动结合;通过团体合作进行研究(参与人员平等、互动);不做理论上的一般推论,根据实际需要不断修正行动计划;研究的方法可以有许多种(调查、谈话、讨论等)。

三、策略和措施

(一)初中历史教学打好学生的人文底色——为衔接打基础

1.七、八年级的历史教学策略

(1)注重历史细节教学,营造初中互动课堂

七、八年级是初中学生系统学习历史的开端。教师运用历史细节进行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打好了初中学生的人文底色。例如,《洋务运动》一课,针对为什么这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湘军首领们要办洋务,教师举例这样的教学细节:湘军首领胡林翼骑在马上看到长江上英国舰船的运行速度,惊讶地从马背上摔下,重伤而死。这样的细节教学,利于学生自己得出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为什么要办洋务和向西方学习些什么。

(2)培养学生历史证据意识,训练初中学生基本技能

我们在初中起始阶段时就加强训练学生的历史证据意识,“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强调“论从史出”。在居巢区八年级历史统考试卷上,孙老师特意设计了一道对光绪皇帝死因和凶手的推论题,命题的目的就是考查学生的这方面能力并且想作这方面的引导。

(3)解构重建初中教材,打造教师个性课堂

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教科书的内容表述(有的专家称之为教材的逻辑)经过自己的处理,整合为历史发展的自然过程(有的专家称之为历史的逻辑),使学生的认识与历史过程相一致。例如,为配合《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这一课的高中教学,陈旺先老师对七年级的六个单元内容进行整合,以《古代中国辉煌的科技——以中国四大发明为例》为题,进行了相关的教学设计,并通过课堂教学研究教学效果。我们设计这一课的宗旨是: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要为高中的教学打基础。例如,高中课标要求学生说出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结合这点,我们在初中教学设计中特意增加了“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影响”一个子目的内容。

(4)指导学生通过制作历史手抄报走进历史(详见附录四)

《历史手抄报》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学生们办报时,需要查找资料,有的在家翻箱倒柜,有的到校图书馆和阅览室查找资料,有的根据自已的需要买相关书籍。当主题明确,资料搜集齐备后,大家齐动手,有的忙于设计版面,有的忙于画插图,有的忙于抄写文字,有的忙于粘粘贴贴。这样,在同学之间合作过程中,学生懂得如何全面了解他人,尊重他人,欣赏他人,在拓宽学习知识视野的同时,学会了做人。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办《历史手抄报》,采纳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全体参与,拓展了历史资源,提高了学习历史的能力。这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这就既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同时学生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境界也得到了升华。

2.九年级的历史教学策略

这是赵华老师多年初中毕业班教学摸索出的一套教学策略。

(1)通过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感知历史

例如,在上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时,教师首先让学生阅读材料并找出关键词。然后,教师围绕这些关键词展开教学。时间:1914年6月28号。地点:波斯尼亚——黑塞戈维亚首府萨拉热窝。人物:奥匈帝国王伟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事件经过:塞尔维亚青年开枪射击斐迪南大公夫妇。教师再问:费迪南大公为何要到萨拉热窝去?萨尔维亚青年为何要开枪射击奥匈帝国王位继承人费迪南大公?围绕这些困惑,教师再引导学生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图,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读懂萨拉热窝事件。又例,在分析一战的原因时,教师结合生活中一些实例,对三个概念讲透然后出示德国向英国提出挑战的漫画,学生对一战的原因就会了然于胸。(2)追求复活历史,引导学生感悟历史

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们传递生命的气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追求历史的复活,教有生命的历史。如何使已经逝去的历史重现出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原状,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如在《红军不怕远征难》这课中,教师通过图上的红色之旅,反复运用歌曲、长征组诗再现红军的长征过程,再现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又如,在上《血肉筑长城》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台儿庄敢死队”配大刀进行曲,再现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激烈场景。

(3)利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解读历史

高中教材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增加大量历史的原始材料,配之以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讨论。为了做好这方面衔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加强这方面训练,课堂上尽可能增加材料容量。教师还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如投影、视频等,使学生见多识广,另外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在讲美国在二战中修改“中立法、”实行“租借法案”的根本原因时,教师引用罗斯福的比喻“如果你的邻居家着火了,想借你的水管用,你当时能讨价还价吗?”让学生思考。从比喻中,学生很快悟出道理:美国对外政策变的根本原因是出于自身的考虑。

(4)通过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整合历史

在复习《洋务运动》后,教师设计以下问题:从中外历史的进程来看,“1860年代”具有重要的地位。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资本主义”、“民族”、“统一”、“文明开化”、“自强”、“求富”等词汇的出现和频繁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请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问题之一:卢雨同学根据19世纪60年代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制作的有关“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知识结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结构示意图略)

(二)高一年级学期之初历史衔接教学措施——为衔接搭桥梁

1.承前启后,高一补充通史学习

高一新生初中历史基础薄弱,尤其是中国通史部分,他们在七、八年级学习的部分内容,中考又不在考试范围之内,学生非常陌生。因此,为顺应高中历史的专题学习,高一教师在入学之初,征得教导处同意,制定专门的计划,先用两周时间对学生进行通史教学,侧重于中国历史的阶段分期和特征的分析。中国古代史部分,主要从王朝更替和阶段特征方面讲解。中国近代史部分,教师抓住主要线索进行梳理。第一,宏观线索。第二,主干线索梳理。第三,注重三条主线。

2.初高中教材历史知识体系对比———以必修一第一单元为例

通过必修一第一单元初高中知识点的梳理和比对,可以看出,初中阶段仅对中央集权加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事实进行了学习,对于中央集权这一制度深层次的内容则设计很少;高中阶段主要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透过现象分析历史事件,寻找规律,发现本质。对于这部分内容,高中阶段注重了历史事件的分析,注重了史论结合,同时也注重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初中应该适当补充历史史实,让学生通过占有大量史实,培养学生历史兴趣、历史感和历史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素质,也便于学生升高中后顺利过渡。以“秦王扫六合”为例,教学中可以详细地对“秦统一六国”的史实和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措施进行补充,引导学生对秦始皇作客观评价。高中教学则侧重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高中详细讲解,初中只作了解就可以。

(三)高一历史课堂上的衔接教学策略———融入学生意识

1.从学生熟悉的历史出发整合教学资源

例如,在《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的教学中,我们依据学生对汉武帝很熟悉这一现状,从学生熟悉的毛主席词《沁园春·雪》导出汉武大帝并设置问题:他在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中起怎样的推动作用呢?从学生熟悉的人物导入将要学习的内容,学生的自信心大为增强。又如,在《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课中,我们先叙述明太祖和雍正帝两位皇帝在位期间的辛苦、繁忙和勤于政务的史实,接着设问:他们贵为一国之君,却为何活得如此辛苦呢?由此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为提高,并能很快融入本课学习。

又如,在《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中,我们利用学生熟悉的人物对话和历史故事构筑新情境进行教学。情境一,汉武帝与主父偃的对话。在分析完他们的对话后,教师设计这样的问题:汉景帝和晁错,汉武帝与主父偃,这两对君臣处理同一件事的策略不一样,带来的结局迥然不同。这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历史启示?情境三,汉武帝与宰相的故事。教师再设问:这反映君权与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学生很容易形成正确的历史结论。

还有,我们在拓展课堂时,也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状况。例如,在《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课中,“分析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的特点”和“探究古代中国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这两部分内容本不是教材中提及或明确要求的,可我们为了在初中课堂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在新课教学时,就特意增加了这两部分的内容。

2.将学生感兴趣的时事融入历史学习

例如,我们以美国参加打击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为背景进行一个简单的教学设计。情境创设:美国参与打击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后,国会对总统的军事打击决定提出质疑,认为总统的决定越权,宣战权理应归属国会。白宫发言人却认为总统的决定是遵循相关决议而做出的,无需得到国会的批准。由此情境导入展开新课,我们可以进行相关的问题设置:在美国,国会与总统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何会出现这种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确立有着怎样的法律依据?围绕时事热点,学生去历史中寻求答案,从历史中感悟美国政治制度中的“分权与制衡”,完成从现实到历史的迁移。

又如,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谈到中国的战败时,我们可以扩展至整个近代中国遭受的外来入侵,提出“列强都是从哪一方向入侵中国的?”这一问题,答案是“从海上来”。学生认识到近代中国海防薄弱,海权观念淡薄后,教师再联系现实中国的海权状况,中国南海的危机。学生的海权意识从历史学习中进一步加强。

还有,在学习西方垄断组织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时,教师联系美国历年来所发生的震惊世界的“校园枪击案”,并提出问题“为何一边是惨案的接连不断,一边却是社会枪支的泛滥?”再有,学习经济全球化时,教师联系金融危机爆发时,世界媒体将美国与中国称为“两个相互扶持的醉汉”,来分析中国不能在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的时事,阐述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3.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运用到历史学习中

例如,教师在上《鸦片战争》一节课时,有学生针对教材的一幅插图提出这样的问题:《南京条约》签订时中国代表的表情为何是笑意盈盈的而不是深沉凝重的?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引进新史观:近代化史观。教师的设问如下: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同学们熟悉的鸦片战争。那么,中国的近代化是否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呢?请说明理由。

接着,教师出示史料。

“纵观数千年的中国历史,常见的是中国如何教训别国、给别国施舍、被别国学习的例子,中国人的自我感觉一直都很好,一次鸦片战争的冲击力度仍然不足以使中国放弃中心国家的立场和幻想,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重创才使清政府的实力派们(当时的洋务派)开始清醒地认识到列强的军事和工业的优势,悬殊的国力差距在强大的心理落差面前更是被放大了,在心灵遭到重创之后,在思想认识还没来得及统一之前,就急急匆匆地开始向西方学习去了。”

“当中国的近代化从洋务运动开始的时候,倡导洋务运动、倡导学习西方的洋务官员们在此之前又无一例外地接受了系统的封建教育,他们承袭着两千年来的传统规矩,传统的观念在它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封建制度的好处也让他们有着深刻的亲身体会,反而认为洋人不知礼仪为何物,甚至把西方的民主平等看作是没大没小、不懂规矩,而中国的祖宗义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统治秩序是万万不可随意丢弃。”

———陈美贞《系统分析中国近代化受阻的原因》牡丹江大学学报第17 卷 第9 期

学生阅读完材料后,教师设置问题:材料说明鸦片战争对当时的中国有怎样的影响?

学生得出结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思想界虽然有变化,但多数仍旧未从根本上改变。

教师追问:从现代化史观看,这种现象反映中国的近代化将是怎样的历程?

(四)衔接研究下的高中典型课例研究——从学生意识到课标要求

典型课例研究是检验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中能否将课题研究的目标指向内化为自己每一节课设计时的尺度和准绳,也是检验本课题研究是否切实有效的试金石。

1.必修一《辛亥革命》

2.必修一《抗日战争》

3.必修三《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以上三个典型课例中,尤以《辛亥革命》最为典型。上课之前,教师对学生通过问题进行摸底。这样就能做得“以学定教”。问题的设计者是初中历史老师赵华老师。问题分别为:你知道兴中会、同盟会吗?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你知道同盟会革命纲领吗?如何理解孙中山把同盟会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关系?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我们这样安排为的是让学生对问题不排斥。之后,由两位教师进行研究比对上课。李茹老师按传统方式上课,刘成平老师则按衔接研究策略上课,课堂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因素进行教学。两位教师课上完后,我们又准备了试卷对两个班进行比对检测。试卷围绕以下五个问题展开。它们分别是:孙中山也曾经主张改良,你知道吗?《辛丑条约》与武昌起义的内在联系?中华民国是什么性质的政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和性质是什么?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丰碑?针对两个班教学检测的教学反馈,刘成平老师还认真撰写了教学反思。刘老师认为,两个班级的比对教学反映衔接教学研究策略还是有效的,但实验班的学生对于“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丰碑?”这一问题问答也不理想。据此,刘老师在教学反思中这样写道:第一,教师一定要了解学情,并将此作为教学的起点。第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不是弱化了,而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研究结论

(一)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研究需要多方面的交流

1.初高中历史教师的交流和高一备课组教师的合作

我们的衔接研究从准备到策略乃至最后的得出结论,自始到终都贯穿着初高中历史教师的交流。准备阶段,初高中教师互相熟悉对方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策略探求阶段,初高中教师交流后确定各自的教学任务。初中教师着力于打好人文底色,为衔接打基础;高中教师着力于搭桥梁,为衔接出谋划策。研究过程和结论的得出,离开初高中教师的交流,衔接研究就无从谈起。

在衔接研究的策略探求阶段,高一备课组的历史教师要加强交流。高一作为高中的起始阶段,如何让学生迅速融入高一历史学习?我们很难研究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模式。我们只能集中高一教师的集体力量,共同探讨比较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并能顺利完成高中教学任务的措施和方法。这当然不是交了结题报告教师交流就结束的问题。

2.高一教师与高一学生的课下交流

我们的衔接研究因学生的需要而起,当然离不开对学生的深入研究。衔接研究的成果贯彻到每一节历史课堂中,就需要高一教师在备每一节课时,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不能停留在想当然中,而是低下身子、放下架子加强与学生交流。我们可以象典型课例《辛亥革命》那样,课前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课下利用精心准备的检测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并写出教师的反思。

(二)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研究需要学生课堂的积极主动参与

1.学生通过回答教师的问题活跃课堂

教师的教学策略或方法效果到底怎样,需要经过课堂实践的检验以及课后的检测。所以,课堂上学生的反应非常重要。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若学生迅速回答出答案或经教师启发后还是不能得出答案,那么这样的问题就该考虑淘汰。学生的课堂回答决定教师设计问题的命运。经得住课堂考验的教学设计才是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

2.学生通过向教师叙述自己的疑问和困惑影响课堂

课堂上,学生的听课不是一股脑地接受。他们有一个学习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肯定有自己的疑问或困惑。学生若能快速将其记下并向教师反馈,就会利于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使之更适应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

(三)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研究需要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

1.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新课程资源观

新课程背景下,即便教师对教科书钻的很深,若只是依据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来教学,必然会束缚自己和学生。在一标多本的时代,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参考书仅仅是教学设计的参考。有些课题可以让学生上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也可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另外,博物馆参观或民间收藏以及口述史料、网络中的课件或教学研究论文,还有教学专著和学科专著中的通史专著、人物传记以及专门史著作都可以走进课堂成为课程资源。除此以外,学生的学习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可以纳入课堂,成为教学资源之一。

2.教师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将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教学目标完美结合

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又要按计划完成高中相应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设计,一头连着学生的需要,一头连着教学目标,若不能对课程资源加以整合运用,是很难两头兼顾的。这就需要教师广泛占用教学资源,然后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取舍和筛选。

五、研究成果

(一)巢湖市六中初高中历史教学有较大的改观,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成果

1.初中“活力课堂”和初中生历史手抄报课外活动为学生的历史学业和人文素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详见附录四、附录十及相关材料)

2.高中立足与初中的衔接,形成了一个较为可行的教学模式。一是知识体系上的衔接,高一年级学期之处的两周时间补充初中通史的教学,为衔接搭建桥梁。在以后的高中教学中,高中教师首先研读初高中课标,做出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对照表,明确初高中学习内容的联系和变化。(详见附录五)二是课程理念上的衔接,高中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利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方面继承了初中教学的长处,并契合高中新课程的要求,使得高中新课程教学是有泉之水,有本之木。(详见附录七、附录八)三是从典型课例研究入手,通过个案的深层分析比较,提高了高中历史教师对教学内容把握的水平,体现了高中历史教学之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关联性和层次性。(详见附录六)

(二)教师业务能力和学科素养明显提升

以本课题研究为契机,课题组的广大教师把学习新课程、践行新课程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在研究过程中,教师通过深入学习相关的理论,研读《课程标准》,了解学情,在此基础上,设计典型课例,上完后,反复讨论,总结得失,写出教学反思。这样,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学科素养明显提升。

(三)教师的论文和课堂评比获奖

1.陈旺先老师的省级论文(详见附录七)

2.杨驰老师的省级论文(详见附录七)

3.王素珍老师的课堂教学比赛(详见附录八)

4.课题组其他老师的获奖论文和教学比赛获奖(详见附录八)

(四)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科成绩

通过准确的目标定位和教师的主动引导,巢湖市六中的初高中历史课堂充满了活力,学生不仅提高了中考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而且通过初中学生自办历史手抄报和高中生撰写历史小论文等学科活动,提升了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

1.高中学生历史小论文(以《辛亥革命》为例)(详见附录九)

2.中考、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衔接研究前后对比)(详见附录十)

六、研究反思

(一)研究与教学的关系

教育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教学。本研究正是从这点出发,结合新课程要求,在研究中思考,在思考后再研究。我们的研究没有脱离教学,但如何让教学与研究的关系进一步紧密结合,则是我们下一步继续探讨的话题。

(二)研究成果的践行

教育科研从开题到结题是有时间限制的,但是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则是无限的。如何将我们的科研成果贯彻到每天的教学中,做到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则需要时间的检验。

(三)研究的可持续性

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只是我们研究的一个切入点,我们只做了些前期的、实践性的工作。如何深化研究并将我们的研究引向纵深,如何使我们的研究为其它学校和其它学科所借鉴,有待我们继续深入地研究和实践。

(结题报告执笔 王素珍   修改 孙寅生)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