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研究》课题申报表
《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研究》课题申报表
学 | 历 | 课题组长 | 赵长征 |
课题名称 | 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研究 | ||
课题组成员 | | ||
课题组成员 分工 | 七年级主要由陆孔存老师负责实施; 八年级主要由丁伟、芮钊两位老师负责实施; 九年级主要由索海峰、赵长征两位老师负责实施。 | ||
课题研究目的 和意义 | 一、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想与中考考查能力的现实要求 陕西历史中考采用开卷考试,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这对学生的日常复习提出了新的挑战。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教,是为了不教”。前人诸如此类的论述,都强调了工具和方法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初中历史教学和后期复习备考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内容繁杂、工作量大、学科分值少、学生甚至家长重视不够的尴尬现实。因此,通过探讨、研究,构建更科学、更系统、更实用、更有效、更高效的初中历史复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效益,提高单位时间的复习效率,进一步落实历史复习教学的三维目标,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义务教育各学段的成绩,为高中输送优秀的人才,这一迫切而艰巨的任务就摆在了每个初中历史教师的面前,并成为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当前我国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大背景下,对于学生能力的考查仍然是以试卷考试的形式为主。因此,有效、简便的复习方法不仅是学生巩固所学、提升能力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最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例如:针对中考,学校普遍采用“三轮复习法”或“多轮复习法”,为完成计划,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一味灌输和讲授,仅仅通过大量习题和考试来突破重难点和提升能力显然是存在缺陷的。所以,这种传统的复习方法亟需改进。 从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来看,在七、八、九三个年级同步实施“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研究”,构建有效的复习教学乃至逐步打造高效的复习教学;根据各年级复习侧重点的不同,将“点——线结合”式的、主题化的初中历史,用时空顺序加以联系,更有利于落实初中历史学习的延续性、把握知识网络的完整性,形成宏观历史框架和微观历史考点的有机、有效契合,从而实现复习课有效和高效教学、教师学科能力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提高,同时,也可为相关学科提供复习方法借鉴。 综上所述,面对新课程以及中考考查的各种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中学阶段打下一个坚实的历史基础,课题组认为,开展“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研究”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必要的,它有着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 ||
课题研究的 实施计划 | 解决的问题:探索更科学、更系统、更实用、更有效、甚至更高效的初中历史复习方法。 实施对象:本校2015、2014、2013届初中各年级某班级学生。 研究分工:七年级主要由陆孔存老师负责实施;八年级主要由丁伟、芮钊两位老师负责实施;九年级主要由索海峰、赵长征两位老师负责实施。 实施途径:利用校本资源(如历史教研组、历史学科组研讨)、阅读相关书籍、获取相关网络信息、学生问卷调查、“请进来,走出去”、案例教学、研究小论文等,其中,借鉴既往复习方法,开展学生问卷调查,有的放矢,实施案例教学,并从中探索、总结更科学、更系统、更实用、更有效、甚至更高效的初中历史复习方法是实施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途径。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0) (1)理论研究: 从理论上探索初中历史复习方法。具体步骤是:采取利用校本资源(如历史教研组、历史学科组研讨)、阅读相关书籍、获取相关网络信息、“请进来,走出去”等途径展开理论研究,寻找理论支撑,总结理论研究成果,形成相关理论研究论文。 (2)学情分析: 通过专家指导、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合理制定“学生问卷调查表”,掌握初中不同学段学生历史复习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同时辅助以试卷分析、与学生家长交流等方式发掘和掌握现实中学生存在问题。 根据课题组成员特长,明确个人分工,通过小组会议讨论形成研究初步方案,明确课题研究方法,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1月) 调查问卷初稿编制成功后,在课题组内讨论完善,形成问卷第一稿,在本校2014届学生中试调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一步完善问卷,形成第二稿,最后在各年级进行调查,将数据做分类统计,形成研究结果。 将理论研究成果,参照相应学段的学生实际情况,以案例教学的形式,运用到课堂复习教学和课后相关指导中去,检验复习效果,并从中进一步探索、总结更科学、更系统、更实用、更有效、甚至更高效的初中历史复习方法,总结实践研究成果,形成相关实践研究论文,并总结第一、第二阶段研究成果,形成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年2月——2013年5月) 整理小课题档案袋,系统总结理论研究成果和教学案例实践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 在整个课题研究中,注意三个研究小组(按学段划分)的协调和组内的协调,督促落实研究进度、检查研究实效,完善过程性资料并整理、保存,按要求撰写阶段性研究总结、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 ||
预期的结果 及表现形式 | (1)研究过程中,历史教研组、历史学科组及课题研究成员的研讨记录。 (2)阅读相关书籍、获取相关网络信息进行系统整理的资料或有感而发所写的随笔。 (3)学生问卷调查的原始资料、汇总整理资料及对资料剖析所形成的认识性资料。 (4)“请进来,走出去”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论性、经验性、实践性资料的总结。 (5)案例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学设计、教案、课件、课堂实录、教后记、学生反馈的重要信息资料及有感而发所形成的教育叙事、研究小论文等。 (6)阶段性研究报告、结题报告,及与该研究课题相关的其他过程性资料。 | ||
专家评价意见 和评定等级 | | ||
备 |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培养初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研究》课题…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