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研究》实验方案
《初中化学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研究》实验方案
周建忠
一、问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的三要素是:1.全体发展,2.全面发展,3.主动发展。所谓全体发展,就是促进全体学生发展,而不是少数学生的发展。而在传统教育中仍然存在只重视少数“尖子生”,忽视占多数的“中差生”,即忽视全体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做法。
近几年来,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有了较大发展,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入,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我校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一直处于落后的面貌,老师们虽然百般努力,却见效甚微,总是徘徊不前。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发现,主要原因在于我校学习困难学生比例较大,又因为我们教师没有科学地做好转化工作。所以我提出了《初中化学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研究》课题,力求探索出一条科学的符合我校实际的转化化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
二、课题的界定
化学学习困难学生.是指对学习化学不感兴趣,缺乏自信,不能主动学习化学,而导致化学成绩较差的学生。这一部分学生智力并不比—般学生差,如果通过正确的引导,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指导他们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是完全可以学好化学的。
因此本课题《初中化学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研究》作如下界定:运用现代教学理论,认真分析化学学习困难学生学不好化学的真正原因,改进教学方法,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努力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信、主动地学习化学、学好化学。
三、理论依据
1.人本原理
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它充分相信人的积极性是可以调动的,转化学习困难学生的主要目的就是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马斯洛的发展理论
发展是人的一种特殊内在的要求,任何人都有发展的需要,当一系列基本需要满足以后人就会走向更高的层次。人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尚缺少什么。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教育。
3.洛克的目标设置激励理论
目标是人们行为的预期结果和最终目的,是人们预先规定的、合乎需要的“诱因”。而设置目标是一种强有力的激励,是完成任务的最直接的动机。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制定具体的而能够做到的合乎需要的目标,并根据发展的需要,不断修正,促使学生得到持续发展,使学习困难学生由对化学“厌学”转化为“爱学”。
4.有效教学理论
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辨证统一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上。它强调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
四、实验目标
通过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指导化学学习困难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我校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能有较大提高,在中考中的合格率有所突破。
l.探索化学学习困难学生形成原因;
2.探索激励化学学习困难学生学好化学的有效途径;
3.通过对化学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的研究,提高我校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五、实验内容
1.初中化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原因。只有弄清化学学习困难学生形成的真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逐步转化。通过调查法、个察分析法、实验法等,对近几年来我校因化学学习困难学生偏多而导致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较差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问题。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
2.初中化学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策略研究。针对化学学习困难学生形成的原因,改进教法,指导学法,探索转化初中化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六、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实验法和文献研究法。
七、实验变量分析
l.实验的可行性
(1)学校领导重视教科研,我校教科研气氛日益浓厚,有较深的实验基础。
(2)本人直接从事初中化学教学,有多年的教学经验,教科研能力较强。
2.实验的变量
(1)自变量:一是初中化学学习困难学生形成原因,二是初中化学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策略。
(2)因变量:一是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状况,二是学习困难学生对化学学习水平的发展。
八、实验成果状态
包括:调查报告、实验方案、教改方案、论文等。课题研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较大幅度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九、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2002.6-2002.8)认真学习相关理论,设计实验方案。
2.实验阶段:(2002.9-2005.7)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做好实验记录。
3.积累完善阶段:(2005.8-2005.10)收集相关资料,总结实验情况,形成结题报告,并邀请上级领导和专家进行成果鉴定验收。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