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题实施方案:《构建初中数学生命化课堂》
生命化课堂的定义:
生命化课堂是以教育应促进学生生命多方面发展、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等生命教育的理念为指导,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以关爱生命、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为教育目标,顺应生命的整体性、现实性、体验性、自主性、创造性、生成性、多样性、独特性等特性,选择学习内容,组织和设计教学过程,创设课堂氛围,进行教学评价。
1.理论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初中数学生命化课堂的备课要求、教学策略及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针对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获得知识与培养数学素养之间、追求考试成绩与课堂教学改革之间、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之间的矛盾,寻找解决的途径。
2.实践意义
通过课题实验的开展和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改革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生命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1.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内容的把握
(1)整体设计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四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2)从培养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的角度,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3)使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数学观念。
2.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以探究为中心的初中数学“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
(2)创设问题情景,利用问题“串”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3)如何完成三维目标。
3.驾驭课堂
(1)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处理好“学”与“导”的关系、“点”与“面”的关系。
(2)如何组织学生合作交流: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分组,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研究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课堂讨论的引导和调控;研究如何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既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又能使每个人不产生依赖。提高信息交流的量,学会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接纳别人的观点。
(3)课堂讨论的调控等。
4.创设课堂教学氛围
(1)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具有安全感,生命活力能够充分地释放。
(2)尊重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年龄特点、认知特点、个性、人格、差异。
(3)创设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够平等地交往、讨论。
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探究、交流、学习、创新,获得成功、获得自信。
5.教学评价
(1)制定学生评价方案;
(2)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3)制定学业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实施意见。
二、课堂教学的原则
1.和谐性原则
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尊重人的个体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不同需求和能力差异,尊重人的创造和权利,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主主动、畅所欲言,既成为权利的主体,又成为责任的主体,获得多方面的(特别是精神上的)满足。教学内容科学,创设的问题(串)要注意实际背景与形式模型互相统一。教学过程适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互动性原则:通过语言、问题、活动等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媒体互动、学生与环境互动,调动学生眼、耳、手等各种感官,在头脑中对学习内容形成深刻复杂的联系。与此同时,学会团结合作、坦诚交往、相互帮助和欢乐共处,学会学习和欣赏别人的优点,乐于听到别人的意见或对别人提出批评和建议。并做到及时反馈,巩固、矫正。
3.激发性原则
强化最佳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创设思辨性的课堂,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开展充分的讨论交流,使学生学会理性地认识事物,洞察事物的本质,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与发展。
4.探究性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观念,体验学习的乐趣,增长学习能力。要合情推理与逻辑推理并重,展现思维活动的全过程。
5.发展性原则
每一节课都要使所有学生有所发展,有所收获。即使是学习较差的学生也要有所提高。顾及学生多方面成长需要,依据课的具体行进状态生成学习内容,依据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推进教学过程。
三、课堂教学模式参考
本课题拟采用的基本教学模式,是把课堂教学时间大致分为三大板块,要给学生10~15分钟的时间尝试探究,10分的时间交流讨论和反馈,20~25分钟的时间巩固、应用。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如下:
(一)问题情境,尝试探究
1.活动过程:
(1)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目标要求设计问题串、确定学生学习时间。
(2)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学习,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
2.活动要求
(1)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参与状况,学生的参与程度是评价本环节效果最重要的指标。
(2)目标要具体明确:问题空间设计要恰当,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3)掌控好时间:要以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依据安排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同时要照顾好学习能力很强和较差的学生。
(4)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安排个人学习和小组合作。
3.本环节的特点
(1)本环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活动。
(2)在这个环节中,问题情景要恰当,绝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能够有所收获。
(3)本环节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交流、反馈、矫正
1.活动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任务完成或问题解决的情况以及疑难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
(2)各小组在全班交流任务完成或问题解决的情况以及疑难问题,其他小组可对其进行质疑或帮助。
(3)教师解答疑难问题,对学习内容进行概括,完成知识结构的形成。
2.活动要求
(1)若在自主探究过程中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本环节小组内讨论交流的过程可以省略,直接进入全班交流讨论阶段。
(2)小组成员之间、各小组之间交流的内容不能重复,只可对前面的内容进行补充。
(3)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参与状况,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是评价本环节效果最重要的指标。
(4)要组织好小组合作,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分工明确、同伴互助、成果共享。
(5)要控制好交流讨论的氛围,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又能很好的倾听,接纳和尊重别人的意见。
(6)教师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给予学生充分的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
(7)教师要解答学生疑难以及适时将知识结构化。
3.本环节的特点
(1)本环节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2)本环节要帮助学生建立较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其最终目的是学生的思维活动以聚合型思维活动为主。
(3)本环节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和互助合作能力的培养。
(三)巩固、提升、应用
1.活动过程
(1)进行变式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出示应用性问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或解决。
2.活动要求
(1)要确保学生对新旧知识之间关系的理解。
(2)教师要设计好应用性的问题,所设计的问题难度要适当。
3.本环节的特点
本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要达到理解、掌握并能够灵活应用的程度。了解科学概念和日常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和在社会实践中应用的价值。
(四)检测反馈、归纳总结
1.活动过程
(1)包括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
(2)评价贯穿于课堂每个环节当中。上述三个板块完成后,通过提问、测试等形式检查学习效果。
(3)学习过程中进行定性评价,最后实行定量评价。
(4)既有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又有对小组的评价。
(5)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并提出改进的要求和措施。
2.活动要求
(1)以激励为主。
(2)评价要兼顾针对性和全面性,反馈要及时。
(3)每课时要有5分钟的达标测试题。
(4)每一课都要引导学生回顾反思,总结经验和方法,并将知识结构化。
3.本环节的特点
(1)通过评价,促进、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2)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即对自身的能力及学习对象具备较准确、深入的判断和了解。
(五)课堂教学的七条要求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四、对实验教师的要求
所有教师,务必做到:
1.所有教师要积极参与课题实验。
2.执行评价方案,并改进,使之逐步完善。
3.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总结和反思,写教学实录、反思、随笔。日常积累,勤于反思,总结提升。
4.教师努力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5.建立学习团队,实行集体备课。
五、试验阶段及时间安排
(一)课题实施阶段(2008年1月-2009年12月)
1.2008年3月:参加“威海市初中构建生命化课堂的策略”实验课题开题会议。
2.2008年4月:对所有数学教师进行自主互助式阳光课堂进行教学评估。
3.2008年7月:交流课题组织实施的经验,讨论解决课题实施中的问题,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总结课题实施过程的经验教训;
4.2008年9月:准备迎接上级领导的检查。
5.2008年11月:参加分学科召开课题阶段性成果展示交流会议,吸取别人的经验,展示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找出不足。
6.2009年活动安排与2008年基本相同,积极参加实验,认真总结经验与不足,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会议,吸取他人长处。
(二)课题总结阶段(2010年1月—6月)
1.2010年1月—2月:整理课题研究的原始材料。
2.2010年3月—5月:总结课题研究的情况,形成课题研究的成果。
3.2010年6月:参加课题结题会议。
六、课题预期的研究成果
论文、随笔:实验教师每人至少撰写论文或随笔一篇。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