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土地理中培养人才》课题总结

【课题性质】县教研室重点课题

【学科类别】地理

【课题研究单位】虬津中学

【课题研究起企时间】2007年9月——2009年6月

【结项时间】2009年6月

【问题提出】近几年来,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乡土地理非常感兴趣,我们的学生来自大自然,置身于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帮助他们了解、熟悉家乡山山水水的,有利于地理教学和培养了创新人才,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教学规律。

【理论依据】郭沫洛曾经说过:“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该事物的奥秘。

【研究目标】以虬津镇为中心,沿105、316国道线辐射,调查、考察当地地形、地貌、气候、经济、土地、自然等资源。

【组织形式】以本校七年级、八年级学生为主体,采取自愿申请方式,打破传统班级教学模式和室内教学模式,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开展野外活动。

【实施步骤】2007年9月——2008年1月成立活动小组,初步了解地形、地貌等情况。

2008年3月——2008年6月分组初步实地访问、调查、考察当地各方面资源。

2008年9月——2009年1月继续实地访问、调查、考察。

2009年3月——2009年6月重点考察个别案例。

【研究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统一安排和指导下,以访问、调查、考察和网上搜索等形式获取数据、制成图表或写出小论文、调查报告。

【文章摘要】乡土地理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是希望的田野。它是学校教育一种补充形式,它根植于学校教育和广大学生对地理的兴趣爱好,脱胎于学校教育,让学生走出学校,补充与学校教育不足和缺陷。《在乡土地理培养人才》的课题目的是:树立同学们学习地理,热爱地理,使用地理,提高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的理念。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有利于诱发学生独立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乡土地理 培养 人才

郭沫洛曾经说过:“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该事物的奥秘。近几年来的中考改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同学对地理课很感兴趣,尤及对自己家乡的地形、地貌、气象等地理现象非常好奇,而他们往往找不到正确答案,陷入迷惘之中,为了正确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与体会出发,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养成关心社会生活的态度”。2007年我们根据地理大纲的要求:“地理教学要传授学生终身有用的知识”和县教研室有关文件精神,在学校领导和教研处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组建了“在乡土地理中培养人才”地理兴趣小组。九月份筹备,由叶祥品老师在各班调查,十月报名,并召开成立大会,由叶祥品老师全面负责开展这项课题,当年就开始工作。

几年来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下,我们先后对虬津镇的经济、土地类型、土地利用、气候、气象、以及鄱阳畈的生态环境,虎山造纸厂的环境污染,云居山山脉对永修气候的影响,修河环境进行调查、监测。我们进行过野外考察、实地勘察、家庭访问、利用图表、数据和网上查询等手段。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我们的活动富有成效,可以说硕果累累,我们先后写下了《虬津镇地形调查报告》、《虬津镇气象调查》、《土地类型调查》、《虬津地名趣闻》、《鄱阳畈生态治理可行报告》、《还我青山绿水》、《修河》、《云居山山脉对永修的影响》、《我美丽的家乡——虬津镇》等一批具有一定质量的小论文和调查报告。

一、“在乡土地理中培养人才“的活动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

课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把他们编成以固定人数的班级,由老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的内容好课时数并按照课程表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因此在一定范围内有它的局限性和缺陷。(1)从事班级教学方法的老师倾向于把学生看作一个在一般能力、兴趣、学习方式和动机等方面同质的组,教学是针对遐想的中等水平的学生,只适用班上部分学生,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教学活动多由老师做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3)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性地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4)不适应完成动作技能目标,对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也效果甚微。

“在乡土地理中培养人才”的课题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形式,它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这种活动的开展就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大自然这个广阔的教学空间内自由飞翔,让大自然的清晰的空气充实自己生活背景,使他们摆脱教室的限制,找回大自然的感觉,这样既摆脱了在中考这根指挥棒下,那种沉闷、机械的学习气氛,又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他们不再把地理课当成休闲课,而是把地理课当成一门终身受用的学科,从而爱学地理、乐学地理。在活动中使他们感悟到地理与大自然、与现实生活有这情丝万缕的联系,诱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求心理,主动去探索大自然的规律,达到培养智能型和开拓型的人才;在活动中,许多同学把课堂学的地理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在实践中地理知识得到提炼和扩展。达到学致所用、终身受益的目的。2007年九月这个活动一提出,全校1000多学生,就有300多人报名参加,有平时成绩优秀的,也有差的,有男生,也有女生,跨班级,跨年级。成立誓师大会就有100多人,第一次活动也有近百人参加。

二、有利于诱发学生独立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在我们乡下明月清风、山清水秀,既有雄伟的高山,也有一望无际的平原,有崎岖蜿蜒的丘陵,也有小巧玲珑的盆地。家乡的山山水水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我们的学生来自大自然,天天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体验大自然的壮阔、柔美和神秘。

我们的学生生活的社会之中,最终走向社会。“在乡土地理中培养人才”课题就是让学生了解家乡、熟悉家乡的山山水水,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气象资源和环境资源,为将来建设美丽家乡打下思想感情基础和技术技能基础。我们在开展活动时,为了保持课题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为了活动的安全性和便于管理,我们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社会调查组、气象组、土地资源组、自然资源组、网络组。每个组设有组长、记录员、绘图员、资料员,每个组都有明确的分工、任务、计划,每个组每学期都汇报情况或交工作总结。各组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非常活跃,他们积极参与,主动请缨,纷纷献计献策,同时在与大自然、社会接触中产生许许多多的问号,出现许许多多的疑惑,诱发他们想进一步了解事物本身的规律和本质,他们会主动向老师请教,在课堂上寻求答案,在书籍上寻找最佳的解释,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知识。气象小组的金铭同学曾对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半懂不懂,通过实地考察才知道,山寺一般都建在半山腰或山顶上,由于地形的原因,海拔高100米气温下降0.6℃,平原气温高桃花盛开早些,山寺气温低开得晚些,所以才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现象。社会调查组的朱玲在当地调查中发现当地的地名与地形、农作物、传说有关,便对这些知识发生浓厚兴趣,于是组织他们小组同学去访问、调查、考察。并写出了《虬津地名趣闻》小论文。土地、自然资源小组的陈琪家住鄱坂村,家里的农田发现经常被水淹,父母也非常勤劳,但农业收入总比红桥、麻坛这一带的农民收入低,她主动向老师请缨,带领社会、自然资源小组在鄱阳畈进行调查、访问,整整用了两个学期,在全体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写下了《鄱阳畈生态环境可行报告》。

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主动性和探索精神。为他们将来学习地理,走向社会打下了夯实的基础。使之终生受用。

三.有利于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发展学生个性。

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人们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信念不同,每个人都有对世界的独特理解。我们的教育是面向每一位学生,这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所需要。

“在乡土地类中培养人才”的课题就是让同学们在广阔而带有泥土芳香的野外让他们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考察、观察家乡的地形、地貌,去调查家乡的自然资源、气象资源、自然环境、经济、人文等情况。培养学生去收集信息和整体材料的能力,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们在活动中,积极主动,相互合作,相互影响,有时为一个问题、一个看法争得面红耳赤,就是那些平时性格内向,不爱发言的同学也参与其中,同学们在争执中由表及里、去伪存真,使致揭示事物的本质;在争执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争执中思想得到放飞、个性得到张扬。达到深化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在麻坛洲调查时,同学们为了这个村名就发生了争执。谁也说服不了谁,结果问到我这里来了,我在他们各自提出自己的理由后,就告诉他们,这个村名的来历有两层意思:一是“洲”河流流入海洋或湖泊时,因流速减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成冲积平原。三角洲又称河口平原,从平面上看,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所以叫三角洲。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修河流经虬津后,河面开阔,地势平坦,河水从上游带来大量泥沙,在这里沉淀下来,所以形成河口平原,因此称为“洲”。二是过去这个洲上以种植芝麻而闻名,颗粒饱满,榨出的油特别清香,所以叫“麻坛洲”。后来有的同学对当地的地名产生浓厚兴趣,我就让他们到个村去访问、调查,写出报告来。就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他们整体水平,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爱国主义就是人们对于自己的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为她的独立与富强而斗争的献身精神。爱国主义的最重要表现在对祖国的河山、人民、历史和文化热爱,对祖国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无限热爱。大多数人对自己生长的故土都会有一份很真挚的情感,对从小熟知的本土文化有天然的亲近感,如果把这种感情深化,进而上升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

“在乡土地理中培养人才”的课题就是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家乡,熟悉家乡的山山水水,了解家乡自然资源,掌握家乡的土地类型,知道家乡的人文环境和经济状况。培养他们对家乡的感情,从而达到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操。

“在乡土地理中培养人才”的课题活动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在大自然中进行的一项艰苦学习,在活动中让学生身体得到了锻炼,还培养了他们吃苦的精神、顽强的毅力、相互友爱的精神。在野外活动和社会调查中,学生从封闭式的课堂走向广阔的大自然,走向乡村和工厂,他们大胆地进行考察、探究、访问、调查,克服了自身的胆怯、自卑的心理,增强了信心,体验了成功的欢乐。社会调查组的江小坚家住红桥,他们那里环境污染严重,他组织小组成员想去调查虎山造纸厂污染源,去了几次都碰了壁,有些灰心丧气,在老师再三鼓励下,改变过去单刀直入的方法,采取迂回包抄的战术,从亲戚朋友入手,从网上查询,终于写下了《还我青山绿水》调查报告。

总之开展这个课题,可以让学生真真实实地了解家乡的地理状况,激发和培养创造意识和毅力,在实地考察中,学生提高了地理观察力,丰富了地理知识,懂得了如何注意协调家乡的人地关系,并在分析好解决遇到的地理问题过程中,提高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当然我们在开展活动时也遇到不少困难,第一是到野外考察的安全问题,由于每个活动组都是跨班级、跨年级,加上都是青少年,他们就像从鸟笼放出鸽子,很难管理,所以每次活动之前我反复强调纪律和注意事项。每次也是提心吊胆的。第二是学生知识比较窄,认识浅往往被一些假象所蒙蔽,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就要求老师因势指导,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第三学生搜集材料的可实性和系统性。所以每次交上来的材料我都帮他们整体。第四有的学生开始热情高,但时间一久却不能坚持,这就要求老师去不断关心、鼓励他们去完成任务。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