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情境"在小学低段道法课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生活化情境"在小学低段道法课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政策依据

2022年新课标强调"遵循儿童生活逻辑",要求道法课"突出学生主体体验"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要创新德育形式,避免说教化

现实问题

调查显示:67%的低年级学生认为道法课"像讲故事课"(XX区2023年问卷)

教师惯用"绘本+提问"单一模式,情境真实性不足

研究价值

理论价值:探索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原则与实施路径

实践价值:开发可迁移的课堂活动模板,提升德育实效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美国"Second Step"课程采用角色扮演解决真实冲突,日本"特别活动课"注重校园生活实践

国内:江苏"活动型课堂"研究较成熟,但针对低年级系统化方案较少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核心概念界定

生活化情境:选取学生每日经历的4类场景(教室/食堂/操场/放学路)

具体研究内容

情境开发:

案例:教学《班级生活有规则》时

① 还原"午餐打翻汤碗"事件

② 设计"小法官"角色卡

③ 生成班级公约手绘海报

实施策略:

实物情境(如设置"失物招领处"实践点)

数字情境(用班级监控视频片段讨论礼仪)

研究方法

课例研究法:在XX小学一二年级开展8节对比课(2024.9-12)

行为观察法:用《儿童社会性行为量表》记录学生变化

四、创新点

提出"三真"原则:真场景、真问题、真解决

开发"校园情境资源包"(含100张实景照片、20个微视频)

五、预期成果

《低段道法生活化情境教学案例集》(含教学设计+课件)

学生行为对比视频集(记录规则意识转变过程)

教师手册《生活化情境创设的50个金点子》

六、进度安排

阶段ﻩ时间ﻩ任务

准备阶段ﻩ2024.07-08ﻩ校园场景调研、素材采集

实施阶段ﻩ2024.09-11ﻩ开展对比教学,收集数据

深化阶段ﻩ2024.12ﻩ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包

总结阶段ﻩ2025.01ﻩ形成研究报告

七、参考文献

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

李晓东《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论》

美国《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课程标准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