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网站曾点名郭成志事迹

 

2006年国家教育部网站曾点名郭成志的事迹,见本文红色部分。

原文地址为: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59/info1226039868363859.htm

 

中国教师报

  〔综述〕2006年,《中国教师报》继续坚持三贴近的要求,实践零距离贴近教师的办报理念,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掌握主动权,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尤其是教师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保证。国务委员陈至立对有关《中国教师报》的文章专门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四年来,中宣部新闻局《新闻阅评》提出表扬11次。2007年发行量突破10万份大关,比2006年增长39.2%

  〔推动教师事业改革与发展〕锁定教师优秀团队。2006年教师节前夕,《中国教师报》宣布,从今年开始,《中国教师报》将在每一年的教师节推出一个优秀教师团队,记录下更多教师共同成长的故事。该报推出了缤纷9.10”教师节特刊,并在特刊上独家推出教师团队的专题报道。头条新闻《一个好汉三个帮,团队力量有多大?》,记录了南京南湖一小青年教师在工作上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故事,在教育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弘扬优秀教师高尚师德。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发表以后,《中国教师报》敏锐地抓住了荣辱观和师德建设的结合点,创造性地把弘扬八荣八耻精神融会贯通于师德教育与实践的各个方面。从412日起,该报在头版建立师德自诊档案,辟牢记八荣八耻加强师德建设专栏,有针对性地抓住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每期一篇,连续推出了14篇短文,如《教师,请别再以校为家了》《这样的自愿何其多》等,在广大教师当中营造了一种知荣辱、明羞耻、懂美丑的舆论氛围;有力抓住北京大学教授孟二冬先进典型,进行大规模、大篇幅、多视角的战役性报道。2006224,中宣部、教育部、中共北京市委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行了孟二冬先进事迹报告会。对这一重大题材,《中国教师报》辟用8个专版,分别从孟二冬的为师、治学、为人等方面,全文记录了先进事迹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学习这个先进典型的重大意义,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及时抓住突发新闻热点焦点,独辟蹊径深入分析挖掘高尚师德。7月,湖南资兴受到沿海台风的影响,遭遇了500年一遇的特大洪灾。该市中小学校广大教师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扶危济困。《中国教师报》敏锐地从中洞察并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教师身上特有的高尚道德情操和无私奉献精神,在头版编发了通讯《教师是灾民又是义工》,赢得了有关领导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推出教师典型人物。《中国教师报》分别从侧重师德和专业发展两个方面,推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除推出师德典型人物孟二冬外,还宣传了一大批专业发展典型人物。如李吉林,她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1956年至今在江苏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任教,现任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从教50年来,特别是自1978年开始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与研究以来,在许多领域作出了富有开拓性和独创性的贡献,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当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改革实践,创立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构建了情境教育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模式。531,该报在头版刊发了《28年趟出一条小路——教育创新需要持久地下功夫》后,配发了编辑手札《呼唤千万个李吉林脱颖而出》,对李吉林和她的教育改革实践进行了报道。此外,该报还以《郭成志和他的创意法教育》为题,报道了湖南湘潭市雨湖区广场学校教师郭成志开展创意教育的历程。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作为致力于成为教师教育与培训的首选平台的《中国教师报》,把新时期的课堂搬到了自己的宣传阵地上,供广大教师学习、借鉴。该报每期以固定三个版的篇幅,分别开设新课程创新课堂教师论坛专栏,刊发教学理论探索、课堂教学案例和教学心得体会。如712新课程专栏刊发了《教师应增强教学资源开发意识》《新课程,我们如何上课》等四篇文章;创新课堂设置了新生代教学现场小栏目,刊登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山中学莫景华的历史课教学案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教学实录》。该课在柳州市第11届青年教师汇报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教师论坛专栏刊发了《新课改下政治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等文章。

  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中国教师报》始终心为广大教师所系,为维护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而振臂高呼。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案)》629通过后,75,本报刊出了题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地位与待遇有望提高》的综合报道,解读国家文件精神,准确传递有关信息;从20057月初开始,湖北省组织两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和校长,在武汉市的14所高校里度过了10—15天的大学学习生活,接受全免费的培训。719,该报以《把免费培训大餐送给农村教师》为题,对这样培训农村教师的做法进行了歌颂;针对各种不合理现象,刊发《让农村教师待遇一年比一年好起来》《农村教师更需要关爱》《期盼教师考证有止境》等,呼吁维护教师权益。

  〔宣传教育政策,充分展示新成就〕认真把握教育政策,浓缩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中国教师报》经常在头版重要位置,运用图片新闻、消息等报道体裁,精选并刊登重大教育新闻。如42728日,全国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国务委员陈至立、教育部部长周济等出席会议。该报在头版中区位置,刊出了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图片新闻;29,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评选》举行颁奖晚会,带妹妹求学12年的洪战辉当选为年度人物。该报也在头版,以较大篇幅刊出了洪战辉上台领奖的图片。另外,如《党和国家领导人心系教师》《教育部长周济:素质教育无论多难也要推进》《教育行政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等重大新闻,都是以消息的形式刊登在头版重要位置的。二版开辟了浓缩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的固定栏目新闻集装箱。该集装箱既有教育大事,又有政策法规,还有来自校园内外的新闻动态。

  大策划,大制作,全面总结教育改革与发展经验,深入挖掘教育改革与发展思想。推出独家大型专题:八版联动——杜郎口中学教改深度报道。在这次大型报道前,该报曾在头版头条发表了《杜郎口中学的非典型教改》,在全国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全国各地教育专家、教师、机关干部等纷纷赴杜郎口中学考察。八版联动,不是简单的多版报道,而是在报纸各版原有定位和特点的前提下进行的整合,共刊出了长篇通讯《再访杜郎口中学》、本报评论员文章《课堂的哥白尼革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体验式报道《从说的解放到学习的解放——杜郎口中学课堂变革探秘》等,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核聚效应,在全国基础教育界引发了一场杜郎口旋风。 该报道刊出后,来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的,由每天的二三百人骤增至每天平均七八百人,最多的一天来了1200多人。全国除西藏外,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来参观的。台湾草莓教育集团的董事长,就是看了该报的八版联动报道后,前往杜郎口参观。此外,还刊发一些深度报道,如《复旦自主招生:从笔试到面试》《一个教育强县的美丽旋律》等。

  评述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事件、问题、现象等,阐述观点和思想。在《杜郎口中学教改深度报道》专题中,配发了本报评论员文章《课堂的哥白尼革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响亮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杜郎口中学,实现了课堂的哥白尼革命,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而这必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方向;531,头版刊出《28年趟出一条小路——教育创新需要持久地下功夫》后,编辑配发了编辑手札《呼唤千万个李吉林脱颖而出》,指出:李吉林是素质教育的一面鲜艳旗帜,是高尚师德和专业发展的典范,并期盼着千万个李吉林脱颖而出;等等。

  〔创新经营,增加效益〕1.发展了一批战略合作伙伴单位。

  2.不断拓宽发行渠道,拓展读者对象,提高发行效率。在不增加社内运作成本的前提下,增开了江西、山东两个分印点;协调国家邮政局和相关省份报刊发行局,实施了省级区域总代理;除了面向教师发行外,还把发行触角伸向未来的教师——师范院校的大学生。

  3.组织举办各种活动,提升报纸的影响力。在山东潍坊市昌乐举办了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师知荣明耻,为人师表演讲比赛,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名教师报名参赛;在山东济南举办了第四届中国名校长高峰会议。会议不仅以颇具创新性的内容,赢得了与会代表的好评,而且首次举办了会展招商活动;在江西全国生态示范区举办了寓意深刻的首届中国民办教育绿色生态环境高峰论坛。

撰稿 焦江方
杨伟广

审稿 刘堂江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