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中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中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

      文摘:本课题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中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教学进行有机整合,达到优化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效率的目的,真正实践“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生物实验相互整合 教学模式
  本人申报的《信息技术环境中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经中央电教馆批准,列为 “十一五”国家级专项课题(课题批准号062921105)。根据上级的要求,今天召开开题论证会,进一步完善落实研究方案后,正式开展研究工作。下面,我代表课题组作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请领导和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进行指正、审议。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中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教学进行有机整合,达到优化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效率的目的,真正实践“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
  2.意义和研究价值:
在理论上,通过研究摸索出信息技术环境中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模式,建立促进新旧教学方法结合的有效途径,推动中学阶段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实验教学的向前发展,不仅对自己以后的教学具有理论意义,对其他教师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价值。在实践上,对转变教师观念,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用计算机和数码相机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生物实验教学由于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还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等,从而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目前,还有不少中学实验硬件建设面临着挑战,相当一部分乡镇中学缺少足够数量的独立实验室和必配仪器,理化生合用仪器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新课程中的创新实验的仪器更是缺口很大。教学设备的陈旧、缺乏与老化无法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无法进行必要的演示实验,学生无法动手实验研究、探索。由于缺少多媒体液晶投影仪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或教师因素,教参提供的各种教学光盘和课件只能成为摆设。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深感实验教学是我国生物科学教育适应现代化中的一项最薄弱环节,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之一。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
  1.研究内容:
  成立“生物实验教学研究中心”。积极开展校际协作学习,共同进行生物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共享并充分利用优质生物实验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环境促进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中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并与常规生物实验教学进行对比。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加强现代教育资源建设,积极促进教师专业化。
  2.研究思路:
  由于目前乡镇中学生物教师,呈现专业化教师偏少,而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物教学及实验质量的提高。因此,我想在电教馆和教研室的领导下,进行城乡部分生物实验教师培训,并成立“生物实验教学研究中心”,形成“广泛参与、紧密合作、和谐发展、各方受益”的教育技术研究机制。共同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中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开发利用相关资源,共建黟县生物实验教学网站。逐步形成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模式,并进行验证和推广。通过生物实验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3.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实践性强。因此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法、(问卷式、访谈式和采集数据式。)比较法、(同年度不同学校同年级同实验不同教法对比,不同年度同学校同年级同实验不同教法对比。)逻辑归纳法(在实践过程中总结、探讨该课题的一般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
  4.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两年半(2006.5-2008.12)。课题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课题准备阶段(2006.5-2006.11):调查分析现有状况,制定实施计划和研究方案,成立“生物实验教学研究中心”。
  第二、课题研究阶段(2006.9-2007.7):进行相关生物教师培训及研讨,选定实验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全面实施方案。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中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撰写《信息技术生物实验教学整合的研究》,《城乡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的几点做法》,《生物实验教学课件制作探究》等研究论文;开发生物实验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及教案。
  第三、课题提升阶段(2007.9-2008.7):与上一学年度进行同学校同年级的实验教学的对比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升形成教学模式,撰写研究报告;同时整理建立相关网站--黟县生物实验资源网。
  第四、课题结题阶段(2008.9-2008.12):维护相关网站,汇集实验材料,形成系统课件、论文集,进行全面总结,形成《信息技术条件下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申报结题。
  四、课题参加人员情况介绍
  1.主要参加者基本情况

 名  出生年月  职称  研究专长 学历 学位 工作单位
吴新清  1963.8   中高  高中生物 本科 学士 黟县中学
叶跃飞  1970.9   中一  信息技术 本科    黟县电教馆
胡明政  1955.5   中高  高中生物 大专    黟县中学
汪杨华  1971.10   中二  初中生物 大专    黟县中学
余 瑾  1969.7   中一  信息技术 本科    黟县中学
余利权  1970.1   中一  高中生物 本科    黟县中学
林德宏  1975.10   中一  初中生物 本科    黟县龙江中学
冯志兵  1973.1   中一  初中生物 本科    黟县龙江中学
张 伟  1971.4   中一  初中生物 本科    黟县渔亭中学
戴朝红  1970.8   中二  初中生物 大专    黟县西武中学
卢东培  1968.1   中一  初中生物 大专    黟县宏村中学
吴国大  1969.4   中一  初中生物 本科    黟县第二中学
胡慧清  1970.6   中一  初中生物 本科    黟县第二中学
吴爱芳  1968.2   中二  初中生物 本科    黟县第二中学

  2.主要参加者的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担本课题的负责人及主要参加者有中学高级两人,中学一级七人,中学二级三人;有市中心组成员,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有信息技术专业两人,精通网页制作等,生物专业十人,有的兼学校实验管理员,有的兼任行政职务。年龄组成上老中青相结合。所有本课题的承担者具有改革探索精神,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教学实践能力。
  五、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1. 制度保障。学校把教学科研纳入教师考核,与教师职评等挂钩,激励教师搞好课题研究。
  2. 研究课题的资料较齐全,县级中学有良好的实验仪器设备,能与乡镇中学共享某些实验教学资源(如挂图、标本、仪器等),还有电脑室,以及多媒体教室校园网(乡镇中学如今已配置)有利于生物实验教学信息资源的共享。
  3. 时间保证。结合课堂实验教学进行课题研究,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分析研究,制作课件,撰写论文。课题研究周期为两年半。
  4. 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学校有科研课题领导小组,加强与县、市电教馆教研室的联系,并能给课题提供一定的经费、活动场所和相关器具。

参考书目:
1.
伊为民.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基础.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2.
范长寿.中学生物教法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3.
卢文祥.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生物课程改革.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张恒龄.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中学生物学.1996.4
5.
张玉.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的整合[J].生物学教学.2004294):32-33
6.
王陆(首都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专题讲座.
7.
徐红彩、冯秀琪.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探讨.中小学电教.2002.4
8.
郑世良.对当前中小学课程整合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小学电教.2002.5.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